第53頁
盛清石不說話,就這麼幹瞪眼。
江臨舟卻沒趕他走,只是心裡嘀咕著奇怪,雙手不自覺地蜷在一塊,指尖被凍得青白。
不等江臨舟想出什麼壞點子逗人,盛清石忽然讓開一條道。
等江臨舟看過來,盛清石忽然踮起腳抱住了他的脖子。
一霎那,江臨舟誤以為寒冬過去了。
盛清石像個行走的火爐,身上源源不斷地散發著熱量,是溫暖的、熾熱的。
江臨舟能感受到盛清石在抱住他的那一瞬間,身體是如何的僵硬,也許在那一秒,這個小孩後悔了,甚至鬆動了,可最後不知為何卻抱得更緊了。
——大概是一種「反正都丟人了那就丟到底吧」的破罐破摔的心理狀態。
江臨舟其實是不喜歡與他人肢體接觸的,但他卻沒有掙脫,而是很溫和地回抱他,語音帶笑地調侃:「抱我做甚?在外面受委屈了?」
盛清石習慣性地不答話,下巴擱在江臨舟的肩膀,也許是感受到江臨舟的疏離,哪怕是擁抱,他始終隔著一段相當的距離。
「問什麼都不說話,也就只有我受得了你這脾氣。」江臨舟將他抱起,讓他坐在自己腿上,半真不假地開玩笑。
「……」盛清石面無表情地看著他,被他用手碰了下,又凍得皺了眉,卻始終沒讓開。
江臨舟彎起眼睛,似乎又想說些什麼,盛清石預感不是什麼好話,於是先發制人地開口:「一刻鐘。」
「什麼一刻鐘?」江臨舟愣了愣。
「晚回來。」盛清石悶悶地說。
燭火搖曳在盛清石的眼裡,他的側臉被燭火印照得明亮又昏暗。
也許是夜色liao人,江臨舟覺著心裡被小貓似的咬了一口,不痛不癢,又記掛著。
江臨舟沒繼續逗他:「今天你兩個師兄跑來送我。」
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講著講著,江臨舟又忍不住暴露了本性:「你知道,跟你這般大的小孩,兩條腿就比桌腳長那麼一丁點,走得慢,跑起來我又怕他們摔了,慢慢走,慢慢聊,就晚了那麼一會兒。」
解釋了不如不解釋。
盛清石臉比方才還臭。
不過應當是聽進去了,並且覺得這還算是正當理由,但卻沒有動彈,仍是乖巧地坐在江臨舟腿上,抱著他的脖子一言不發。
江臨舟倒覺得新奇,任他抱著,也不阻止,後來盛清石被他抱得也冷了下來,他才拍了拍小孩的背。
但是盛清石熟視無睹,仍然抱著他。
江臨舟只好無奈地說:「那咱倆就這麼一起變成棍兒吧。」
「……」
誰家師父這麼會說話?
盛清石慢吞吞地爬下去。
江臨舟不知是開玩笑還是認真的,說:「等你長大點兒,怎麼捂都捂都不冷的時候再來捂我,這樣大家都不會成棍兒了。」
「……」
他這師父對棍到底有什麼執念?
這聽著就像是一個隨口編出來逗人的話被盛清石記住了,往後他常常在冬日裡練功——聽他的師兄說,這樣最抗寒。
後來他越來越黏江臨舟——當然這是江臨舟看來的。
第60章 往事浮雲
江臨舟怕冷,他這一群小弟子都知曉。於是隆冬將近的日子裡,小弟子們就不會過多鬧騰,甚至還有乖乖提火爐的。
江臨舟哭笑不得地看著獻殷勤的兩個小弟子,提著火爐跑三步才夠他走一步,說不上到底是幫沒幫上忙,只覺更糟心了些。
「夠了,你倆被凍成棍兒了我都沒事,用不著這樣。」江臨舟笑著一人扣了一下腦門。
「哎呦。」兩個小弟子齊齊哀嚎。
「快點回去,著涼了又有理由不交課業了是嗎?」不等江臨舟訓完,兩個小弟子齊齊跑開。
江臨舟望著兩個小弟子跑走的方向,被氣得笑了下,又揚聲囑咐了一句「慢點跑,沒人把你們抓起來燉了」。
明明是意在提醒,卻總顯得在開玩笑般不正經。
江臨舟拾起被扔在地上的火爐,凍得青白的手指拂過,暖意立刻順著皮膚滲透至骨髓,將骨頭裡的寒氣一點點逼退。
他裹緊了大氅,往閒清閣走去。
往日他回來,必定能看到盛清石圍在火爐邊,小臉燒得通紅,可這溫度卻正好能將江臨舟骨子裡的寒意驅散。
江臨舟也是奇怪,也許真如民間諺語所說——小孩身上三把火,不易冷。反正盛清石是連火爐都不用的小孩。
也許是戰亂期間,饑寒交迫的時候太多了,以至於盛清石對這樣的溫度已然免疫,毫無反應了。
江臨舟怕冷這件事,他從來沒說過,小弟子們一個比一個眼尖,也可能是因為他根本藏不住——每次上完堂課,一雙手凍得能滲出寒氣,怎地藏的住。
小弟子們表達關心的方式也很簡單,時不時賣乖地問候一句,或者跑去煮水,完了還要甜甜地討一句誇獎。
而盛清石也注意到這點,於是不知從哪一天起,在等待他回家的時候,會生起一爐火。第一次的時候,溫度不夠,江臨舟自己又加了炭火,十幾分鐘後才終於是暖起來。
儘管如此,江臨舟還是笑吟吟地誇了盛清石將近一刻鐘。
盛清石從沒有討要過什麼獎勵,連口頭上的一句誇獎也未曾請求。江臨舟只當他心思成熟,也不在意這些東西。
江臨舟卻沒趕他走,只是心裡嘀咕著奇怪,雙手不自覺地蜷在一塊,指尖被凍得青白。
不等江臨舟想出什麼壞點子逗人,盛清石忽然讓開一條道。
等江臨舟看過來,盛清石忽然踮起腳抱住了他的脖子。
一霎那,江臨舟誤以為寒冬過去了。
盛清石像個行走的火爐,身上源源不斷地散發著熱量,是溫暖的、熾熱的。
江臨舟能感受到盛清石在抱住他的那一瞬間,身體是如何的僵硬,也許在那一秒,這個小孩後悔了,甚至鬆動了,可最後不知為何卻抱得更緊了。
——大概是一種「反正都丟人了那就丟到底吧」的破罐破摔的心理狀態。
江臨舟其實是不喜歡與他人肢體接觸的,但他卻沒有掙脫,而是很溫和地回抱他,語音帶笑地調侃:「抱我做甚?在外面受委屈了?」
盛清石習慣性地不答話,下巴擱在江臨舟的肩膀,也許是感受到江臨舟的疏離,哪怕是擁抱,他始終隔著一段相當的距離。
「問什麼都不說話,也就只有我受得了你這脾氣。」江臨舟將他抱起,讓他坐在自己腿上,半真不假地開玩笑。
「……」盛清石面無表情地看著他,被他用手碰了下,又凍得皺了眉,卻始終沒讓開。
江臨舟彎起眼睛,似乎又想說些什麼,盛清石預感不是什麼好話,於是先發制人地開口:「一刻鐘。」
「什麼一刻鐘?」江臨舟愣了愣。
「晚回來。」盛清石悶悶地說。
燭火搖曳在盛清石的眼裡,他的側臉被燭火印照得明亮又昏暗。
也許是夜色liao人,江臨舟覺著心裡被小貓似的咬了一口,不痛不癢,又記掛著。
江臨舟沒繼續逗他:「今天你兩個師兄跑來送我。」
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講著講著,江臨舟又忍不住暴露了本性:「你知道,跟你這般大的小孩,兩條腿就比桌腳長那麼一丁點,走得慢,跑起來我又怕他們摔了,慢慢走,慢慢聊,就晚了那麼一會兒。」
解釋了不如不解釋。
盛清石臉比方才還臭。
不過應當是聽進去了,並且覺得這還算是正當理由,但卻沒有動彈,仍是乖巧地坐在江臨舟腿上,抱著他的脖子一言不發。
江臨舟倒覺得新奇,任他抱著,也不阻止,後來盛清石被他抱得也冷了下來,他才拍了拍小孩的背。
但是盛清石熟視無睹,仍然抱著他。
江臨舟只好無奈地說:「那咱倆就這麼一起變成棍兒吧。」
「……」
誰家師父這麼會說話?
盛清石慢吞吞地爬下去。
江臨舟不知是開玩笑還是認真的,說:「等你長大點兒,怎麼捂都捂都不冷的時候再來捂我,這樣大家都不會成棍兒了。」
「……」
他這師父對棍到底有什麼執念?
這聽著就像是一個隨口編出來逗人的話被盛清石記住了,往後他常常在冬日裡練功——聽他的師兄說,這樣最抗寒。
後來他越來越黏江臨舟——當然這是江臨舟看來的。
第60章 往事浮雲
江臨舟怕冷,他這一群小弟子都知曉。於是隆冬將近的日子裡,小弟子們就不會過多鬧騰,甚至還有乖乖提火爐的。
江臨舟哭笑不得地看著獻殷勤的兩個小弟子,提著火爐跑三步才夠他走一步,說不上到底是幫沒幫上忙,只覺更糟心了些。
「夠了,你倆被凍成棍兒了我都沒事,用不著這樣。」江臨舟笑著一人扣了一下腦門。
「哎呦。」兩個小弟子齊齊哀嚎。
「快點回去,著涼了又有理由不交課業了是嗎?」不等江臨舟訓完,兩個小弟子齊齊跑開。
江臨舟望著兩個小弟子跑走的方向,被氣得笑了下,又揚聲囑咐了一句「慢點跑,沒人把你們抓起來燉了」。
明明是意在提醒,卻總顯得在開玩笑般不正經。
江臨舟拾起被扔在地上的火爐,凍得青白的手指拂過,暖意立刻順著皮膚滲透至骨髓,將骨頭裡的寒氣一點點逼退。
他裹緊了大氅,往閒清閣走去。
往日他回來,必定能看到盛清石圍在火爐邊,小臉燒得通紅,可這溫度卻正好能將江臨舟骨子裡的寒意驅散。
江臨舟也是奇怪,也許真如民間諺語所說——小孩身上三把火,不易冷。反正盛清石是連火爐都不用的小孩。
也許是戰亂期間,饑寒交迫的時候太多了,以至於盛清石對這樣的溫度已然免疫,毫無反應了。
江臨舟怕冷這件事,他從來沒說過,小弟子們一個比一個眼尖,也可能是因為他根本藏不住——每次上完堂課,一雙手凍得能滲出寒氣,怎地藏的住。
小弟子們表達關心的方式也很簡單,時不時賣乖地問候一句,或者跑去煮水,完了還要甜甜地討一句誇獎。
而盛清石也注意到這點,於是不知從哪一天起,在等待他回家的時候,會生起一爐火。第一次的時候,溫度不夠,江臨舟自己又加了炭火,十幾分鐘後才終於是暖起來。
儘管如此,江臨舟還是笑吟吟地誇了盛清石將近一刻鐘。
盛清石從沒有討要過什麼獎勵,連口頭上的一句誇獎也未曾請求。江臨舟只當他心思成熟,也不在意這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