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邊境守將見此,一封急報傳至京都。

  此時明國征處於盛世,百姓安居樂業。明帝在收到奏摺後,與重臣朝議多日,難以下決斷。

  消息傳至民間,花家當即向朝廷捐獻白銀三十萬倆,用以減輕朝廷負擔。

  九月,明帝下旨大開城門接納逃難而來的百姓,並且為這些難民重新制定戶籍,重新編制安排開荒事宜。

  花滿樓感念於百姓不易,攜妻運送大批物資前往邊關幫助朝廷安置難民。

  季音牽著婠婠走下馬車,巍峨的城門近在眼前。

  呼呼——

  北風呼嘯,迎面一陣風沙刮來,還未近身便被季音的護體真氣擋在三寸之外。

  「這地兒越發荒涼了。」

  十年前,季音度關來往隋明兩國時尚可見到絲絲綠意,如今邊關之處卻已是寸草不生。

  花滿樓望向城門,嘆息道:「今日不同往日。」

  彼時隨國亦是如日中天,而如今卻是天災人禍、戰亂不休,兩國交界之處到處都是黑壓壓的人頭。

  城門由內而外敞開,或是風塵僕僕或是衣衫襤褸的逃難百姓排隊入關,城內已經搭建起了一個個簡易的草棚。

  草棚里擠滿了休憩的難民,這些難民大多為老幼婦孺與半大的小子,少有成年男子,各個瘦骨嶙峋,黝黑粗糙的臉上飽經苦難風霜。

  逃難而來的百姓幾乎身無長物,那些細軟銀錢也早在趕路中耗盡,這些日子全靠邊關守軍騰出軍糧來賑濟災民。只是軍中糧草有限,數萬難民每日所食不是一筆小數目,而且還有更多的難民源源不斷趕來,若非花家主動提出運送米糧前往邊關幫助朝廷安置災民,朝廷恐怕也很難負擔得起這些難民。

  「花公子,花夫人。」

  邊關的守將向花滿樓與季音抱拳施禮,花滿樓還了一禮,「花家運來的十萬擔糧草盡在此處,還請將軍清點入庫。」

  「有勞花公子費心。」守將再次抱拳施禮,命小兵清點輜重。

  有了花滿樓送來的這批糧食,守軍的壓力驟減。城門旁很快架起了大鍋,粥水的香氣漸漸飄散在空氣中。

  粥水煮的濃稠,立筷而不倒。

  「開飯咯!」

  很快,大鍋前密密麻麻的排起了長隊。

  「隋國國君昏庸,以至於民不聊生。」

  婠婠牽著季音的手,望著周圍衣衫破爛的難民,生長在富貴之鄉的她首次見到無家可歸的百姓,心底油然而生憐憫之心。

  季音垂眸溫柔的望向婠婠,應聲道:「婠婠想幫助他們嗎?」

  「想。」婠婠回答很認真。

  「去吧。」季音鬆開了手,「去做你想做的事,不要辜負這一身所學。」

  婠婠敏銳的從季音眼中看到了別有意味的眸光,臉上的神情由恍然變成了堅定不移。她看了看含笑而立的花滿樓,心底一個念頭油然而生。

  在父母溫和的目光里,婠婠一步步走向大鍋,也走向了她追逐的人生。

  「花小姑娘心善。」

  守在大鍋前的伙兵露出爽朗的笑容遞給婠婠一隻鐵勺,小姑娘像模像樣的舉起勺子給難民們盛粥。

  「婠婠肖父。」季音輕笑道。

  婠婠受花滿樓的影響頗深,她心中裝得東西也遠比當初的季音多。

  花滿樓與她並肩而立,「我卻覺得婠婠肖母。」

  出身魔門,心有明光。

  不畏險阻,心中堅定不移。

  話落,兩人相視而笑,目光流轉之間情意脈脈。

  婠婠舉著鐵勺舀著粥倒進缺了角的瓷碗裡,將碗塞得滿滿當當,碗的主人是一個瘦弱的小少年,衣衫上打滿補丁,髒兮兮的臉,卻生得一雙黑白分明的眼。

  他收回粥碗,目光怔怔的望著五官精緻的小姑娘,直到身後傳來同伴的催促聲才戀戀不捨的離開。

  「這小姑娘心真好,這麼滿的粥夠我吃頓飽飯了。」年歲相仿打扮相似的髒兮兮同伴興奮的舉起碗囫圇喝粥。

  三兩口吞下了半碗粥,回頭卻發現小少年傻愣愣的端著碗一動不動,他驚奇的拿手肘撞了撞小少年:「陵少,你發什麼呆呢?」

  「花小姑娘長得真漂亮,心底又好……」

  「別看了,人家不光漂亮心善得跟小仙女兒似的,而且還出生不凡呢。我聽那些守軍說她是花家的掌上明珠。」同伴拍拍他的肩說道,「花家可是富豪之家,產業遍及天下,富可敵國。花家的掌上明珠生於富貴錦繡之間,吃得是山珍海味,穿得是綾羅綢緞,跟王孫公主比也不差什麼了!」

  說著,同伴眯起眼驚奇道:「你該不會看上她了吧?那個小姑娘?」

  「什麼看得上看不上,我就是覺得她好看才多看了幾眼,花姑娘跟咱們完全不是一路人。」小少年捧著碗反駁道。

  「瞧你那發痴的樣兒……」同伴明顯不信,眼珠咕嚕一轉,三兩口喝光了碗裡的粥,一抹嘴如游龍般躥入人群里。

  沒一會兒,他興致沖沖的跑回牆根處:「陵少,我去給你打聽情況了。據說花家這一代排序從清字,那位花姑娘閨名花清月。」

  小少年眼神恍惚,口中呢喃道:「清月,真好聽的名字……」

  清月,清月。

  她是金雕玉砌而成的國色天香,亦是凡人遙不可及的天上月。

  ***

  大業十三年,隋煬帝越發荒淫混亂,隋國國內兵戈四起,各大門閥傭兵自立稱王,百姓揭竿起義,自此天下大亂。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