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頁
這些雲層遮擋了陽光,導致全球氣溫急劇下降。
整個地球仿佛進入了一個漫長的寒冬。
此時。
華夏大陸上。
華夏基地的高層們仍舊沉浸在李冰空間帶來的震撼之中。
他們原本以為,李冰的空間只是傳聞中的一片原始大陸,然而當他們真正踏入其中,卻發現這裡的廣袤遠超想像。
這片空間不僅面積遼闊,更令人驚訝的是,其中竟然還配備了現代化的工具與設施,完全顛覆了他們對空間的認知。
他們不禁好奇,李冰是如何將這片空間升級至此的,這段時間她一定付出了極大的努力。
然而,正當他們沉浸在對空間的讚嘆中時,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傳來——北極消失了。
這個消息讓所有人都感到難以置信,同時也讓他們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
華夏基地的科學家們迫切地希望能夠離開空間,前往北極進行實地考察。
然而,李冰卻告訴他們,由於小行星剛剛撞擊過北極,北極地區目前仍然處於動盪之中,存在極大的危險。
她勸誡眾人,再等兩日,待情況穩定後再做打算。
然而,科學家們卻等不及了。
他們深知,這顆小行星的撞擊可能只是冰山一角,還有更多未知的危險正在逼近。
第689章 十天倒計時
這時,周楚浩的父親,周教授站了出來。
他堅定地說道:「李冰,我們必須立刻出去。根據我們之前的觀測,這顆小行星原本是不可能撞擊到地球的。
但現在它改變了軌道,這意味著可能還有其他的小行星也改變了軌道。我們必須親自出去觀測,確保安全。」
李冰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以後,有這樣的理由請直接說,我又不是不講道理。」
於是,她與華夏基地的高層們商議後,決定放出一號諾亞方舟,並派出上百名異能者保護科學家們。
而李冰自己,也毫不猶豫地登上了諾亞方舟,隨時準備應對可能出現的危險。
方舟在洶湧的海水中搖曳,幾乎呈90度傾斜。
甲板上根本站不住人,李冰躲在船艙里,隔著窗戶遠眺著波濤洶湧的海面。
她曾經遠遠地看到過這艘諾亞方舟的外觀,但此刻身臨其境,才更加感受到其宏偉與壯觀。
這不僅僅是一艘避難所,更是人類智慧的結晶。
走進船艙,中央大廳的寬敞與明亮讓人眼前一亮。
頂部的透明合金材質讓陽光透射進來,灑在地面上,形成斑駁的光影。
四周的牆壁上鑲嵌著智能顯示屏,不斷刷新著船外的環境數據、航行軌跡以及任務進度等信息。
這艘諾亞方舟的內部宛如一座微縮的城市,布局精巧且功能齊全。
各個區域分工明確,有居住區、實驗室、醫療室等。
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那一排排緊密排列的研究所。
在這些研究所中,試驗台是核心所在。
上面擺滿了各種精密的儀器和試管,每一台儀器都閃爍著冷冽的銀光,彰顯著科研的嚴謹與精確。
研究員們身著白色的實驗服,在實驗台前忙碌著。
他們的眼神專注而堅定,仿佛與外界隔絕,只專注於手中的科研任務。
儘管空間有限,但每個研究所都充分利用了每一寸土地。
牆壁上掛著各種科研圖表和資料,地面上則堆滿了各種實驗器材和樣本。
在這樣的環境下工作,研究員們不僅要面對科研的挑戰,還要學會在擁擠中保持冷靜和專注。
經過數日的緊張觀測與分析,科學家們最終得出了一個令人心痛的結論:
10天之後,一個由數百顆小行星組成的星群將呼嘯而至,與地球發生正面碰撞。
這群小行星中,最為龐大的一顆直徑竟然超過了驚人的80公里,比之前撞擊北極的那顆小行星還要巨大八倍。
當這一消息,傳回桃花源大陸。
聶老和閻老此刻也無法再保持鎮定。
他們毅然決定前往華夏大陸,共同面對這一難題。
閻老更是果決地帶領著桃花源基地的全體研究人員,與華夏基地的研究所進行資源整合,聯手面對這場空前的危機。
然而,隨著研究的逐步深入,一個更為殘酷的現實漸漸浮出水面。
無論科學家們如何精確地進行計算,無論他們嘗試了多少種方法,都無法改變小行星群即將與地球發生災難性碰撞的事實。
而這場撞擊,不僅會引發地球內部本已活躍的熔岩產生劇烈反應,更將導致地球內部發生驚天動地的爆炸。
最終,科學家們不得不面對一個殘酷的現實:在短短的10天之後,這顆孕育了無數生命的藍色星球將徹底消失。
恐懼與絕望的情緒在科研基地內如瘟疫般蔓延。
每個人都知道,他們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災難。
李冰深知,這代表著什麼。
儘管她已經竭盡全力,將華夏的倖存者們收入了她的空間,為他們暫時築起了一道生命屏障。
但是,空間內龐大的人口基數也意味著巨大的能量消耗。
她所擁有的能產生空間能量的物品,根本無法支撐這麼多人在空間內永遠生存下去。
若10天之後,這顆藍色星球真的不復存在,她該如何在空間能量耗盡之前,為這4132萬倖存者找到新的出路?<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整個地球仿佛進入了一個漫長的寒冬。
此時。
華夏大陸上。
華夏基地的高層們仍舊沉浸在李冰空間帶來的震撼之中。
他們原本以為,李冰的空間只是傳聞中的一片原始大陸,然而當他們真正踏入其中,卻發現這裡的廣袤遠超想像。
這片空間不僅面積遼闊,更令人驚訝的是,其中竟然還配備了現代化的工具與設施,完全顛覆了他們對空間的認知。
他們不禁好奇,李冰是如何將這片空間升級至此的,這段時間她一定付出了極大的努力。
然而,正當他們沉浸在對空間的讚嘆中時,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傳來——北極消失了。
這個消息讓所有人都感到難以置信,同時也讓他們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
華夏基地的科學家們迫切地希望能夠離開空間,前往北極進行實地考察。
然而,李冰卻告訴他們,由於小行星剛剛撞擊過北極,北極地區目前仍然處於動盪之中,存在極大的危險。
她勸誡眾人,再等兩日,待情況穩定後再做打算。
然而,科學家們卻等不及了。
他們深知,這顆小行星的撞擊可能只是冰山一角,還有更多未知的危險正在逼近。
第689章 十天倒計時
這時,周楚浩的父親,周教授站了出來。
他堅定地說道:「李冰,我們必須立刻出去。根據我們之前的觀測,這顆小行星原本是不可能撞擊到地球的。
但現在它改變了軌道,這意味著可能還有其他的小行星也改變了軌道。我們必須親自出去觀測,確保安全。」
李冰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以後,有這樣的理由請直接說,我又不是不講道理。」
於是,她與華夏基地的高層們商議後,決定放出一號諾亞方舟,並派出上百名異能者保護科學家們。
而李冰自己,也毫不猶豫地登上了諾亞方舟,隨時準備應對可能出現的危險。
方舟在洶湧的海水中搖曳,幾乎呈90度傾斜。
甲板上根本站不住人,李冰躲在船艙里,隔著窗戶遠眺著波濤洶湧的海面。
她曾經遠遠地看到過這艘諾亞方舟的外觀,但此刻身臨其境,才更加感受到其宏偉與壯觀。
這不僅僅是一艘避難所,更是人類智慧的結晶。
走進船艙,中央大廳的寬敞與明亮讓人眼前一亮。
頂部的透明合金材質讓陽光透射進來,灑在地面上,形成斑駁的光影。
四周的牆壁上鑲嵌著智能顯示屏,不斷刷新著船外的環境數據、航行軌跡以及任務進度等信息。
這艘諾亞方舟的內部宛如一座微縮的城市,布局精巧且功能齊全。
各個區域分工明確,有居住區、實驗室、醫療室等。
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那一排排緊密排列的研究所。
在這些研究所中,試驗台是核心所在。
上面擺滿了各種精密的儀器和試管,每一台儀器都閃爍著冷冽的銀光,彰顯著科研的嚴謹與精確。
研究員們身著白色的實驗服,在實驗台前忙碌著。
他們的眼神專注而堅定,仿佛與外界隔絕,只專注於手中的科研任務。
儘管空間有限,但每個研究所都充分利用了每一寸土地。
牆壁上掛著各種科研圖表和資料,地面上則堆滿了各種實驗器材和樣本。
在這樣的環境下工作,研究員們不僅要面對科研的挑戰,還要學會在擁擠中保持冷靜和專注。
經過數日的緊張觀測與分析,科學家們最終得出了一個令人心痛的結論:
10天之後,一個由數百顆小行星組成的星群將呼嘯而至,與地球發生正面碰撞。
這群小行星中,最為龐大的一顆直徑竟然超過了驚人的80公里,比之前撞擊北極的那顆小行星還要巨大八倍。
當這一消息,傳回桃花源大陸。
聶老和閻老此刻也無法再保持鎮定。
他們毅然決定前往華夏大陸,共同面對這一難題。
閻老更是果決地帶領著桃花源基地的全體研究人員,與華夏基地的研究所進行資源整合,聯手面對這場空前的危機。
然而,隨著研究的逐步深入,一個更為殘酷的現實漸漸浮出水面。
無論科學家們如何精確地進行計算,無論他們嘗試了多少種方法,都無法改變小行星群即將與地球發生災難性碰撞的事實。
而這場撞擊,不僅會引發地球內部本已活躍的熔岩產生劇烈反應,更將導致地球內部發生驚天動地的爆炸。
最終,科學家們不得不面對一個殘酷的現實:在短短的10天之後,這顆孕育了無數生命的藍色星球將徹底消失。
恐懼與絕望的情緒在科研基地內如瘟疫般蔓延。
每個人都知道,他們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災難。
李冰深知,這代表著什麼。
儘管她已經竭盡全力,將華夏的倖存者們收入了她的空間,為他們暫時築起了一道生命屏障。
但是,空間內龐大的人口基數也意味著巨大的能量消耗。
她所擁有的能產生空間能量的物品,根本無法支撐這麼多人在空間內永遠生存下去。
若10天之後,這顆藍色星球真的不復存在,她該如何在空間能量耗盡之前,為這4132萬倖存者找到新的出路?<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