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剛從安國公府回來的?去看婼丫頭了?”榮王和阿菀閒聊起來。

  “嗯,許久未見大表姐了,去看看她。”

  瑞王妃將長極叫到身邊,讓丫鬟端來他愛吃的糕點和剛榨好的果汁,自己掰了糕點餵他,見他乖乖巧巧地坐著,張開紅潤潤的小嘴咬,一副等人投餵的甜軟模樣,瑞王妃整顆心都軟了。

  看見長極,總會讓她晃然間以為看到了小時候的衛烜。

  那時候她剛嫁過來,太后擔心她是繼母,怕她暗地裡對繼子不好,所以將衛烜抱進宮裡養,也是養到了長極這般大的年紀,才讓瑞王接了回來。那時候,衛烜也是坐在這裡,卻滿臉不耐煩地打量周圍,在她要拿點心餵他時,他脾氣極大地直接打翻了,然後跳下太師椅就跑了,一群伺候的丫鬟嬤嬤只能拎著裙子追在他身後,滿院子亂躥,囂張肆意……

  這對父子倆真是極度不同。

  長極乖巧可愛,衛烜卻被寵得無法無天,甚至沒有是非觀念,只知任性行事,不論後果,實在讓人無法喜歡這樣的孩子,甚至擔心起將來他這種性子會發生什麼事情。

  這一切的改變是在衛烜六歲的那場大病。

  然後一切都變了,她曾經擔心的事情因為衛烜的改變,皆沒有發生,而最難過的那個關卡,在文德帝終於駕崩後,衛烜也算是邁過去了,終於讓她鬆了口氣。

  她隱約感覺到衛

  身上發生了什麼事情,心裡甚至隱隱猜出了一點,不過卻未敢太過仔細探究,甚至在觀望過後,發現衛烜的改變帶來的益處後,更沒探究的必要了。先帝對衛烜的寵愛背後所隱藏的目的及安排,她也是在衛烜進宮侍疾那段日子,她才猜出一二,當將所有的事情推測明白時,並不是不驚駭的。

  衛烜在五月下旬從明水城趕回來,日夜兼程,硬是累死了幾匹汗血寶馬,方縮成到了十天時間便回了京,然後並未回王府,緊接著便進宮了。

  那一次進宮,直到文德帝駕崩後的半個月,他才從宮裡出來。

  文德帝駕崩前的那一個月,衛烜硬是越過了所有的皇子,被文德帝欽點在宮中侍疾。瑞王妃雖說可以進宮,但她一個內宅婦人,在宮裡活動的地方也不過是後宮,涉及不到前朝,自然是見不著皇帝和衛烜的,加之太后身子也不好,她和皇后兩人在太后身邊侍疾,更沒機會見到衛烜。

  直到她察覺到太后宮裡的異常,不經意打探,將一點一滴的事情仔細拼湊琢磨清楚後,終於大起了膽子給在太極殿侍疾的衛烜遞了話。

  ☆、第223章

  瑞王妃第一次自作主張地給在太極殿侍疾的繼子遞了話,原本以為衛烜會置之不理,卻不想衛烜讓一個內侍給她帶了話。

  他讓內侍帶給自己的話,意思里便是讓她照顧好太后和王爺之類的,便沒有其他了。

  可是瑞王妃卻從話中感覺到了什麼,之後的事情,雖然她並未在場,可是時常往返王府和後宮之間,哪裡沒有感覺到宮裡那股緊張的氣氛。

  隨著文德帝病重,宮裡宮外和朝堂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打算,卻彼此心照不宣,衛烜則是被文德帝推到風口浪尖上的靶子,稍微不小心,就會死無葬身之地。她幾乎以為文德帝一去,衛烜也難逃暴斃的命運。

  這便是文德帝在這種情況下宣衛烜回京侍疾的原因之一。

  他將衛烜推出來當靶子,由此來觀察那些皇子。

  只可惜,衛烜並不願意順著他安排的路走,甚至不願意將自己的性命葬送在宮裡。於是衛烜動手了。

  瑞王妃深吸了口氣,如果衛烜不動手,以文德帝的身體情況,他可以再活多一年。但是衛烜提前動手了,所以文德帝死了。

  臨死之前,不知道文德帝有沒有後悔自己一手扶持培養的孩子卻反噬了他一口。或者,他有沒有後悔將曾經珍藏在心中的女子所生的孩子養成了這般模樣,甚至死了都要擔心衛烜的存在對新帝的威脅。

  瑞王妃仍記得文德帝駕崩前的那日,瑞王跌跌撞撞地闖進了她的房裡,英俊的臉變得慘白,不復以往的英武從容。這個曾經馳騁沙場的男人,面對朝臣時肆意張揚的男人,此時卻是如此的狼狽和痛苦。

  “王爺……”她當時被他的模樣驚住了。

  只是她才開口,他便一把抓住了她的手,並且捏得緊緊的,讓她甚至感覺到了疼痛。

  然後她聽到他急促地問,“常演是誰的人?你是不是讓常演給烜兒遞了話……”

  常演便是她在仁壽宮侍疾時,衛烜讓他給自己遞話的內侍,一個看起來很不起眼的內侍,文德二十三年時,才被調到了太極殿當差,卻是衛烜的人,沒有人知道常演是衛烜埋在太極殿中的人,她也是隱約猜測出來的。

  瑞王妃遲疑地點頭。

  然後,她看到瑞王的神色添了幾分驚恐,仿佛渾身都被抽光了力氣,無力地癱坐在了榻上,整個人仿佛一瞬間老了幾歲。

  直到文德帝駕崩的消息傳來,瑞王妃才明白了瑞王的失態為何。

  他應該也知道了衛烜做的事情。

  一邊是敬重的皇帝兄長,給他榮光富貴的人;一邊是寵愛的兒子,從小捧在心尖上的人。當兩者的存在相衝時,他必須要做個決擇。

  可是後來他什麼都沒說,直到新帝登基,他收斂了些脾氣,在宗室間周旋,盡心盡力地扶持著新帝,和衛烜又恢復了以往的相處方式。

  瑞王妃再次意識到,他有多寵愛衛烜,甚至能為這個兒子而做到這一步。

  “祖母~”

  失神間,聽到孩子奶奶糯糯的叫煥聲,瑞王妃回神,見坐在錦杌上的孩子歪著腦袋看自己,一張小臉與衛烜小時候像極了,時光突然倒流一般。可是當聽到了旁邊阿菀和榮王說話的聲音,她很快又回過神來,然後對那孩子露出溫和的笑容。

  那邊阿菀和榮王說著,很快便說到了榮王妃身上。

  “小舅舅娶了小舅母,終於有個人幫著打理後院,伺候生活起居,這人看起來也變了好多了,精神就是不一樣。聽說下個月初十是小舅母的生辰,小舅母那邊準備怎麼樣?”阿菀問道。

  說起妻子,榮王一副很高興的樣子,眼睛都笑成了月芽,喜悅之情顯而易見。他直言道:“今年是她二十歲的生辰,逢十自然是要大辦的,你小舅母很喜歡你,屆時你可要過來陪她慶生,不准找藉口不來!”

  阿菀笑道:“那是自然,承蒙小舅母不棄,我自然是要去你們那兒討杯茶喝的。”

  榮王先是高興了下,然後又嘆了口氣,說道:“還是你好,你小舅母嫁來京城,離家鄉千里之遙,不太能習慣京城的氣候和習慣,若非為了我,當初她也不會嫁過來了……”

  聽著他的感慨和不自信,阿菀和看過來的瑞王妃對視一眼,心裡不免有些好笑,覺得榮王這是要栽在榮王妃手裡了。也幸好榮王作為慶豐帝最小的皇叔,上頭沒有長輩可以管他後院的事情,隨便他如何折騰,也沒人會給他找不快活,縱使他給自己王妃伏低作小,也不會有人看不過去說他。

  對於那位榮王妃,阿菀回京後見倒是見了,第一眼印象便是看呆了。

  榮王當初發下豪言,說要娶個仙女當王妃,這話實在是不假,榮王妃只是坐在那兒,就美得如夢似幻,實在是讓人驚艷不已。阿菀不知道仙女長什麼模樣的,但榮王妃卻是她兩輩子所見過的最美的女子,美得有種驚心動魄之感。

  當然,等了解了榮王妃的事情,阿菀便知道所謂的仙女,能滯留人間,卻是要付出代價的。

  榮王妃天生有口疾之症,生下來便無法言語。

  縱有她有天仙般的美貌,卻因這口疾之症,一直未能說親。

  榮王妃系出江南名門世家文家,文家以詩書傳家,家族中有長輩在朝為官,單就進士便有十來個,在江南一帶頗有名望。她是文家三房所出的嫡女,也是三房最小的女兒,是文三老爺中年時所得,不免偏愛了一些,可誰知卻是個有口疾之症的。

  文三老爺夫妻憐惜女兒,也知道這世道女子活著不易,況且是有口疾的女子,怕也嫁不到什麼好人家,一直未給她說親,打算將她留在家裡養她到老,甚至打算在兩老百年之後,讓家中的孫子給女兒養老,直到她壽終正寢。

  榮王妃這一留,便被留到了十八歲,然後被遊玩到江南的榮王一見鍾情,再見傾心,三見便強娶了。

  文三老爺夫妻幾乎愁白了頭髮。

  他們知道女兒的美貌世間罕見,所以一直小心翼翼地保護著,加之女兒因為口疾之故,並不出門走動,人也乖巧安靜,並未給他們帶來什麼麻煩,在深閨里養到十五歲,無人知道他們文家三房除了有三個兒子外,還有一個未出閣的女兒。文家其他幾房也知曉三房的情況,不管有意或是無意,也沒有多嘴地說出去,將她保護得極好。

  卻不想,這種保護在榮王妃十五歲時被打破了,得知文家有一個美若天仙的女兒,有男子無意間一面見之驚為天人,便譴了媒人來求娶。只可惜,當得知他們女兒有口疾之症後,紛紛打了退堂鼓,甚至有些品行惡劣的,以他們女兒有缺陷為由,竟然要納之為妾,還一副便宜了他們的模樣。

  文三老爺當時氣得渾身發抖,讓人將那前來提親的媒人打了出去,並且放話他們文家的女兒只為妻不為妾,否則寧願長伴青燈。

  他寧願養著女兒到老,也不讓人給糟蹋了。

  雖說文三老爺此舉讓文家一些人頗有微詞,但是因文三老爺為人固執,最後也只能作罷。而這三年來,陸陸續續地依然有人看中了女兒美貌上門求娶的,但文三老爺很堅持地拒絕了,其中也不乏有真心誠意地想聘之為妻的,文三老爺考核過後,仍是拒絕了。

  這一留,便留到了十八歲。

  直到榮王慕名而來,然後一見鍾情。

  連尋常的男子大多是覬覦女兒的美貌只是想納她為妾,何況是天家的王爺?

  所以榮王前來求娶時,文家人皆以為榮王和那些男人一樣,想要迎他們女兒回王府當妾侍的,親王妃之位尊貴無比,哪裡能讓個口不能言的女人來坐?

  所以毫不留情地拒絕了。

  最後榮王能娶到王妃,也是回京搬了救兵才娶到的,這個救兵便是後宮的太后和皇后,而且其中還經了一翻波折。

  這事情阿菀也是回京後才聽人說的,很多人將之當成了茶餘飯後的談資,並且男女對這事情各有不同的看法,男人覺得榮王這是愛美人不愛江山,當時為了娶榮王妃鬧騰得厲害,連文德帝都沒轍。女人則覺得榮王情深意篤,並不介意榮王妃天生殘疾,雖說是心悅其美貌,卻仍是將之娶進門,並且十分愛重,不知多少人羨慕不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