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頁
「這主意好!」卞逆慈笑道,「我先開個頭:小月山中喜相逢。」
「我來接。」卞三秋輕鬆道,「曲水河邊論三衡。」
「啊,這可是為難我了!」君稚眉頭緊皺,仔細想了一陣,叫道,「有了,有了,竹嘯常有琴聲隨——這句還不賴吧?」
「不賴不賴。」玉香笑著接道,「談興每催笑淚生。」
卞逆慈點頭道:「這句傳神,可現在只對了二聯,還差兩聯。不知孟道長和鎮邪能否一人對出一聯?」
孟琅說:「我有一聯,只是對得不巧,還望各位不要嫌棄。忽然燈照人影暖,方覺月上殘羹冷。」
眾人一齊看向秦鎮邪,後者笑道:「最後一聯是我的了!這一聯我早就想好了,那便是:今年今日應不朽,此情此景當永恆!」
眾人聽了,都笑起來,齊聲說好。卞三秋說:「詩是有了,可還沒有詩名。大家覺得起個什麼名字好?」
君稚道:「今天是四月十二,大家在山中聚會,十分盡興,不如就叫四月十二宴飲樂,怎麼樣?」
玉香道:「既然這樣,不妨把地名也加上,叫四月十二小月山宴飲有感。」
秦鎮邪道:「就題這個名,清楚明白,最是合適。」
「卞兄字最好,讓他來寫!」君稚嚷嚷著,把卞三秋推上前,卞三秋卻說:「我寫題名可以,但對的詩,大家還是各寫各的如何?」
卞逆慈頷首道:「這倒有趣,只是守真少不得要出醜了。」
「早知有今日,我小時候就多練字了!」君稚開懷笑道。眾人一一寫了詩,又在各自畫像旁題名,收起畫,三三兩兩朝卞家山莊走去,一路走著,秦鎮邪兄弟幾個又唱起歌來。高高低低地唱著,應和著,在深藍的夜空下,在閃爍的群星間,久久地迴蕩著。
「後來呢?」說書人追問,「後來呢?他們可有再見過?」
天已經黑了。老頭和說書人坐在酒肆外的兩條板凳上,老頭手裡拿著根繩子,繩子另一端拴著個兩三歲的娃娃,正坐在老頭腳邊玩泥巴揪草根,對他講述的那些驚心動魄的故事毫不關心。老頭說:「後來,後來自然是再見過了,一直見到卞老夫人謝世、玉香夫人謝世、卞三秋也謝世後,小月山上才冷清下來。哎呦,連三秋走了也有幾年了啊。」
說書人聽他口吻,仿佛與卞家人很熟悉似的,便問:「老爺子,難道你認識卞家人?」
「認識。卞老爺去世時,我還給他奔過喪啊。」
說書人稀奇道:「您居然真認識卞家人!那麼,您難道也認識景懿君和那鬼嬰?」
「認識。」老頭坦然道。
「那您到底是誰?」
老頭卻嘿嘿一笑,不再回答。這時,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出現在田壟上,遠遠地喊道:「太爺爺,天這黑了,咋還不回來吃飯?爹他們都等你咧——」
老頭撐著膝蓋,悠悠起身,說書人急道:「老先生,你可不能就這麼走了!你還沒告訴我這些故事是真是假?宏元仙君真是鬼?那鬼嬰真是凶名赫赫的當路君?還跟景懿君是一對?我行走南北這麼多年,還從未聽過這樣離奇的故事!您該沒有誆我吧?」
「誆?」老頭樂道,「我不是說了,我知道的,驚世駭俗,荒唐離奇,就算告訴別人,也沒人敢信,既然這樣,不妨告訴你這個說書的,讓你編個話本,至於是真是假——嘿嘿,就讓聽故事的人去猜吧!」
「太爺爺,別扯白啦!」那少年急急跑到老頭面前,一手抱起那小孩,一手牽著老頭,催道,「快走啦,我都快餓成人幹了!大叔,你別纏我爺爺講話了,他不回去,我們一家人都動不了筷子咧!」
老頭笑呵呵道:「太爺爺忘記時辰啦,這就回去,這就回去......」
一老一少,就這樣消失在田壟上,消失在蒼茫暮色中。說書人愣愣坐在原地,突然,他起身,跟了上去。他想知道那老頭住哪,日後好向他探聽更多消息,不料跟了一截,卻突然瞧見麥地冒出個紅衣女子。
說書人登時站住,腳底冒汗,心窩發寒,他一眨眼,那女子就出了麥田,再一眨眼,她就上了田壟,又一眨眼,她就跟在離老頭只有一丈遠的地方了!可那老頭和少年恍然不覺,壓根沒發現身後跟著那大個人。說書人呆站在那,眼見著老頭跟女子都消失了,腳底才慢慢暖起來。他趕緊跑過去,可已認不清前頭的路了。
第二天,他就聽說,村東的老頭死了。說書人一愣,心想昨晚見到的那紅衣女果然是鬼,那老頭搬弄鬼神之事,污衊宏元仙君和景懿君,看來是遭了報應。
說書人心下慨然,收拾東西,打算去村東看看,走了老遠,果然瞧見一家支白棚的人家。他走進去,給老人家弔唁,卻聽見村人對一個哭得死去活來的老婦道:「君奶奶,你莫太傷心了,你爹走時是笑著咧,是喜喪啊,喜喪!」
說書人一愣,抬眼細瞧靈牌,只見上頭寫著:顯考諱君公諱稚府君之靈位。
說書人呆住了,盯著那靈位,忽覺頭皮發麻。
君稚,君稚......那老頭講的故事裡,正好有個人叫君稚啊!
第296章 遠去
許多年後,歸村村口的飯莊出現了個褐衣老頭。這老頭最愛在飯莊請人喝茶,歸村地處山南山北交界處,往來旅客頗多,這老頭就一天到晚泡在這茶館裡,聽那些旅人講故事,他自己也講故事,且講得往往不輸那些旅人。飯莊的老闆常打趣他:「阿公你說了一輩子書,老來還要說書啊!」
「我來接。」卞三秋輕鬆道,「曲水河邊論三衡。」
「啊,這可是為難我了!」君稚眉頭緊皺,仔細想了一陣,叫道,「有了,有了,竹嘯常有琴聲隨——這句還不賴吧?」
「不賴不賴。」玉香笑著接道,「談興每催笑淚生。」
卞逆慈點頭道:「這句傳神,可現在只對了二聯,還差兩聯。不知孟道長和鎮邪能否一人對出一聯?」
孟琅說:「我有一聯,只是對得不巧,還望各位不要嫌棄。忽然燈照人影暖,方覺月上殘羹冷。」
眾人一齊看向秦鎮邪,後者笑道:「最後一聯是我的了!這一聯我早就想好了,那便是:今年今日應不朽,此情此景當永恆!」
眾人聽了,都笑起來,齊聲說好。卞三秋說:「詩是有了,可還沒有詩名。大家覺得起個什麼名字好?」
君稚道:「今天是四月十二,大家在山中聚會,十分盡興,不如就叫四月十二宴飲樂,怎麼樣?」
玉香道:「既然這樣,不妨把地名也加上,叫四月十二小月山宴飲有感。」
秦鎮邪道:「就題這個名,清楚明白,最是合適。」
「卞兄字最好,讓他來寫!」君稚嚷嚷著,把卞三秋推上前,卞三秋卻說:「我寫題名可以,但對的詩,大家還是各寫各的如何?」
卞逆慈頷首道:「這倒有趣,只是守真少不得要出醜了。」
「早知有今日,我小時候就多練字了!」君稚開懷笑道。眾人一一寫了詩,又在各自畫像旁題名,收起畫,三三兩兩朝卞家山莊走去,一路走著,秦鎮邪兄弟幾個又唱起歌來。高高低低地唱著,應和著,在深藍的夜空下,在閃爍的群星間,久久地迴蕩著。
「後來呢?」說書人追問,「後來呢?他們可有再見過?」
天已經黑了。老頭和說書人坐在酒肆外的兩條板凳上,老頭手裡拿著根繩子,繩子另一端拴著個兩三歲的娃娃,正坐在老頭腳邊玩泥巴揪草根,對他講述的那些驚心動魄的故事毫不關心。老頭說:「後來,後來自然是再見過了,一直見到卞老夫人謝世、玉香夫人謝世、卞三秋也謝世後,小月山上才冷清下來。哎呦,連三秋走了也有幾年了啊。」
說書人聽他口吻,仿佛與卞家人很熟悉似的,便問:「老爺子,難道你認識卞家人?」
「認識。卞老爺去世時,我還給他奔過喪啊。」
說書人稀奇道:「您居然真認識卞家人!那麼,您難道也認識景懿君和那鬼嬰?」
「認識。」老頭坦然道。
「那您到底是誰?」
老頭卻嘿嘿一笑,不再回答。這時,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出現在田壟上,遠遠地喊道:「太爺爺,天這黑了,咋還不回來吃飯?爹他們都等你咧——」
老頭撐著膝蓋,悠悠起身,說書人急道:「老先生,你可不能就這麼走了!你還沒告訴我這些故事是真是假?宏元仙君真是鬼?那鬼嬰真是凶名赫赫的當路君?還跟景懿君是一對?我行走南北這麼多年,還從未聽過這樣離奇的故事!您該沒有誆我吧?」
「誆?」老頭樂道,「我不是說了,我知道的,驚世駭俗,荒唐離奇,就算告訴別人,也沒人敢信,既然這樣,不妨告訴你這個說書的,讓你編個話本,至於是真是假——嘿嘿,就讓聽故事的人去猜吧!」
「太爺爺,別扯白啦!」那少年急急跑到老頭面前,一手抱起那小孩,一手牽著老頭,催道,「快走啦,我都快餓成人幹了!大叔,你別纏我爺爺講話了,他不回去,我們一家人都動不了筷子咧!」
老頭笑呵呵道:「太爺爺忘記時辰啦,這就回去,這就回去......」
一老一少,就這樣消失在田壟上,消失在蒼茫暮色中。說書人愣愣坐在原地,突然,他起身,跟了上去。他想知道那老頭住哪,日後好向他探聽更多消息,不料跟了一截,卻突然瞧見麥地冒出個紅衣女子。
說書人登時站住,腳底冒汗,心窩發寒,他一眨眼,那女子就出了麥田,再一眨眼,她就上了田壟,又一眨眼,她就跟在離老頭只有一丈遠的地方了!可那老頭和少年恍然不覺,壓根沒發現身後跟著那大個人。說書人呆站在那,眼見著老頭跟女子都消失了,腳底才慢慢暖起來。他趕緊跑過去,可已認不清前頭的路了。
第二天,他就聽說,村東的老頭死了。說書人一愣,心想昨晚見到的那紅衣女果然是鬼,那老頭搬弄鬼神之事,污衊宏元仙君和景懿君,看來是遭了報應。
說書人心下慨然,收拾東西,打算去村東看看,走了老遠,果然瞧見一家支白棚的人家。他走進去,給老人家弔唁,卻聽見村人對一個哭得死去活來的老婦道:「君奶奶,你莫太傷心了,你爹走時是笑著咧,是喜喪啊,喜喪!」
說書人一愣,抬眼細瞧靈牌,只見上頭寫著:顯考諱君公諱稚府君之靈位。
說書人呆住了,盯著那靈位,忽覺頭皮發麻。
君稚,君稚......那老頭講的故事裡,正好有個人叫君稚啊!
第296章 遠去
許多年後,歸村村口的飯莊出現了個褐衣老頭。這老頭最愛在飯莊請人喝茶,歸村地處山南山北交界處,往來旅客頗多,這老頭就一天到晚泡在這茶館裡,聽那些旅人講故事,他自己也講故事,且講得往往不輸那些旅人。飯莊的老闆常打趣他:「阿公你說了一輩子書,老來還要說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