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秦鎮邪一聽,立刻跟孟琅去了山北,正聽到申王出征,破了燕州義軍,殺了偏頭豹的消息。燕州義軍已散,山北局勢大亂,二人根本打聽不到君稚的消息,只得無功而返。卞逆慈得知君稚失蹤,著急不已,卞三秋也有懊悔之意,然而此時山北已經不能去了。第二年,燕州刺史符曉通為申王所殺,至此,山北全境皆沒。

  山北一沒,鶴州、長州大危,二州火速聯盟,以橫山為壁壘,與申兵相抗。卞家南遷到徐州,暫住在秦鎮邪和孟琅的屋子裡。申兵的攻勢一日猛似一日,眼看就要打過橫山時,申王忽然死了。山南聞此,額手相慶。

  新即位的申國王子才十三歲,難以控制朝中局勢,且山北局勢混亂,此時貿然進攻,恐有後顧之憂。於是,申國攻勢暫緩,山南獲得了短暫喘息的時機。

  九年後,申兵再次南下。小申王有令,投降者一律不殺,官者保留原職。然而,長、鶴二州仍堅持與申兵相抗。徐、明二州也出兵援助,參叢則趁機騷擾明、長二州,奪走大片土地。雙方相持三年,終於,申兵攻下了崔牙關,先破長州,再攻鶴州。

  徐、明二州見狀,出兵馳援鶴州,南邊瀛水,依舊按兵不動,隔夢厝河觀火。當時,卞安已及冠,他自小跟卞三秋學符,跟卞逆慈學劍,聽說申兵打到了鶴州,他拎著劍就參軍去了,連聲招呼都沒跟家裡打。不料他這一去,竟殺了申國一員大將,得了徐州刺史激賞,一躍成為他座下名將。

  申兵遇挫之後,兵分兩路,一攻鶴州,一攻明州,同時派秘使去往參叢,約定合兵進攻明州,事成後平分明州之地。參叢王心動,大舉入侵,明州遭兩軍夾攻,陷入頹勢,鶴州亦苦苦支撐,最終,明州先破,鶴州亦敗。徐州刺史談鋒將自己在書房中關了兩天兩夜,最終親赴前線,與申王和談。

  談鋒願意歸順申兵,條件是申人不得殘殺徐州百姓,也不得在徐州大肆劫奪。小申王慷慨應允,率兵火速度過徐州,不曾多停留一日。瀛水觀望甚久,見狀,亦歸順。至此,山南諸州,皆歸申姓。小申王在瀛水南邊白露城立碑記事,大祭祖先,同時令十路人馬從瀛水出發,奔告各州。

  山南山北,至此歸於一統。這一年是申業元年,也是羽化島沉沒第二十五年。然而,小申王並沒有滿足於連國的領土,他的目光投向西方,投向那莽莽叢林間的參叢王。他給參叢王帶來的不是明州的一半領土,而是申國的三十萬大軍。

  他征服了參叢,又揮師北上,攻破了原先依附連國的衛國諸小國,自此,霧原以南,珊瑚嶼以北,南北杈子山以東,接天海以西,都是他的領土。申業十一年,他將祖宗宗廟搬到婁京,大祭玄鳥,宣告一個空前強大的王朝出現——申朝。當時,他絕不會想到,這個自己一手建立的輝煌王朝會在短短二十年後再次改名換姓。不過,這都是後話,暫且不表。

  總之,申業十一年,天下徹底太平。不論人們對新建立的王朝有何想法,戰爭結束總歸是好事。戰爭一結束,人們就要回到自己的土地,人們一回歸故土,就要耕作,要播種,要成家,要立業。在余桐,小月山上就迎來了這樣一樁喜事——卞大將軍要結婚了!

  卞大將軍的傳奇,那可是一天一夜都說不完。傳說他娘生他時夢見了一顆大星星,又傳說他生下就有九斤九兩重,又傳說他能御風而行,又傳說他刀槍不入。總之,卞大將軍可真是個奇人。他跟著皇帝走南闖北,立下戰功無數,好容易仗都打完了,該封侯拜相了,卞大將軍卻要告老還鄉——他才三十三歲,哪裡老哇!

  然而卞大將軍執意還鄉,皇帝要給他賞賜,他只要余桐的一座宅子。那宅子在小月山上,叫卞家山莊。

  這時,人們才知道,卞大將軍的卞,原來就是余桐卞氏的那個卞,南卞北玉的那個卞!他舅舅就是從前赫赫有名的符籙天才卞三秋,姨媽則是江湖上行俠仗義的不平劍!經過三十多年的戰亂,山北玉家早已衰微,連那玉家老宅都被燒毀了,可山南卞家卻託了卞大將軍的福,重振門楣。

  卞大將軍回鄉那天,余桐萬人空巷,爭先來看卞大將軍的熱鬧,你瞧他——眼賽老虎,鼻賽懸膽,神采奕奕,鐵甲凜凜,好一個將軍!

  卞大將軍回到余桐,放出成親的消息,全余桐的媒婆立時來到小月山,卞家山莊門口那長長的台階上坐滿了等待的媒婆。卞大將軍精挑細選,足足一個月後才選出稱心如意的新娘,新娘家室也極顯赫,帶來的嫁妝十里都鋪不完。

  總之,這場婚禮真是山南絕無僅有的盛事。人們經過大亂之後,正需要這樣一場喜事熱鬧熱鬧,特別是,卞大將軍慷慨聲明,凡是婚禮當天來到小月山,不管是達官貴人還是花子乞丐,他都一律接待!此言一出,不僅是余桐,附近幾個郡的人、乃至附近幾個州的人都來湊熱鬧了!

  婚禮當天,真是盛狀空前,卞大將軍打扮得有多精神啦,酒席的菜餚有多精緻啦,皇帝賞下的賀禮有多奢華啦,這些都不必說,只說那小月山上的台階給足足踩沉了半尺深,就知道這場婚禮有多麼盛大了。好像整個山南的人都來到了小月山,人們一抬頭,看不到天,一俯首,也看不到地,只看到連綿不斷波浪似的肩膀,還有烏雲似的人頭。

  這之中,有個潦倒漢子,背著一把破劍,踩著一雙爛草鞋,一步步往院子裡擠。門人得了令,乞丐花子,一概不攔,也就由他去了。這漢子擠進前院,擠進走廊,擠進拱門,終於擠進了大院。大院裡本該是最尊貴的客人,但來的人太多,那些達官貴人也就只能跟種田的燒木的打鐵的乞討的或者什麼都不乾的人擠在一塊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