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頁
當時桑榆晚聽到這裡,還以為是村里信奉的百花神有異,才讓丹溪臨盆之際都要逃出來。
但丹溪搖了搖頭:「不,我們信奉的百花神只是一尊神像,她靜靜地、慈悲地守護著村子,並非有私心的邪神。」
「所謂聖女接受教養,其實只是被選中的聖女在神祠中自學祖上傳下的書稿,那些是當年百花村先人們從外界攜帶保存下來的,書稿不多,先人祖訓也說只有心志堅定的人才能夠研學,後來便有了唯有聖女能夠研學後向族人傳授的規矩。」
「聖女的確會失去二十年的自由,但在神祠供奉百花神期間與餘生皆受村中照顧、無需自己耕種桑織,還能研學先人們留下的書稿,村中以此為殊榮,並不苛待聖女。」
桑榆晚問下去:「那你為何……」
「因為聖女之職在我這一代開始出現了問題。」丹溪說,「聖女需要擔負起護佑村中風調雨順的職責,但從我成為聖女的第十年起,村中開始出現怪事……」
「新生的孩子們有的四肢不健全,有的眼耳口鼻不正常,體弱多病的孩子也多了起來。到我卸任的時候,十個新生孩子中已經起碼有一半都是如此。」
「村中對我這個聖女本就有不滿,而就在一個月前,才上任一年的新一代聖女竟是心口絞痛猝亡。族人們更加覺得是我這個聖女沒有侍奉好百花神,招致神靈降罪數年,所以他們將我關在了神祠,不給飯水,想要讓百花神決定我的下場……」
「我的丈夫因為偷偷給我送飯,被抓住後失足摔死了。至此,我已經徹底成了不祥之人。可我的孩子即將出生,我只能冒險逃跑,朝著村子邊緣一直走一直走,我走出了村子,又走了好遠,然後看到了暈倒的你。」
桑榆晚當時聽了,敏銳地意識到百花村裡的問題——避世百年,村中人互相結親,親緣關係越來越近,而近親結合下畸形新生兒增多,並不奇怪。
丹溪聽到桑榆晚輕易便想到了緣由,一時悲傷又欣喜若狂:「那麼,只要不再避世、不再村內通婚生子,就不會再有新生的悲劇了是嗎?我要回去,我得帶族人們出去……」
但丹溪沒能回到她的村子,因為她腹中發動了。桑榆晚為她接生,途中發現丹溪在逃離百花村期間因為飢餓曾誤食過有毒的野果,毒素在丹溪生產、體質脆弱之際徹底爆發,丹溪勉強生下孩子,只來得及聽到孩子極其微弱的哭聲,留下一句哀求,便撒手人寰了。
丹溪說:「求求你,如果可以的話,延著我的來時路,找到百花村,將真相告訴我的族人們……」
桑榆晚答應了她,埋葬她後延著林間足跡,輾轉半日找到了百花村。
但百花村排外,若不是桑榆晚身懷六甲還抱著個半死不活剛出生的嬰兒,瞧著沒有半分威脅的樣子,百花村民甚至不會容許她靠近。
桑榆晚那時還惦記著雲振庸中的毒,加之奔波下來自己身體也虛弱,所以並未和百花村民周旋,直接丟下近年村里畸形兒越來越多可能的原因、建議他們要麼出世要麼就別再村內通婚,然後帶著丹溪的孩子轉身離去。
回程路上,桑榆晚自己的肚子也發動了,她獨自生下了九月早產的幼子。但幼子先天不足,出生前隨母大悲大痛輾轉奔波,出生後的當下又無環境呵護,竟是剛出生沒幾個時辰便沒了氣息。
桑榆晚帶著滿身悲痛,只能將幼子就地埋葬,然後虛弱地攜丹溪的孩子繼續往回趕。
回到大宛靖節軍中後,桑榆晚本想有朝一日分得出心神了,就再回百花村去瞧瞧,但直到死的那天,都沒能閒下來,自己的身子都沒空養好。
桑榆晚惦記百花村的事,卻又分身乏術還面臨死劫,只能在遣人送雲清寒和雲清曉回長陵之時,將丹溪和百花村之事與所繪山中路圖封於信中,交給年長一些的雲清寒保管,讓他待將來雲清曉至少年滿十六了,再交給他看、由他自己定奪。
雖然對外宣稱雲清曉是她和雲振庸的幼子,但對內,桑榆晚並沒有瞞著包括雲清曉自己在內的家人的意思,她堅持坦誠才是與至親相處之道,歡喜與苦痛都當同享。
只是孩子年幼時畢竟心智不成熟,所以當年桑榆晚本是想等雲清曉大一點了再親自與他說,但她沒那個時間了,以一封信的形式也是實在沒辦法。
除了給雲清曉留的信之外,桑榆晚也給雲清寒留信說了實情,本是叮囑他過些年再打開,但云清寒當時慌亂於雙親的悲勢,偷偷提前打開了信,得知了弟弟的身世,以及母親囑咐他將來回百花村看一看。
——這便是雲清曉口中「百花村」的由來了。
雲清曉是胎穿來的,早就知道這件事,等到了十歲、按理來說他已經是個「大孩子」了之後,他見他哥實在沒有跟他說身世的意思,便自己故意去雲清寒屋子裡「意外」翻出了桑榆晚留下的信。
此時雲清曉坐在炭火邊取暖,對雲清寒說:「以前不是說,祖母在時不遠遊,而且我沒點自保能力,出門你不放心,所以要等你安排時間陪我去嗎……哥,祖母現在回了玉章山、不會因為我們發愁了,應津亭陪我一起去百花村,路上你也不用擔心我的安全問題,所以你就別勸我了吧?」
雲清寒沉默片刻,卻還是忍不住說:「即便要去,也不急於一時。按方才陛下所言,這天下很快又要亂起來了,此般情形下,即便百花村裡的人還是固守在裡面,你也不便勸他們出世,不如將來天下太平了你再去。雖然你身上還有『明日散』的毒要解,但那毒這麼多年了,不急於一時……」
但丹溪搖了搖頭:「不,我們信奉的百花神只是一尊神像,她靜靜地、慈悲地守護著村子,並非有私心的邪神。」
「所謂聖女接受教養,其實只是被選中的聖女在神祠中自學祖上傳下的書稿,那些是當年百花村先人們從外界攜帶保存下來的,書稿不多,先人祖訓也說只有心志堅定的人才能夠研學,後來便有了唯有聖女能夠研學後向族人傳授的規矩。」
「聖女的確會失去二十年的自由,但在神祠供奉百花神期間與餘生皆受村中照顧、無需自己耕種桑織,還能研學先人們留下的書稿,村中以此為殊榮,並不苛待聖女。」
桑榆晚問下去:「那你為何……」
「因為聖女之職在我這一代開始出現了問題。」丹溪說,「聖女需要擔負起護佑村中風調雨順的職責,但從我成為聖女的第十年起,村中開始出現怪事……」
「新生的孩子們有的四肢不健全,有的眼耳口鼻不正常,體弱多病的孩子也多了起來。到我卸任的時候,十個新生孩子中已經起碼有一半都是如此。」
「村中對我這個聖女本就有不滿,而就在一個月前,才上任一年的新一代聖女竟是心口絞痛猝亡。族人們更加覺得是我這個聖女沒有侍奉好百花神,招致神靈降罪數年,所以他們將我關在了神祠,不給飯水,想要讓百花神決定我的下場……」
「我的丈夫因為偷偷給我送飯,被抓住後失足摔死了。至此,我已經徹底成了不祥之人。可我的孩子即將出生,我只能冒險逃跑,朝著村子邊緣一直走一直走,我走出了村子,又走了好遠,然後看到了暈倒的你。」
桑榆晚當時聽了,敏銳地意識到百花村裡的問題——避世百年,村中人互相結親,親緣關係越來越近,而近親結合下畸形新生兒增多,並不奇怪。
丹溪聽到桑榆晚輕易便想到了緣由,一時悲傷又欣喜若狂:「那麼,只要不再避世、不再村內通婚生子,就不會再有新生的悲劇了是嗎?我要回去,我得帶族人們出去……」
但丹溪沒能回到她的村子,因為她腹中發動了。桑榆晚為她接生,途中發現丹溪在逃離百花村期間因為飢餓曾誤食過有毒的野果,毒素在丹溪生產、體質脆弱之際徹底爆發,丹溪勉強生下孩子,只來得及聽到孩子極其微弱的哭聲,留下一句哀求,便撒手人寰了。
丹溪說:「求求你,如果可以的話,延著我的來時路,找到百花村,將真相告訴我的族人們……」
桑榆晚答應了她,埋葬她後延著林間足跡,輾轉半日找到了百花村。
但百花村排外,若不是桑榆晚身懷六甲還抱著個半死不活剛出生的嬰兒,瞧著沒有半分威脅的樣子,百花村民甚至不會容許她靠近。
桑榆晚那時還惦記著雲振庸中的毒,加之奔波下來自己身體也虛弱,所以並未和百花村民周旋,直接丟下近年村里畸形兒越來越多可能的原因、建議他們要麼出世要麼就別再村內通婚,然後帶著丹溪的孩子轉身離去。
回程路上,桑榆晚自己的肚子也發動了,她獨自生下了九月早產的幼子。但幼子先天不足,出生前隨母大悲大痛輾轉奔波,出生後的當下又無環境呵護,竟是剛出生沒幾個時辰便沒了氣息。
桑榆晚帶著滿身悲痛,只能將幼子就地埋葬,然後虛弱地攜丹溪的孩子繼續往回趕。
回到大宛靖節軍中後,桑榆晚本想有朝一日分得出心神了,就再回百花村去瞧瞧,但直到死的那天,都沒能閒下來,自己的身子都沒空養好。
桑榆晚惦記百花村的事,卻又分身乏術還面臨死劫,只能在遣人送雲清寒和雲清曉回長陵之時,將丹溪和百花村之事與所繪山中路圖封於信中,交給年長一些的雲清寒保管,讓他待將來雲清曉至少年滿十六了,再交給他看、由他自己定奪。
雖然對外宣稱雲清曉是她和雲振庸的幼子,但對內,桑榆晚並沒有瞞著包括雲清曉自己在內的家人的意思,她堅持坦誠才是與至親相處之道,歡喜與苦痛都當同享。
只是孩子年幼時畢竟心智不成熟,所以當年桑榆晚本是想等雲清曉大一點了再親自與他說,但她沒那個時間了,以一封信的形式也是實在沒辦法。
除了給雲清曉留的信之外,桑榆晚也給雲清寒留信說了實情,本是叮囑他過些年再打開,但云清寒當時慌亂於雙親的悲勢,偷偷提前打開了信,得知了弟弟的身世,以及母親囑咐他將來回百花村看一看。
——這便是雲清曉口中「百花村」的由來了。
雲清曉是胎穿來的,早就知道這件事,等到了十歲、按理來說他已經是個「大孩子」了之後,他見他哥實在沒有跟他說身世的意思,便自己故意去雲清寒屋子裡「意外」翻出了桑榆晚留下的信。
此時雲清曉坐在炭火邊取暖,對雲清寒說:「以前不是說,祖母在時不遠遊,而且我沒點自保能力,出門你不放心,所以要等你安排時間陪我去嗎……哥,祖母現在回了玉章山、不會因為我們發愁了,應津亭陪我一起去百花村,路上你也不用擔心我的安全問題,所以你就別勸我了吧?」
雲清寒沉默片刻,卻還是忍不住說:「即便要去,也不急於一時。按方才陛下所言,這天下很快又要亂起來了,此般情形下,即便百花村裡的人還是固守在裡面,你也不便勸他們出世,不如將來天下太平了你再去。雖然你身上還有『明日散』的毒要解,但那毒這麼多年了,不急於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