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頁
貼身宦官跪下求情,見今上揮手,便小心起身,以口型吩咐殿裡的宮人立刻掌燈。
宮人將紫宸殿好幾處的燈都搜羅了過來,只圍著今上坐著的地方遠遠近近足足燃了二十來盞燈,這才算完。
許清嘉出了戶部公署的時候,整個公署里的官員基本都回了家。他仰了仰脖子,緩解了下長時間伏案勞形導致的頸部酸痛,接過了雜役遞過來的馬韁,一翻身就上了馬,準備回家。
到處都泛著濃濃的年味,路上還有擺夜市的小攤小販們,已經迫不及待扎了燈籠來賣的商販,鼻端充斥著路過的酒樓里飄出來的飯菜香味,瞬間就覺得肚子餓了。
馬兒被他驅馳著在夜色里小跑了起來,腳步輕快,似乎這樣的夜色馬兒也迫不及待的想要趕著回家。很快就瞧見了許府的大門。
府門口的燈籠已經點了起來,守門的小廝聽到馬蹄聲,從門房裡轉出來開門,接過韁繩似乎還帶著幾分喜色的絮叨:“夫人已經派人來門口瞧過好幾回了,寧哥兒都親自跑過兩回了,大人再不回來說不定一會兒寧哥兒就又跑出來了。”
尚書大人便覺得一陣窩心的暖意,腳下的步伐都輕快了幾分。
前來牽馬的粗役見許清嘉這樣子,便與守門的小廝閒扯幾句:“大人瞧著心情不錯啊。”
“自然!這一年你也不想想大人一共破了多少案子,為皇上弄回來多少銀子。聽說從蘇州弄回來的銀子堆山填海,銀庫里都快裝不下了!”
“真的?”這些話粗役自然也聽到過,都是坊間風傳,當不得真。但他在府里的地位比之守門的小廝還不如,自然是要奉守門的小廝為尊的。
“自然是真的!”守門的小廝挺胸,一副與有榮焉的模樣。
就連許府的下人都如此說,可見這些事情傳的有多遠。
甚至,這些流言還被宮裡的宦官們聽了去,侍候今上的小宦官機靈,揀好聽的加工潤色講給今上聽,還得了一兩銀子的賞,被掌事宦官在腦門上拍了一巴掌:“就你機靈?!”
小宦官立刻將那一兩銀子奉上,掌事宦官這才面色轉緩,又拍了他一下,這次手上力道小了許多,“當你爹沒見過銀子啊?自己收起來吧!”小宦官這才猶豫著將銀子收了起來。
掌事宦官的確不是為了銀子而生氣,而是這一年今上的脾氣陰晴不定,越發的難以侍候了。也不知道是不是上了年紀,倒有了許多怪僻,想要討今上的歡喜是越來越難了。
又是一日早朝,已經到了顯德三十四年的最後幾天,再過幾日就到了新年,這一年也就走到了盡頭。朝堂之上的君臣似乎都沒什麼興致再處理政務。今上垂眸高坐,下面有不少臣子握著笏板低頭打瞌睡。匆匆散了朝,季成業就拍著許清嘉的肩膀調侃:“尚書大人到底年輕力壯,一大清早就精神奕奕。”
二人許久未曾見面,自許清嘉回來之後又忙的腳不沾地,壓根沒功夫聯絡感情。忙到了年關尚書大人才算閒了下來。
“難道御史台很忙?”
許清嘉想一想,也沒聽說最近御史台有什麼需要忙的事情啊。
到了年關眾臣工還是都會有稍稍的懈怠。
季成業嘆氣:“不是御史台忙,是家裡。”
許清嘉將他上下打量了一番:“難道我不在的這半年,季大人家裡又添丁了?”
“說什麼呢你?”季成業瞪他一眼,“還不是我家大姐兒有孕,貴妃在宮裡,萬事都要家中老妻操心,她昨晚在我耳邊絮叨了半夜,吵的我沒睡好。”又扯住了許清嘉:“不行不行,等下午忙完了你得陪我去喝酒。反正今日戶部理應沒什麼事兒。”
戶部的事情他也差不多理清了,現在也就是些日常公務要處理,到點就可以回家了。不過許久沒有與季大人喝過酒,他也覺得自己快繃成了一根弦,還是需要適當放鬆的。
二人約好了下班去喝點小酒,這才各自回了自己的地盤。
許清嘉終於有暇與同僚聯絡感情,胡嬌回來這些日子,除了一開始忙了幾日,孩子們也粘著她,過了幾日便又如常閒了下來。
她去了一趟江淮,回來的時候倒也置辦了些禮物,往關係好的人家裡各送了一份。比如前來探病的傅二夫人,另有傅香的小禮物。還有韓南盛家,走之前許清嘉也向韓南盛託了關係。
還有東宮太子妃處,也送了些小禮物表示。
自她走後,魏氏在家也收到不少邀胡嬌出門赴宴的帖子,這其中就有太子妃送來的帖子。原本對外稱病的,但太子後來也知道了胡嬌同行,自然還是要與上司的老婆打好關係的。
更何況這個上司就是未來大周朝的老大,胡嬌就覺得更不能得罪了。
她如今已經適應了長安城中上流貴婦們之間的遊戲規則,倒也不覺得有多難。
許清嘉與季成業喝酒的時候,不出意外的喝到一半,季成業又提起了兩家的親事,似乎是鐵了心要與許清嘉做親家。
“我倒是想啊,可是這事兒……這事兒真不歸我管。得我家夫人說了算!”
季成業抿了一口酒,就跟聽到什麼新鮮事兒一樣大笑了起來:“原來尚書大人竟然畏妻如虎?”
許清嘉被好友玩笑,倒一點也不生氣。成親多年,這等事情他經歷的多了,當下無奈道:“我已經跟內子提過了,不過內子的意思是總要孩子們有意,她才能同意。不然就算將來兩家成了姻親,孩子們若是性格不合,也沒什麼意思。”
這話倒在理。
至少季成業的長女自與皇三子成親之後,琴瑟和諧,就連皇四子也是夫唱婦隨,只除了長女嫁的是皇子,與政權關係太緊密之外,旁的季成業還真挑不出什麼不好來。
到底女兒過的幸福才最重要。
“那我就改日讓內子與你家夫人多走動走動。”他喝了口酒下了定論。
☆、第178章
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約是經過了顯德三十四年大刀闊斧的反貪行動,顯德三十五年在許多人的印象里要平靜許多。胡嬌唯一的感覺就是孩子們都長大了,她已經在考慮許小寶的婚事,在季夫人的示好之下兩家的來往也去前兩年要頻密許多。
而這一年,朝中也沒有什麼大動向,就連如今一家獨大的傅國舅也開始修身養性。
——話說沒有了政敵賈昌與許棠的朝堂上寂寞了許多,傅溫有時候摸著自己的一把花白的鬍鬚也在考慮傅氏一黨將來的走向。
今上似乎也被老臣子傷了心,下面朝臣討論過好多次新的尚書令與中書令,人選從吏部尚書房衍之到戶部尚書許清嘉,御史大夫牟中良,乃至於工部尚書崔旭,都被全部駁回。
工部尚書大人乃是崔泰的父親,崔家還有一位在門下省,算是今上近臣。
不過比之賈昌這位心腹重臣,寒門代表許棠,崔家就低調許多了。以前大家都知道朝中三黨,賈黨許黨太子國舅黨,後來又加了寧王黨,齊王黨,但是崔家卻是不顯山不露水,在朝堂之上要低調許多。真論起政治實力來,卻又不可小覷。
沒有了賈許二人,但朝堂之上的事情卻並沒有減少,於是這一年許清嘉就愈發的忙碌了。要時不時防著今上心血來cháo召他進宮議事。
當然今上也不是獨召許清嘉一人,而是六部尚書都更受帝王看重了。
傅國舅想當然的被冷落了。
傅家再熱鬧起來,是到了顯德三十五年底,傅五郎回信說要回長安來過年,順便解決個人問題。
傅國舅五個兒子只除了么子未成親之外,其餘皆已經兒女繞膝了。而他對傅五郎原本還充滿了期望,只覺得這孩子年少聰明,人又生的極好,哪知道傅五郎一門心思要當商人,最終帶著銀子跑了之後,這都兩年多未曾回家。
國舅爺對么子充滿了無數的怨念。
傅五郎回來之後,國舅府上再次經受了一次暴風雨。這一位也不知道在蘇州經歷了什麼,等家裡人設宴為他接風洗塵之後,就向嫡母提出看上了永寧公主府上的韓大娘子,想要娶她為妻。
傅夫人:“……”
作孽喲!這身份完全不匹配!
永寧公主是什麼身份?皇室血脈!
她嫁的韓家也是高門大戶,生的女兒自然也是血統高貴,出嫁的時候只要今上心情好,還能得個郡主的頭銜。
傅五郎算什麼
娼伶生的庶子!
傅二夫人向胡嬌提起這段八卦的時候,滿臉的不可思議。
“五郎他會不會在蘇州府胡鬧,腦抽了不記得自己的身份了?再者說了,韓大娘子就算身份忽略不計,但她做出來的那些事兒……他難道沒有聽過?就算他沒聽過,劉姨娘總聽過的吧?不怕兒子娶個潑婦回來?”
胡嬌昨兒還收到胡厚福的家信。
經過了邢樂康事件之後,胡厚福便得了教訓,這一年將自己在蘇州府生意上的事情都會講給胡嬌聽。從這一年陸續收到的信中胡嬌不難看出,有別於朝堂之上的平靜,蘇州府這一年的商場之上廝殺是極為慘烈的。
而這種混亂的場面就是從邢樂康斬首之後,整個江淮數得著的商人開始在江淮這片富庶的戰場上重新開始搶奪地盤。胡厚福還算是穩中有升,一點一點的擴展著生意。而傅五郎就擴展的十分喪心病狂,手段比之邢樂康過之無不及,等於是江淮商場之上的一匹黑馬。
如果大家起點一樣,可能生意的擴展進度也差的不多。但是傅五郎不同,他是傅國舅的么子,家中還有個當皇后的姑姑,當太子的表兄,長兄次兄也都是朝廷重臣……放眼江淮,敢明著得罪他的官員還真沒有。
於是傅五郎這一年過的順風順水,名下財神迅速積累,還與胡厚福發生過好幾次惡戰,不過最後都因為他手段過於急躁,做生意不及胡厚福穩妥老辣,還是敗在了胡厚福手上。
胡厚福向妹妹寫信只有一個意思:哥哥得罪了國舅家么子,妹紙求指教!哥哥是將家裡生意全盤拱手相讓啊還是與他撕破臉斗個魚死網破?!
胡嬌暗笑自家兄長jian滑,他明明已經做出選擇不是嗎?
現在只是委婉的跟她支會一聲。
對於了解她性格的兄長來說,自家妹子從來不是任人拿捏的軟蛋,就算是國舅的兒子也不行!答案一望即知。
胡嬌笑的事不關已:“這事兒傅五郎說了不算,你家婆母說了也不算,還要永寧公主府上說了才算呢!”
進入年底,韓駙馬三年孝期已滿,公主府上已經除孝。聽說最近永寧公主很忙,忙著四下開始聯絡舊友,似乎是想給女兒尋一門好親事。
宮人將紫宸殿好幾處的燈都搜羅了過來,只圍著今上坐著的地方遠遠近近足足燃了二十來盞燈,這才算完。
許清嘉出了戶部公署的時候,整個公署里的官員基本都回了家。他仰了仰脖子,緩解了下長時間伏案勞形導致的頸部酸痛,接過了雜役遞過來的馬韁,一翻身就上了馬,準備回家。
到處都泛著濃濃的年味,路上還有擺夜市的小攤小販們,已經迫不及待扎了燈籠來賣的商販,鼻端充斥著路過的酒樓里飄出來的飯菜香味,瞬間就覺得肚子餓了。
馬兒被他驅馳著在夜色里小跑了起來,腳步輕快,似乎這樣的夜色馬兒也迫不及待的想要趕著回家。很快就瞧見了許府的大門。
府門口的燈籠已經點了起來,守門的小廝聽到馬蹄聲,從門房裡轉出來開門,接過韁繩似乎還帶著幾分喜色的絮叨:“夫人已經派人來門口瞧過好幾回了,寧哥兒都親自跑過兩回了,大人再不回來說不定一會兒寧哥兒就又跑出來了。”
尚書大人便覺得一陣窩心的暖意,腳下的步伐都輕快了幾分。
前來牽馬的粗役見許清嘉這樣子,便與守門的小廝閒扯幾句:“大人瞧著心情不錯啊。”
“自然!這一年你也不想想大人一共破了多少案子,為皇上弄回來多少銀子。聽說從蘇州弄回來的銀子堆山填海,銀庫里都快裝不下了!”
“真的?”這些話粗役自然也聽到過,都是坊間風傳,當不得真。但他在府里的地位比之守門的小廝還不如,自然是要奉守門的小廝為尊的。
“自然是真的!”守門的小廝挺胸,一副與有榮焉的模樣。
就連許府的下人都如此說,可見這些事情傳的有多遠。
甚至,這些流言還被宮裡的宦官們聽了去,侍候今上的小宦官機靈,揀好聽的加工潤色講給今上聽,還得了一兩銀子的賞,被掌事宦官在腦門上拍了一巴掌:“就你機靈?!”
小宦官立刻將那一兩銀子奉上,掌事宦官這才面色轉緩,又拍了他一下,這次手上力道小了許多,“當你爹沒見過銀子啊?自己收起來吧!”小宦官這才猶豫著將銀子收了起來。
掌事宦官的確不是為了銀子而生氣,而是這一年今上的脾氣陰晴不定,越發的難以侍候了。也不知道是不是上了年紀,倒有了許多怪僻,想要討今上的歡喜是越來越難了。
又是一日早朝,已經到了顯德三十四年的最後幾天,再過幾日就到了新年,這一年也就走到了盡頭。朝堂之上的君臣似乎都沒什麼興致再處理政務。今上垂眸高坐,下面有不少臣子握著笏板低頭打瞌睡。匆匆散了朝,季成業就拍著許清嘉的肩膀調侃:“尚書大人到底年輕力壯,一大清早就精神奕奕。”
二人許久未曾見面,自許清嘉回來之後又忙的腳不沾地,壓根沒功夫聯絡感情。忙到了年關尚書大人才算閒了下來。
“難道御史台很忙?”
許清嘉想一想,也沒聽說最近御史台有什麼需要忙的事情啊。
到了年關眾臣工還是都會有稍稍的懈怠。
季成業嘆氣:“不是御史台忙,是家裡。”
許清嘉將他上下打量了一番:“難道我不在的這半年,季大人家裡又添丁了?”
“說什麼呢你?”季成業瞪他一眼,“還不是我家大姐兒有孕,貴妃在宮裡,萬事都要家中老妻操心,她昨晚在我耳邊絮叨了半夜,吵的我沒睡好。”又扯住了許清嘉:“不行不行,等下午忙完了你得陪我去喝酒。反正今日戶部理應沒什麼事兒。”
戶部的事情他也差不多理清了,現在也就是些日常公務要處理,到點就可以回家了。不過許久沒有與季大人喝過酒,他也覺得自己快繃成了一根弦,還是需要適當放鬆的。
二人約好了下班去喝點小酒,這才各自回了自己的地盤。
許清嘉終於有暇與同僚聯絡感情,胡嬌回來這些日子,除了一開始忙了幾日,孩子們也粘著她,過了幾日便又如常閒了下來。
她去了一趟江淮,回來的時候倒也置辦了些禮物,往關係好的人家裡各送了一份。比如前來探病的傅二夫人,另有傅香的小禮物。還有韓南盛家,走之前許清嘉也向韓南盛託了關係。
還有東宮太子妃處,也送了些小禮物表示。
自她走後,魏氏在家也收到不少邀胡嬌出門赴宴的帖子,這其中就有太子妃送來的帖子。原本對外稱病的,但太子後來也知道了胡嬌同行,自然還是要與上司的老婆打好關係的。
更何況這個上司就是未來大周朝的老大,胡嬌就覺得更不能得罪了。
她如今已經適應了長安城中上流貴婦們之間的遊戲規則,倒也不覺得有多難。
許清嘉與季成業喝酒的時候,不出意外的喝到一半,季成業又提起了兩家的親事,似乎是鐵了心要與許清嘉做親家。
“我倒是想啊,可是這事兒……這事兒真不歸我管。得我家夫人說了算!”
季成業抿了一口酒,就跟聽到什麼新鮮事兒一樣大笑了起來:“原來尚書大人竟然畏妻如虎?”
許清嘉被好友玩笑,倒一點也不生氣。成親多年,這等事情他經歷的多了,當下無奈道:“我已經跟內子提過了,不過內子的意思是總要孩子們有意,她才能同意。不然就算將來兩家成了姻親,孩子們若是性格不合,也沒什麼意思。”
這話倒在理。
至少季成業的長女自與皇三子成親之後,琴瑟和諧,就連皇四子也是夫唱婦隨,只除了長女嫁的是皇子,與政權關係太緊密之外,旁的季成業還真挑不出什麼不好來。
到底女兒過的幸福才最重要。
“那我就改日讓內子與你家夫人多走動走動。”他喝了口酒下了定論。
☆、第178章
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約是經過了顯德三十四年大刀闊斧的反貪行動,顯德三十五年在許多人的印象里要平靜許多。胡嬌唯一的感覺就是孩子們都長大了,她已經在考慮許小寶的婚事,在季夫人的示好之下兩家的來往也去前兩年要頻密許多。
而這一年,朝中也沒有什麼大動向,就連如今一家獨大的傅國舅也開始修身養性。
——話說沒有了政敵賈昌與許棠的朝堂上寂寞了許多,傅溫有時候摸著自己的一把花白的鬍鬚也在考慮傅氏一黨將來的走向。
今上似乎也被老臣子傷了心,下面朝臣討論過好多次新的尚書令與中書令,人選從吏部尚書房衍之到戶部尚書許清嘉,御史大夫牟中良,乃至於工部尚書崔旭,都被全部駁回。
工部尚書大人乃是崔泰的父親,崔家還有一位在門下省,算是今上近臣。
不過比之賈昌這位心腹重臣,寒門代表許棠,崔家就低調許多了。以前大家都知道朝中三黨,賈黨許黨太子國舅黨,後來又加了寧王黨,齊王黨,但是崔家卻是不顯山不露水,在朝堂之上要低調許多。真論起政治實力來,卻又不可小覷。
沒有了賈許二人,但朝堂之上的事情卻並沒有減少,於是這一年許清嘉就愈發的忙碌了。要時不時防著今上心血來cháo召他進宮議事。
當然今上也不是獨召許清嘉一人,而是六部尚書都更受帝王看重了。
傅國舅想當然的被冷落了。
傅家再熱鬧起來,是到了顯德三十五年底,傅五郎回信說要回長安來過年,順便解決個人問題。
傅國舅五個兒子只除了么子未成親之外,其餘皆已經兒女繞膝了。而他對傅五郎原本還充滿了期望,只覺得這孩子年少聰明,人又生的極好,哪知道傅五郎一門心思要當商人,最終帶著銀子跑了之後,這都兩年多未曾回家。
國舅爺對么子充滿了無數的怨念。
傅五郎回來之後,國舅府上再次經受了一次暴風雨。這一位也不知道在蘇州經歷了什麼,等家裡人設宴為他接風洗塵之後,就向嫡母提出看上了永寧公主府上的韓大娘子,想要娶她為妻。
傅夫人:“……”
作孽喲!這身份完全不匹配!
永寧公主是什麼身份?皇室血脈!
她嫁的韓家也是高門大戶,生的女兒自然也是血統高貴,出嫁的時候只要今上心情好,還能得個郡主的頭銜。
傅五郎算什麼
娼伶生的庶子!
傅二夫人向胡嬌提起這段八卦的時候,滿臉的不可思議。
“五郎他會不會在蘇州府胡鬧,腦抽了不記得自己的身份了?再者說了,韓大娘子就算身份忽略不計,但她做出來的那些事兒……他難道沒有聽過?就算他沒聽過,劉姨娘總聽過的吧?不怕兒子娶個潑婦回來?”
胡嬌昨兒還收到胡厚福的家信。
經過了邢樂康事件之後,胡厚福便得了教訓,這一年將自己在蘇州府生意上的事情都會講給胡嬌聽。從這一年陸續收到的信中胡嬌不難看出,有別於朝堂之上的平靜,蘇州府這一年的商場之上廝殺是極為慘烈的。
而這種混亂的場面就是從邢樂康斬首之後,整個江淮數得著的商人開始在江淮這片富庶的戰場上重新開始搶奪地盤。胡厚福還算是穩中有升,一點一點的擴展著生意。而傅五郎就擴展的十分喪心病狂,手段比之邢樂康過之無不及,等於是江淮商場之上的一匹黑馬。
如果大家起點一樣,可能生意的擴展進度也差的不多。但是傅五郎不同,他是傅國舅的么子,家中還有個當皇后的姑姑,當太子的表兄,長兄次兄也都是朝廷重臣……放眼江淮,敢明著得罪他的官員還真沒有。
於是傅五郎這一年過的順風順水,名下財神迅速積累,還與胡厚福發生過好幾次惡戰,不過最後都因為他手段過於急躁,做生意不及胡厚福穩妥老辣,還是敗在了胡厚福手上。
胡厚福向妹妹寫信只有一個意思:哥哥得罪了國舅家么子,妹紙求指教!哥哥是將家裡生意全盤拱手相讓啊還是與他撕破臉斗個魚死網破?!
胡嬌暗笑自家兄長jian滑,他明明已經做出選擇不是嗎?
現在只是委婉的跟她支會一聲。
對於了解她性格的兄長來說,自家妹子從來不是任人拿捏的軟蛋,就算是國舅的兒子也不行!答案一望即知。
胡嬌笑的事不關已:“這事兒傅五郎說了不算,你家婆母說了也不算,還要永寧公主府上說了才算呢!”
進入年底,韓駙馬三年孝期已滿,公主府上已經除孝。聽說最近永寧公主很忙,忙著四下開始聯絡舊友,似乎是想給女兒尋一門好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