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頁
胤禎和弘曆這一次征討準噶爾,路上就要走一年,到了那邊再順利也得打一兩年,戰後還要安撫當地貴族,設置當地駐軍。
康熙也不希望自己在這期間駕崩,若真如此,老十四和弘曆還得回京奔喪,又要錯過這次蕩平準噶爾的機會了。
雲安晃晃康熙的手臂,「來跟安安打賭吧。」
康熙無奈笑道:「好好好,聽你的,若朕能看著他們凱旋而歸,朕就答應你一件事,除了進解剖室。」
雲安:「……」
康熙六十六年是大選年,按弘曆、弘晝的年紀,嫡福晉的人選是該定下來了。
可弘曆出征在外,這時候指定福晉,近兩三年也無法成親,萬一弘曆有個不測,還會耽誤人家姑娘,守一輩子望門寡。
胤禛就和康熙商議,這回先給弘晝定福晉,弘曆的福晉先相看著,不必下旨。
康熙給弘晝選了吳扎庫氏,雲安聽系統小貓咪說,歷史上的和親王跟這位福晉感情甚篤,就高高興興的去跟五哥透露。
結果弘晝一臉惆悵,「我不想娶福晉。」
雲安震驚,「為什麼啊?」
弘晝:「娶了福晉就要養家,一點也不自在。」
弘晝這兩年仍在尚書房混日子,閒暇時喜歡跟十六阿哥胤祿混在一起研究樂理。
他想學很多樂器,最喜歡的是嗩吶,但是他要敢在家吹嗩吶,估計會被阿瑪打死。
他只能退而求其次學了琴和琵琶,雖然還是經常被阿瑪說,但阿瑪太忙,倒也沒空一直盯著他。
可若是他娶了福晉,就沒這麼多自娛自樂的時間了。
雲安想了想,五哥才十五歲,成親也確實早了點,她就給五哥出主意,「你可以跟皇瑪法說,你是弟弟,不能越過四哥先成親。四哥還在戰場上,你一是擔心哥哥,二也要替他孝敬額娘,這時候實在沒精力辦婚事。」
弘晝聽得一個勁點頭,「我明白了,妹妹說的對,我就照著這個意思寫摺子。」他不禁笑道:「你這丫頭,越來越精明了。」
他說著殷勤的給雲安倒茶,「四哥不在,我像是沒了主心骨似的,還好有你能幫我出出主意。」
雲安這才拿出功課,「五哥,這是阿瑪之前布置的文章,你幫我寫一下行不?」
「阿瑪又給你布置功課了?」弘晝嘀咕道:「也不知道你學這些有什麼用。」
胤禛偶爾會考校雲安的功課,他要求不高,只希望她能理解四書的意思。但云安的理解和阿瑪的理解經常不同,她也寫不出那種跟八股文章一樣的東西,就讓弘晝幫她寫。
「我也覺得學這些沒用,那些讀聖賢書的官員有幾個是按照聖人教誨去為官的?」雲安道。
弘晝嘆道:「這話你可別在皇瑪法和阿瑪跟前說,你越說他們越要讓你做功課。文章我明兒寫好給你送去。」
「五哥你最好了。改日我在景陽宮發現琴譜,一定給你抄一份。」
雲安走後,弘晝看著紙上的題目嘆氣,他也不喜歡寫這種文章啊。
要是四哥在就好了,之前妹妹有什麼不想寫的功課讓他幫忙,他都是交給四哥的。
四哥寫得又快又好,還會模仿妹妹的字。
康熙收到弘晝的奏摺,還挺欣慰,這孩子還算懂事。
他於是同意弘晝過兩年再成親,但他這年紀也不能一直在尚書房混日子了。康熙就跟胤禛商議,怎麼安排弘晝。
弘晝心性單純,做事也有點馬馬虎虎的。胤禛不放心他去六部,就說讓胤祥先帶帶他。
康熙點頭,「這樣也好,弘晝是該好好跟老十三學。」
學著怎麼做皇上最信任的兄弟。
胤禛最近想把雲貴兩省的權力從土司手中收回來,朝中不少人反對,西北那邊還在打仗,西南可不能再折騰了。
可弘時當年去安南時,路過雲貴兩省,回來就跟胤禛說,當地百姓在土司的欺壓下,過得簡直不是人的日子。
削去土司手中的權力是早晚得事情,胤禛不想拖延。
他寫了長長一道摺子給康熙,連派誰去都想好了。
康熙心說當年老二都不敢這樣直接舉薦官員。
可正因為老四沒什麼私心,才敢直接寫摺子。這差事可不好干,要真是為手底下人著想,是絕不會給人安排這種差事的。
胤禛舉薦的是鄂爾泰,跟胤禛家雖沾著親,但鄂爾泰此人不善交際,不但不想著怎麼跟雍王府攀上關係,還讓妻子也儘量別跟雍王府來往,作為額駙的姐姐姐夫,只和郡主來往,不登雍王府的門。
康熙聽說過鄂爾泰的強硬手段,跟老四性子挺像。確實適合去啃這塊難啃的骨頭。
康熙想了想,就同意了胤禛的摺子。
鄂爾泰被委以重任,一時間在朝中引起許多議論。
新主子終於也要用自己的親戚了,可再一打聽改土歸流這事兒有多難辦。大臣們瞬間閉嘴,這種提拔一般人可扛不住。
鄂爾泰年紀在那擺著,到了雲南四處奔波,甚至還和當地土司發生過武力衝突。
胤禛都覺得有點對不起他了,卻礙於身份不好直接寫信去關心。只能讓郡主從鄂爾泰之妻那裡打聽打聽,家裡若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儘管說。
丈夫臨走前叮囑過,不可跟雍王府走得太近,喜塔臘氏只說一切都好,拒絕雍王府任何幫助。<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康熙也不希望自己在這期間駕崩,若真如此,老十四和弘曆還得回京奔喪,又要錯過這次蕩平準噶爾的機會了。
雲安晃晃康熙的手臂,「來跟安安打賭吧。」
康熙無奈笑道:「好好好,聽你的,若朕能看著他們凱旋而歸,朕就答應你一件事,除了進解剖室。」
雲安:「……」
康熙六十六年是大選年,按弘曆、弘晝的年紀,嫡福晉的人選是該定下來了。
可弘曆出征在外,這時候指定福晉,近兩三年也無法成親,萬一弘曆有個不測,還會耽誤人家姑娘,守一輩子望門寡。
胤禛就和康熙商議,這回先給弘晝定福晉,弘曆的福晉先相看著,不必下旨。
康熙給弘晝選了吳扎庫氏,雲安聽系統小貓咪說,歷史上的和親王跟這位福晉感情甚篤,就高高興興的去跟五哥透露。
結果弘晝一臉惆悵,「我不想娶福晉。」
雲安震驚,「為什麼啊?」
弘晝:「娶了福晉就要養家,一點也不自在。」
弘晝這兩年仍在尚書房混日子,閒暇時喜歡跟十六阿哥胤祿混在一起研究樂理。
他想學很多樂器,最喜歡的是嗩吶,但是他要敢在家吹嗩吶,估計會被阿瑪打死。
他只能退而求其次學了琴和琵琶,雖然還是經常被阿瑪說,但阿瑪太忙,倒也沒空一直盯著他。
可若是他娶了福晉,就沒這麼多自娛自樂的時間了。
雲安想了想,五哥才十五歲,成親也確實早了點,她就給五哥出主意,「你可以跟皇瑪法說,你是弟弟,不能越過四哥先成親。四哥還在戰場上,你一是擔心哥哥,二也要替他孝敬額娘,這時候實在沒精力辦婚事。」
弘晝聽得一個勁點頭,「我明白了,妹妹說的對,我就照著這個意思寫摺子。」他不禁笑道:「你這丫頭,越來越精明了。」
他說著殷勤的給雲安倒茶,「四哥不在,我像是沒了主心骨似的,還好有你能幫我出出主意。」
雲安這才拿出功課,「五哥,這是阿瑪之前布置的文章,你幫我寫一下行不?」
「阿瑪又給你布置功課了?」弘晝嘀咕道:「也不知道你學這些有什麼用。」
胤禛偶爾會考校雲安的功課,他要求不高,只希望她能理解四書的意思。但云安的理解和阿瑪的理解經常不同,她也寫不出那種跟八股文章一樣的東西,就讓弘晝幫她寫。
「我也覺得學這些沒用,那些讀聖賢書的官員有幾個是按照聖人教誨去為官的?」雲安道。
弘晝嘆道:「這話你可別在皇瑪法和阿瑪跟前說,你越說他們越要讓你做功課。文章我明兒寫好給你送去。」
「五哥你最好了。改日我在景陽宮發現琴譜,一定給你抄一份。」
雲安走後,弘晝看著紙上的題目嘆氣,他也不喜歡寫這種文章啊。
要是四哥在就好了,之前妹妹有什麼不想寫的功課讓他幫忙,他都是交給四哥的。
四哥寫得又快又好,還會模仿妹妹的字。
康熙收到弘晝的奏摺,還挺欣慰,這孩子還算懂事。
他於是同意弘晝過兩年再成親,但他這年紀也不能一直在尚書房混日子了。康熙就跟胤禛商議,怎麼安排弘晝。
弘晝心性單純,做事也有點馬馬虎虎的。胤禛不放心他去六部,就說讓胤祥先帶帶他。
康熙點頭,「這樣也好,弘晝是該好好跟老十三學。」
學著怎麼做皇上最信任的兄弟。
胤禛最近想把雲貴兩省的權力從土司手中收回來,朝中不少人反對,西北那邊還在打仗,西南可不能再折騰了。
可弘時當年去安南時,路過雲貴兩省,回來就跟胤禛說,當地百姓在土司的欺壓下,過得簡直不是人的日子。
削去土司手中的權力是早晚得事情,胤禛不想拖延。
他寫了長長一道摺子給康熙,連派誰去都想好了。
康熙心說當年老二都不敢這樣直接舉薦官員。
可正因為老四沒什麼私心,才敢直接寫摺子。這差事可不好干,要真是為手底下人著想,是絕不會給人安排這種差事的。
胤禛舉薦的是鄂爾泰,跟胤禛家雖沾著親,但鄂爾泰此人不善交際,不但不想著怎麼跟雍王府攀上關係,還讓妻子也儘量別跟雍王府來往,作為額駙的姐姐姐夫,只和郡主來往,不登雍王府的門。
康熙聽說過鄂爾泰的強硬手段,跟老四性子挺像。確實適合去啃這塊難啃的骨頭。
康熙想了想,就同意了胤禛的摺子。
鄂爾泰被委以重任,一時間在朝中引起許多議論。
新主子終於也要用自己的親戚了,可再一打聽改土歸流這事兒有多難辦。大臣們瞬間閉嘴,這種提拔一般人可扛不住。
鄂爾泰年紀在那擺著,到了雲南四處奔波,甚至還和當地土司發生過武力衝突。
胤禛都覺得有點對不起他了,卻礙於身份不好直接寫信去關心。只能讓郡主從鄂爾泰之妻那裡打聽打聽,家裡若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儘管說。
丈夫臨走前叮囑過,不可跟雍王府走得太近,喜塔臘氏只說一切都好,拒絕雍王府任何幫助。<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