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頁
張機回道:「丞相客氣了。」
曹操和張機寒暄了一會兒,才去荀攸的病床前看望。
荀攸躺在床上,身上插著銀針。
他見到曹操來了想要起身行禮,被曹操止住了,於是安心地躺在了床上。
張機剛給他進行過針灸。
身上插著銀針確實不方便行禮,曹操免了他的禮數正合他意。
曹操本來想說一些公事的。
但是看到荀攸身上的銀針,便沒有拿公事來煩他,只是表示了一番對荀攸的關心。
患了傷寒基本上是凶多吉少。
剛好這是張機最拿手的病症,有張機在,治癒率高達百分之九十。
曹操想起了他的愛子曹沖。
當時如果有張機在身邊,曹沖也許就不會早夭了。
可惜張機當時是長沙太守。
長沙郡那時還在劉表治下,長沙太守不是他能隨意徵召的。
但現在就不同了。
曹操把張機叫到一邊,問道:「你可願意專門為我治療?」
他這頭風病時好時壞,難以根治。
張機說道:「我並不擅長治頭疼方面的疾病,愛莫能助。」
曹操想想也是。
張機的名氣沒有華佗大,可能醫術也確實不如華佗。
這事也就作罷。
曹操離開後不久,鍾繇和朱建平結伴來探望荀攸。
張機這時已經將銀針取下了。
鍾繇、朱建平、荀攸三人是關係很好的朋友,時常相聚。
「咦?」朱建平驚疑了一聲。
他觀荀攸的面相,發現荀攸的命數有了變化,不會再走在鍾繇的前頭。
鍾繇和荀攸都問道:「怎麼了?」
朱建平笑道:「公達應該好好謝謝張仲景,他這次治好了你的病,可讓你延壽二十年。」
這話說的大家都很開心。
荀攸也覺得自己這病快要痊癒了,是該好好謝謝張機。
也要好好謝謝季汐。
張機原是季汐請來專門為荀彧一家人看病的,受季汐所託也來給他看病。
這才將他從鬼門關撈了回來。
丞相府是曹操的家,也是曹操日常處理公務的地方。
他府上的幕僚也是在這上班。
曹操看到來上班的陳琳,關懷地問道:「你的病好了?」
聽說陳琳當時是突然吐血昏迷。
陳琳恭敬地道:「多謝丞相關心,我的病已經好了。」
都過去快有半個月了,能不好嗎?
他只請了兩天的病假,然後就趕上了曹操撤軍,不需要應卯。
這還是他第一天復工。
曹操關心地問道:「你是得了什麼病,怎麼會突然吐血昏迷?」
他也就是表達一下關心。
陳琳以為終於有人可以替他做主了,將連日來的委屈都宣洩了出來,說道:「我是被人罵的太狠,氣急攻心,所以吐血。」
「嗯?」曹操讓陳琳把話說明白。
什麼人能把陳琳罵到吐血?簡直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
他要好好謝謝那個人。
陳琳向曹操訴苦:「在江夏郡時,劉放找到我,說是要我幫他罵一個人。我幫了忙,沒想到迎來了那人的瘋狂報復。」
他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找錯了傾訴的對象。
曹操越發的好奇了,問道:「劉放請你幫忙罵的人是誰?那人又是怎麼報復你的?」
就,真的很好奇。
陳琳說道:「劉放請我幫忙罵的人是轉投了劉備的季汐。
季汐是公認的不會做文章。
沒想到他居然請人代筆,寫了一篇文辭優美的賦論,把我說的一無是處。」
說到這裡,陳琳又有點激動了。
季汐轉投了劉備之後,曹魏這邊的人就想扒出季汐的黑料。
可是沒有。
沒什麼可以扒的又不甘心放棄,也就勉為其難的把季汐在私學裡的學習情況抖出來說道說道了。
季汐偏科嚴重這事,也就眾人皆知了。
陳琳如果不是知道季汐在寫文章方面不擅長,也不敢答應劉放的請求,辱罵負有盛名的季汐啊。
曹操問道:「季汐請了誰代筆?」
罵陳琳的人估計是敵對陣營的,不好明著感謝,但他會在心裡感激。
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
陳琳傻乎乎地告狀:「那人是劉備帳下的軍師將軍,名叫諸葛亮。」
被後生小子給罵了,他深感恥辱。
曹操沒想到會是諸葛亮,說道:「他寫的賦論呢?給我看看。」
陳琳說道:「在劉放那裡。」
曹操命人叫來了劉放,讓劉放把諸葛亮寫的賦論呈上來。
他要過目。
劉放說道:「我未曾帶在身上,明日一早就呈給丞相。」
這話說的有道理。
曹操沒有逼得太緊,現在都快放班了,左右是等一個晚上的事。
這一晚上可操作性就大了。
劉放回到家後將諸葛亮的賦論臨摹了一遍,準備拿摹本給曹操。
原文是用絹帛寫的,筆鋒不突出。
劉放只模仿了一個形似,筆韻沒能完全的模仿出來。
但只要不是本人,旁人看不出來。
曹操看到諸葛亮寫的賦論拍案叫絕,心情舒暢了不少。
陳琳:「……」
曹操和張機寒暄了一會兒,才去荀攸的病床前看望。
荀攸躺在床上,身上插著銀針。
他見到曹操來了想要起身行禮,被曹操止住了,於是安心地躺在了床上。
張機剛給他進行過針灸。
身上插著銀針確實不方便行禮,曹操免了他的禮數正合他意。
曹操本來想說一些公事的。
但是看到荀攸身上的銀針,便沒有拿公事來煩他,只是表示了一番對荀攸的關心。
患了傷寒基本上是凶多吉少。
剛好這是張機最拿手的病症,有張機在,治癒率高達百分之九十。
曹操想起了他的愛子曹沖。
當時如果有張機在身邊,曹沖也許就不會早夭了。
可惜張機當時是長沙太守。
長沙郡那時還在劉表治下,長沙太守不是他能隨意徵召的。
但現在就不同了。
曹操把張機叫到一邊,問道:「你可願意專門為我治療?」
他這頭風病時好時壞,難以根治。
張機說道:「我並不擅長治頭疼方面的疾病,愛莫能助。」
曹操想想也是。
張機的名氣沒有華佗大,可能醫術也確實不如華佗。
這事也就作罷。
曹操離開後不久,鍾繇和朱建平結伴來探望荀攸。
張機這時已經將銀針取下了。
鍾繇、朱建平、荀攸三人是關係很好的朋友,時常相聚。
「咦?」朱建平驚疑了一聲。
他觀荀攸的面相,發現荀攸的命數有了變化,不會再走在鍾繇的前頭。
鍾繇和荀攸都問道:「怎麼了?」
朱建平笑道:「公達應該好好謝謝張仲景,他這次治好了你的病,可讓你延壽二十年。」
這話說的大家都很開心。
荀攸也覺得自己這病快要痊癒了,是該好好謝謝張機。
也要好好謝謝季汐。
張機原是季汐請來專門為荀彧一家人看病的,受季汐所託也來給他看病。
這才將他從鬼門關撈了回來。
丞相府是曹操的家,也是曹操日常處理公務的地方。
他府上的幕僚也是在這上班。
曹操看到來上班的陳琳,關懷地問道:「你的病好了?」
聽說陳琳當時是突然吐血昏迷。
陳琳恭敬地道:「多謝丞相關心,我的病已經好了。」
都過去快有半個月了,能不好嗎?
他只請了兩天的病假,然後就趕上了曹操撤軍,不需要應卯。
這還是他第一天復工。
曹操關心地問道:「你是得了什麼病,怎麼會突然吐血昏迷?」
他也就是表達一下關心。
陳琳以為終於有人可以替他做主了,將連日來的委屈都宣洩了出來,說道:「我是被人罵的太狠,氣急攻心,所以吐血。」
「嗯?」曹操讓陳琳把話說明白。
什麼人能把陳琳罵到吐血?簡直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
他要好好謝謝那個人。
陳琳向曹操訴苦:「在江夏郡時,劉放找到我,說是要我幫他罵一個人。我幫了忙,沒想到迎來了那人的瘋狂報復。」
他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找錯了傾訴的對象。
曹操越發的好奇了,問道:「劉放請你幫忙罵的人是誰?那人又是怎麼報復你的?」
就,真的很好奇。
陳琳說道:「劉放請我幫忙罵的人是轉投了劉備的季汐。
季汐是公認的不會做文章。
沒想到他居然請人代筆,寫了一篇文辭優美的賦論,把我說的一無是處。」
說到這裡,陳琳又有點激動了。
季汐轉投了劉備之後,曹魏這邊的人就想扒出季汐的黑料。
可是沒有。
沒什麼可以扒的又不甘心放棄,也就勉為其難的把季汐在私學裡的學習情況抖出來說道說道了。
季汐偏科嚴重這事,也就眾人皆知了。
陳琳如果不是知道季汐在寫文章方面不擅長,也不敢答應劉放的請求,辱罵負有盛名的季汐啊。
曹操問道:「季汐請了誰代筆?」
罵陳琳的人估計是敵對陣營的,不好明著感謝,但他會在心裡感激。
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
陳琳傻乎乎地告狀:「那人是劉備帳下的軍師將軍,名叫諸葛亮。」
被後生小子給罵了,他深感恥辱。
曹操沒想到會是諸葛亮,說道:「他寫的賦論呢?給我看看。」
陳琳說道:「在劉放那裡。」
曹操命人叫來了劉放,讓劉放把諸葛亮寫的賦論呈上來。
他要過目。
劉放說道:「我未曾帶在身上,明日一早就呈給丞相。」
這話說的有道理。
曹操沒有逼得太緊,現在都快放班了,左右是等一個晚上的事。
這一晚上可操作性就大了。
劉放回到家後將諸葛亮的賦論臨摹了一遍,準備拿摹本給曹操。
原文是用絹帛寫的,筆鋒不突出。
劉放只模仿了一個形似,筆韻沒能完全的模仿出來。
但只要不是本人,旁人看不出來。
曹操看到諸葛亮寫的賦論拍案叫絕,心情舒暢了不少。
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