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頁
所以諸葛瑾很可能並沒有降曹。」
孫權得知這一消息,即刻召來心腹愛將、謀士前來商議。
他就說諸葛瑾怎麼可能會背叛他?
原來是劉放模仿了諸葛瑾的字跡,騙過了諸葛亮。
一定是這樣的。
如果不是因為諸葛瑾寫了勸降書給諸葛亮,他是萬萬不會相信諸葛瑾會背叛他的。
勸降書是諸葛瑾背叛的關鍵證據。
如今這證據極有可能是偽造的,也就錘實了諸葛瑾並沒有降曹。
劉備不能確信,他能夠確信。
他和諸葛瑾是「神交」,彼此之間是非常信任的,所以在知道劉放擅長模仿他人字跡這一消息時就已經能下判斷了。
諸葛瑾並沒有降曹。
魯肅和呂蒙得知孫權緊急召見,迅速地趕了過來。
兩人異口同聲地道:「將軍。」
孫權請魯肅和呂蒙入座,將劉備寄來的信件給二人傳閱。
魯肅和呂蒙看後都很高興。
天知道得知諸葛瑾降曹之後他們有多難過,如今得知好友並沒失去氣節,連日來的鬱氣都消了。
劉備在信中還寫到:「諸葛瑾是諸葛亮的兄長,得救。
已派使者去與曹操商談。
因為不確定諸葛瑾是否真的投降了曹操,所以需要試探一番。
使者以聯盟的名義去見曹操。
諸葛亮與諸葛瑾兄弟二人各為其主,如今兩家聯盟,諸葛瑾沒有道理不出現。
像你們每次都派諸葛瑾出使一樣。
諸葛瑾若是沒有投降曹操,我會想方設法將人救出,送回東吳,做個順水人情,緩和我們兩家的關係,方便聯盟抗曹。
曹操勢大,我們需合力對敵。
我會假意與曹操聯盟,實際上是與你們聯盟,和你們互通情報,約好一起夾擊曹操,重創曹軍。
事成之後荊州的事情好說。
諸葛瑾若是投降了曹操,我則不會傻到真的與曹操結盟。
諸葛瑾也沒必要救。
他身為東吳重臣居然投降了曹操,我對你們深表同情。」
孫權問道:「二位如何看待?」
呂蒙說道:「劉備是想拿諸葛瑾做人情,討好我們。
之前因荊州的事情差點反目成仇。
劉備費力地去營救諸葛瑾,是想表現出想和我們聯盟的誠意。」
孫權點頭。
魯肅說道:「劉備是帝室之胄,視曹操為漢賊,有一人生信條,『每與操相反,事乃可成耳』。
劉備與曹操勢如水火。
以我對劉備的了解,劉備是絕無可能和曹操聯盟的。
將軍大可放心。」
孫權聽到魯肅的話,最後一層顧慮也沒有了,連日的陰霾都消散了。
魯肅都這麼說了。
如此看來劉備假意與曹操聯盟,實際上是與他們聯盟的話十分可信。
他現在就等著諸葛瑾歸來。
劉備的這封信是聽從季汐的建議寫的,其中有關劉放的那段文字沒有告訴龐統、法正等人。
免得說他出爾反爾。
那日議事之後,季汐單獨求見了劉備,有些話目前是不能當著大家的面說的。
怕被打成曹操派過來的臥底。
劉備看到季汐,很是高興地道:「你來的正好,我正要與你商談和曹操結盟的細節。」
結盟之後仗要怎麼打?
季汐說道:「當初我們商議的是曹操和孫權交戰失利,奪南郡失利,奪漢中失利,接連受挫的時候再與曹操聯盟。
現在還不是和曹操聯盟的時機。」
劉備是想假借救諸葛瑾之名,實際上與曹操聯盟先消滅孫權。
現在季汐說還不是時機?
劉備心急地道:「我已派簡雍出使了,現在要把他追回來?」
這種事情為何不早說?
議事之時季汐只說了劉放的事情,之後便不發一言。
他還以為季汐沒有意見。
這麼重要的事情當時為何不反對,等事情過了才來說?
季汐說道:「無妨。」
「嗯?」劉備聽到季汐這麼說,之前的焦躁情緒都沒了,取而代之的是虛心求教。
這事還有挽回的餘地?
季汐說道:「大王可寫封信給孫權,言明諸葛瑾之事……」
劉備聽完喜形於色。
正如劉備在寫給孫權的信中所說,和曹操聯盟是假聯盟。
劉備和孫權說的話半真半假。
明面上告訴孫權,和曹操聯盟是假聯盟,用諸葛瑾作投名狀,荊州當誘餌,爭取與孫權交好,聯盟抗曹。
其實分別和曹操、孫權互通情報。
也就是雙面間諜,暗地裡給曹操提供孫權的情報,坐看曹操修理孫權之後再給孫權提供曹操的情報,和孫權一起對付曹操。
此舉可以重創曹操和孫權。
這便是季汐根據實際情況,給劉備規劃好的這一階段的作戰方針。
石陽城內,文聘辦公的地方。
曹操都想挪窩回鄴城了,聽聞劉備派了使者前來,屁股又挪了回去。
那就晚些時候再回鄴城。
曹操詢問左右:「劉備派來的使者可是諸葛瑾之弟諸葛亮?」
左右回道:「稟丞相,是簡雍。」
曹操:「……」老熟人啊,當年劉備還在他麾下時經常見到。
孫權得知這一消息,即刻召來心腹愛將、謀士前來商議。
他就說諸葛瑾怎麼可能會背叛他?
原來是劉放模仿了諸葛瑾的字跡,騙過了諸葛亮。
一定是這樣的。
如果不是因為諸葛瑾寫了勸降書給諸葛亮,他是萬萬不會相信諸葛瑾會背叛他的。
勸降書是諸葛瑾背叛的關鍵證據。
如今這證據極有可能是偽造的,也就錘實了諸葛瑾並沒有降曹。
劉備不能確信,他能夠確信。
他和諸葛瑾是「神交」,彼此之間是非常信任的,所以在知道劉放擅長模仿他人字跡這一消息時就已經能下判斷了。
諸葛瑾並沒有降曹。
魯肅和呂蒙得知孫權緊急召見,迅速地趕了過來。
兩人異口同聲地道:「將軍。」
孫權請魯肅和呂蒙入座,將劉備寄來的信件給二人傳閱。
魯肅和呂蒙看後都很高興。
天知道得知諸葛瑾降曹之後他們有多難過,如今得知好友並沒失去氣節,連日來的鬱氣都消了。
劉備在信中還寫到:「諸葛瑾是諸葛亮的兄長,得救。
已派使者去與曹操商談。
因為不確定諸葛瑾是否真的投降了曹操,所以需要試探一番。
使者以聯盟的名義去見曹操。
諸葛亮與諸葛瑾兄弟二人各為其主,如今兩家聯盟,諸葛瑾沒有道理不出現。
像你們每次都派諸葛瑾出使一樣。
諸葛瑾若是沒有投降曹操,我會想方設法將人救出,送回東吳,做個順水人情,緩和我們兩家的關係,方便聯盟抗曹。
曹操勢大,我們需合力對敵。
我會假意與曹操聯盟,實際上是與你們聯盟,和你們互通情報,約好一起夾擊曹操,重創曹軍。
事成之後荊州的事情好說。
諸葛瑾若是投降了曹操,我則不會傻到真的與曹操結盟。
諸葛瑾也沒必要救。
他身為東吳重臣居然投降了曹操,我對你們深表同情。」
孫權問道:「二位如何看待?」
呂蒙說道:「劉備是想拿諸葛瑾做人情,討好我們。
之前因荊州的事情差點反目成仇。
劉備費力地去營救諸葛瑾,是想表現出想和我們聯盟的誠意。」
孫權點頭。
魯肅說道:「劉備是帝室之胄,視曹操為漢賊,有一人生信條,『每與操相反,事乃可成耳』。
劉備與曹操勢如水火。
以我對劉備的了解,劉備是絕無可能和曹操聯盟的。
將軍大可放心。」
孫權聽到魯肅的話,最後一層顧慮也沒有了,連日的陰霾都消散了。
魯肅都這麼說了。
如此看來劉備假意與曹操聯盟,實際上是與他們聯盟的話十分可信。
他現在就等著諸葛瑾歸來。
劉備的這封信是聽從季汐的建議寫的,其中有關劉放的那段文字沒有告訴龐統、法正等人。
免得說他出爾反爾。
那日議事之後,季汐單獨求見了劉備,有些話目前是不能當著大家的面說的。
怕被打成曹操派過來的臥底。
劉備看到季汐,很是高興地道:「你來的正好,我正要與你商談和曹操結盟的細節。」
結盟之後仗要怎麼打?
季汐說道:「當初我們商議的是曹操和孫權交戰失利,奪南郡失利,奪漢中失利,接連受挫的時候再與曹操聯盟。
現在還不是和曹操聯盟的時機。」
劉備是想假借救諸葛瑾之名,實際上與曹操聯盟先消滅孫權。
現在季汐說還不是時機?
劉備心急地道:「我已派簡雍出使了,現在要把他追回來?」
這種事情為何不早說?
議事之時季汐只說了劉放的事情,之後便不發一言。
他還以為季汐沒有意見。
這麼重要的事情當時為何不反對,等事情過了才來說?
季汐說道:「無妨。」
「嗯?」劉備聽到季汐這麼說,之前的焦躁情緒都沒了,取而代之的是虛心求教。
這事還有挽回的餘地?
季汐說道:「大王可寫封信給孫權,言明諸葛瑾之事……」
劉備聽完喜形於色。
正如劉備在寫給孫權的信中所說,和曹操聯盟是假聯盟。
劉備和孫權說的話半真半假。
明面上告訴孫權,和曹操聯盟是假聯盟,用諸葛瑾作投名狀,荊州當誘餌,爭取與孫權交好,聯盟抗曹。
其實分別和曹操、孫權互通情報。
也就是雙面間諜,暗地裡給曹操提供孫權的情報,坐看曹操修理孫權之後再給孫權提供曹操的情報,和孫權一起對付曹操。
此舉可以重創曹操和孫權。
這便是季汐根據實際情況,給劉備規劃好的這一階段的作戰方針。
石陽城內,文聘辦公的地方。
曹操都想挪窩回鄴城了,聽聞劉備派了使者前來,屁股又挪了回去。
那就晚些時候再回鄴城。
曹操詢問左右:「劉備派來的使者可是諸葛瑾之弟諸葛亮?」
左右回道:「稟丞相,是簡雍。」
曹操:「……」老熟人啊,當年劉備還在他麾下時經常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