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頁
幼兒將腦袋枕在她的肩上,「歲歲真聰明。」
這話虞歸晚就不是很愛聽了,哼哼道:「難道我以前很蠢?」
「哪裡的話,歲歲聰明絕頂,無人能及。」
虞歸晚又開心了,嘴角一個勁往上翹,不過肩膀沒動,讓幼兒靠得穩穩的。
「你也聰明,有大智慧,就是身體弱了些,不能習武。」
「我父親若是個武將,說不得我也自幼習武,今日你就未必打得過我了。」
「不可能。」
「?」
「你再學上十幾二十年也不可能打得過我。」
幼兒笑倒在她懷裡,「你啊,就是好勝,凡事都不肯輸給旁人。」
「哼。」
幼兒站起身,「我去看看妙娘。」
她也跟著起來,「我同你一起去。」
第196章
南城的大火已撲滅, 百官和城民皆可先回家中,不必再留在南門口,只是都怕了那些發瘋的禁軍和神出鬼沒的倭國殺手, 所以寧可擠在吃大鍋飯也不敢回家。
城民倒還好,能保住命還能有飯吃對他們來說已是上天眷顧,並不挑剔,況且黑甲兵的伙頭軍做出來的大鍋飯比他們自己在家吃的還好,餡兒餅都是純白面羊肉餡兒的,兩面都烙得酥脆焦香,又撒了磨得極細的胡椒鹽粉,使得餡兒餅咸香鮮美, 異於麒麟城的口味, 再來上一碗燉煮得濃白的羊骨湯,可沒有比餓得飢腸轆轆了吃一頓這個更讓人滿足的了。
負責分發吃食的士兵掄著大勺敲桶,沖鬧哄哄往前擠的城民喊道:「擠什麼啊,後邊排隊去!漢子和女人都是每人一個餅一碗湯,小孩半個餅半碗湯, 年老者多得半碗扯麵。」
對此也沒人有意見,即使有也不好當中說出口, 若是嚷嚷說憑什麼老人就可多得半碗面, 非被人戳脊梁骨不可, 往後也別想在這麒麟城中討生活。
城民聽了話都乖乖站在後面排隊, 偏就那些個百官的家僕跑到士兵跟前亮明身份, 說自己是哪位大人府上的,要士兵先給他們拿。
士兵撩眼皮掃了對方一眼, 壓根不買帳,掄起大勺往後一指, 冷道:「我管你是誰,去去去……別在這挨著我幹活,後邊排隊去,不排隊就沒份。」
家僕仗勢欺人慣了,哪裡受過這樣的冷遇,頓時拉下臉,氣呼呼道:「我們大人乃當朝四品,你個芝麻綠豆大點的小兵也敢這麼跟我們說話,我們同你要東西那是看得起你,你若識相就該備好了送到我們跟前,興許我們心情好了還能帶你去見我們家大人,給你求個一官半職。」
哐當!
士兵將大勺扔回湯桶。
剛從鍋里舀出來的骨湯還滾燙著,飛濺到家僕臉上,頓時燙得踢起來嗷嗷叫,一邊叫還一邊氣急敗壞辱罵士兵。
士兵斜眼打量他們,雙手環胸,嘲諷道:「有本事就進城回自己家大魚大肉吃去,我們這隻給暫且無家可歸的城民供飯食。」
「你!」家僕氣得臉色都變了。
士兵壓根不怕,拍掉家僕指過來的手,冷下臉道:「得了吧,這種時候還想擺架子,也不怕這花架子散了讓自己摔個狗啃泥。莫說你們那不知狗頭嘴臉的大人,就是長公主來了也照樣要和城民排隊領飯,你們若有能耐讓上峰下令,命我們給你們開小灶再端到跟前去,那我們就是一步一跪捧著也會送到,若沒能耐就別來我們跟前耍威風。哼!我們跟東遼鐵騎廝殺時,你們還不知在哪家妓院勾欄快活著,今日若是沒有我們,你們還不知死在何時何處,轉過頭來就狗眼看人低,什麼東西,呸!」
家僕要氣死了,跳起來罵道:「你大膽!知道我家大人是誰嗎就敢出言不遜,你一個小小兵卒,算什麼東西!也敢對我家大人不敬!」
麒麟城為世家百官聚集之富貴窩,錦衣玉食養尊處優慣了,就連家僕都過得比外頭的百姓體面,自是受不了眼下這種狼狽清苦,爭執起來也是有的,卻也有識大體知道束約底下人的世家和百官,別在這種時候得罪人,去碰這些黑甲兵的釘子。
自也有為官清廉者看不過,站出來贊同士兵所言。
「老夫倒覺得這位小兄弟說得很對,」隊伍中一老者站出來,如蒼松翠柏立在那,雙眼清明犀利,「若沒有北地來的諸位將士好漢,我等恐怕早已葬身火海或死於逆黨刀下,滴水之恩都當湧泉相報,更何況是救命之恩,可你們幾人非但不感念恩德,還不聽勸阻不守規矩,惡言相向,更以權貴壓人,大放厥詞,是何居心?!」
家僕一扭頭想罵人,看清老者的長相後又瞬間成了啞巴,低著頭不敢辯言。
這位可是御史台的王大人,出了名的油鹽不進,眼裡容不得沙子,連陛下都讓他三分,百官更是對他退避三舍,若一個弄不好讓他揪住辮子踩著尾巴,上來就是一頓叨叨,叨到百官耳朵嗡嗡的。
這位王大人雖為文臣,卻不似朝中文臣那般瞧不起武將,反而對武力多為推崇,認為軍械武力為國之重,不應棄之不用,還多次上表勸諫雍帝,然而雍帝對這位言官老臣的話也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煩不勝煩,總想著找個由頭罷了他的官,讓他返鄉養老,別再出現在朝廷上了。
黨爭最激烈時這位王大人也沒有站隊,景寧侯逼宮殺了雍帝,王大人是第一個站出來口誅筆伐的,卻不知為何景寧侯沒有對他動手。
後來虞歸晚在偏關屢建戰功,逼得東遼割讓二十城求和,百官中有出言嘲諷不屑一顧的,也有心情複雜不知作何反應的,唯有王大人高興到直拍大腿,言虞歸晚是天降福星。
這話虞歸晚就不是很愛聽了,哼哼道:「難道我以前很蠢?」
「哪裡的話,歲歲聰明絕頂,無人能及。」
虞歸晚又開心了,嘴角一個勁往上翹,不過肩膀沒動,讓幼兒靠得穩穩的。
「你也聰明,有大智慧,就是身體弱了些,不能習武。」
「我父親若是個武將,說不得我也自幼習武,今日你就未必打得過我了。」
「不可能。」
「?」
「你再學上十幾二十年也不可能打得過我。」
幼兒笑倒在她懷裡,「你啊,就是好勝,凡事都不肯輸給旁人。」
「哼。」
幼兒站起身,「我去看看妙娘。」
她也跟著起來,「我同你一起去。」
第196章
南城的大火已撲滅, 百官和城民皆可先回家中,不必再留在南門口,只是都怕了那些發瘋的禁軍和神出鬼沒的倭國殺手, 所以寧可擠在吃大鍋飯也不敢回家。
城民倒還好,能保住命還能有飯吃對他們來說已是上天眷顧,並不挑剔,況且黑甲兵的伙頭軍做出來的大鍋飯比他們自己在家吃的還好,餡兒餅都是純白面羊肉餡兒的,兩面都烙得酥脆焦香,又撒了磨得極細的胡椒鹽粉,使得餡兒餅咸香鮮美, 異於麒麟城的口味, 再來上一碗燉煮得濃白的羊骨湯,可沒有比餓得飢腸轆轆了吃一頓這個更讓人滿足的了。
負責分發吃食的士兵掄著大勺敲桶,沖鬧哄哄往前擠的城民喊道:「擠什麼啊,後邊排隊去!漢子和女人都是每人一個餅一碗湯,小孩半個餅半碗湯, 年老者多得半碗扯麵。」
對此也沒人有意見,即使有也不好當中說出口, 若是嚷嚷說憑什麼老人就可多得半碗面, 非被人戳脊梁骨不可, 往後也別想在這麒麟城中討生活。
城民聽了話都乖乖站在後面排隊, 偏就那些個百官的家僕跑到士兵跟前亮明身份, 說自己是哪位大人府上的,要士兵先給他們拿。
士兵撩眼皮掃了對方一眼, 壓根不買帳,掄起大勺往後一指, 冷道:「我管你是誰,去去去……別在這挨著我幹活,後邊排隊去,不排隊就沒份。」
家僕仗勢欺人慣了,哪裡受過這樣的冷遇,頓時拉下臉,氣呼呼道:「我們大人乃當朝四品,你個芝麻綠豆大點的小兵也敢這麼跟我們說話,我們同你要東西那是看得起你,你若識相就該備好了送到我們跟前,興許我們心情好了還能帶你去見我們家大人,給你求個一官半職。」
哐當!
士兵將大勺扔回湯桶。
剛從鍋里舀出來的骨湯還滾燙著,飛濺到家僕臉上,頓時燙得踢起來嗷嗷叫,一邊叫還一邊氣急敗壞辱罵士兵。
士兵斜眼打量他們,雙手環胸,嘲諷道:「有本事就進城回自己家大魚大肉吃去,我們這隻給暫且無家可歸的城民供飯食。」
「你!」家僕氣得臉色都變了。
士兵壓根不怕,拍掉家僕指過來的手,冷下臉道:「得了吧,這種時候還想擺架子,也不怕這花架子散了讓自己摔個狗啃泥。莫說你們那不知狗頭嘴臉的大人,就是長公主來了也照樣要和城民排隊領飯,你們若有能耐讓上峰下令,命我們給你們開小灶再端到跟前去,那我們就是一步一跪捧著也會送到,若沒能耐就別來我們跟前耍威風。哼!我們跟東遼鐵騎廝殺時,你們還不知在哪家妓院勾欄快活著,今日若是沒有我們,你們還不知死在何時何處,轉過頭來就狗眼看人低,什麼東西,呸!」
家僕要氣死了,跳起來罵道:「你大膽!知道我家大人是誰嗎就敢出言不遜,你一個小小兵卒,算什麼東西!也敢對我家大人不敬!」
麒麟城為世家百官聚集之富貴窩,錦衣玉食養尊處優慣了,就連家僕都過得比外頭的百姓體面,自是受不了眼下這種狼狽清苦,爭執起來也是有的,卻也有識大體知道束約底下人的世家和百官,別在這種時候得罪人,去碰這些黑甲兵的釘子。
自也有為官清廉者看不過,站出來贊同士兵所言。
「老夫倒覺得這位小兄弟說得很對,」隊伍中一老者站出來,如蒼松翠柏立在那,雙眼清明犀利,「若沒有北地來的諸位將士好漢,我等恐怕早已葬身火海或死於逆黨刀下,滴水之恩都當湧泉相報,更何況是救命之恩,可你們幾人非但不感念恩德,還不聽勸阻不守規矩,惡言相向,更以權貴壓人,大放厥詞,是何居心?!」
家僕一扭頭想罵人,看清老者的長相後又瞬間成了啞巴,低著頭不敢辯言。
這位可是御史台的王大人,出了名的油鹽不進,眼裡容不得沙子,連陛下都讓他三分,百官更是對他退避三舍,若一個弄不好讓他揪住辮子踩著尾巴,上來就是一頓叨叨,叨到百官耳朵嗡嗡的。
這位王大人雖為文臣,卻不似朝中文臣那般瞧不起武將,反而對武力多為推崇,認為軍械武力為國之重,不應棄之不用,還多次上表勸諫雍帝,然而雍帝對這位言官老臣的話也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煩不勝煩,總想著找個由頭罷了他的官,讓他返鄉養老,別再出現在朝廷上了。
黨爭最激烈時這位王大人也沒有站隊,景寧侯逼宮殺了雍帝,王大人是第一個站出來口誅筆伐的,卻不知為何景寧侯沒有對他動手。
後來虞歸晚在偏關屢建戰功,逼得東遼割讓二十城求和,百官中有出言嘲諷不屑一顧的,也有心情複雜不知作何反應的,唯有王大人高興到直拍大腿,言虞歸晚是天降福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