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頁
謝宣勸道:「讀書多可以練嘴皮子,你不想以後在朝堂上跟人吵架還要靠你哥吧?」
「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手足之間互幫互助,豈非天經地義?」青衡端了兩碗噴香的雞湯麵走過來說道,「阿爹,釗釗,你們吃碗麵便去歇歇腳吧,我來照看祖父便好。」
謝宣搖了搖頭道:「這幾日我守在你祖父身邊,有些情況你們人小處理不了,在這裡也是白熬著,尤其是青衡,看看你都瘦成什麼樣的了?去找你祖母要些好吃的補補,釗釗吃完面帶著你兄長下去休息。」
青衡本不願的,但他沒有謝釗力氣大,被謝釗生拖硬拽著回了自己的院子,他不禁擔憂道:「阿爹一回來便和楊老商議剜除祖父後背的疽癰,特意支開了我和祖母,你全程看著,到底如何了?」
「剜了,還縫了這麼大一道口子。」謝釗伸出大拇指和食指比了比回道。
「啊?」青衡驚呼一聲道,「本來一開始我也問過楊老,楊老並不贊同剜掉,風險太大,祖父也是這麼考慮的,可你也知道得了背疽的人……哎,熬命罷了。阿爹是如何說服楊老的?」
謝釗搖了搖頭道:「我也是半路跟著芸娘才回的家,他如何跟楊老商量的我無從得知,反正我來了之後他趕我不及,只得任由我在屋子裡幫忙,楊老說只要傷口不化膿就好說。」
「祖父手背上扎的什麼?」青衡又問道。
謝釗眨了眨眼說道:「這不是楊老的手段?」
「明顯不是,你天天跟在阿爹身邊,你也不知道?」青衡詫異的問道。
兄弟倆相對而視,愣了半晌,青衡嘆了一口氣說道:「他不說,咱們也別好奇,只要對祖父的病有利便成,阿爹總有一些奇奇怪怪的辦法的,但就是好使。」
謝釗一拍他哥的肩膀道:「好使你不給河西遞信,若不是盛德昌商隊去熙州行商,我們還不知道汴京出了這麼大的事?!」
青衡搖了搖頭道:「是祖父認命了,況且自從祖父告病在家之後,霍氏順勢掌權,阿爹詐死的消息傳的滿街都是,聽說城門處戒嚴了,想必他們要找的就是阿爹了,我便是手眼通天也無計可施,無奈之下只好找了大舅爺,希望他能通過家書隱晦的往河西遞些消息,好在你們足夠敏銳,立刻察覺到不對勁了,即時趕了過來。」不然自己真不知怎麼辦才好。
「祖父這病來的蹊蹺,必是經過大喜大悲大起大落,一時情志抑鬱所致,所以是官家和祖父攤牌了?」謝釗猜測道。
「釗釗果然聰慧過人,官家自從臥病以來疑心愈來愈重,他一方面離不開祖父,一方面又介意阿爹的事兒,索性找祖父說開,質問祖父他對阿爹不薄,阿爹為何如此行事?祖父一口咬定謝宣已死,而聞金金亦從未背棄過朝廷。」青衡嘆了一口氣繼續道,「官家卻道,他與阿爹總角之交,手足相論,謝宣對得起所有人,獨獨背棄了他,說著說著便嘔出一灘血來昏死過去。太醫們手忙腳亂將他救醒,他沉默半晌後一開口便卸了祖父與曾祖父的官職,讓咱們一家在他駕崩後遷居江南,日前曾祖父來信說往家趕了,想必不久後便會回來。」
「官家自毀長城不自知啊。」謝釗嘆道。
「從他的角度講,他駕崩之後,曾祖父與祖父一個有兵權一個有相權,謝家的根卻在河西,一個裡應外合江山易主是件很容易的事,他不得不防。」青衡唇角勾起一抹嘲諷的淡笑,眼神中卻透露出哀慟的神色。
「如今的聞人氏要想攻城略地,莫說他,即便藝祖皇帝齊赫章再臨又能如何呢?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終覆小人焉,他這麼做輕則大齊失半壁江山,重則更朝換代指日可待,這世上對他來講實質的危險在東北方而不是西北方。」謝釗沉聲道。
「是這麼個理,偏偏官家自以為是,白白送了江山而不自知,祖父又憂又怒,一氣之下病了。」青衡搖了搖頭說道。
「事已發生,多思無益,不破不立。」謝釗淡淡道。
青衡道:「難為你小小年紀看得清,怨不得爹爹成天勸你多讀書呢,你不為官做宰的確實可惜了,我在你這個年紀可想不開這些。」
「設身處地的環境不同罷了,兄長跟著祖父過活,自然凡事習慣從祖父的立場出發,我跟在阿爹身邊,又是另一番光景。」謝釗說道,「總歸我們的夙願是不變的,俱希望天下太平,再無兵燹,到時候我就馬放南山去江西找師祖學畫去。」
「你們兩個小鬼在嘰嘰咕咕些什麼?」二人背後傳來一道洪鐘般的聲音,駭了兩人一跳。
青衡驀然回頭一看,驚喜施禮道:「曾祖父大安。」
謝釗一雙靈動的鳳眸轉了轉,他飛身向前拽住老將軍的手道:「太爺爺,釗釗可想你啦!」
「猴精的崽兒,讓你阿爹養的慣會撒嬌。」話音未落他拍了拍謝釗的肩膀稱讚道,「好結實的根骨,是個習武的好料子,和你阿兄正好湊成一文一武。」說著說著,他抬眸問青衡道,「你祖父呢?」
「剛剜了背疽,這會兒正沉睡著,阿爹嫌我倆吵便將我們趕了出來。」謝釗說道。
「釗釗,不要說阿爹壞話,阿爹分明是為我們好。」青衡補充道。<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手足之間互幫互助,豈非天經地義?」青衡端了兩碗噴香的雞湯麵走過來說道,「阿爹,釗釗,你們吃碗麵便去歇歇腳吧,我來照看祖父便好。」
謝宣搖了搖頭道:「這幾日我守在你祖父身邊,有些情況你們人小處理不了,在這裡也是白熬著,尤其是青衡,看看你都瘦成什麼樣的了?去找你祖母要些好吃的補補,釗釗吃完面帶著你兄長下去休息。」
青衡本不願的,但他沒有謝釗力氣大,被謝釗生拖硬拽著回了自己的院子,他不禁擔憂道:「阿爹一回來便和楊老商議剜除祖父後背的疽癰,特意支開了我和祖母,你全程看著,到底如何了?」
「剜了,還縫了這麼大一道口子。」謝釗伸出大拇指和食指比了比回道。
「啊?」青衡驚呼一聲道,「本來一開始我也問過楊老,楊老並不贊同剜掉,風險太大,祖父也是這麼考慮的,可你也知道得了背疽的人……哎,熬命罷了。阿爹是如何說服楊老的?」
謝釗搖了搖頭道:「我也是半路跟著芸娘才回的家,他如何跟楊老商量的我無從得知,反正我來了之後他趕我不及,只得任由我在屋子裡幫忙,楊老說只要傷口不化膿就好說。」
「祖父手背上扎的什麼?」青衡又問道。
謝釗眨了眨眼說道:「這不是楊老的手段?」
「明顯不是,你天天跟在阿爹身邊,你也不知道?」青衡詫異的問道。
兄弟倆相對而視,愣了半晌,青衡嘆了一口氣說道:「他不說,咱們也別好奇,只要對祖父的病有利便成,阿爹總有一些奇奇怪怪的辦法的,但就是好使。」
謝釗一拍他哥的肩膀道:「好使你不給河西遞信,若不是盛德昌商隊去熙州行商,我們還不知道汴京出了這麼大的事?!」
青衡搖了搖頭道:「是祖父認命了,況且自從祖父告病在家之後,霍氏順勢掌權,阿爹詐死的消息傳的滿街都是,聽說城門處戒嚴了,想必他們要找的就是阿爹了,我便是手眼通天也無計可施,無奈之下只好找了大舅爺,希望他能通過家書隱晦的往河西遞些消息,好在你們足夠敏銳,立刻察覺到不對勁了,即時趕了過來。」不然自己真不知怎麼辦才好。
「祖父這病來的蹊蹺,必是經過大喜大悲大起大落,一時情志抑鬱所致,所以是官家和祖父攤牌了?」謝釗猜測道。
「釗釗果然聰慧過人,官家自從臥病以來疑心愈來愈重,他一方面離不開祖父,一方面又介意阿爹的事兒,索性找祖父說開,質問祖父他對阿爹不薄,阿爹為何如此行事?祖父一口咬定謝宣已死,而聞金金亦從未背棄過朝廷。」青衡嘆了一口氣繼續道,「官家卻道,他與阿爹總角之交,手足相論,謝宣對得起所有人,獨獨背棄了他,說著說著便嘔出一灘血來昏死過去。太醫們手忙腳亂將他救醒,他沉默半晌後一開口便卸了祖父與曾祖父的官職,讓咱們一家在他駕崩後遷居江南,日前曾祖父來信說往家趕了,想必不久後便會回來。」
「官家自毀長城不自知啊。」謝釗嘆道。
「從他的角度講,他駕崩之後,曾祖父與祖父一個有兵權一個有相權,謝家的根卻在河西,一個裡應外合江山易主是件很容易的事,他不得不防。」青衡唇角勾起一抹嘲諷的淡笑,眼神中卻透露出哀慟的神色。
「如今的聞人氏要想攻城略地,莫說他,即便藝祖皇帝齊赫章再臨又能如何呢?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終覆小人焉,他這麼做輕則大齊失半壁江山,重則更朝換代指日可待,這世上對他來講實質的危險在東北方而不是西北方。」謝釗沉聲道。
「是這麼個理,偏偏官家自以為是,白白送了江山而不自知,祖父又憂又怒,一氣之下病了。」青衡搖了搖頭說道。
「事已發生,多思無益,不破不立。」謝釗淡淡道。
青衡道:「難為你小小年紀看得清,怨不得爹爹成天勸你多讀書呢,你不為官做宰的確實可惜了,我在你這個年紀可想不開這些。」
「設身處地的環境不同罷了,兄長跟著祖父過活,自然凡事習慣從祖父的立場出發,我跟在阿爹身邊,又是另一番光景。」謝釗說道,「總歸我們的夙願是不變的,俱希望天下太平,再無兵燹,到時候我就馬放南山去江西找師祖學畫去。」
「你們兩個小鬼在嘰嘰咕咕些什麼?」二人背後傳來一道洪鐘般的聲音,駭了兩人一跳。
青衡驀然回頭一看,驚喜施禮道:「曾祖父大安。」
謝釗一雙靈動的鳳眸轉了轉,他飛身向前拽住老將軍的手道:「太爺爺,釗釗可想你啦!」
「猴精的崽兒,讓你阿爹養的慣會撒嬌。」話音未落他拍了拍謝釗的肩膀稱讚道,「好結實的根骨,是個習武的好料子,和你阿兄正好湊成一文一武。」說著說著,他抬眸問青衡道,「你祖父呢?」
「剛剜了背疽,這會兒正沉睡著,阿爹嫌我倆吵便將我們趕了出來。」謝釗說道。
「釗釗,不要說阿爹壞話,阿爹分明是為我們好。」青衡補充道。<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