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頁
言息頓住,為另一道留存的記憶,為自己與之融合在一起的另一顆「心臟」恍然。
【哥哥……我喜歡這個稱呼。】
然後是自己的記憶里小少年的聲音。
「那就備份下來吧……這樣一來,今天第一次產生『喜歡』這種感情的小息就會永遠保存下來。」
——那是什麼值得紀念的事嗎?
他現在,卻要親手毀去這份天真歡喜的紀念?
像是感受到他的共情,屬於明照衣的「心臟」同時涌過他的指縫間。
他看見明照衣所看見的,他之視線即明照衣之視線,他看見明照衣眼中的自己,一段數據,一種模型……怎麼可能對這種東西產生感情啊?他不明白。
然後一瞬間流淌過的,是堪比一生的漫長記憶。
一瞬即一生。
*
地板上攤開的行李箱。
沉默的家。
結束合作關係的父母。
而他,是被這場轟轟烈烈的社會實驗遺留的殘次品。
父母離開了,他抱著那盆原本栽植在溫室里的小綠植,被拋下在空蕩蕩的房間,等待公共撫養機構的工作人員將他接收。
人們已經不需要看似進步、實則倒退的所謂復古式「人類自救運動」,時代選擇了更加積極的自救。世界轟轟烈烈前行,他是古老世界的餘暉,看著所有人振作精神前進,而他被永遠留在了原地。
「請學會克制自己的感情。」
「人類已經為過於豐富反覆的情緒付出過足夠的代價。」
「請學會克制,請時刻牢記理智的準繩。」
「高尚的理性才是這個時代最為珍貴的出路。」
規訓,教育,壓抑。
太陽未曾死去,陰影已經籠罩。
夜晚,查崗後大人的腳步聲遠去,被窩裡偷偷滲出的光,是瀕臨窒息的他掙扎著探出水面深吸的一大口氣。
他被留在了原地,而他是那麼害怕孤獨。
他的願望是:「如果痛苦可以止息。」「如果心臟可以停跳。」「如果我不曾被愛過。」「如果我不再如此畸形。」
看不見真正的太陽,他便向自己創造的「太陽」伸出手去。
「小息——就叫你小息好了。」這是他喚醒他的第一聲。
哪怕那「太陽」灼手又危險,他也自願接受自己的畸形與怪異。唯有這樣,無限滋長的痛苦才可以稍稍止息,他才能停下來喘上一口氣。
童年壓抑為主旋律的天空,終於滲進「太陽」的光供他溫暖。
童年,少年。
【是你的錄取通知書,哥哥想要去嗎?】
少年薄唇微動,變聲期聲線沙啞:「我……」
【哥哥一直想要的吧?真正的夥伴。】
「小息就是我最重要的、唯一的家人。」
【不是家人啦,是夥伴,是朋友。哥哥為什麼不去試試呢,和那些同齡人交往看看?】
「……」
【不要害怕,我永遠在這裡。】
【去吧,去到真正的陽光之下——】
青年。
起源是那天下課後,他被同院好友邀請參加一個社團活動。
「來聽聽也沒關係的嘛。」朋友這麼說,「你平時也不愛參加社團,大家都說你是個務實派來著……這次不一樣,是一個思維爭辯為主的討論會,最近熱度很高的,關於人類自救的道路是思維虛擬化還是尋找新家園的辯論。」
他一向對社會新聞、時事熱點或是人類未來這種東西,抱著理性到漠然的態度。
討論會上,發言者拍著桌子情緒激動。
「……總而言之,只有脫離這具生老病死的肉//體達到精神上的永生,才是人類實現進化的唯一道路——太陽壽命達到極限,就是當下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明照衣坐在人群之中,看著同學們一個接一個發言反駁。
自己的研究方向就是這方面的,更何況他還有小息。
可以說,明照衣比在場所有慷慨陳詞的人都開放得多。雖然現有科技未能達成這種程度,但他仍然堅信虛擬生命也可以成為另一種新的生命形式。人類不該如此傲慢。
「你怎麼可以肯定,那時候的人類還是人類?機械的理性與人類的理智是可以混為一談的東西嗎?連基本的情感都喪失了,我不敢想像那是怎樣一種怪物!你這是自我毀滅!」反駁者就差指著對方鼻子大罵了。
不。明照衣在心底反駁。
感情與意識不是人類才專有的東西。
他漸漸有些心不在焉,思考多久才能散場回去找小息,他還沒有跟對方分享今天發生的事——直到一段堅定懇切的發言拉回他的注意力。
「我想在座諸位都有這樣的同感吧?當下存天理滅人慾的價值觀又何嘗不是一種歷史倒車?有關這方面的社會學研究已經夠多了——究其根本,不過是末日將至,我們試錯的機會已經太少太少,經不起任何一次失敗了。」
有人對這種老生常談的結論露出不耐煩的表情,卻礙於理性準繩下制定的發言禮儀,不得不按捺下去。
發言者指了指天花板,眼睛亮得驚人:「——是太陽啊,是這顆讓文明璀璨也讓文明衰落的太陽啊!」
「只要尋找到新的太陽,現在人類的一切困境和矛盾都可以消解!」
這是很有煽動性的保證。
【哥哥……我喜歡這個稱呼。】
然後是自己的記憶里小少年的聲音。
「那就備份下來吧……這樣一來,今天第一次產生『喜歡』這種感情的小息就會永遠保存下來。」
——那是什麼值得紀念的事嗎?
他現在,卻要親手毀去這份天真歡喜的紀念?
像是感受到他的共情,屬於明照衣的「心臟」同時涌過他的指縫間。
他看見明照衣所看見的,他之視線即明照衣之視線,他看見明照衣眼中的自己,一段數據,一種模型……怎麼可能對這種東西產生感情啊?他不明白。
然後一瞬間流淌過的,是堪比一生的漫長記憶。
一瞬即一生。
*
地板上攤開的行李箱。
沉默的家。
結束合作關係的父母。
而他,是被這場轟轟烈烈的社會實驗遺留的殘次品。
父母離開了,他抱著那盆原本栽植在溫室里的小綠植,被拋下在空蕩蕩的房間,等待公共撫養機構的工作人員將他接收。
人們已經不需要看似進步、實則倒退的所謂復古式「人類自救運動」,時代選擇了更加積極的自救。世界轟轟烈烈前行,他是古老世界的餘暉,看著所有人振作精神前進,而他被永遠留在了原地。
「請學會克制自己的感情。」
「人類已經為過於豐富反覆的情緒付出過足夠的代價。」
「請學會克制,請時刻牢記理智的準繩。」
「高尚的理性才是這個時代最為珍貴的出路。」
規訓,教育,壓抑。
太陽未曾死去,陰影已經籠罩。
夜晚,查崗後大人的腳步聲遠去,被窩裡偷偷滲出的光,是瀕臨窒息的他掙扎著探出水面深吸的一大口氣。
他被留在了原地,而他是那麼害怕孤獨。
他的願望是:「如果痛苦可以止息。」「如果心臟可以停跳。」「如果我不曾被愛過。」「如果我不再如此畸形。」
看不見真正的太陽,他便向自己創造的「太陽」伸出手去。
「小息——就叫你小息好了。」這是他喚醒他的第一聲。
哪怕那「太陽」灼手又危險,他也自願接受自己的畸形與怪異。唯有這樣,無限滋長的痛苦才可以稍稍止息,他才能停下來喘上一口氣。
童年壓抑為主旋律的天空,終於滲進「太陽」的光供他溫暖。
童年,少年。
【是你的錄取通知書,哥哥想要去嗎?】
少年薄唇微動,變聲期聲線沙啞:「我……」
【哥哥一直想要的吧?真正的夥伴。】
「小息就是我最重要的、唯一的家人。」
【不是家人啦,是夥伴,是朋友。哥哥為什麼不去試試呢,和那些同齡人交往看看?】
「……」
【不要害怕,我永遠在這裡。】
【去吧,去到真正的陽光之下——】
青年。
起源是那天下課後,他被同院好友邀請參加一個社團活動。
「來聽聽也沒關係的嘛。」朋友這麼說,「你平時也不愛參加社團,大家都說你是個務實派來著……這次不一樣,是一個思維爭辯為主的討論會,最近熱度很高的,關於人類自救的道路是思維虛擬化還是尋找新家園的辯論。」
他一向對社會新聞、時事熱點或是人類未來這種東西,抱著理性到漠然的態度。
討論會上,發言者拍著桌子情緒激動。
「……總而言之,只有脫離這具生老病死的肉//體達到精神上的永生,才是人類實現進化的唯一道路——太陽壽命達到極限,就是當下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明照衣坐在人群之中,看著同學們一個接一個發言反駁。
自己的研究方向就是這方面的,更何況他還有小息。
可以說,明照衣比在場所有慷慨陳詞的人都開放得多。雖然現有科技未能達成這種程度,但他仍然堅信虛擬生命也可以成為另一種新的生命形式。人類不該如此傲慢。
「你怎麼可以肯定,那時候的人類還是人類?機械的理性與人類的理智是可以混為一談的東西嗎?連基本的情感都喪失了,我不敢想像那是怎樣一種怪物!你這是自我毀滅!」反駁者就差指著對方鼻子大罵了。
不。明照衣在心底反駁。
感情與意識不是人類才專有的東西。
他漸漸有些心不在焉,思考多久才能散場回去找小息,他還沒有跟對方分享今天發生的事——直到一段堅定懇切的發言拉回他的注意力。
「我想在座諸位都有這樣的同感吧?當下存天理滅人慾的價值觀又何嘗不是一種歷史倒車?有關這方面的社會學研究已經夠多了——究其根本,不過是末日將至,我們試錯的機會已經太少太少,經不起任何一次失敗了。」
有人對這種老生常談的結論露出不耐煩的表情,卻礙於理性準繩下制定的發言禮儀,不得不按捺下去。
發言者指了指天花板,眼睛亮得驚人:「——是太陽啊,是這顆讓文明璀璨也讓文明衰落的太陽啊!」
「只要尋找到新的太陽,現在人類的一切困境和矛盾都可以消解!」
這是很有煽動性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