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個世界的劇情——」

  【好的!】系統從半空中突兀地鑽出來,【正在傳輸此世界劇情……】

  《末日之標題待定》,是枸杞泡花椒正在構思的一篇新文,目前只完成了初設的大綱。

  言息忍不住吐槽,「你們越來越過分了啊,連大綱都不放過?光逮著枸媽不放是吧?」

  他是聽評論區的讀者們討論過,枸杞太太最近有動筆寫新文的計劃。

  【哎呀,】統老師臉不紅心不跳,【我們這叫從頭到尾監管ta的寫作計劃,服務貼心,包郵到家,一步到位……】

  【《末日》大綱扉頁引語——】

  【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長度的,有生即有死,文明亦是如此。】

  【前地球時代的人們常說那句「明天太陽照舊會爬上來」,可是,這樣一種認定苦難終將過去的樂觀精神,在後地球時代已經成了地獄級別的笑話。】

  【站在後地球時代最後一個萬年曆的9024年,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對我們文明的歷史做出最客觀的總結。】

  【毫無疑問,】

  【——這是一個偉大的文明。】

  【五十億年。漫長的五十億年,它歷經覆滅與重生,哪怕在最艱難的時刻仍然存續下文明的火種,等待時機再度生根發芽。前地球舊古時代的原始人在第一次鑽木取火時,或許也曾抬頭仰望我們偉大的永遠發光的恆星,那時,他們恐怕沒能想到,這個由此而生的文明能夠存續到頭頂的太陽滅亡那一刻。】

  【——這是一個局限的文明。】

  【無數個輪迴。從前地球新古時代的核戰大滅絕、能源危機、氣候危機到科學發展停滯,我們走過無數個輪迴,一度消亡,一度毀滅,又僥倖生存,再度重建。無數個如同舊古時代朝代更迭的周期以後,很遺憾我們仍然沒來得及仰望星空,仍然沒有擺脫這顆養育我們的母星搖籃,直至與曾經偉大的太陽一同迎來終結。】

  【但請不要悲傷,我的同胞們——】

  【有生即有死,太陽如此,文明亦如此。】

  【當你悲傷時,請抬頭望一望星空,這片宇宙里閃爍的每顆星星,都無法擺脫死亡的命運。當那一天來臨時,我們終會以塵埃的形式在宇宙中重逢。】

  莫名的悲壯與宿命感震撼了言息,他緩了緩,明白過來,「這次的背景設定是我那個時代往後——五十億年以後?」

  五十億年,身為一顆普通黃矮星的太陽,壽命走向了終結。

  而它所孕育的太陽系及地球文明,也迎來了終點。

  生活在一個生下來便被告知「我們頭頂的太陽很快就要滅亡了」的時代,是種什麼體驗?小至個人的生死觀,大至整個社會、群體的價值觀都將被重塑。

  這是個漫長的重塑過程。在無數次文明周期性輪迴的過程中,不斷有人意識到「欲望」是使文明發展的動力,也是使文明一次次滅亡的根源。

  當後地球時代的人們迎來最後一個萬年曆,高道德、低欲望成了全社會的共同追求和普世價值觀。在這個時代,對「人性」的基本解釋是超越物質性的。

  ——但是,作為人性根本的「欲望」真的可以被徹底銷毀嗎?

  無數人在思考這個問題。

  面對死亡倒計時,越來越多的思想家認為,人類是一種落後的生命形式。我們的身體機制與腦構造,從根本上講和舊古時代的原始人沒有分別。

  太陽系毀滅後,會出現一種適應環境的新的高級生命形式——ta們擁有絕對的理性,可以自發做到人類期盼的「高道德低欲望」標準,人類文明的出現、興盛與毀滅是更高一級生命形式的鋪墊與前奏。

  與此同時,也有無數人反對這一觀點。

  更多的人不願意接受這種給他者文明做墊腳石、麻痹自己以安心迎來死亡的說法。

  萬年曆的倒數最後兩千年,也許是觸底反彈——轟轟烈烈的「人類自救運動」掀起了。這一運動也被稱作「欲望回歸運動」。

  無數人類自發模仿前地球新古時代的模式,重組社會關係、家庭形式,希望在毀滅之前重現文明榮光。

  人們懷念著那個充滿希望的前地球時代,也是文明的黃金時代,因此許多文藝作品的背景都設定在那時。

  「人類自救運動」時至今日已成泡影,但卻遺留下兩大派主流觀點。

  ——精神傳輸虛擬世界以達成精神飛升的「永生計劃」,以及盡人類所能利用的全部資源研發宇宙航艦以尋找新家園的「行舟計劃」。

  事實上,「行舟計劃」是歷史上無數次類似的舊行動的重提。由於過去多次內耗以至失敗的結局,在一開始提出時阻力不小。

  但「行舟計劃」與那些失敗的舊案例們不同的是——「行舟」帶走的會是全體人類及文明基因庫,耗時之巨大,耗費之巨大,所以是「盡人類所能利用的全部資源」。

  這是一個無法試錯的計劃,這是一個只能二選一的計劃,註定在一開始便與「永生計劃」水火不容。

  站在9024年的節點,兩大派別已經到了決勝的關鍵期。

  人類文明也走向了歷史拐點。

  故事就在此時開始。

  在枸杞泡花椒的大綱里,主角受江斐與主角攻明照衣都來自未來——那個已經失敗的未來——陰差陽錯的他們,主動或被動承擔起了拯救文明的責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