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
身邊的侍衛蜂擁而上,急忙將陳霂從地上攙扶了起來,陳霂心痛的仿若萬箭穿心,開始劇烈的嗆咳起來,他忽覺喉頭一陣腥甜,再勉力去看,掌心裡鮮紅一片。
「陛下……」身邊的將士見狀,已然跪倒一片。
陳名琛趕到陳霂身邊,攬過他一條臂膀,將人支撐起來,他附在陳霂耳邊道:「陛下何以心痛至此,若是實在不舍,末將讓人跟著……」
陳霂臉色煞白,仿若生命即將從這具軀殼中抽離,他無力地說著:「不必了,讓他去吧。」
若非心甘情願,何必再將人強行留在身邊?
他不是沒有這樣做過,可越是這樣,只會將人越推越遠,這不是陳霂想要的。
他想要元南聿回來,不再是逼他為自己的禁臠,也不再有任何的脅迫和欺騙,他要他做自己的愛人,永生永世與自己在一起!
實在是疲乏的很,眼前已尋不到任何的光亮,陳霂倦怠的不再想去思考任何事,只抱著最後的念頭,放任自己墮入到了徹底的黑暗裡。
第64章
泰合八年秋,京畿西道宛平鎮。
昨夜下了一場雨,淅淅瀝瀝纏綿不止,到了天明方才止歇。
一個身材頎長,穿著樸素的男子手裡拿著小鋤鎬,正在院子裡侍弄著藥草,許是在地上蹲的久了,他用拳頭在腰上抵了半天,等能直起身,才收拾好東西進了屋。
他一入屋內,先把籃子放到地上,待轉過身來,除了側臉上有一處傷疤,竟是一副面若美玉的好相貌。那人也不將頭髮束起,只鬆散地綰了個髮髻,任憑墨發披散在身後,神情平和而沉靜。
任誰也想不到,大晟朝名滿天下的一代名將,會蟄伏在這京城西郊的小村子裡。
元南聿忙活了半日,覺得有些累了,他今日本不想出門,奈何給村里病患配的藥里還缺了幾副藥材,需得去鎮上的藥鋪里買些回來。
他從牆上取下酒壺,晃了幾晃,才知上回打的酒已經見了底。
山中清閒度日,他平日裡無他愛好,只是嗜飲美酒,故此嗟嘆一聲,只得披了外袍,給烏雲踏雪套好鞍具,跨上馬兒一路向西,到鎮上買好藥材後,又去了最近的酒家。
到了店裡,元南聿忙著打點行裝,給了老闆一吊錢,讓他去裡間給他壺裡斟滿,那老闆趁著忙活,與他閒聊了起來。
「公子可曾聽說了?京里最近怕是要出大事了!」
元南聿一驚,問道:「朝廷剛平息了內亂,天下如今大安,哪裡還有什麼大事?」
那老闆口中「嘖嘖」兩聲,將手附在嘴邊,小聲道:「不是朝廷出了大事,我說的是紫禁城裡的那位……」他用手指了指上邊,「聽說情況可不大妙啊!」
像是被人從身後敲了一記悶棍,元南聿當即愣住。
此地雖地處偏僻,但離京師卻不遠,京里有什麼動向,不消幾日便能傳到這裡。元南聿因忌諱著那人,情願閉目塞聽,也從來不去打聽京里的事。
元南聿不欲與老闆細說,拎起酒壺就要離開,他一腳已經伸進了馬蹬,卻在上馬前猶豫了,他回過頭,沖那老闆的多問了幾句:「朝廷頭半年已將新政推及天下,光是京畿之地,田畝之數便驟增,大半百姓都給重新劃撥了土地,各地官府不是也重新編定了戶田兩籍,這都是天子力主施行的,皇帝日日都上朝理政,能有什麼事?你從哪裡聽來的流言?」
那老闆見他將閒談之言都說的一本正經,不禁訕笑道:「公子莫要以為我在說笑,昨日鎮上就傳遍了,這次平叛,皇上可是御駕親征,路上不知怎的受了重傷,迴鑾後又為朝政勞心勞力,聽說是舊傷復發,現在已經臥床不起了。……聽聞聖上才不過而立之年,膝下的皇子又還年幼……」
元南聿任那人絮叨半天,他腦子裡亂鬨鬨的,其後的話他全似聽不明白,只茫然地抄起酒壺,翻身躍到了馬背上。烏雲踏雪頗有靈性,也不用背上主人執韁,自己就帶著元南聿回了家。
這多半年,他恣情隨性的在江湖上遊蕩著,也不急著在哪裡落腳,輾轉到了京師附近,不知為何就選在了這個小地方住下,本想著稍事修整就再度起程,可到了出發那日,他又不想走了。
他已無處可歸,與其在江湖中四處漂泊,不如就在這個小村落里虛擲餘年。這世上的人本就人心難測,難辨忠奸,又何必再入紅塵,徒增是非。
元南聿本以為自己早已心如止水,不想今日有人提到了陳霂,又讓他心裡一陣難受。
渾渾噩噩地挨到了家門口,元南聿下了馬,推門正要進院兒,卻見一輛青呢馬車停在門口,想來已在此等他有些時候了。
車夫見有來人,忙撩開車簾,車上下來一人,元南聿定睛看去,那人生的清秀儒雅,文質彬彬,一見著面,就沖他和煦一笑。
「元大人,你我太原一別,至今已有大半年未見。」付湛清拱手笑道,「許多人都想尋你,卻還是讓小南先發現了你的蹤跡,我盯了他許久,今日才找來了這裡。」
元南聿忙擺手道:「我兩次掛印辭官,如今無論是北境,還是京師,我都已是無職在身的閒散之人,這句大人便免了吧。」
他知付湛清前來找他,絕非是為了敘舊,付湛清氣質雅清,一看便不是尋常百姓,站在門外不久,便引來不少行人駐足,元南聿怕徒增是非,且在門外攀談也非待客之道,便請了他進去。
「陛下……」身邊的將士見狀,已然跪倒一片。
陳名琛趕到陳霂身邊,攬過他一條臂膀,將人支撐起來,他附在陳霂耳邊道:「陛下何以心痛至此,若是實在不舍,末將讓人跟著……」
陳霂臉色煞白,仿若生命即將從這具軀殼中抽離,他無力地說著:「不必了,讓他去吧。」
若非心甘情願,何必再將人強行留在身邊?
他不是沒有這樣做過,可越是這樣,只會將人越推越遠,這不是陳霂想要的。
他想要元南聿回來,不再是逼他為自己的禁臠,也不再有任何的脅迫和欺騙,他要他做自己的愛人,永生永世與自己在一起!
實在是疲乏的很,眼前已尋不到任何的光亮,陳霂倦怠的不再想去思考任何事,只抱著最後的念頭,放任自己墮入到了徹底的黑暗裡。
第64章
泰合八年秋,京畿西道宛平鎮。
昨夜下了一場雨,淅淅瀝瀝纏綿不止,到了天明方才止歇。
一個身材頎長,穿著樸素的男子手裡拿著小鋤鎬,正在院子裡侍弄著藥草,許是在地上蹲的久了,他用拳頭在腰上抵了半天,等能直起身,才收拾好東西進了屋。
他一入屋內,先把籃子放到地上,待轉過身來,除了側臉上有一處傷疤,竟是一副面若美玉的好相貌。那人也不將頭髮束起,只鬆散地綰了個髮髻,任憑墨發披散在身後,神情平和而沉靜。
任誰也想不到,大晟朝名滿天下的一代名將,會蟄伏在這京城西郊的小村子裡。
元南聿忙活了半日,覺得有些累了,他今日本不想出門,奈何給村里病患配的藥里還缺了幾副藥材,需得去鎮上的藥鋪里買些回來。
他從牆上取下酒壺,晃了幾晃,才知上回打的酒已經見了底。
山中清閒度日,他平日裡無他愛好,只是嗜飲美酒,故此嗟嘆一聲,只得披了外袍,給烏雲踏雪套好鞍具,跨上馬兒一路向西,到鎮上買好藥材後,又去了最近的酒家。
到了店裡,元南聿忙著打點行裝,給了老闆一吊錢,讓他去裡間給他壺裡斟滿,那老闆趁著忙活,與他閒聊了起來。
「公子可曾聽說了?京里最近怕是要出大事了!」
元南聿一驚,問道:「朝廷剛平息了內亂,天下如今大安,哪裡還有什麼大事?」
那老闆口中「嘖嘖」兩聲,將手附在嘴邊,小聲道:「不是朝廷出了大事,我說的是紫禁城裡的那位……」他用手指了指上邊,「聽說情況可不大妙啊!」
像是被人從身後敲了一記悶棍,元南聿當即愣住。
此地雖地處偏僻,但離京師卻不遠,京里有什麼動向,不消幾日便能傳到這裡。元南聿因忌諱著那人,情願閉目塞聽,也從來不去打聽京里的事。
元南聿不欲與老闆細說,拎起酒壺就要離開,他一腳已經伸進了馬蹬,卻在上馬前猶豫了,他回過頭,沖那老闆的多問了幾句:「朝廷頭半年已將新政推及天下,光是京畿之地,田畝之數便驟增,大半百姓都給重新劃撥了土地,各地官府不是也重新編定了戶田兩籍,這都是天子力主施行的,皇帝日日都上朝理政,能有什麼事?你從哪裡聽來的流言?」
那老闆見他將閒談之言都說的一本正經,不禁訕笑道:「公子莫要以為我在說笑,昨日鎮上就傳遍了,這次平叛,皇上可是御駕親征,路上不知怎的受了重傷,迴鑾後又為朝政勞心勞力,聽說是舊傷復發,現在已經臥床不起了。……聽聞聖上才不過而立之年,膝下的皇子又還年幼……」
元南聿任那人絮叨半天,他腦子裡亂鬨鬨的,其後的話他全似聽不明白,只茫然地抄起酒壺,翻身躍到了馬背上。烏雲踏雪頗有靈性,也不用背上主人執韁,自己就帶著元南聿回了家。
這多半年,他恣情隨性的在江湖上遊蕩著,也不急著在哪裡落腳,輾轉到了京師附近,不知為何就選在了這個小地方住下,本想著稍事修整就再度起程,可到了出發那日,他又不想走了。
他已無處可歸,與其在江湖中四處漂泊,不如就在這個小村落里虛擲餘年。這世上的人本就人心難測,難辨忠奸,又何必再入紅塵,徒增是非。
元南聿本以為自己早已心如止水,不想今日有人提到了陳霂,又讓他心裡一陣難受。
渾渾噩噩地挨到了家門口,元南聿下了馬,推門正要進院兒,卻見一輛青呢馬車停在門口,想來已在此等他有些時候了。
車夫見有來人,忙撩開車簾,車上下來一人,元南聿定睛看去,那人生的清秀儒雅,文質彬彬,一見著面,就沖他和煦一笑。
「元大人,你我太原一別,至今已有大半年未見。」付湛清拱手笑道,「許多人都想尋你,卻還是讓小南先發現了你的蹤跡,我盯了他許久,今日才找來了這裡。」
元南聿忙擺手道:「我兩次掛印辭官,如今無論是北境,還是京師,我都已是無職在身的閒散之人,這句大人便免了吧。」
他知付湛清前來找他,絕非是為了敘舊,付湛清氣質雅清,一看便不是尋常百姓,站在門外不久,便引來不少行人駐足,元南聿怕徒增是非,且在門外攀談也非待客之道,便請了他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