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頁
她含笑的眼睛看向殿下,在說殿下你過來。
所有人很識趣,走出門去,把空間留下。
容清樾坐在塌邊,握住她冰涼手指,唇角抿直,一句話不敢說,她怕她一開口,所有的悲傷就噴涌而出。
謝無呦動了動手指,但她沒有力氣,索性作罷,細弱蚊聲的說:「殿下,太后娘娘離世前,召見了我。」
因為殿下不在身邊,太后能找的人只有她。
太后說了句模稜兩可的話:「謝大人,待哀家殯天,你讓小啾去福緣寺為我點一盞長明燈。本來要親口告訴她,現在來不及了。勞煩謝大人,一定要告訴她。」
起初,她並未覺得這句話有什麼含義,只想著等殿下回來告訴她這件事。後來太后殯天,她突然發覺,太后與她說的那句話,是太后殯天當天讓殿下點長明燈,可殿下根本不可能在那天趕回來。
太后其實是讓她去福緣寺。
去福緣寺幹什麼?
她用了很長時間,知道福緣寺是長公主最常去禮佛的地方,殿下曾與長公主一同去過。
一瞬間,她猜到太后要她去福緣寺找與長公主有關的東西,同時想起太后病重前長公主曾去見過太后。
去福緣寺點長明燈。
為太后點長明燈就像一個暗號,住持帶她拿到太后裝在此處的東西——
一封捲軸。
她沒來得及查看裡面的內容,因從福緣寺歸家的路途她就已察覺有人跟著她。所幸這些年從殿下那學來不少逃脫的本事,借用看雜戲的人群,躲開跟蹤,進了雍華樓。
樊娘說她現在走不開,只能借她馬匹,親自送去滁州城。
那些人的窮追不捨,愈加證明捲軸之重要。
她不敢耽擱,她要安全將東西送到殿下手上。
「殿下,捲軸在我身上,待我死後你把她拿出來。」謝無呦聲音愈來愈弱,已經氣若遊絲,「用牛皮包的,我的血不會浸染到……」
「殿下,這輩子我很幸運,遇到你、遇到他……」
「殿下,想哭就哭吧,不要忍著,你太累了……」
「殿下,我死後將我隨便葬下,等一切平定,會有人來……接我……」
謝無呦與她相遇在雪天,可以凍死人的大雪天,那個雪天是溫暖的,因為她遇見了殿下,她活了下來,她可以做人為官。她與殿下分離在艷陽天,這天也暖和,她終於為殿下做了一些事。
只是,有些對不起那個在雲都,說要娶她的人。
第60章 陸拾
四月初, 清明剛過,大雨連綿,洗刷地面流不盡的鮮血。
丞相把持朝堂, 居陛下的伍陽閣不出, 殺盡一批上奏要他還政於皇帝或是皇子的臣子, 鬧得人心惶惶。
朝中有極大話語權的幾大世家同樣被打壓。
宋致排除異己的動作惹了眾怒,開始搜集他的罪證, 想要狀告他。只是,都忘了, 陛下病重,早已不能看管朝堂。他們又想陛下立下太子, 由太子監國。
只不過,皇子太多, 黨派不同,爭論不休,都由不著宋致出手, 他們就成了一盤散沙,立太子一事不了了之。
四月中旬, 雍華樓老闆樊娘敲登聞鼓,狀告丞相買兇殺害憫宣太子,然時間太久, 她只有言辭沒有證據, 被以誣告下獄, 不久,暴斃牢中。
死了一個無關緊要的人而已, 宋致仍舊穩坐高台。
只是,樊娘之死, 讓一些說書人聞風聽了去,茶樓中捕風捉影添油加醋的描述憫宣太子在西佑的遭遇。不管為不為真,百姓漸漸被煽動,過了十餘年,他們仍舊記得,憫宣太子是個好人,將來能成為明君的人啊。
他們被煽動又被鎮壓。
五月,昌寧帝清醒,還政朝堂,讓寧海和宣讀立秦王容煦為太子,今後由太子監國。
朝堂之上,昌寧帝與宋致視線碰撞,無聲博弈。
宋致冷笑,昌寧帝是皇帝,他越過自己越過朝臣立太子,合情合理,既然這樣,就如他所願。
「陛下以為,立了太子,就能阻我?」
「宋致,只要朕一日不承認小七得位正當,他登位之後仍舊要日日遭人唾罵!」
宋致輕蔑一笑:「陛下怎麼不承認?聖旨,還是遺旨?陛下以為,這些東西,還能傳得出去?」
大殿裡的朝臣聽得雲裡霧裡,還沒開口發問,只聽得鎧甲碰撞,殿內湧進青麟衛。
不論文臣武將,這一刻,都是驚慌。文臣本只有嘴皮子那點功夫,武將入宮要卸甲此時毫無反抗之力。
進來的是青鱗衛,陛下親衛,卻對丞相言聽計從。
難道,真的要改朝換代了?
昌寧帝怒然拍板:「宋致,你要造反嗎?!」
宋致笑:「陛下何必再裝,您不是早知我要造反?」
「帶上來。」
白樰靈被捆縛著上殿 ,露在外的肌膚青紫相連,沒有絲毫因為她是女人而憐惜。
「陛下與秦王,不,現在該叫太子了,安排這樣一個女子,就以為能將青鱗衛重新掌握進自己手中?」
他看重程科,就因為此人靠譜,不僅忠心耿耿,還能識人。從白樰靈進青鱗衛的第一日,便盯上她。<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所有人很識趣,走出門去,把空間留下。
容清樾坐在塌邊,握住她冰涼手指,唇角抿直,一句話不敢說,她怕她一開口,所有的悲傷就噴涌而出。
謝無呦動了動手指,但她沒有力氣,索性作罷,細弱蚊聲的說:「殿下,太后娘娘離世前,召見了我。」
因為殿下不在身邊,太后能找的人只有她。
太后說了句模稜兩可的話:「謝大人,待哀家殯天,你讓小啾去福緣寺為我點一盞長明燈。本來要親口告訴她,現在來不及了。勞煩謝大人,一定要告訴她。」
起初,她並未覺得這句話有什麼含義,只想著等殿下回來告訴她這件事。後來太后殯天,她突然發覺,太后與她說的那句話,是太后殯天當天讓殿下點長明燈,可殿下根本不可能在那天趕回來。
太后其實是讓她去福緣寺。
去福緣寺幹什麼?
她用了很長時間,知道福緣寺是長公主最常去禮佛的地方,殿下曾與長公主一同去過。
一瞬間,她猜到太后要她去福緣寺找與長公主有關的東西,同時想起太后病重前長公主曾去見過太后。
去福緣寺點長明燈。
為太后點長明燈就像一個暗號,住持帶她拿到太后裝在此處的東西——
一封捲軸。
她沒來得及查看裡面的內容,因從福緣寺歸家的路途她就已察覺有人跟著她。所幸這些年從殿下那學來不少逃脫的本事,借用看雜戲的人群,躲開跟蹤,進了雍華樓。
樊娘說她現在走不開,只能借她馬匹,親自送去滁州城。
那些人的窮追不捨,愈加證明捲軸之重要。
她不敢耽擱,她要安全將東西送到殿下手上。
「殿下,捲軸在我身上,待我死後你把她拿出來。」謝無呦聲音愈來愈弱,已經氣若遊絲,「用牛皮包的,我的血不會浸染到……」
「殿下,這輩子我很幸運,遇到你、遇到他……」
「殿下,想哭就哭吧,不要忍著,你太累了……」
「殿下,我死後將我隨便葬下,等一切平定,會有人來……接我……」
謝無呦與她相遇在雪天,可以凍死人的大雪天,那個雪天是溫暖的,因為她遇見了殿下,她活了下來,她可以做人為官。她與殿下分離在艷陽天,這天也暖和,她終於為殿下做了一些事。
只是,有些對不起那個在雲都,說要娶她的人。
第60章 陸拾
四月初, 清明剛過,大雨連綿,洗刷地面流不盡的鮮血。
丞相把持朝堂, 居陛下的伍陽閣不出, 殺盡一批上奏要他還政於皇帝或是皇子的臣子, 鬧得人心惶惶。
朝中有極大話語權的幾大世家同樣被打壓。
宋致排除異己的動作惹了眾怒,開始搜集他的罪證, 想要狀告他。只是,都忘了, 陛下病重,早已不能看管朝堂。他們又想陛下立下太子, 由太子監國。
只不過,皇子太多, 黨派不同,爭論不休,都由不著宋致出手, 他們就成了一盤散沙,立太子一事不了了之。
四月中旬, 雍華樓老闆樊娘敲登聞鼓,狀告丞相買兇殺害憫宣太子,然時間太久, 她只有言辭沒有證據, 被以誣告下獄, 不久,暴斃牢中。
死了一個無關緊要的人而已, 宋致仍舊穩坐高台。
只是,樊娘之死, 讓一些說書人聞風聽了去,茶樓中捕風捉影添油加醋的描述憫宣太子在西佑的遭遇。不管為不為真,百姓漸漸被煽動,過了十餘年,他們仍舊記得,憫宣太子是個好人,將來能成為明君的人啊。
他們被煽動又被鎮壓。
五月,昌寧帝清醒,還政朝堂,讓寧海和宣讀立秦王容煦為太子,今後由太子監國。
朝堂之上,昌寧帝與宋致視線碰撞,無聲博弈。
宋致冷笑,昌寧帝是皇帝,他越過自己越過朝臣立太子,合情合理,既然這樣,就如他所願。
「陛下以為,立了太子,就能阻我?」
「宋致,只要朕一日不承認小七得位正當,他登位之後仍舊要日日遭人唾罵!」
宋致輕蔑一笑:「陛下怎麼不承認?聖旨,還是遺旨?陛下以為,這些東西,還能傳得出去?」
大殿裡的朝臣聽得雲裡霧裡,還沒開口發問,只聽得鎧甲碰撞,殿內湧進青麟衛。
不論文臣武將,這一刻,都是驚慌。文臣本只有嘴皮子那點功夫,武將入宮要卸甲此時毫無反抗之力。
進來的是青鱗衛,陛下親衛,卻對丞相言聽計從。
難道,真的要改朝換代了?
昌寧帝怒然拍板:「宋致,你要造反嗎?!」
宋致笑:「陛下何必再裝,您不是早知我要造反?」
「帶上來。」
白樰靈被捆縛著上殿 ,露在外的肌膚青紫相連,沒有絲毫因為她是女人而憐惜。
「陛下與秦王,不,現在該叫太子了,安排這樣一個女子,就以為能將青鱗衛重新掌握進自己手中?」
他看重程科,就因為此人靠譜,不僅忠心耿耿,還能識人。從白樰靈進青鱗衛的第一日,便盯上她。<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