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頁
陳實只覺得莫名其妙:「我若是當時就能看出不對,朝廷還需要查這麼久嗎?」
耿金妹道:「那還是你不仔細。每年各地的稅船都是什麼時候進京的,分別會經過哪一段水路;稅糧如何區分新糧、陳糧;當時行船時我們還避讓過官船……你但凡關注過這些, 事情發生時, 心裡就該升起警惕。哎,你當時竟沒看出絲毫的不對。」
陳實哭笑不得:「母親, 你這真是難為我了。」
耿金妹並非真的嫌棄兒子。
她自然知道如果是個人都能瞧出裡頭的關竅, 貪腐案子何至於鬧那麼大。她心說, 我原本瞧著我兒子樣樣都好,但現在知道了,那是因為我沒見過更好的。侯府家學裡的那些女孩們, 年歲都不如陳實, 但好似都比陳實有成算些,才是真正有本事。
耿金妹忽然想起來一件事,問:「我們剛進侯府時, 太夫人說過侯府家學的那位先生十分厲害, 還說你若是寫了文章,可以叫那位先生幫著批改一番。你寫了嗎?」家學裡的女孩們那樣不凡, 固然是她們天資聰穎,但她們的先生肯定同樣功不可沒。
陳實聞言,臉上立馬露出了嚮往敬佩的表情。
耿金妹頓時就懂了,這肯定是已經被那位先生指點過了啊,心中大喜。
耿金妹平日裡其實並不怎麼過問陳實的功課,作為母親只要知道兒子一如既往地勤勉向學,這便足夠了。陳實也習慣了不與母親說具體的功課,日常只說自己拿了什麼名次之類的。直到耿金妹此時問起,陳實才忍不住說:「我懷疑府里的先生……」
耿金妹眼睛瞪大了,正想罵兒子小兔崽子,自己才幾斤幾兩,就敢懷疑先生?
卻聽陳實說:「……就是思玉先生。」
這句話里的「先生」二字完全就是代表一種尊敬。陳實雖然此前從未見過思玉,但這些年反覆讀過思玉的文章,自認受了思玉很大的恩惠,所以不敢直呼思玉的名字。
一定要加上尊稱才可以!
耿金妹不可置信地問:「思玉先生?」家裡有陳實這樣一個考生,她自然知道思玉有多了不起。考生中一直流傳著一種說法,想要考上秀才就必然要讀透思玉的文章!
陳實鄭重地點點頭。
不僅是各地考生受過思玉的恩惠,許多底層百姓更是受過此人的恩惠。拿耿金妹和萬家族人所在的青坡縣來舉例,這兩年百姓的日子比著以前好過了些,要是全家人勤快一些,那麼一個家庭一年至少能多賺七八兩銀子。或許對富貴人來說,七八兩銀子還不夠他一頓飯錢,但對於真正的窮苦人來說,這已經是不敢想像的大豐收了。
而之所以能多賺一些錢,是因為當地的縣官走訪全縣,經過實地考察後,發現青坡縣的氣候很適合種植冬油菜!油菜籽可以榨油,而油可以自己吃,更可以賣錢!
所謂的冬油菜就是秋種夏收,不會耽誤傳統作物春種秋收的勞作。
縣官自然不敢占用耕田,推廣冬油菜時,先領著民眾開荒。
開荒自來都是件辛苦事,且新開出來的地都比較貧瘠。所以就有那種短視的,覺得縣官事多。縣官不想激起民憤,一開始只能先找了兩個村莊進行試點。這兩個村莊的主事者都是明白人,又能約束住其他人。其中一個村子就是萬家族人所在的村。
經過兩年的努力,見到成效之後,縣官終於在今年開始全縣推廣冬油菜。
青坡縣的未來肯定會越來越好。而這份變化首先要歸功於縣官,是他認認真真當官、兢兢業業做事,給百姓找了一條此前從未有人想到過的出路,讓他們有了額外的收入。其次就要歸功于思玉。青坡縣的縣令是一個非常務實的人,並不喜歡浮誇的文風。他幾次邀當地文人聚會時都提到過思玉的文章,勸導年輕文人一定要對著思玉的文章多讀多看多思多想,因為這些經典的文章里藏著實實在在的治理地方的辦法。
此時還能算是開國初期,正是國運昌隆的時候。
憑著此時的選官政策,官員們大體上都是有魄力、願意干實事的。
放眼全國,有多少地方官或是出於心中的信念或是為了政績考慮,研讀過思玉那字字珠璣的扶貧指導手冊?他們中又有多少成功找到了適用於當地的扶貧致富路?
整個過程中,又有多少百姓受惠?
而思玉十分低調,這些年除了以「思玉」這個名字在報紙上發表文章,再不見有其他的行動。耿金妹忍不住捂住了自己的胸口。這樣一位大才竟然和她同住安信侯府!
耿金妹喃喃地說:「不會就是太夫人吧?難不成思玉是她的字號?」
陳實道:「肯定不是!我雖也敬佩太夫人,但她與思玉先生定不是同一個人。」
母子倆都是一樣的激動。
又過了一些日子,陳實和思玉的交集只限於陳實寫文章、思玉幫著批改,都是紙面上的往來,故而陳實雖然對著思玉的崇敬與日俱增,但對于思玉本人的了解卻不多,依舊不知道她是男是女、是高是矮、是胖是瘦。反倒是耿金花因為時不時地去家學那邊走動,助教萬喜樂乾脆給她安排了一套桌椅,所以耿金花逐漸察覺到了什麼。
倘若思玉的身份是個秘密,耿金花唯恐這裡頭牽扯了某些很重要的事,都沒敢和相依為命的兒子講,只藏在自己心裡、慢慢消化。實話實話,這麼憋著太辛苦了。<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耿金妹道:「那還是你不仔細。每年各地的稅船都是什麼時候進京的,分別會經過哪一段水路;稅糧如何區分新糧、陳糧;當時行船時我們還避讓過官船……你但凡關注過這些, 事情發生時, 心裡就該升起警惕。哎,你當時竟沒看出絲毫的不對。」
陳實哭笑不得:「母親, 你這真是難為我了。」
耿金妹並非真的嫌棄兒子。
她自然知道如果是個人都能瞧出裡頭的關竅, 貪腐案子何至於鬧那麼大。她心說, 我原本瞧著我兒子樣樣都好,但現在知道了,那是因為我沒見過更好的。侯府家學裡的那些女孩們, 年歲都不如陳實, 但好似都比陳實有成算些,才是真正有本事。
耿金妹忽然想起來一件事,問:「我們剛進侯府時, 太夫人說過侯府家學的那位先生十分厲害, 還說你若是寫了文章,可以叫那位先生幫著批改一番。你寫了嗎?」家學裡的女孩們那樣不凡, 固然是她們天資聰穎,但她們的先生肯定同樣功不可沒。
陳實聞言,臉上立馬露出了嚮往敬佩的表情。
耿金妹頓時就懂了,這肯定是已經被那位先生指點過了啊,心中大喜。
耿金妹平日裡其實並不怎麼過問陳實的功課,作為母親只要知道兒子一如既往地勤勉向學,這便足夠了。陳實也習慣了不與母親說具體的功課,日常只說自己拿了什麼名次之類的。直到耿金妹此時問起,陳實才忍不住說:「我懷疑府里的先生……」
耿金妹眼睛瞪大了,正想罵兒子小兔崽子,自己才幾斤幾兩,就敢懷疑先生?
卻聽陳實說:「……就是思玉先生。」
這句話里的「先生」二字完全就是代表一種尊敬。陳實雖然此前從未見過思玉,但這些年反覆讀過思玉的文章,自認受了思玉很大的恩惠,所以不敢直呼思玉的名字。
一定要加上尊稱才可以!
耿金妹不可置信地問:「思玉先生?」家裡有陳實這樣一個考生,她自然知道思玉有多了不起。考生中一直流傳著一種說法,想要考上秀才就必然要讀透思玉的文章!
陳實鄭重地點點頭。
不僅是各地考生受過思玉的恩惠,許多底層百姓更是受過此人的恩惠。拿耿金妹和萬家族人所在的青坡縣來舉例,這兩年百姓的日子比著以前好過了些,要是全家人勤快一些,那麼一個家庭一年至少能多賺七八兩銀子。或許對富貴人來說,七八兩銀子還不夠他一頓飯錢,但對於真正的窮苦人來說,這已經是不敢想像的大豐收了。
而之所以能多賺一些錢,是因為當地的縣官走訪全縣,經過實地考察後,發現青坡縣的氣候很適合種植冬油菜!油菜籽可以榨油,而油可以自己吃,更可以賣錢!
所謂的冬油菜就是秋種夏收,不會耽誤傳統作物春種秋收的勞作。
縣官自然不敢占用耕田,推廣冬油菜時,先領著民眾開荒。
開荒自來都是件辛苦事,且新開出來的地都比較貧瘠。所以就有那種短視的,覺得縣官事多。縣官不想激起民憤,一開始只能先找了兩個村莊進行試點。這兩個村莊的主事者都是明白人,又能約束住其他人。其中一個村子就是萬家族人所在的村。
經過兩年的努力,見到成效之後,縣官終於在今年開始全縣推廣冬油菜。
青坡縣的未來肯定會越來越好。而這份變化首先要歸功於縣官,是他認認真真當官、兢兢業業做事,給百姓找了一條此前從未有人想到過的出路,讓他們有了額外的收入。其次就要歸功于思玉。青坡縣的縣令是一個非常務實的人,並不喜歡浮誇的文風。他幾次邀當地文人聚會時都提到過思玉的文章,勸導年輕文人一定要對著思玉的文章多讀多看多思多想,因為這些經典的文章里藏著實實在在的治理地方的辦法。
此時還能算是開國初期,正是國運昌隆的時候。
憑著此時的選官政策,官員們大體上都是有魄力、願意干實事的。
放眼全國,有多少地方官或是出於心中的信念或是為了政績考慮,研讀過思玉那字字珠璣的扶貧指導手冊?他們中又有多少成功找到了適用於當地的扶貧致富路?
整個過程中,又有多少百姓受惠?
而思玉十分低調,這些年除了以「思玉」這個名字在報紙上發表文章,再不見有其他的行動。耿金妹忍不住捂住了自己的胸口。這樣一位大才竟然和她同住安信侯府!
耿金妹喃喃地說:「不會就是太夫人吧?難不成思玉是她的字號?」
陳實道:「肯定不是!我雖也敬佩太夫人,但她與思玉先生定不是同一個人。」
母子倆都是一樣的激動。
又過了一些日子,陳實和思玉的交集只限於陳實寫文章、思玉幫著批改,都是紙面上的往來,故而陳實雖然對著思玉的崇敬與日俱增,但對于思玉本人的了解卻不多,依舊不知道她是男是女、是高是矮、是胖是瘦。反倒是耿金花因為時不時地去家學那邊走動,助教萬喜樂乾脆給她安排了一套桌椅,所以耿金花逐漸察覺到了什麼。
倘若思玉的身份是個秘密,耿金花唯恐這裡頭牽扯了某些很重要的事,都沒敢和相依為命的兒子講,只藏在自己心裡、慢慢消化。實話實話,這麼憋著太辛苦了。<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