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頁
有些話,她是不能和皇嫂聊的。
後來。
她想到了出宮遊歷玩耍。
父皇說過,這江山只靠外人陳述去聽不行,要自己走出去看,才能了解的更深刻。
於是,她開始到處遊玩。
遊玩中,拋開了長公主的身份,她交到了很多朋友,後來……還遇到了一位藍顏知己。
那人和她很多想法不謀而合,他們一起結伴行走世間。
那些年,便成了楚昭華記憶里難得的快樂時光。
後來,他們順利相愛。
於是,她難得興奮的不得了,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皇嫂。
那日,她說:「嫂嫂,我遇到了一個同我志趣相投之人,我想他做我的駙馬。」
皇嫂當時笑著拍了拍她的額頭,說咱們的長公主如今居然想嫁了。
皇嫂答應了,要同皇兄言及此事。
她想,她喜歡的人,在朝中並無建樹,也沒什麼會影響到皇兄的根基,皇兄肯定會答應的非常利索。
事實也差不多。
在皇嫂找皇兄談過此事後,皇兄便找了她。
他說:「昭華,你是大禹聲名赫赫的長公主,滿朝文武不會有一人同意你嫁與一個普通人的。」
於是。
她和皇兄做了談判。
之後,那人在考取功名和上陣殺敵間選了後者。
他說:「那樣速度會快一些,我不想你等太久。」
後來。
那人也不負楚昭華的期盼。
他上陣拼命廝殺。
楚昭華心中有了掛念,便也不再外出遊山玩水。
她會日日為他誦經祈福,只等他安然歸來。
那人也爭氣,在一場場廝殺中,他一步步爬了起來,在軍中豎立了威望。
後來,在一場大戰中,他取下敵方首級,奪回被越國霸占長達八年之久的七座城池,還帶回了對方的降書。
一身戰功回京,他毫不猶豫當著滿朝文武的面,以戰功和兵符換一道賜婚聖旨。
可誰料,皇兄卻拒絕了。
她同那人一起,在乾清宮外跪了一天一夜,還去求了皇嫂。
可等來等去,她好不容易等到的賜婚聖旨,賜的竟是那人與一位尋常官家女子的婚。
楚昭華忘不了那晚皇兄對她說的話,他說:「昭華,那人是罪臣之子,他全家都被父皇滿門抄斬,可卻偏就巧合的在你出宮後和你相遇,你不覺得……太巧合了嗎?」
那時。
楚昭華怔怔看向了自己的皇兄和一旁擔憂又帶著歉疚的皇嫂。
她懷著複雜的心情看向二人:「皇兄,皇嫂,他的身份,你們是何時知曉的?」
皇兄只說了一句:「抱歉,皇兄日後會補償你的。」
楚昭華懂了。
他們知道有些日子了。
但因那人爭氣,他對禹國有用,所以……為了他能繼續全力為禹國廝殺,他們選擇了瞞著她。
她想,她大概明白了父皇臨終所言的那句皇兄比她更適合那個位子。
皇兄比她更心狠理智,他更在乎這江山,所以會選擇利益為先,他也……更懂得以帝王之術馭人心。
第397章 番外五:昭華篇(2)
後來。
她親自問了那人,他一開始接近自己,是否是因為知曉她的身份。
可那人,那個在他面前一直真誠的人,第一次在她眼前低下了頭。
他說:「昭華,我不願騙你,我承認一開始接近你時心存目的,可我只想弄清當年全家滅門真相。
我發誓,我為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真心的,子安此生只會心屬公主一人。」
她信他,但也不全信他,且他那一身戰功也不過能保他一命而已。
他們之間終歸是不可能了。
於是。
不知是抱著什麼樣的心態和目的,她親自為他們準備了婚禮。
皇兄這個帝王做的的確不錯,他懂得用人,大禹也在肉眼可見的一點點變好。
可楚昭華,卻感覺自己好像再也開心不起來了。
後來的兩年裡。
誰也沒想到越國帝王故作昏庸,惹得周邊幾國蠢蠢欲動。
幾國一起聯合試圖吞越,那時……禹國捷報頻傳。
誰也沒想到,盛國和越國勾結,他們真正的目的從來就是禹國。
可楚昭華也沒想到,皇兄此番為了擴展版圖貪心了,太多的勝利麻痹了他,導致他在伐越途中浸入太多資源,良國更是在這個時候選擇了明哲保身,禹國一時陷入了兩難境地。
而也是在那時,珈藍使者來禹,提出了求娶楚昭華的要求。
一開始,皇兄是拒絕的。
可……珈藍這些年來表現的太過於乖巧,導致滿朝文武對其了解並不算多。
待楚昭華察覺問題將人控制起來的時候,時間已經晚了。
他們在京中放出毒蟲污染水源,百姓一個 個手指生瘡開始腹瀉,滿京醫官無一人能找到對策。
她毫不猶豫向皇兄提出了親自帶領五千精兵上陣破了珈藍的想法。
她想,大不了戰死沙場,也比出嫁被那般羞辱的強。
皇兄拒絕了。
這是皇兄在位後,第二次滿眼愧疚的沖她道歉。
太久不理會朝政的她沒想到,為了援助戰場拉回戰局,皇兄調派了幾乎所有兵力。
如今整個京城,可調用的精兵竟不到兩萬,糧草更是岌岌可危,根本不足以支撐她帶兵殺向珈藍。<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後來。
她想到了出宮遊歷玩耍。
父皇說過,這江山只靠外人陳述去聽不行,要自己走出去看,才能了解的更深刻。
於是,她開始到處遊玩。
遊玩中,拋開了長公主的身份,她交到了很多朋友,後來……還遇到了一位藍顏知己。
那人和她很多想法不謀而合,他們一起結伴行走世間。
那些年,便成了楚昭華記憶里難得的快樂時光。
後來,他們順利相愛。
於是,她難得興奮的不得了,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皇嫂。
那日,她說:「嫂嫂,我遇到了一個同我志趣相投之人,我想他做我的駙馬。」
皇嫂當時笑著拍了拍她的額頭,說咱們的長公主如今居然想嫁了。
皇嫂答應了,要同皇兄言及此事。
她想,她喜歡的人,在朝中並無建樹,也沒什麼會影響到皇兄的根基,皇兄肯定會答應的非常利索。
事實也差不多。
在皇嫂找皇兄談過此事後,皇兄便找了她。
他說:「昭華,你是大禹聲名赫赫的長公主,滿朝文武不會有一人同意你嫁與一個普通人的。」
於是。
她和皇兄做了談判。
之後,那人在考取功名和上陣殺敵間選了後者。
他說:「那樣速度會快一些,我不想你等太久。」
後來。
那人也不負楚昭華的期盼。
他上陣拼命廝殺。
楚昭華心中有了掛念,便也不再外出遊山玩水。
她會日日為他誦經祈福,只等他安然歸來。
那人也爭氣,在一場場廝殺中,他一步步爬了起來,在軍中豎立了威望。
後來,在一場大戰中,他取下敵方首級,奪回被越國霸占長達八年之久的七座城池,還帶回了對方的降書。
一身戰功回京,他毫不猶豫當著滿朝文武的面,以戰功和兵符換一道賜婚聖旨。
可誰料,皇兄卻拒絕了。
她同那人一起,在乾清宮外跪了一天一夜,還去求了皇嫂。
可等來等去,她好不容易等到的賜婚聖旨,賜的竟是那人與一位尋常官家女子的婚。
楚昭華忘不了那晚皇兄對她說的話,他說:「昭華,那人是罪臣之子,他全家都被父皇滿門抄斬,可卻偏就巧合的在你出宮後和你相遇,你不覺得……太巧合了嗎?」
那時。
楚昭華怔怔看向了自己的皇兄和一旁擔憂又帶著歉疚的皇嫂。
她懷著複雜的心情看向二人:「皇兄,皇嫂,他的身份,你們是何時知曉的?」
皇兄只說了一句:「抱歉,皇兄日後會補償你的。」
楚昭華懂了。
他們知道有些日子了。
但因那人爭氣,他對禹國有用,所以……為了他能繼續全力為禹國廝殺,他們選擇了瞞著她。
她想,她大概明白了父皇臨終所言的那句皇兄比她更適合那個位子。
皇兄比她更心狠理智,他更在乎這江山,所以會選擇利益為先,他也……更懂得以帝王之術馭人心。
第397章 番外五:昭華篇(2)
後來。
她親自問了那人,他一開始接近自己,是否是因為知曉她的身份。
可那人,那個在他面前一直真誠的人,第一次在她眼前低下了頭。
他說:「昭華,我不願騙你,我承認一開始接近你時心存目的,可我只想弄清當年全家滅門真相。
我發誓,我為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真心的,子安此生只會心屬公主一人。」
她信他,但也不全信他,且他那一身戰功也不過能保他一命而已。
他們之間終歸是不可能了。
於是。
不知是抱著什麼樣的心態和目的,她親自為他們準備了婚禮。
皇兄這個帝王做的的確不錯,他懂得用人,大禹也在肉眼可見的一點點變好。
可楚昭華,卻感覺自己好像再也開心不起來了。
後來的兩年裡。
誰也沒想到越國帝王故作昏庸,惹得周邊幾國蠢蠢欲動。
幾國一起聯合試圖吞越,那時……禹國捷報頻傳。
誰也沒想到,盛國和越國勾結,他們真正的目的從來就是禹國。
可楚昭華也沒想到,皇兄此番為了擴展版圖貪心了,太多的勝利麻痹了他,導致他在伐越途中浸入太多資源,良國更是在這個時候選擇了明哲保身,禹國一時陷入了兩難境地。
而也是在那時,珈藍使者來禹,提出了求娶楚昭華的要求。
一開始,皇兄是拒絕的。
可……珈藍這些年來表現的太過於乖巧,導致滿朝文武對其了解並不算多。
待楚昭華察覺問題將人控制起來的時候,時間已經晚了。
他們在京中放出毒蟲污染水源,百姓一個 個手指生瘡開始腹瀉,滿京醫官無一人能找到對策。
她毫不猶豫向皇兄提出了親自帶領五千精兵上陣破了珈藍的想法。
她想,大不了戰死沙場,也比出嫁被那般羞辱的強。
皇兄拒絕了。
這是皇兄在位後,第二次滿眼愧疚的沖她道歉。
太久不理會朝政的她沒想到,為了援助戰場拉回戰局,皇兄調派了幾乎所有兵力。
如今整個京城,可調用的精兵竟不到兩萬,糧草更是岌岌可危,根本不足以支撐她帶兵殺向珈藍。<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