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趙熹放下茶,冷笑一聲:「眾口鑠金,人言可畏?我被人編排得還少麼?誰替我說話了?他們昨天罵我不是罵得很得意麼?怎麼,換成他們自己就受不了了!」

  陶希仁看著趙熹,道:「我從不容任何人詆毀你一句!」

  趙熹偏過眼。承平道:「希仁是君子,自然不同;可世上多小人,就是孔聖人也因見南子被污,何況我等凡庸?市井所言若非真相,身正不怕影子斜、日久見人心;若是真相,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其身不正、被人詬病難道不是正常?我已命人調查他們言行品德,是真是假不日即水落石出,到時候大家自然明白。」

  陶希仁道:「無論是真是假,不知真偽就不該傳揚,就是他們有錯,刑不上大夫!他們要麼是王爺族親、要麼是朝廷高官,他們名聲有污德行有損,是叫李家失尊朝廷失威啊!治國該依法、遵規矩,怎能因君主一時好惡胡亂行事!臣知王爺大君有所約束不想弄得不可收拾所以才叫下面人小懲大誡,可即已訴於刑督就叫他們查便是,就是王爺判他們無禮下令杖責也算有所出處,此等侮辱恐嚇行徑,於地痞流氓何異!王爺不日便要登大寶承大業,不可不慎啊!」

  承平嘆道:「希仁所言極是,承平受教了。不過這是確實非我二人授意,想來是百姓不知從何處聽聞此事、心有不平,所以才鬧成現在這樣子。承平會叫人儘快核查,向百姓說明真相,至於死老鼠之類事,想來也不會再發生。」

  陶希仁又看趙熹,趙熹恨道:「我已經手下留情!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你叫他們好生斟酌吧!」

  承平不贊成地喚了句:「熹兒!」

  趙熹抿抿唇,不再多言。

  陶希仁嘆道:「他們所作所為確實過分,可若不是大君代政、他們也不會鋌而走險。如今李氏叔伯受傷、國公又傳召兩位,實在不好了結。幸好王爺身子健朗,王爺大君又負荊請罪在宮中跪了一夜,謠言雖不應傳卻也叫百姓對王爺大君心生憐愛,等新朝立、百廢待興,大家忙於正事、王爺再對宗族稍加安撫,這事應該就能過去了。」

  承平敲了敲桌案:「說到這裡,希仁,本王打算叫王君同朝聽政。」

  陶希仁本已打算告退,聽聞這話當即毛髮聳立:「王爺,這可同當時約定的不一樣!」

  承平冷冷一笑:「先前的約定是熹兒不受封、不領功,我們何曾違背!以後熹兒也只會以帝君之名聽政,我龍座在前、他鳳椅在側,只諫不決,這還不成麼!」

  「這怎麼成!這豈不是復武后之路!」

  「我可不是李治,熹兒也不是武曌。」承平沉聲道,「那日他們如何咄咄逼人你也看見了,是可忍孰不可忍!他們對王位皇權虎視眈眈,本王偏不肯叫他們如意!」

  「此事萬萬不行!」

  「行不行不是你說了算!」趙熹怒道,「你說不容旁人詆毀於我,辱我者眾;你說他們不該喪禮鬧事,他們橫行無忌!你希望禮教昌隆各司其職各歸其位,可事實如何!陶希仁,我們對你一再包容退讓,你卻管不了你的文官們!既然你說的話做不得准,就別再多事!」

  「你非要一意孤行!」

  「你非要同我作對!」

  陶希仁胸膛上下起伏似要爆開,他看看趙熹、又看看承平,二人都一般堅定。他比誰都清楚,這二人心智堅定、認定的事就絕不會回頭,他只得深吸了一口氣:「你們是君、我為臣,君有過失臣不能不諫!王君聽政之事,臣一定反對到底!」

  承平負手道:「那就看你本事。」

  陶希仁向二人一拜,跨步離去。

  「看來我要失去一個朋友了。」趙熹嘆道。

  承平牽起他的手,安慰道:「放心,他一直都是我們最忠誠的朋友。」

  第357章 完結

  陶希仁並非說說而已,他離了平園立刻四處奔走聯繫同僚知交同道好友,商議勸諫承平之事。但一來李溫喪事未了、有心的憐憫趙熹喪子之痛,承平又還未正式下詔、說不定只是氣憤之言,勸陶希仁靜觀其變;二來葬禮上剛有人大鬧一場、他們下場人所共見,大家身在朝堂清白高潔者寡、若因此被人揪住不放,又有幾人能經得住糾察?故也不敢出頭,如此一來,雖支持陶希仁者眾、真與他並肩作戰的少之又少,大都觀望而已。

  陶希仁焦急不已,非他要求速成,只因再過不久南征軍陸續回朝,他們皆對趙熹忠心不二、對他上朝聽政更是由衷擁護,那時再想勸服承平就更加困難了。

  由是陶希仁每每上朝必提此事,只是李溫喪禮後承平病好,朝政仍由承平處置、趙熹則在家休息,承平對陶希仁奏請勸諫高掛一旁、任陶希仁等說什麼都不作響應、拎其他要務來轉移話題,陶希仁又不忍置百姓於不顧來同承平慪氣,每每都被承平搪塞過去。

  一月後,韓東自瓊州歸。

  「所以,當真是沈家女因愛生恨?」

  韓東點點頭:「屬下趕在沈氏伏誅前見了她一面,怕她所言為虛又找來沈氏僕從和大公子親衛詢問,確實如此。」

  趙熹怒道:「不過拒婚就要我兒性命,沈氏是個瘋子不成!」

  韓東想了想,老實稟道:「據屬下所見,沈氏性情偏執乖張、常同父兄上陣殺敵,與一般女子很是不同。且,沈氏在大公子回京都前贈與大公子一柄匕首、大公子接了下來,在瓊州風俗、這邊是大公子許了這門婚事,所以沈氏才認為大公子背信棄義有意侮辱,故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