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頁
國公又向承平:「承平,你一向是個聰慧,為父的擔憂你不會不懂!便如你母親所言,情字太重難以割捨,可事關天下不得不痛啊!都說我寵愛魏氏,我何曾叫她參與朝政大事?你卻叫趙熹代政!趙家在軍中威望已至極,你還要他入朝,就算他臣服於你,你去後淳兒怎麼辦?淳兒的後人又怎麼辦!趙家難道會一直這樣臣服下去麼?就算趙熹是霍光、霍家又是什麼下場!愛重則教嚴,趙家為咱們辛勤一生,咱們豈忍他們家破人亡?這是為你、也是為他、為趙家啊!」
承平道:「趙氏出身卑賤、人口伶仃,如今也只有老將軍夫妻、趙福夫妻和一兒兩女,女兒總要出嫁、家中仍是單傳,李家卻子嗣綿延兄弟眾多,趙家怎麼可能權傾朝野顛覆李氏!如熹兒之英豪莫說雙元、婦人,就是男兒又有幾何?武曌之後哪有女皇!父親未免太過杞人憂天!」
國公夫人道:「就算不提前朝,趙熹作為妻子舉措無度,在家不能相夫教子在外浪蕩無形叫人恥笑,國母當為天下婦人表率,趙熹哪堪為表!仗都打完了、你還留著他作甚!」
「他有定國闊邊之功,征戰數十年連天倫之樂都不能享,孩兒又豈能負他!」承平看著國公,「父親,您最是心軟,熹兒這些年所作所為您全都看在眼裡,一定也對他倍加珍惜。趙熹絕不會害我李家,父親何苦咄咄逼人?」
國公嘆道:「功高蓋主,趙熹是雙元、不單是女人、還能做男人!他又野心勃勃,這樣的人怎麼會甘心屈於人下!就算他對你情真,你若先他一步離世,他就成脫籠猛虎了!你說武曌之後無女皇,他偏偏能做武曌!為了千秋萬代,不能冒險啊!我知道你捨不得他,可你是李家兒郎,怎能囿於兒女情長,你得對得起祖宗、對得起後世啊!這是你應擔之責!」
第355章 選擇
「責任?祖宗?後世?我要對得起他們、誰又對得起我?」承平苦笑兩聲,「父親、母親,你們還記得小時候在平陽,我們第一次吃荔枝麼?」
國公皺緊了眉,國公夫人也是一頭霧水,只聽承平緩緩道:「我記得很清楚。一年夏天,南邊送來幾筐荔枝,父親本說要留著待客、大家等第二天宴請再一起品嘗。二哥饞得很、不肯等到明天,魏姨娘在秉過父親後私下拿了一盤給他,沒想被母親知道。母親自然不肯落於人後,也拿了一盤迴來。
「那時候我才四歲,只在詩文中讀過荔枝,對這個禍國紅顏果好奇異常,聽說能品嘗一下、心裡開心極了,都等不得乳娘、自己急急跑到母親屋裡。我記得清清楚楚,屋子裡大哥正捏著一個晶瑩剔透的果子放進嘴裡,那果子不過核桃大小、散發陣陣甜香,知聞著味兒就能想像它的甜美滋味。我興奮不已,跑到母親膝前,踮著腳去看桌上的盤子,白瓷盤裡只剩了三個鐵鏽色的果子--母親忘了我,把荔枝分給大哥和來做客的姨娘母女吃了。」
國公夫人也皺起眉來,面露不悅。承平繼續道:「但我並沒有不開心,我本就不得寵,還有三個已經足夠了,何況明天還有呢!誰知只剩這三個也不是我的--為了公平,母親將三個果子分給了在場的三個孩子,一人一顆。」
「我有點失落,不過還好,畢竟還有一顆,如果不是為著公平、我連這一顆都沒有呢!就這一顆我也沒吃到嘴裡--因我進屋時太過心急忘了請安,母親罰我第二天才能吃。等就等吧,誰叫我犯了錯?誰知第二天來的客人太多、荔枝又被吃得太多,竟不夠分了!沒辦法,我們幾個孩子不能再參席、每個客人供給的荔枝由三顆變為兩顆,就是這樣,仍少一顆……那年,我成了家裡唯一沒吃到荔枝的人。」
國公愕然,不由教訓:「這麼一件瑣碎小事你居然記了這麼久!就當你說的是真,那時你雖年紀小卻也是主人,讓客人賓至如歸是待客之道、也關係李家顏面,你難道不當讓?更何況沒有李家也沒有這些荔枝,為了李家就是用了你的荔枝又如何!不過一顆小小荔枝,家裡也不是只吃了一次,難道你次次都沒吃到麼?你竟然怨恨在心!」
承平笑道:「孩兒豈敢怨恨?不過自此之後我猛然明白,我本就非父母愛子、未寄託什麼希望、也未承載什麼深情,我不過是一個空空的椅子,大家只關心被占著的地方、卻不在乎上面坐著誰。不過世情如此,誰都沒辦法,別人不在乎我,只有自己在乎自己了;家裡的荔枝我做不得主、就弄些自己能做主的東西。」承平看著國公夫婦,「我只要自己快樂。」
國公夫人毫無疼惜,只覺承平矯情又小氣,夫人氣道:「堂堂男兒氣量如此狹小,你可真叫我丟臉!」
國公也道:「本以為你心懷天下,誰知連一顆小小荔枝都容不下,你已經不是個孩子了!你不要再提這些玉瑕珠纇、毫無意義!我命你休掉趙熹,你若不肯就叫你母親下旨!此事絕無餘地!」
承平嘆了口氣:「天下不是荔枝,父親,你非要父子決裂麼?」
國公夫人怒斥:「承平,你竟然要為了一個雙元背棄父母宗族!」
「早在平陽承平初初向父母表明心意時父親就要將我逐出家門了,那時承平不懼、現在承平難道會退縮麼?」承平站起身來,「父親,您和母親既然不願意要我這個兒子,我們便不談情、只論事。您在此時發難無非是覺得南徵結束、大軍未歸,趙熹已無用處、擁躉卻還未來,您為父、先天占優,朝中又有您舊部,處置趙熹、處置我,都輕而易舉。可您難道沒想過,南征大勝、我和趙熹名望正盛,朝中群臣真能聽您不成?您只看到高岩宋榮聲默然不語,怎不想他們為您一手提拔、為何不為您搖旗吶喊!退一萬步,就算朝中眾臣聽從於您,我和趙熹也絕不會任人擺布,我們突出京都、戰亂再起,您對得起天下、對得起宗族麼?或者您已下定決心取我一家三口性命!」
承平道:「趙氏出身卑賤、人口伶仃,如今也只有老將軍夫妻、趙福夫妻和一兒兩女,女兒總要出嫁、家中仍是單傳,李家卻子嗣綿延兄弟眾多,趙家怎麼可能權傾朝野顛覆李氏!如熹兒之英豪莫說雙元、婦人,就是男兒又有幾何?武曌之後哪有女皇!父親未免太過杞人憂天!」
國公夫人道:「就算不提前朝,趙熹作為妻子舉措無度,在家不能相夫教子在外浪蕩無形叫人恥笑,國母當為天下婦人表率,趙熹哪堪為表!仗都打完了、你還留著他作甚!」
「他有定國闊邊之功,征戰數十年連天倫之樂都不能享,孩兒又豈能負他!」承平看著國公,「父親,您最是心軟,熹兒這些年所作所為您全都看在眼裡,一定也對他倍加珍惜。趙熹絕不會害我李家,父親何苦咄咄逼人?」
國公嘆道:「功高蓋主,趙熹是雙元、不單是女人、還能做男人!他又野心勃勃,這樣的人怎麼會甘心屈於人下!就算他對你情真,你若先他一步離世,他就成脫籠猛虎了!你說武曌之後無女皇,他偏偏能做武曌!為了千秋萬代,不能冒險啊!我知道你捨不得他,可你是李家兒郎,怎能囿於兒女情長,你得對得起祖宗、對得起後世啊!這是你應擔之責!」
第355章 選擇
「責任?祖宗?後世?我要對得起他們、誰又對得起我?」承平苦笑兩聲,「父親、母親,你們還記得小時候在平陽,我們第一次吃荔枝麼?」
國公皺緊了眉,國公夫人也是一頭霧水,只聽承平緩緩道:「我記得很清楚。一年夏天,南邊送來幾筐荔枝,父親本說要留著待客、大家等第二天宴請再一起品嘗。二哥饞得很、不肯等到明天,魏姨娘在秉過父親後私下拿了一盤給他,沒想被母親知道。母親自然不肯落於人後,也拿了一盤迴來。
「那時候我才四歲,只在詩文中讀過荔枝,對這個禍國紅顏果好奇異常,聽說能品嘗一下、心裡開心極了,都等不得乳娘、自己急急跑到母親屋裡。我記得清清楚楚,屋子裡大哥正捏著一個晶瑩剔透的果子放進嘴裡,那果子不過核桃大小、散發陣陣甜香,知聞著味兒就能想像它的甜美滋味。我興奮不已,跑到母親膝前,踮著腳去看桌上的盤子,白瓷盤裡只剩了三個鐵鏽色的果子--母親忘了我,把荔枝分給大哥和來做客的姨娘母女吃了。」
國公夫人也皺起眉來,面露不悅。承平繼續道:「但我並沒有不開心,我本就不得寵,還有三個已經足夠了,何況明天還有呢!誰知只剩這三個也不是我的--為了公平,母親將三個果子分給了在場的三個孩子,一人一顆。」
「我有點失落,不過還好,畢竟還有一顆,如果不是為著公平、我連這一顆都沒有呢!就這一顆我也沒吃到嘴裡--因我進屋時太過心急忘了請安,母親罰我第二天才能吃。等就等吧,誰叫我犯了錯?誰知第二天來的客人太多、荔枝又被吃得太多,竟不夠分了!沒辦法,我們幾個孩子不能再參席、每個客人供給的荔枝由三顆變為兩顆,就是這樣,仍少一顆……那年,我成了家裡唯一沒吃到荔枝的人。」
國公愕然,不由教訓:「這麼一件瑣碎小事你居然記了這麼久!就當你說的是真,那時你雖年紀小卻也是主人,讓客人賓至如歸是待客之道、也關係李家顏面,你難道不當讓?更何況沒有李家也沒有這些荔枝,為了李家就是用了你的荔枝又如何!不過一顆小小荔枝,家裡也不是只吃了一次,難道你次次都沒吃到麼?你竟然怨恨在心!」
承平笑道:「孩兒豈敢怨恨?不過自此之後我猛然明白,我本就非父母愛子、未寄託什麼希望、也未承載什麼深情,我不過是一個空空的椅子,大家只關心被占著的地方、卻不在乎上面坐著誰。不過世情如此,誰都沒辦法,別人不在乎我,只有自己在乎自己了;家裡的荔枝我做不得主、就弄些自己能做主的東西。」承平看著國公夫婦,「我只要自己快樂。」
國公夫人毫無疼惜,只覺承平矯情又小氣,夫人氣道:「堂堂男兒氣量如此狹小,你可真叫我丟臉!」
國公也道:「本以為你心懷天下,誰知連一顆小小荔枝都容不下,你已經不是個孩子了!你不要再提這些玉瑕珠纇、毫無意義!我命你休掉趙熹,你若不肯就叫你母親下旨!此事絕無餘地!」
承平嘆了口氣:「天下不是荔枝,父親,你非要父子決裂麼?」
國公夫人怒斥:「承平,你竟然要為了一個雙元背棄父母宗族!」
「早在平陽承平初初向父母表明心意時父親就要將我逐出家門了,那時承平不懼、現在承平難道會退縮麼?」承平站起身來,「父親,您和母親既然不願意要我這個兒子,我們便不談情、只論事。您在此時發難無非是覺得南徵結束、大軍未歸,趙熹已無用處、擁躉卻還未來,您為父、先天占優,朝中又有您舊部,處置趙熹、處置我,都輕而易舉。可您難道沒想過,南征大勝、我和趙熹名望正盛,朝中群臣真能聽您不成?您只看到高岩宋榮聲默然不語,怎不想他們為您一手提拔、為何不為您搖旗吶喊!退一萬步,就算朝中眾臣聽從於您,我和趙熹也絕不會任人擺布,我們突出京都、戰亂再起,您對得起天下、對得起宗族麼?或者您已下定決心取我一家三口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