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頁
她道:「汪家那姑娘,其實是有些可惜的。」
「那時候幼涵實在不聽話,德妃又無法為我所用,當時我就想,再選一個有孕的妃嬪,若是能誕育皇子,那就萬無一失,可若無法誕育皇子,也可以為我所用。」
「汪氏不過是小門小戶,普通官宦之家出身的低位宮妃,即便是生子難產,血崩而亡也不如何要緊,」莊懿太后嘆了口氣,「原本只是想賭一把,沒想到她到底沒活下來,也只生了個公主。」
沈初宜緊緊攥著手,聽得心裡火氣上涌。
汪亦晴當時或許已經猜到了莊懿太后的心思,即便她所生的是個公主,心裡其實也害怕,生怕小公主被莊懿太后抱走,以後不知要面對什麼樣的命運。
所以她拼命叫來了沈初宜,對蕭元宸和沈初宜託孤。
平日裡最平凡的她,為了孩子,卻堅強聰明了一回。
若沈初宜膝下沒有孩子,她一定會把孩子託付給沈初宜,但當時沈初宜也即將生產,硬要給沈初宜太不合理,便只能給恭睿太后。
恭睿太后無論如何,都是皇帝的生母,她同莊懿太后天然就是對立的。
思及此,沈初宜心裡深深嘆了口氣。
為汪亦晴的聰慧,也為莊懿太后的冷漠。
蕭元宸難以置信:「母后,當時根本不知靜貴嬪所懷究竟是男是女,你便直接下手,難道不是太過武斷?」
莊懿太后淡淡看向他,冷笑一聲:「你不知道,哀家等了多少年。」
「一日,一月,一季,一年,一晃神,三十年都過去了。」
「歲月太漫長,等待太讓人難熬,我不賭一把,就只能等下一個有孕的宮妃,等待會讓人發瘋的。」
「不過幸好,蒼天有眼,給了我莫大的機緣。」
最後的結局是,中秋宮宴,李幼涵成功受傷,無法養育皇子,莊懿太后牢牢把二皇子掌握在手心裡。
如此一來,無論汪亦晴所生是男是女,她以後如何,莊懿太后都不在乎了。
所以三公主才那麼順利落到了恭睿太后手中。
她根本就沒在乎過汪亦晴是否會因此而亡,也沒有在乎過那個孩子能否平安生下來。
她只是不想等了。
一條人命,就這樣輕描淡寫地說了過去,莊懿太后甚至都不覺得惋惜,也絲毫不覺得愧疚。
蕭元宸嘆了口氣:「您為何不留她一命?」
莊懿太后看向他,淡淡道:「因為哀家也不知道,那會要了她的命,女人生產本就艱難,她的情況特殊罷了。」
這個話題太涼薄了,沈初宜幾乎都要聽不下去。
蕭元宸目光微閃,問:「說碧雲宮鬧鬼之事吧。」
「那時候母后已經萬無一失了吧,因何還要動手?」
「對於母后應該沒有任何好處。」
若非這件事,最後牽連到邢才人發瘋,也不會從此引出陳璧和程雪寒。
這一連串的事故,仿佛就是為了故意把莊懿太后引出來,逼迫她動手弒君。
她今日不動手,明日死的就是她。
慎刑司有多殘酷,她親眼見過,自然是知曉的,程雪寒再堅持,再忠心,也總有支撐不住的那一日。
況且,只要細心,過往一切仔細偵查,總能查到程雪寒同她的關系,查到早年那些事。
無論是否有證據,都能讓蕭元宸找藉口慢慢把她困死在壽康宮。
到時候只要說母后思念先帝,追隨而去,便不會再有任何疏漏。
對於皇帝而言,事情真相併不重要,甚至她在史書中的名聲也不重要,平靜把這件事掩蓋過去,宮內宮外一片祥和才最重要。
莊懿太后陪伴先帝二十幾載,同他一起處置過無數次這樣的事情,最是清楚。
因此,她不得不提前動手,冒險在饒臨驛刺殺皇帝。
如此看來,她的做法最正確無比。
莊懿太后道:「碧雲宮鬧鬼之事,哀家以為皇帝很清楚,為的還是路勛。」
「前兩年你剛登基,要往凌煙閣加閣臣,哀家不便阻撓,可如今,你已經換掉了禮部、戶部的部分朝臣,現在還要動工部。」
「若讓你那樣順利成事,哀家的面子放在何處,定國公府又要如何自處?」
本身,雖然定國公並非身在工部,可工部上下卻有超過六名定國公府的旁支。
這五年來,蕭元宸已經動了太多定國公府的利益,亦或者說,他一點點侵吞了莊懿太后的權柄。
這讓太后娘娘無法忍受。
蕭元宸道:「碧雲宮之事,只為前朝,後來因何又去動邢才人,又要栽贓在蓁……貴妃身上?」
蕭元宸的稱呼轉換的十分生硬,聽起來仿佛有滿腔怨恨,這也讓莊懿太后十分愉悅。
「此事,倒是哀家不知情了。」
莊
懿太后道:「這些年,哀家讓程雪寒做過太多事,有些事,哀家不會告訴她究竟為何,也不會指點她如何行事,她很聰慧,知道要如何做。」
「或許因為當初魚骨之事,她以為哀家還是針對初宜吧,本來只要除掉邢才人就好,沒成想牽連出諸多事故。」<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那時候幼涵實在不聽話,德妃又無法為我所用,當時我就想,再選一個有孕的妃嬪,若是能誕育皇子,那就萬無一失,可若無法誕育皇子,也可以為我所用。」
「汪氏不過是小門小戶,普通官宦之家出身的低位宮妃,即便是生子難產,血崩而亡也不如何要緊,」莊懿太后嘆了口氣,「原本只是想賭一把,沒想到她到底沒活下來,也只生了個公主。」
沈初宜緊緊攥著手,聽得心裡火氣上涌。
汪亦晴當時或許已經猜到了莊懿太后的心思,即便她所生的是個公主,心裡其實也害怕,生怕小公主被莊懿太后抱走,以後不知要面對什麼樣的命運。
所以她拼命叫來了沈初宜,對蕭元宸和沈初宜託孤。
平日裡最平凡的她,為了孩子,卻堅強聰明了一回。
若沈初宜膝下沒有孩子,她一定會把孩子託付給沈初宜,但當時沈初宜也即將生產,硬要給沈初宜太不合理,便只能給恭睿太后。
恭睿太后無論如何,都是皇帝的生母,她同莊懿太后天然就是對立的。
思及此,沈初宜心裡深深嘆了口氣。
為汪亦晴的聰慧,也為莊懿太后的冷漠。
蕭元宸難以置信:「母后,當時根本不知靜貴嬪所懷究竟是男是女,你便直接下手,難道不是太過武斷?」
莊懿太后淡淡看向他,冷笑一聲:「你不知道,哀家等了多少年。」
「一日,一月,一季,一年,一晃神,三十年都過去了。」
「歲月太漫長,等待太讓人難熬,我不賭一把,就只能等下一個有孕的宮妃,等待會讓人發瘋的。」
「不過幸好,蒼天有眼,給了我莫大的機緣。」
最後的結局是,中秋宮宴,李幼涵成功受傷,無法養育皇子,莊懿太后牢牢把二皇子掌握在手心裡。
如此一來,無論汪亦晴所生是男是女,她以後如何,莊懿太后都不在乎了。
所以三公主才那麼順利落到了恭睿太后手中。
她根本就沒在乎過汪亦晴是否會因此而亡,也沒有在乎過那個孩子能否平安生下來。
她只是不想等了。
一條人命,就這樣輕描淡寫地說了過去,莊懿太后甚至都不覺得惋惜,也絲毫不覺得愧疚。
蕭元宸嘆了口氣:「您為何不留她一命?」
莊懿太后看向他,淡淡道:「因為哀家也不知道,那會要了她的命,女人生產本就艱難,她的情況特殊罷了。」
這個話題太涼薄了,沈初宜幾乎都要聽不下去。
蕭元宸目光微閃,問:「說碧雲宮鬧鬼之事吧。」
「那時候母后已經萬無一失了吧,因何還要動手?」
「對於母后應該沒有任何好處。」
若非這件事,最後牽連到邢才人發瘋,也不會從此引出陳璧和程雪寒。
這一連串的事故,仿佛就是為了故意把莊懿太后引出來,逼迫她動手弒君。
她今日不動手,明日死的就是她。
慎刑司有多殘酷,她親眼見過,自然是知曉的,程雪寒再堅持,再忠心,也總有支撐不住的那一日。
況且,只要細心,過往一切仔細偵查,總能查到程雪寒同她的關系,查到早年那些事。
無論是否有證據,都能讓蕭元宸找藉口慢慢把她困死在壽康宮。
到時候只要說母后思念先帝,追隨而去,便不會再有任何疏漏。
對於皇帝而言,事情真相併不重要,甚至她在史書中的名聲也不重要,平靜把這件事掩蓋過去,宮內宮外一片祥和才最重要。
莊懿太后陪伴先帝二十幾載,同他一起處置過無數次這樣的事情,最是清楚。
因此,她不得不提前動手,冒險在饒臨驛刺殺皇帝。
如此看來,她的做法最正確無比。
莊懿太后道:「碧雲宮鬧鬼之事,哀家以為皇帝很清楚,為的還是路勛。」
「前兩年你剛登基,要往凌煙閣加閣臣,哀家不便阻撓,可如今,你已經換掉了禮部、戶部的部分朝臣,現在還要動工部。」
「若讓你那樣順利成事,哀家的面子放在何處,定國公府又要如何自處?」
本身,雖然定國公並非身在工部,可工部上下卻有超過六名定國公府的旁支。
這五年來,蕭元宸已經動了太多定國公府的利益,亦或者說,他一點點侵吞了莊懿太后的權柄。
這讓太后娘娘無法忍受。
蕭元宸道:「碧雲宮之事,只為前朝,後來因何又去動邢才人,又要栽贓在蓁……貴妃身上?」
蕭元宸的稱呼轉換的十分生硬,聽起來仿佛有滿腔怨恨,這也讓莊懿太后十分愉悅。
「此事,倒是哀家不知情了。」
莊
懿太后道:「這些年,哀家讓程雪寒做過太多事,有些事,哀家不會告訴她究竟為何,也不會指點她如何行事,她很聰慧,知道要如何做。」
「或許因為當初魚骨之事,她以為哀家還是針對初宜吧,本來只要除掉邢才人就好,沒成想牽連出諸多事故。」<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