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頁
承安帝嘴唇蠕動著,說了什麼,但周圍人都沒聽清。
杜晚楓靠近了些。
「聖人,你大聲些,臣聽不清……」
承安帝努力想要抬起頭,但沒能做到。
杜晚楓湊得更近,耳朵都貼了上去。
然後,他整個人都僵住了。
直到他聽到董皇后一聲痛哭,太醫們慌慌張張擠上來,被擠到一邊的他仍在失神中。
「聖人駕崩了————」
承安三十年秋,承安帝駕崩。
原因是積勞成疾,久病不治。
按照遺詔,大皇子繼位。因為大皇子尚還年幼,由首輔魏階全力輔佐。
承安帝幼時登基,在位三十個年頭,根治黃患,驅除敵寇,整頓吏治,抑制土地兼併。全力支持魏階和年輕一代有識之士改革,終於開創了大閩王朝又一個盛世。
哪怕少年時也犯過一些錯,但他後面十年勵精圖治,滿朝文武皆知。
史官們也會給予他最公正的評價。
「公子,請你留在都城,助我們母子治理這天下——」董皇后對杜晚楓鄭重提出了請求。
新帝年幼,朝中雖然有魏階、張明淨這些人輔佐,可董皇后最信任的人還是杜晚楓。
不說別的,就說這後宮之中也絕不太平。蕭貴妃不在後,宮裡陸續多了不少皇子公主。
而且許多官員仗著新帝年幼,也容易生出別的心思。
甚至今日銳意改革的忠臣,以後未必還能保持這顆赤膽忠心。
董皇后雖然頗有些手腕,可面對這樣的重擔,還是感到惶然不安。
杜晚楓鄭重看著董皇后。
「娘娘,聖人也許不清楚,但你是知道我的勢力的,你就那麼放心我?」董妃聽到這話,忍不住落下淚來。
「公子,我知道你怕重蹈你父親的覆轍,但我用性命起誓,這樣的事情絕不會再發生在你頭上。只要我還有一口氣,也絕不會讓我的孩兒猜忌你。沒有公子,也就沒有我們母子的今天。」
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結局!
「晚楓哥哥……對不……不起……」
這是承安帝在杜晚楓耳旁最後說的話。
原本杜晚楓以為這輩子都等不到這一聲道歉,還有幼時時常喚他的那聲「晚楓哥哥」。
他緊緊握著他的手,仿佛還有更多話要說——
但其實他不說,杜晚楓也是明白的。
他走了,他希望他的晚楓哥哥能像過去一樣,繼續效忠這個王朝。
杜晚楓閉了一下眼,爾後睜開。
鄭重對董皇后道:「娘娘,杜某和寒食永遠忠於江山社稷和天下百姓。若有一日,寒食背離了初衷,那便也不復存在的意義了。」
「公子的意思是?」
「我願意重新走入朝堂,效忠新帝。只要娘娘還需要臣,臣就會在你們身邊。當有一日,娘娘不再需要臣,陛下也不希望有臣存在時,臣便會無條件離開朝堂,寒食也會淡出你們視線。」
董皇后明白杜晚楓的意思了。
「公子是想說你可以離開,但寒食卻不受朝廷轄制,他們行事都是自由的,只屬於公子?」
「不是屬於我,是屬於天下百姓,我只是暫時擁有他們指揮權罷了。娘娘,我想將寒食打造成一支在暗處支撐這個王朝的強大力量,他們不受一朝一代的制約,一切以江山社稷百姓安樂為出發點。當天下太平時,他們會退去。當重新需要這股力量時,他們會助力朝廷安定天下——」
杜晚楓看著董皇后,眸中一片赤誠。
「若娘娘信得過晚楓,晚楓此生願為娘娘和陛下傾盡全力,絕不相負也絕不背叛!」
董皇后熱淚盈眶。
「公子,如果是旁人和我說這話,我可能會懷疑他的用心。可是公子,我相信你!也相信你一力組建的寒食。他們都是赤膽忠心之人,大仁大義,都以蒼生為念。將這種信念世代傳承下去,不但會成為我大閩王朝最有力的一根支柱,還能給天下百姓帶來更多的希望。」
公子所說的不受一朝一代的制約,讓董皇后驀地明白了。
沒有哪個王朝能夠千秋萬代,大閩王朝終有一日也會消散於歷史塵埃中。
可寒食中人,尤其是他們遺留下來的精神,卻並不會隨著王朝消亡而湮滅。
只要這股力量還在,當處於戰火中的百姓需要他們時,他們就會挺身而出。
也只有公子這樣的人,才能跳脫出種種束縛,擁有這樣超凡的眼界。
董皇后和杜晚楓一樣,也擁有為天下蒼生謀福祉的胸懷與渴望。
在這一日,杜晚楓和董皇后還有新帝正式達成了協議。
大閩王朝後世君主也得謹遵此諭令。
朝廷認可了寒食的存在,並且不干涉寒食的行動。
相對的,若有一日寒食背離了初衷,做出有損江山社稷的事情,事實確鑿,寒食便就地解散、不復存在。
杜晚楓也會將這一條刻進寒食第一條必須遵守的鐵則里,寒食中人,若有誰試圖違背這點,那其他人便可誅殺之。
而今日他和皇室簽下的這份協議,對雙方都具有效力。
鴻康元年,新帝任命杜晚楓為吏部尚書,執掌人事大權。張明淨兼任都察院左都御史,言官之首。
再加上首輔魏階全力輔佐,新帝即便年幼,朝廷也很快便穩定了局面。<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杜晚楓靠近了些。
「聖人,你大聲些,臣聽不清……」
承安帝努力想要抬起頭,但沒能做到。
杜晚楓湊得更近,耳朵都貼了上去。
然後,他整個人都僵住了。
直到他聽到董皇后一聲痛哭,太醫們慌慌張張擠上來,被擠到一邊的他仍在失神中。
「聖人駕崩了————」
承安三十年秋,承安帝駕崩。
原因是積勞成疾,久病不治。
按照遺詔,大皇子繼位。因為大皇子尚還年幼,由首輔魏階全力輔佐。
承安帝幼時登基,在位三十個年頭,根治黃患,驅除敵寇,整頓吏治,抑制土地兼併。全力支持魏階和年輕一代有識之士改革,終於開創了大閩王朝又一個盛世。
哪怕少年時也犯過一些錯,但他後面十年勵精圖治,滿朝文武皆知。
史官們也會給予他最公正的評價。
「公子,請你留在都城,助我們母子治理這天下——」董皇后對杜晚楓鄭重提出了請求。
新帝年幼,朝中雖然有魏階、張明淨這些人輔佐,可董皇后最信任的人還是杜晚楓。
不說別的,就說這後宮之中也絕不太平。蕭貴妃不在後,宮裡陸續多了不少皇子公主。
而且許多官員仗著新帝年幼,也容易生出別的心思。
甚至今日銳意改革的忠臣,以後未必還能保持這顆赤膽忠心。
董皇后雖然頗有些手腕,可面對這樣的重擔,還是感到惶然不安。
杜晚楓鄭重看著董皇后。
「娘娘,聖人也許不清楚,但你是知道我的勢力的,你就那麼放心我?」董妃聽到這話,忍不住落下淚來。
「公子,我知道你怕重蹈你父親的覆轍,但我用性命起誓,這樣的事情絕不會再發生在你頭上。只要我還有一口氣,也絕不會讓我的孩兒猜忌你。沒有公子,也就沒有我們母子的今天。」
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結局!
「晚楓哥哥……對不……不起……」
這是承安帝在杜晚楓耳旁最後說的話。
原本杜晚楓以為這輩子都等不到這一聲道歉,還有幼時時常喚他的那聲「晚楓哥哥」。
他緊緊握著他的手,仿佛還有更多話要說——
但其實他不說,杜晚楓也是明白的。
他走了,他希望他的晚楓哥哥能像過去一樣,繼續效忠這個王朝。
杜晚楓閉了一下眼,爾後睜開。
鄭重對董皇后道:「娘娘,杜某和寒食永遠忠於江山社稷和天下百姓。若有一日,寒食背離了初衷,那便也不復存在的意義了。」
「公子的意思是?」
「我願意重新走入朝堂,效忠新帝。只要娘娘還需要臣,臣就會在你們身邊。當有一日,娘娘不再需要臣,陛下也不希望有臣存在時,臣便會無條件離開朝堂,寒食也會淡出你們視線。」
董皇后明白杜晚楓的意思了。
「公子是想說你可以離開,但寒食卻不受朝廷轄制,他們行事都是自由的,只屬於公子?」
「不是屬於我,是屬於天下百姓,我只是暫時擁有他們指揮權罷了。娘娘,我想將寒食打造成一支在暗處支撐這個王朝的強大力量,他們不受一朝一代的制約,一切以江山社稷百姓安樂為出發點。當天下太平時,他們會退去。當重新需要這股力量時,他們會助力朝廷安定天下——」
杜晚楓看著董皇后,眸中一片赤誠。
「若娘娘信得過晚楓,晚楓此生願為娘娘和陛下傾盡全力,絕不相負也絕不背叛!」
董皇后熱淚盈眶。
「公子,如果是旁人和我說這話,我可能會懷疑他的用心。可是公子,我相信你!也相信你一力組建的寒食。他們都是赤膽忠心之人,大仁大義,都以蒼生為念。將這種信念世代傳承下去,不但會成為我大閩王朝最有力的一根支柱,還能給天下百姓帶來更多的希望。」
公子所說的不受一朝一代的制約,讓董皇后驀地明白了。
沒有哪個王朝能夠千秋萬代,大閩王朝終有一日也會消散於歷史塵埃中。
可寒食中人,尤其是他們遺留下來的精神,卻並不會隨著王朝消亡而湮滅。
只要這股力量還在,當處於戰火中的百姓需要他們時,他們就會挺身而出。
也只有公子這樣的人,才能跳脫出種種束縛,擁有這樣超凡的眼界。
董皇后和杜晚楓一樣,也擁有為天下蒼生謀福祉的胸懷與渴望。
在這一日,杜晚楓和董皇后還有新帝正式達成了協議。
大閩王朝後世君主也得謹遵此諭令。
朝廷認可了寒食的存在,並且不干涉寒食的行動。
相對的,若有一日寒食背離了初衷,做出有損江山社稷的事情,事實確鑿,寒食便就地解散、不復存在。
杜晚楓也會將這一條刻進寒食第一條必須遵守的鐵則里,寒食中人,若有誰試圖違背這點,那其他人便可誅殺之。
而今日他和皇室簽下的這份協議,對雙方都具有效力。
鴻康元年,新帝任命杜晚楓為吏部尚書,執掌人事大權。張明淨兼任都察院左都御史,言官之首。
再加上首輔魏階全力輔佐,新帝即便年幼,朝廷也很快便穩定了局面。<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