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頁
什麼仇不仇的,真是沒意思。
楊軒已經徹底笑不出來了,他看向一旁蒼老佝僂的趙佶,印象中那位給他撐腰的厲害外祖,不知何時連腰都直不起來了。
「能和我做個交易嗎?」
「什麼?」沈澤安轉過頭去看他。
「雖說站錯了黨派,但趙家也罪不至死,留他們一命吧。」楊軒說道。
沈澤安感覺有些稀奇,他看起來很好說話嗎?
「憑什麼?」
「你不像會濫殺無辜的人,而且,我有東西可以和你交換。」楊軒道。
「你怎麼知道我能決定他們的生死?」沈澤安問道。
「你不想當皇帝?」
「還沒想好。」
「……」
「我到寧願你是,你比楊承合適,他太在乎世家關係,除不掉那些毒瘤的。」
……
明金三十六年秋,皇帝崩。
悠揚的喪鐘敲了三天,百姓紛紛戴孝,他們只知皇帝駕崩了,不知這喪鐘也是改朝換代的預告。
皇帝下葬得很快,守靈的時候皇子們一個不差,可等到皇帝下葬完後,登基的新帝卻姓沈。
沈澤安。
伴隨著三字一起發出的是減免賦稅的消息。
這個名字在中原和南方傳得極快,南方起義的百姓聽到這個消息都愣住了,起義軍首領看著面前臉色臭臭的俊美男子。
「皇上原先可是隴州人士?」
面色不好的人正是被打發來平定起義的楊軒,趙家祖籍在南方,沈澤安一合計就把他派遣下來了。
他看著起義軍首領,「是。」
他的字剛落下,這些拿著武器的起義軍就沸騰起來了,「沈澤安,好像是小沈大人,當初就是他給我們發糧食呢。」
「是啊是啊,我是豫州過來的,當時還在給小沈大人的萬民布上按了手印呢,沒想到是小沈大人當了皇帝。」
「當初隴遠打仗,小沈大人可厲害了,俺的命是大人救的……」
「小沈大人……」
一聲聲小沈大人不絕於耳,統統落在了陪同的京官耳里。
「原來是小沈大人當了皇帝。」起義軍首領面色和緩下來,無措的撓撓頭,「俺們是活不下去了才幹這個的,小沈大人沒怪俺們吧。」
看著他們的反應,前來勸降的楊軒愣住了,他目光複雜的搖搖頭,看著起義軍舉起的翻飛的藍白旗幟。
那是沈澤安在隴州時用的商旗顏色。
「他說,希望大家能安定下來,安居樂業。」
同樣的事情在中原反應更大,原本以為改朝換代而惶恐不已的百姓聽到小沈大人的名頭,都開始自覺配合政令。
積極得讓被貶出京城體驗民情的京官們心情複雜不已。
看著傳來的消息,沈澤安自己都驚訝了,他只是幫助了一小部分人,卻沒想到被百姓口口相傳成了傳遍天下的小沈大人。
何德何能啊。
君如船,民為水,沈澤安就是那被百姓高高載起的船,他的統治地位遠比大小管員們想像的穩。
哪怕這罰場上貪官污吏的血流了三天不止,也沒能動搖他在民眾心裡的評價。
沈澤安沒有改國號,只改了了年號,改明金為安慶。
這就意味著,大慶朝沒有亡,儘管他沒有大慶王朝的血脈,這舉動到是讓人不解,但刑場上的血都還沒幹,自然也沒人敢問。
「皇上何時正式登基?」宮殿裡,盧晉柏問道。
沈澤安搖搖頭,「還沒到時候,我什麼時候可以走,阿沐該等急了。」
盧晉柏有些無語,或者說先前爭來爭去的大臣都對現在的場面無語了。
沈澤安這個最後的贏家對皇位保持一種愛要不要的態度,先太子楊承不知為何突然不想當皇帝了。
剩下的人里,楊元明不同意讓楊軒上位,其他的四五六皇子到是想上位,不說其他人,他們甚至連楊軒都鬥不過,看上面三位都沒意見,一個個的也不敢出聲。
眼看沈澤安沒收拾他們,安安靜靜的當個普通宗室還能撈個榮華富貴。
沈澤安站起來伸伸腰,「讓楊承來,反正他還在養傷,也跑不去哪裡,乾脆處理一下政務。」
躺在床上爬不起來的楊承:……人言否?
這下子連盧晉源都無語了,他們盧家向來是中立派,沈澤安這一出搞得他們突然就成了保皇黨。
「你就不怕回來皇位就換人了?」盧晉源道。
「怎麼和皇上說話的?」盧晉柏訓了盧晉源一句,君臣就要有君臣的樣子。
沈澤安擺擺手不在意,「沒事,有師父師伯在,元明也在這邊不會有事的,就這樣,你們和楊承說一聲,我先走了。」
大概的惠民政策已經定下來了,為了保全趙家,楊軒把手裡的勢力都移交給了沈澤安。
有楊元明在,楊承那邊的勢力沈澤安也知道的七七八八,正主都不反對,下面的人也不願意丟了腦袋,自然是好好辦事。
現在天下安定,沈澤安實在按耐不住了。
圖塞,烏利木看著面前發病的且楔侯單于,遞出了手裡的瓷瓶。
第82章 好巧,我也是皇帝
夏去秋來, 中原的銀杏扇葉染上金綠之色,圖塞的草原卻依舊是一望無際的綠。
沈澤安到達北境時,迎接他的還是那個滿身金玉的俊俏青年。
楊軒已經徹底笑不出來了,他看向一旁蒼老佝僂的趙佶,印象中那位給他撐腰的厲害外祖,不知何時連腰都直不起來了。
「能和我做個交易嗎?」
「什麼?」沈澤安轉過頭去看他。
「雖說站錯了黨派,但趙家也罪不至死,留他們一命吧。」楊軒說道。
沈澤安感覺有些稀奇,他看起來很好說話嗎?
「憑什麼?」
「你不像會濫殺無辜的人,而且,我有東西可以和你交換。」楊軒道。
「你怎麼知道我能決定他們的生死?」沈澤安問道。
「你不想當皇帝?」
「還沒想好。」
「……」
「我到寧願你是,你比楊承合適,他太在乎世家關係,除不掉那些毒瘤的。」
……
明金三十六年秋,皇帝崩。
悠揚的喪鐘敲了三天,百姓紛紛戴孝,他們只知皇帝駕崩了,不知這喪鐘也是改朝換代的預告。
皇帝下葬得很快,守靈的時候皇子們一個不差,可等到皇帝下葬完後,登基的新帝卻姓沈。
沈澤安。
伴隨著三字一起發出的是減免賦稅的消息。
這個名字在中原和南方傳得極快,南方起義的百姓聽到這個消息都愣住了,起義軍首領看著面前臉色臭臭的俊美男子。
「皇上原先可是隴州人士?」
面色不好的人正是被打發來平定起義的楊軒,趙家祖籍在南方,沈澤安一合計就把他派遣下來了。
他看著起義軍首領,「是。」
他的字剛落下,這些拿著武器的起義軍就沸騰起來了,「沈澤安,好像是小沈大人,當初就是他給我們發糧食呢。」
「是啊是啊,我是豫州過來的,當時還在給小沈大人的萬民布上按了手印呢,沒想到是小沈大人當了皇帝。」
「當初隴遠打仗,小沈大人可厲害了,俺的命是大人救的……」
「小沈大人……」
一聲聲小沈大人不絕於耳,統統落在了陪同的京官耳里。
「原來是小沈大人當了皇帝。」起義軍首領面色和緩下來,無措的撓撓頭,「俺們是活不下去了才幹這個的,小沈大人沒怪俺們吧。」
看著他們的反應,前來勸降的楊軒愣住了,他目光複雜的搖搖頭,看著起義軍舉起的翻飛的藍白旗幟。
那是沈澤安在隴州時用的商旗顏色。
「他說,希望大家能安定下來,安居樂業。」
同樣的事情在中原反應更大,原本以為改朝換代而惶恐不已的百姓聽到小沈大人的名頭,都開始自覺配合政令。
積極得讓被貶出京城體驗民情的京官們心情複雜不已。
看著傳來的消息,沈澤安自己都驚訝了,他只是幫助了一小部分人,卻沒想到被百姓口口相傳成了傳遍天下的小沈大人。
何德何能啊。
君如船,民為水,沈澤安就是那被百姓高高載起的船,他的統治地位遠比大小管員們想像的穩。
哪怕這罰場上貪官污吏的血流了三天不止,也沒能動搖他在民眾心裡的評價。
沈澤安沒有改國號,只改了了年號,改明金為安慶。
這就意味著,大慶朝沒有亡,儘管他沒有大慶王朝的血脈,這舉動到是讓人不解,但刑場上的血都還沒幹,自然也沒人敢問。
「皇上何時正式登基?」宮殿裡,盧晉柏問道。
沈澤安搖搖頭,「還沒到時候,我什麼時候可以走,阿沐該等急了。」
盧晉柏有些無語,或者說先前爭來爭去的大臣都對現在的場面無語了。
沈澤安這個最後的贏家對皇位保持一種愛要不要的態度,先太子楊承不知為何突然不想當皇帝了。
剩下的人里,楊元明不同意讓楊軒上位,其他的四五六皇子到是想上位,不說其他人,他們甚至連楊軒都鬥不過,看上面三位都沒意見,一個個的也不敢出聲。
眼看沈澤安沒收拾他們,安安靜靜的當個普通宗室還能撈個榮華富貴。
沈澤安站起來伸伸腰,「讓楊承來,反正他還在養傷,也跑不去哪裡,乾脆處理一下政務。」
躺在床上爬不起來的楊承:……人言否?
這下子連盧晉源都無語了,他們盧家向來是中立派,沈澤安這一出搞得他們突然就成了保皇黨。
「你就不怕回來皇位就換人了?」盧晉源道。
「怎麼和皇上說話的?」盧晉柏訓了盧晉源一句,君臣就要有君臣的樣子。
沈澤安擺擺手不在意,「沒事,有師父師伯在,元明也在這邊不會有事的,就這樣,你們和楊承說一聲,我先走了。」
大概的惠民政策已經定下來了,為了保全趙家,楊軒把手裡的勢力都移交給了沈澤安。
有楊元明在,楊承那邊的勢力沈澤安也知道的七七八八,正主都不反對,下面的人也不願意丟了腦袋,自然是好好辦事。
現在天下安定,沈澤安實在按耐不住了。
圖塞,烏利木看著面前發病的且楔侯單于,遞出了手裡的瓷瓶。
第82章 好巧,我也是皇帝
夏去秋來, 中原的銀杏扇葉染上金綠之色,圖塞的草原卻依舊是一望無際的綠。
沈澤安到達北境時,迎接他的還是那個滿身金玉的俊俏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