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頁
這個計劃可以說是十分完美了,除了司徒容突然出現了意外。
而轉而鼓動太子去這麼做,那就不太容易了,因為太子很容易就會看穿三皇子的真意。哪怕太子無所畏懼,也會因為「憑什麼要便宜了老三」這種幼稚的理由,而做其他選擇。
三皇子嘆了一口氣,哪怕是皇子也不能為所欲為啊。
一行人終於快走到了京城地界。
只要過了莫尋山就是了。
莫尋山上有的就是知名的皇家寺院祈寧庵,住著先帝已經出家的後宮妃嬪,還有三公主。哪怕前朝餘孽已經沒了,三公主還是選擇留在了山上,為她慘死的十弟祈福。
往事如煙,所有人都要學會長大。
回京的隊伍就停在了莫尋山腳下,但太子的目的並不是祈寧庵,而是莫尋山附近的皇陵。太祖的陵墓就建在這附近,武帝的陵墓也修在了這裡,從他登基就開始修了,修了好些年。功臣會被賜予葬在皇陵旁邊的臣陵的榮耀,顧喬的父親顯國公雖然在最後沒有得到追封,但他在生前就已經為自己贏得了這份榮譽,死後也並沒有被剝奪。
葬禮草草,但陵墓卻十分莊重。
聞道成帶著顧喬去見了他爹娘,對待自己爹娘和對方的爹娘都要公平,不是嗎?在告訴武帝之前,聞道成決定先來上香設拜,先把這件事告訴顧喬的爹娘,徵得他們的同意。
顯國公夫妻合葬在一處,這些年都被守墓人打理得很好。守墓人不是別人,正是忠僕丁叔,他自請來為顯國公守墓,因為在顯國公府上他已經沒有活可以做了,可他自己的驕傲又不能允許他就這麼被小世子白白養著。
他們當年給予了他生的機會,現在就由他來守護他們的死後安寧。
第八十章
武帝十五年。
顯國公府小世子顧喬即將年滿六歲, 雍畿雙童, 無人不知。
當朝太子聞道成已是個八歲的小大人了,自六歲入讀文華堂之後,太子殿下的聰慧就在朝堂之上傳播了開來, 人人稱道,備受推崇。
這年同時也是周皇后的整歲千秋, 武帝十分重視,宮裡為此忙了個人仰馬翻。
顧喬的親娘司徒青, 這些天也被頻頻宣召入宮,陪伴在皇后的左右。每天顧喬醒來時,他娘已經入宮去了, 等晚上顧喬到點睡下的時候娘親還沒有回來。兩人雖住在一棟大宅, 卻日日不得相見,讓年幼的顧喬第一次明白了什麼叫思念。
顧喬想娘,顯國公很顯然也想念自己的娘子, 但是卻不好意思說。
於是, 就像所有家長一樣,顯國公選擇了「利用」兒子,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他白天一遍遍的和顧喬排練著晚上要顧喬和親娘說的話。
「少說多哭就完事了,明白嗎?重點是哭,聲淚俱下的哭, 抱著你娘的腿就不撒手的那種!」顯國公生怕一向乖巧的兒子不會撒謊騙人, 一遍遍的叮嚀囑咐,「剩下的話交給爹, 保證你重新天天見到娘,好不好?」
「好。」顧小喬乖巧的坐在高椅上,仰頭看著爹,那真的是他爹說什麼,他就信什麼,特別好騙。
國公爺也在心裡自我肯定的點了點頭,一個負責哭,一個負責說,肯定能無往不利!
父子倆拉鉤上吊,密謀完成。
顧小世子假裝弱勢,這還是頭一回,卻已經初露了未來崢嶸的端倪,心有成算,穩的一批。
大半夜的不睡覺,非要堅持等他娘回家,在他娘貼身侍女的眼皮子底下,困的頭一點一點的,像極了他前不久才得來的啄木鳥形的木頭玩具,但就是打死不合眼。並一直真的等到了他娘回家。遠遠的看見娘親的衣角,就跳下圓椅,飛撲而去。擠在娘的懷裡不說話,就吧嗒吧嗒的默默掉眼淚,要多委屈有多委屈,要多可憐有多可憐。
哭的司徒青可以說是肝腸寸斷,恨不能把自己的心剜了去,只求顧喬別哭了。
司徒青真受不了看見她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這麼委屈,殺人的心都有了:「是不是家裡的誰欺負你了?二房家的?顧寶?顧棲梧?還是你祖母?!」
司徒青和顧老太太的婆媳關係早已經遭到了王不見王。
顧喬一個勁的搖頭,不是,不是,都不是,最後才弱弱軟軟的道出了真相:「我想娘了,特別特別特別想。」
這話一出,連司徒青都要哭了,既心酸又欣慰的那種,這就是她的寶貝兒子啊。
連顯國公都沒想到他兒子可以哭的這麼成功,但也是因為太成功了,第二天一早顯國公才發現……老婆兒子都沒了。
問了侍女才知道,司徒青對於兒子想自己這件事的理解與解決辦法就是,帶著兒子一起入宮。
多大點事兒啊。司徒青如是說。
獨留顯國公獨守空閨:「???」
顧喬小朋友對於這個解決辦法倒是很開心,只要能一直和娘在一起,讓他去哪裡都可以。顧喬至今還沒入過宮,因為他之前實在是太小了,未免御前失儀,大臣家誰也不會帶著還沒上學讀書的稚童進宮面聖。
哪怕司徒青與周皇后是手帕交,情同姐妹也沒用。畢竟連周家的孩子也都是這樣,五六歲之前是不會入宮的。
不過,周皇后倒是想顧喬想的緊,逢年過節都不會忘記顧喬,送過各式各樣的禮物和玩具,幾乎太子有的,顧喬都會有一份類似的。顧喬最近最喜歡的那個木頭做的啄木鳥就是周皇后派人送來的,在啄木鳥的肚子上還刻了一個小小的「喬」字。
而轉而鼓動太子去這麼做,那就不太容易了,因為太子很容易就會看穿三皇子的真意。哪怕太子無所畏懼,也會因為「憑什麼要便宜了老三」這種幼稚的理由,而做其他選擇。
三皇子嘆了一口氣,哪怕是皇子也不能為所欲為啊。
一行人終於快走到了京城地界。
只要過了莫尋山就是了。
莫尋山上有的就是知名的皇家寺院祈寧庵,住著先帝已經出家的後宮妃嬪,還有三公主。哪怕前朝餘孽已經沒了,三公主還是選擇留在了山上,為她慘死的十弟祈福。
往事如煙,所有人都要學會長大。
回京的隊伍就停在了莫尋山腳下,但太子的目的並不是祈寧庵,而是莫尋山附近的皇陵。太祖的陵墓就建在這附近,武帝的陵墓也修在了這裡,從他登基就開始修了,修了好些年。功臣會被賜予葬在皇陵旁邊的臣陵的榮耀,顧喬的父親顯國公雖然在最後沒有得到追封,但他在生前就已經為自己贏得了這份榮譽,死後也並沒有被剝奪。
葬禮草草,但陵墓卻十分莊重。
聞道成帶著顧喬去見了他爹娘,對待自己爹娘和對方的爹娘都要公平,不是嗎?在告訴武帝之前,聞道成決定先來上香設拜,先把這件事告訴顧喬的爹娘,徵得他們的同意。
顯國公夫妻合葬在一處,這些年都被守墓人打理得很好。守墓人不是別人,正是忠僕丁叔,他自請來為顯國公守墓,因為在顯國公府上他已經沒有活可以做了,可他自己的驕傲又不能允許他就這麼被小世子白白養著。
他們當年給予了他生的機會,現在就由他來守護他們的死後安寧。
第八十章
武帝十五年。
顯國公府小世子顧喬即將年滿六歲, 雍畿雙童, 無人不知。
當朝太子聞道成已是個八歲的小大人了,自六歲入讀文華堂之後,太子殿下的聰慧就在朝堂之上傳播了開來, 人人稱道,備受推崇。
這年同時也是周皇后的整歲千秋, 武帝十分重視,宮裡為此忙了個人仰馬翻。
顧喬的親娘司徒青, 這些天也被頻頻宣召入宮,陪伴在皇后的左右。每天顧喬醒來時,他娘已經入宮去了, 等晚上顧喬到點睡下的時候娘親還沒有回來。兩人雖住在一棟大宅, 卻日日不得相見,讓年幼的顧喬第一次明白了什麼叫思念。
顧喬想娘,顯國公很顯然也想念自己的娘子, 但是卻不好意思說。
於是, 就像所有家長一樣,顯國公選擇了「利用」兒子,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他白天一遍遍的和顧喬排練著晚上要顧喬和親娘說的話。
「少說多哭就完事了,明白嗎?重點是哭,聲淚俱下的哭, 抱著你娘的腿就不撒手的那種!」顯國公生怕一向乖巧的兒子不會撒謊騙人, 一遍遍的叮嚀囑咐,「剩下的話交給爹, 保證你重新天天見到娘,好不好?」
「好。」顧小喬乖巧的坐在高椅上,仰頭看著爹,那真的是他爹說什麼,他就信什麼,特別好騙。
國公爺也在心裡自我肯定的點了點頭,一個負責哭,一個負責說,肯定能無往不利!
父子倆拉鉤上吊,密謀完成。
顧小世子假裝弱勢,這還是頭一回,卻已經初露了未來崢嶸的端倪,心有成算,穩的一批。
大半夜的不睡覺,非要堅持等他娘回家,在他娘貼身侍女的眼皮子底下,困的頭一點一點的,像極了他前不久才得來的啄木鳥形的木頭玩具,但就是打死不合眼。並一直真的等到了他娘回家。遠遠的看見娘親的衣角,就跳下圓椅,飛撲而去。擠在娘的懷裡不說話,就吧嗒吧嗒的默默掉眼淚,要多委屈有多委屈,要多可憐有多可憐。
哭的司徒青可以說是肝腸寸斷,恨不能把自己的心剜了去,只求顧喬別哭了。
司徒青真受不了看見她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這麼委屈,殺人的心都有了:「是不是家裡的誰欺負你了?二房家的?顧寶?顧棲梧?還是你祖母?!」
司徒青和顧老太太的婆媳關係早已經遭到了王不見王。
顧喬一個勁的搖頭,不是,不是,都不是,最後才弱弱軟軟的道出了真相:「我想娘了,特別特別特別想。」
這話一出,連司徒青都要哭了,既心酸又欣慰的那種,這就是她的寶貝兒子啊。
連顯國公都沒想到他兒子可以哭的這麼成功,但也是因為太成功了,第二天一早顯國公才發現……老婆兒子都沒了。
問了侍女才知道,司徒青對於兒子想自己這件事的理解與解決辦法就是,帶著兒子一起入宮。
多大點事兒啊。司徒青如是說。
獨留顯國公獨守空閨:「???」
顧喬小朋友對於這個解決辦法倒是很開心,只要能一直和娘在一起,讓他去哪裡都可以。顧喬至今還沒入過宮,因為他之前實在是太小了,未免御前失儀,大臣家誰也不會帶著還沒上學讀書的稚童進宮面聖。
哪怕司徒青與周皇后是手帕交,情同姐妹也沒用。畢竟連周家的孩子也都是這樣,五六歲之前是不會入宮的。
不過,周皇后倒是想顧喬想的緊,逢年過節都不會忘記顧喬,送過各式各樣的禮物和玩具,幾乎太子有的,顧喬都會有一份類似的。顧喬最近最喜歡的那個木頭做的啄木鳥就是周皇后派人送來的,在啄木鳥的肚子上還刻了一個小小的「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