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頁
她掙扎了會兒,實在推拒不過,只能被壓在榻上任他胡為。
第112章
長公主此次新派來的女管事姓徐, 徐管事正在熟悉內務呢,忽然聽見小公爺略有焦急地喚:「來人,請大夫過來!」
小公爺和夫人抱著琉璃鏡就進了屋裡,直到天黑都沒出來, 這會兒突然要請大夫了?徐管事也不敢耽擱, 當即著腿腳快的男僕去請, 自己站在門外聽候差遣。
又過了會兒, 小公爺的清潤嗓音再次傳出, 這回卻透著些古怪:「算了,不必請了,你下去吧, 夫人...醒了。」
小公爺這麼反覆無常實在前所未有,徐管事心下憂慮, 抬眸從門縫裡看去一眼,就見屋裡那張貴妃榻上,小公爺正摟著夫人溫聲安慰,夫人別過臉不肯看他,似乎還在置氣。
古怪的是, 貴妃榻上鋪著的一塊羊毛氈子竟然濕了大半兒,深色的痕跡異常顯眼,屋裡瀰漫著一股香馥馥的味道。
徐管事臉上一熱, 忙低下頭匆匆離去,再不敢多看一眼。
謝鈺忍著笑, 柔聲哄勸:「我方才查了書,那不是失 禁, 是女子情動時的一種特殊反應,沒什麼好丟臉的...」
沈椿這會兒活吃了他的心都有, 怒聲道:「你,你閉嘴!還不是你害的!」
近來事務繁忙,倆人許久不曾同房,謝鈺熾硬無比,折騰得格外久,她都數不過來自己丟了幾回,更要命的是,貴妃榻邊兒就放著那面映照得人清晰無比的琉璃鏡,她只要一抬眼,就能把自己看個清清楚楚。
到了最後,她實在吃不住了,泄去之後便直接昏了過去,醒來之後見到自己弄出的滿目狼藉,簡直恨不能再昏過去一回。
她打定主意最少一個月不跟謝鈺說話,翻過身兀自睡了。
謝鈺任勞任怨地為她清理起來,又瞥見她纖細腳腕上有五道清晰指印,那是他握住她腳踝架在自己肩上時留下的。
他喉間發緊,忙調開視線不敢亂看。
接下來的幾天,沈椿見他便啐,壓根不讓他近身,直到新刺史上任,發了張帖子到家裡,她才不得不向謝鈺請教:「這宴會咱們去是不去?」
她撓了撓臉:「我怎麼覺得有點不對頭呢?哪有上官一過來先擺宴請客的?莫不是暗示咱們送禮
?」
謝鈺目光在那落款的名字上凝了片刻,又頷首:「自然得去。」
他耐心同她解釋:「這次新來的太守崔清河是我開蒙恩師,於我有教導之情提攜之恩,我亦視他如親長。」他有幾分感嘆:「恩師年近七十,本有機會在中樞致仕,他卻自請來這偏遠之地,怕也是存了為我護航的心思。」
之前沈椿在長安的時候,交際往來都有長公主打點,她在後面提筷子開吃就行,這還是她第一次以女主人的身份去應酬,意義非凡。
更別說這位新刺史是謝鈺親長,這次赴宴她要是搞砸了,沒法兒跟謝鈺交代就不說了,她以後在謝鈺的親朋圈子裡得是什麼名聲喲!
沈椿一下子壓力倍增。
......
崔刺史也在府里和夫人商議此事:「...這次宴會蓮談要攜夫人過來,你準備一下,別疏忽了他夫人。」
崔夫人卻似有些不滿,嘆了聲:「之前聽說蓮談和離,我以為咱家囡囡有機會了,沒想到轉臉兒他和夫人竟又和好了,這叫什麼事兒啊!」
囡囡是她孫女小名,這孩子自小養在他們身邊,最得祖父母疼愛,因此性子也嬌氣拿大,說話不走腦子,下嫁吃不了苦,上嫁受不了罪,久而久之婚事竟成了老兩口的一樁心病。
後來聽說謝鈺和離,雖是再婚之身,但人才品貌都是一等一的,他們和謝家又知根知底,本想找謝國公和公主說道說道呢,謝鈺又和沈椿重歸於好了。
他家孫女雖說素質品貌一般,但好歹出身在哪兒擱著,拖到快十八了還沒嫁出去,沈椿那等出身居然能嫁給謝鈺,實在讓人心裡泛酸。
她對沈椿難免有幾分看法:「婚姻大事哪有說離就離說好就好的道理?聽說這女子出身鄉野,行事果然沒章法!」
崔刺史似笑非笑:「當初我說和謝家議親,你卻計較蓮談遭了貶謫,猶猶豫豫拿不定主意,現在人家起復了,前途大好,你又在這兒說他夫人酸話,可讓我說你什麼好?」
和自家夫人看法相反,崔刺史覺得,這女子敢在謝鈺風頭正盛之時和他和離,又在他落魄之時陪伴左右,其心性人品可見一斑了。
高門貴人常見,心性赤誠之人卻世間少有,要他說,蓮談的眼光極好。
崔夫人被揶揄的臉上一紅,嘆息道:「我倒不是嫌貧愛富,就咱家囡囡那脾氣,那就不是能跟謝鈺到鄉下過苦日子的料,我是怕兩家成婚不成反結仇。」
被丈夫擠兌了一句,她勉強把不滿之心壓下兩分,退下張羅起來。
等宴會那天,謝鈺攜沈椿來府里拜會,她用略微挑剔的目光打量沈椿幾眼,這女孩年少,規矩也不大周全,舉手投足略有僵硬。
不過那樣貌確實極美,灼若芙蕖,和玉樹瓊林的謝鈺十分相配,倆人打扮得都十分素雅,只是沈椿發間的一隻蓮花玉釵卻是晶瑩剔透,是世間難尋的寶貝,這花樣想必是謝鈺為她特意制的,足見謝鈺又多喜歡她了。<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第112章
長公主此次新派來的女管事姓徐, 徐管事正在熟悉內務呢,忽然聽見小公爺略有焦急地喚:「來人,請大夫過來!」
小公爺和夫人抱著琉璃鏡就進了屋裡,直到天黑都沒出來, 這會兒突然要請大夫了?徐管事也不敢耽擱, 當即著腿腳快的男僕去請, 自己站在門外聽候差遣。
又過了會兒, 小公爺的清潤嗓音再次傳出, 這回卻透著些古怪:「算了,不必請了,你下去吧, 夫人...醒了。」
小公爺這麼反覆無常實在前所未有,徐管事心下憂慮, 抬眸從門縫裡看去一眼,就見屋裡那張貴妃榻上,小公爺正摟著夫人溫聲安慰,夫人別過臉不肯看他,似乎還在置氣。
古怪的是, 貴妃榻上鋪著的一塊羊毛氈子竟然濕了大半兒,深色的痕跡異常顯眼,屋裡瀰漫著一股香馥馥的味道。
徐管事臉上一熱, 忙低下頭匆匆離去,再不敢多看一眼。
謝鈺忍著笑, 柔聲哄勸:「我方才查了書,那不是失 禁, 是女子情動時的一種特殊反應,沒什麼好丟臉的...」
沈椿這會兒活吃了他的心都有, 怒聲道:「你,你閉嘴!還不是你害的!」
近來事務繁忙,倆人許久不曾同房,謝鈺熾硬無比,折騰得格外久,她都數不過來自己丟了幾回,更要命的是,貴妃榻邊兒就放著那面映照得人清晰無比的琉璃鏡,她只要一抬眼,就能把自己看個清清楚楚。
到了最後,她實在吃不住了,泄去之後便直接昏了過去,醒來之後見到自己弄出的滿目狼藉,簡直恨不能再昏過去一回。
她打定主意最少一個月不跟謝鈺說話,翻過身兀自睡了。
謝鈺任勞任怨地為她清理起來,又瞥見她纖細腳腕上有五道清晰指印,那是他握住她腳踝架在自己肩上時留下的。
他喉間發緊,忙調開視線不敢亂看。
接下來的幾天,沈椿見他便啐,壓根不讓他近身,直到新刺史上任,發了張帖子到家裡,她才不得不向謝鈺請教:「這宴會咱們去是不去?」
她撓了撓臉:「我怎麼覺得有點不對頭呢?哪有上官一過來先擺宴請客的?莫不是暗示咱們送禮
?」
謝鈺目光在那落款的名字上凝了片刻,又頷首:「自然得去。」
他耐心同她解釋:「這次新來的太守崔清河是我開蒙恩師,於我有教導之情提攜之恩,我亦視他如親長。」他有幾分感嘆:「恩師年近七十,本有機會在中樞致仕,他卻自請來這偏遠之地,怕也是存了為我護航的心思。」
之前沈椿在長安的時候,交際往來都有長公主打點,她在後面提筷子開吃就行,這還是她第一次以女主人的身份去應酬,意義非凡。
更別說這位新刺史是謝鈺親長,這次赴宴她要是搞砸了,沒法兒跟謝鈺交代就不說了,她以後在謝鈺的親朋圈子裡得是什麼名聲喲!
沈椿一下子壓力倍增。
......
崔刺史也在府里和夫人商議此事:「...這次宴會蓮談要攜夫人過來,你準備一下,別疏忽了他夫人。」
崔夫人卻似有些不滿,嘆了聲:「之前聽說蓮談和離,我以為咱家囡囡有機會了,沒想到轉臉兒他和夫人竟又和好了,這叫什麼事兒啊!」
囡囡是她孫女小名,這孩子自小養在他們身邊,最得祖父母疼愛,因此性子也嬌氣拿大,說話不走腦子,下嫁吃不了苦,上嫁受不了罪,久而久之婚事竟成了老兩口的一樁心病。
後來聽說謝鈺和離,雖是再婚之身,但人才品貌都是一等一的,他們和謝家又知根知底,本想找謝國公和公主說道說道呢,謝鈺又和沈椿重歸於好了。
他家孫女雖說素質品貌一般,但好歹出身在哪兒擱著,拖到快十八了還沒嫁出去,沈椿那等出身居然能嫁給謝鈺,實在讓人心裡泛酸。
她對沈椿難免有幾分看法:「婚姻大事哪有說離就離說好就好的道理?聽說這女子出身鄉野,行事果然沒章法!」
崔刺史似笑非笑:「當初我說和謝家議親,你卻計較蓮談遭了貶謫,猶猶豫豫拿不定主意,現在人家起復了,前途大好,你又在這兒說他夫人酸話,可讓我說你什麼好?」
和自家夫人看法相反,崔刺史覺得,這女子敢在謝鈺風頭正盛之時和他和離,又在他落魄之時陪伴左右,其心性人品可見一斑了。
高門貴人常見,心性赤誠之人卻世間少有,要他說,蓮談的眼光極好。
崔夫人被揶揄的臉上一紅,嘆息道:「我倒不是嫌貧愛富,就咱家囡囡那脾氣,那就不是能跟謝鈺到鄉下過苦日子的料,我是怕兩家成婚不成反結仇。」
被丈夫擠兌了一句,她勉強把不滿之心壓下兩分,退下張羅起來。
等宴會那天,謝鈺攜沈椿來府里拜會,她用略微挑剔的目光打量沈椿幾眼,這女孩年少,規矩也不大周全,舉手投足略有僵硬。
不過那樣貌確實極美,灼若芙蕖,和玉樹瓊林的謝鈺十分相配,倆人打扮得都十分素雅,只是沈椿發間的一隻蓮花玉釵卻是晶瑩剔透,是世間難尋的寶貝,這花樣想必是謝鈺為她特意制的,足見謝鈺又多喜歡她了。<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