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頁
雖沒明說,卻也表明了立場,不涉生死大事,他們都站馮妙嫦這裡。
鐵單高興地上來搗了石奎一拳,「石兄弟好樣的,以後有事招呼一聲。」
紀先生也上來道,「夫人應
了吧,咱們帶著阿眠呢。」
阿眠是晉王的獨子,這會兒不知多少人在盯著呢,馮妙嫦不敢掉以輕心,沒再拒絕。
紀先生還正常,見西嶺玄字這些七爺的人在馮妙嫦面前大氣都不敢喘,這些人的心反而定了。
知道七爺就是晉王后,這些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晉王在洛安還有個賜婚的未婚妻,那夫人該怎麼辦?
夫人這樣的怎能做側做小?
現看紀先生和西嶺這些表現出來的,就知道沒大事呢。
送了一程又一程,從燕府門口一直到定陽城十里外,定陽城人還在依依不捨地揮著手。
山胡一眾和石奎兄弟又一路伴著送到河西和懷蘭交界之處,才往迴轉。
知道燕夫人來了,懷蘭和會澤境內的百姓也自發地出來迎接相送,在古田城裡馮妙嫦又和裴老娘子和柳八等十一仙相聚了兩日。
進入慶平境內,又有李通夫妻迎來送往。
李通現在已明著扯出了燕字的大旗,昭平軍知道了好一個懊悔。
先前被袁家指使來找靖西軍麻煩的也都縮了。
外面人可能都覺著晉王的正妃只能是周氏女,卻不知七爺這邊的人就沒一個給周氏女當回事。
就連李通這個後投來的都一樣,上回古田城裡商談來投時的所見,李通夫妻根本不會信馮妙嫦會失勢,他們只想抓住機會同她更進一步才好。
一行出了慶平境內才開始抓緊趕路。
為著照顧孫嬤嬤和鄒媽媽,另有一隊人護著她們坐馬車慢慢趕路。
忍冬茯苓還有幾個翠早都學會了騎馬,阿眠更是恨不能長在馬上,所這些人一路快馬,於九月十五抵達了洛安。
路上西嶺要給七爺那邊發消息,馮妙嫦一句,「要發消息咱們就分開走。」再沒人提了。
就七爺那邊兒的飛鴿傳信,也都無視了。
——
廣濟寺回來的路上,周四娘頗有些閒情逸緻地往車窗外賞著景,有種晦氣終於離她而去的暢快。
掃了一眼仍有些鬱郁的裴三郎,她柔聲開解道,「三郎寬心些,這不過是走個過場,到時該怎樣還是怎樣,以三郎的才學,再怎麼考會元也是你的。
等五娘和晉王大婚了,還不是咱們想怎樣就怎樣,咱們的好日子就要來了。」
裴三郎卻沒那麼看好,實在是晉王這個人根本不走尋常路,也沒個顧忌,就陛下的話也得是他願意聽的才行。
前面雖給學子們的請願壓了下去,後面的殿試還是一拖再拖沒了下文。
直到晉王帶兵回了洛安,接連的巨變,就更沒人提這事兒了。
誰都沒想到晉王會是這樣強橫的做派,還沒進洛安城,他就先給袁家駐在城外的兵營給端了。
袁家家主袁重威和齊王找到陛下那里也沒用,陛下好說歹說,晉王才給了話,限袁重威當日酉時前離開洛安,若晚上哪怕半刻鐘,袁重威就不用走了。
誰也沒敢問若不走能怎樣,晉王那一萬鐵騎可不是擺那兒嚇唬人的。
那是連撒爾人都聞風喪膽的存在,剛拿撒爾人祭旗回來,刀鋒上的血氣還新鮮著呢。
只看袁家的五萬精兵在晉王一萬騎手底下根本沒有招架的能力,就知晉王為什麼只帶著一萬騎就往洛安來了。
這會兒誰都不會懷疑,晉王只憑這一萬騎就能掀翻洛安城。
而晉王在西邊還有近二十萬兵馬呢,還是騎兵多於步卒。
都想不到晉王是怎麼做到的,當年那樣落魄的離開,再見已是如斯強大,已無人能擋其鋒銳。
所以,曾經那樣不可一世的袁重威半刻都沒拖就離開了,齊王也開始低頭做人。
原以為晉王成了皇子中的第一人,監政後會急著坐上太子之位,卻不想他第一個盯上的卻是今年的科考。
一旨詔令下來,竟說這回的會試成績不實,不能做數,要於十月十六重開會試。
開始裴三郎還覺著這事兒成不了,大熙這麼大的地界,發下詔令,學子再趕來就要兩三個月的時候,遠些的根本趕不來,沒那麼些學子還重開什麼會試,不過是一紙空談罷了。
只他料錯了,晉王有最精良的騎兵,快馬日夜兼程,十日內詔令已下達到各地。
褚家也可惡,發動了各地的商號,但有學子就近找到褚家的商號,褚家就會負責給學子們送到洛安。
而昨日貢院門口還貼出了告示,說大部分的學子都已到了,剩下少部分也在路上了,應試的學子們只多不少,會試會如期開考。
裴三郎心裡郁堵的不行,早上徐氏就叫他和周四娘一起來了廣濟寺,周四娘求子,他則是燒香去晦氣。
見周四娘臉上不加掩飾的喜色,裴三郎不由一動,問道,「前面九娘進了齊王府也沒見你這麼興頭,是家里得了什麼准信了麼?」<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鐵單高興地上來搗了石奎一拳,「石兄弟好樣的,以後有事招呼一聲。」
紀先生也上來道,「夫人應
了吧,咱們帶著阿眠呢。」
阿眠是晉王的獨子,這會兒不知多少人在盯著呢,馮妙嫦不敢掉以輕心,沒再拒絕。
紀先生還正常,見西嶺玄字這些七爺的人在馮妙嫦面前大氣都不敢喘,這些人的心反而定了。
知道七爺就是晉王后,這些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晉王在洛安還有個賜婚的未婚妻,那夫人該怎麼辦?
夫人這樣的怎能做側做小?
現看紀先生和西嶺這些表現出來的,就知道沒大事呢。
送了一程又一程,從燕府門口一直到定陽城十里外,定陽城人還在依依不捨地揮著手。
山胡一眾和石奎兄弟又一路伴著送到河西和懷蘭交界之處,才往迴轉。
知道燕夫人來了,懷蘭和會澤境內的百姓也自發地出來迎接相送,在古田城裡馮妙嫦又和裴老娘子和柳八等十一仙相聚了兩日。
進入慶平境內,又有李通夫妻迎來送往。
李通現在已明著扯出了燕字的大旗,昭平軍知道了好一個懊悔。
先前被袁家指使來找靖西軍麻煩的也都縮了。
外面人可能都覺著晉王的正妃只能是周氏女,卻不知七爺這邊的人就沒一個給周氏女當回事。
就連李通這個後投來的都一樣,上回古田城裡商談來投時的所見,李通夫妻根本不會信馮妙嫦會失勢,他們只想抓住機會同她更進一步才好。
一行出了慶平境內才開始抓緊趕路。
為著照顧孫嬤嬤和鄒媽媽,另有一隊人護著她們坐馬車慢慢趕路。
忍冬茯苓還有幾個翠早都學會了騎馬,阿眠更是恨不能長在馬上,所這些人一路快馬,於九月十五抵達了洛安。
路上西嶺要給七爺那邊發消息,馮妙嫦一句,「要發消息咱們就分開走。」再沒人提了。
就七爺那邊兒的飛鴿傳信,也都無視了。
——
廣濟寺回來的路上,周四娘頗有些閒情逸緻地往車窗外賞著景,有種晦氣終於離她而去的暢快。
掃了一眼仍有些鬱郁的裴三郎,她柔聲開解道,「三郎寬心些,這不過是走個過場,到時該怎樣還是怎樣,以三郎的才學,再怎麼考會元也是你的。
等五娘和晉王大婚了,還不是咱們想怎樣就怎樣,咱們的好日子就要來了。」
裴三郎卻沒那麼看好,實在是晉王這個人根本不走尋常路,也沒個顧忌,就陛下的話也得是他願意聽的才行。
前面雖給學子們的請願壓了下去,後面的殿試還是一拖再拖沒了下文。
直到晉王帶兵回了洛安,接連的巨變,就更沒人提這事兒了。
誰都沒想到晉王會是這樣強橫的做派,還沒進洛安城,他就先給袁家駐在城外的兵營給端了。
袁家家主袁重威和齊王找到陛下那里也沒用,陛下好說歹說,晉王才給了話,限袁重威當日酉時前離開洛安,若晚上哪怕半刻鐘,袁重威就不用走了。
誰也沒敢問若不走能怎樣,晉王那一萬鐵騎可不是擺那兒嚇唬人的。
那是連撒爾人都聞風喪膽的存在,剛拿撒爾人祭旗回來,刀鋒上的血氣還新鮮著呢。
只看袁家的五萬精兵在晉王一萬騎手底下根本沒有招架的能力,就知晉王為什麼只帶著一萬騎就往洛安來了。
這會兒誰都不會懷疑,晉王只憑這一萬騎就能掀翻洛安城。
而晉王在西邊還有近二十萬兵馬呢,還是騎兵多於步卒。
都想不到晉王是怎麼做到的,當年那樣落魄的離開,再見已是如斯強大,已無人能擋其鋒銳。
所以,曾經那樣不可一世的袁重威半刻都沒拖就離開了,齊王也開始低頭做人。
原以為晉王成了皇子中的第一人,監政後會急著坐上太子之位,卻不想他第一個盯上的卻是今年的科考。
一旨詔令下來,竟說這回的會試成績不實,不能做數,要於十月十六重開會試。
開始裴三郎還覺著這事兒成不了,大熙這麼大的地界,發下詔令,學子再趕來就要兩三個月的時候,遠些的根本趕不來,沒那麼些學子還重開什麼會試,不過是一紙空談罷了。
只他料錯了,晉王有最精良的騎兵,快馬日夜兼程,十日內詔令已下達到各地。
褚家也可惡,發動了各地的商號,但有學子就近找到褚家的商號,褚家就會負責給學子們送到洛安。
而昨日貢院門口還貼出了告示,說大部分的學子都已到了,剩下少部分也在路上了,應試的學子們只多不少,會試會如期開考。
裴三郎心裡郁堵的不行,早上徐氏就叫他和周四娘一起來了廣濟寺,周四娘求子,他則是燒香去晦氣。
見周四娘臉上不加掩飾的喜色,裴三郎不由一動,問道,「前面九娘進了齊王府也沒見你這麼興頭,是家里得了什麼准信了麼?」<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