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頁
「差一絲兒也是差。」閔先生勸著老友,「別想了, 別說大熙朝, 就前面幾朝都沒這樣事兒,退一步再圖吧?」
紀先生還是不肯,「那張貴妃怎比得夫人,夫人有見識通外務,還有雙點金手,七爺能成今日之勢,夫人怎麼也占了一半的功勞,怎麼還蓋不過那點不足,她不坐正位哪個有資格坐?周家女怎配和她相比?
若夫人真矮了周家女一頭,就算是一時的,叫周家那等靠女人起家的在前頭頤氣指使, 咱們這般人可羞死吧,我反正是不配跟著夫人了!」
今日看了洛安傳來的消息,知道周家靠著外室女轉投齊王后, 這些人真是不恥到極點。
將來若是叫這樣的人家做了第一國戚, 他們這些人的臉該往哪兒擱呀?
閔先生頭疼, 「陛下怎麼就給七爺定了這門婚事,那會兒賜婚的旨意追著晉王就蕃的車隊跑,滿天下就沒有不知道這事的, 這下好了, 到時周家揪著君無戲言不放, 手裡又有聖旨,七爺還真不好立新人。」
前朝本朝都有先例, 皇子登位後,潛邸里有勞苦功高情分厚的,膝下有子,正妃又無子,越過原配封正位的是有那麼幾位的。
前提是,那個上位的得是舊人,又要處處比正妃強,朝臣們也不想和新帝鬧得太僵,討價還價幾回後就由著了。
之前他們想的是,夫人比周家女先進門,生有長子,又跟著七爺在河西打拼出一片天,這就是糟糠妻的典範,對比之下,就襯的周家女坐享其成了。
他們正可拿這個做文章,又有他們這班人保著,來回拉扯一段時候,總能保著夫人上去。
可現在,夫人的經歷擺在這里,七爺府里又沒別的人,還真不好給周家女弄下來呢。
「不若請七爺再迎一位進來……」閔先生馬上又搖頭,「不成,被後來人站到頭上,夫人該如何自處。」
紀先生瞥了他一眼,「總算你良心沒壞掉。」
閔先生哈哈笑道,「我要真和七爺提了,你該要和我絕交了吧?」
紀先生也笑了,「你知道就好。」
紀先生拉著閔先生坐到丁先生那邊兒,推心置腹道,「所以,無論如何咱們都要給夫人保上去。」
閔先生思量後道,「若周家不出外室女這一回昏招,還真無從下手,現在嘛,都不恥周家的為人,咱們再多做些文章,難是難了些,最不濟也能爭個不立正位,拖個幾年,有阿眠在,又見識了夫人的好,反對的人自會少了。」
見紀先生還似有些不甘心的樣子,閔先生勸道,「你要信夫人的能為。
她不過是尋常官紳之家出來的,嫁的裴家雖算得上高門,可嫁了沒幾日就和離出來了,有家不能回,顯見那會兒她是由人宰割的。
可你看,幾個月後咱們見她,那通身的氣度,哪個不以為她是高門出身。
不說七爺手底下的那幫,甚至你我幾人,只要和她處長了,哪個不是甘心為她驅策。
短短几個月就能蛻變成這樣,能守城穩住後方,能收攏大片的民心,能叫石奎和山胡來投,能和七爺在外院並立,掌著他內外的大小事,你說換了你我身處她那會兒的境地,能翻身至此麼?」
紀先生明白了閔先生的意思,「我懂了,拖得一定時候對夫人才有利,那會兒就是不封,一切也都能掌在夫人手裡。」
閔先生高興地拍著老友肩頭,「你啊,你怎麼會想不到這些,只是不甘心叫夫人先退一步罷了。」
丁先生也道,「夫人家里的兄弟都是讀書的,若能考出來一二來,到時也是助力。」
「一邊是上進的讀書人家,一邊是靠女謀富貴的,人心自會知道往哪邊偏。
咱們好生謀劃一下,想法子叫夫人娘家兄弟考出來。」閔先生振奮起來。
紀先生趕緊指派起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咱們分頭行事,找那些考上的,給他們手裡用過的那些筆記釋義卷冊能搜羅來的都搜羅來交給夫人捎回娘家,只看夫人的天姿,她家里的兄弟也差不了,有了這些總能考出來。」
丁先生忽就笑了,「捎來捎去,就是動用西嶺傳信的渠道,來回月余就過去了。
且一下那麼些捎過去,各人的見解又自不同,反會混亂一陣子,夫人的父親忙於公務估計也沒時候給講解,一時半會兒怕是沒多少進益。
這都是五月底了,若是夫人家裡有參加八月鄉試的就不大趕趟了。
問過夫人,若是她家里真有八月鄉試的,不如我往馮家坐一陣館吧。」
閔先生和紀先生同時驚訝地看過來,「老丁你怎麼……」
丁先生呵呵笑道,「我這陣子也想了,和你們倆比我就是湊數的,七爺和夫人身邊,多我一個不多,少我一個不少,和做謀士比起來,我還是做教書先生更合適呢。
我就想著等阿眠三歲的時候,和夫人厚著臉皮毛遂自薦一下,叫我做阿眠的西席呢。
這三年閒著也是閒著,正好去馮家坐館,也能先回報夫人一二。<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紀先生還是不肯,「那張貴妃怎比得夫人,夫人有見識通外務,還有雙點金手,七爺能成今日之勢,夫人怎麼也占了一半的功勞,怎麼還蓋不過那點不足,她不坐正位哪個有資格坐?周家女怎配和她相比?
若夫人真矮了周家女一頭,就算是一時的,叫周家那等靠女人起家的在前頭頤氣指使, 咱們這般人可羞死吧,我反正是不配跟著夫人了!」
今日看了洛安傳來的消息,知道周家靠著外室女轉投齊王后, 這些人真是不恥到極點。
將來若是叫這樣的人家做了第一國戚, 他們這些人的臉該往哪兒擱呀?
閔先生頭疼, 「陛下怎麼就給七爺定了這門婚事,那會兒賜婚的旨意追著晉王就蕃的車隊跑,滿天下就沒有不知道這事的, 這下好了, 到時周家揪著君無戲言不放, 手裡又有聖旨,七爺還真不好立新人。」
前朝本朝都有先例, 皇子登位後,潛邸里有勞苦功高情分厚的,膝下有子,正妃又無子,越過原配封正位的是有那麼幾位的。
前提是,那個上位的得是舊人,又要處處比正妃強,朝臣們也不想和新帝鬧得太僵,討價還價幾回後就由著了。
之前他們想的是,夫人比周家女先進門,生有長子,又跟著七爺在河西打拼出一片天,這就是糟糠妻的典範,對比之下,就襯的周家女坐享其成了。
他們正可拿這個做文章,又有他們這班人保著,來回拉扯一段時候,總能保著夫人上去。
可現在,夫人的經歷擺在這里,七爺府里又沒別的人,還真不好給周家女弄下來呢。
「不若請七爺再迎一位進來……」閔先生馬上又搖頭,「不成,被後來人站到頭上,夫人該如何自處。」
紀先生瞥了他一眼,「總算你良心沒壞掉。」
閔先生哈哈笑道,「我要真和七爺提了,你該要和我絕交了吧?」
紀先生也笑了,「你知道就好。」
紀先生拉著閔先生坐到丁先生那邊兒,推心置腹道,「所以,無論如何咱們都要給夫人保上去。」
閔先生思量後道,「若周家不出外室女這一回昏招,還真無從下手,現在嘛,都不恥周家的為人,咱們再多做些文章,難是難了些,最不濟也能爭個不立正位,拖個幾年,有阿眠在,又見識了夫人的好,反對的人自會少了。」
見紀先生還似有些不甘心的樣子,閔先生勸道,「你要信夫人的能為。
她不過是尋常官紳之家出來的,嫁的裴家雖算得上高門,可嫁了沒幾日就和離出來了,有家不能回,顯見那會兒她是由人宰割的。
可你看,幾個月後咱們見她,那通身的氣度,哪個不以為她是高門出身。
不說七爺手底下的那幫,甚至你我幾人,只要和她處長了,哪個不是甘心為她驅策。
短短几個月就能蛻變成這樣,能守城穩住後方,能收攏大片的民心,能叫石奎和山胡來投,能和七爺在外院並立,掌著他內外的大小事,你說換了你我身處她那會兒的境地,能翻身至此麼?」
紀先生明白了閔先生的意思,「我懂了,拖得一定時候對夫人才有利,那會兒就是不封,一切也都能掌在夫人手裡。」
閔先生高興地拍著老友肩頭,「你啊,你怎麼會想不到這些,只是不甘心叫夫人先退一步罷了。」
丁先生也道,「夫人家里的兄弟都是讀書的,若能考出來一二來,到時也是助力。」
「一邊是上進的讀書人家,一邊是靠女謀富貴的,人心自會知道往哪邊偏。
咱們好生謀劃一下,想法子叫夫人娘家兄弟考出來。」閔先生振奮起來。
紀先生趕緊指派起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咱們分頭行事,找那些考上的,給他們手裡用過的那些筆記釋義卷冊能搜羅來的都搜羅來交給夫人捎回娘家,只看夫人的天姿,她家里的兄弟也差不了,有了這些總能考出來。」
丁先生忽就笑了,「捎來捎去,就是動用西嶺傳信的渠道,來回月余就過去了。
且一下那麼些捎過去,各人的見解又自不同,反會混亂一陣子,夫人的父親忙於公務估計也沒時候給講解,一時半會兒怕是沒多少進益。
這都是五月底了,若是夫人家裡有參加八月鄉試的就不大趕趟了。
問過夫人,若是她家里真有八月鄉試的,不如我往馮家坐一陣館吧。」
閔先生和紀先生同時驚訝地看過來,「老丁你怎麼……」
丁先生呵呵笑道,「我這陣子也想了,和你們倆比我就是湊數的,七爺和夫人身邊,多我一個不多,少我一個不少,和做謀士比起來,我還是做教書先生更合適呢。
我就想著等阿眠三歲的時候,和夫人厚著臉皮毛遂自薦一下,叫我做阿眠的西席呢。
這三年閒著也是閒著,正好去馮家坐館,也能先回報夫人一二。<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