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頁
胡宗憲是一個很聰明也很有能力的人,但是對付倭寇,還需要專業人士出馬。
所以他提拔了戚繼光。
戚繼光也不讓人失望,他雖是一個武將,但自幼熟讀兵書,是一個有文化的人,所以當得知汪直被斬首之時,他就已經做好了未來沿海地區必將大亂的準備,於是練兵也就提上了日常。
汪直是一個生意人,他的腦筋有多快自然不必說,他手下的那些浪人倭寇跟著他的時間長了,多少也學會了一些計謀,所以戚繼光在得知這次攻擊寧海的倭寇就是汪直先前的部下時,就已經提前留了一個心眼了。
俞大猷點點頭,「那你為何能斷定倭寇會攻擊台州?」
戚繼光道:「我猜的罷了。」
「猜的?」俞大猷臉上的表情有點皸裂,這種東西能靠猜嗎?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戚繼光又不是那些倭寇肚子裡的蛔蟲,他們還沒有出動呢,他怎麼可能提前知道他們到底要攻擊哪裡。
不過他的這個猜測也是有一定的依據的,如果他是那幫倭寇的頭頭,那他一定會再次攻擊寧海(寧海屬於台州)。
因為按照正常的思維,倭寇已經在寧海敗走了,那麼寧海這個地方就應該安全了,要是他們這時殺個回馬槍,想必一定明軍這頭一定想不到。
戚繼光設身處地地思考,要是換成他,他一定會這麼做,所以他才下令按兵不動的。
俞大猷這才恍然大悟,並驚訝於戚繼光的深謀遠慮。
要知道俞大猷要比戚繼光先抗擊倭寇,年紀也比戚繼光大,但戚繼光後來者居上,並且胡宗憲也對他十分信任。
他原本是不服氣的,但是與戚繼光共事以來,他逐漸知曉了為何胡宗憲如此信賴他,在打仗這方面,他能向戚繼光學的東西還多呢。
戚繼光並不知道他的這位同僚心中所想,他接著道:「而且新河還有一人在,倭寇是不會輕易入城的。」
「誰?」要知道新城能叫得出名的將領這次都跟著他們出來了,留在城內的也就是一些親兵而已。
戚繼光微笑著道:「我夫人。」然後又戲謔地接了一句,「你口中的王氏。」
要知道外界都傳戚繼光怕老婆,一方面是因為他對於妻子的尊重,還有一方面則是因為王氏本身也確實厲害,不僅武藝上不輸給戚繼光,就是在作戰的謀略上也不輸給一般的將領。
而這這也是戚繼光欣賞妻子的一個原因。
俞大猷臉上有點燒得慌,他這不是怕戚繼光家出現矛盾嘛。
……
新河城內。
王月嬌已經身穿戎裝,站上了城頭。
一日之前,新河城外發現了倭寇的蹤跡。
新河城本來就處於沿海地區,平時沒少遭到倭寇的侵/犯,更何況城內住的好些都是像戚繼光一樣專門抗倭的將領,作為他們的親眷,耳濡目染的,自然也就知道倭寇有多厲害了。
現在城內正是空虛之際,因此城內的百姓一聽說倭寇就在城外,便立刻慌亂了起來。
消息傳到王月嬌的耳朵里的時候,她正在家裡陪兒子和女兒玩。
「夫人,大事不好了!倭寇已經在城外集合了!」家丁慌忙地跑進來跟王月嬌報告。
王月嬌聽完之後並沒有驚慌,現在戚繼光和她幾個大一點的兒子全都去寧海了,家裡只有她和兩個幼子和一個女兒。
她讓家中的僕人講幾個小的帶下去看管好。
但這個時候李雲卿怎麼可能下場啊,她肯定得跟在王月嬌的身邊隨機應變啊。
所以當奶娘來抱她的時候,她拼命掙扎,抱著王月嬌的胳膊不鬆手,哭喊著道:「娘,我不要走,我要跟你在一起!」
王月嬌看著女兒的小臉,頓時心中一軟,雖然女兒的年紀還小,但是母子連心,想必也感受到了現在情況的不妙。
「罷了,讓孩子們留下吧!」王月嬌擺擺手道。
她出身將門,丈夫也是武將,所以她對女兒的教導並非跟尋常人家一樣,非要女兒會繡花、懂女紅。
她只希望女兒永遠要有自保的能力。
雖然女兒年紀小,但是身為她王月嬌的女兒,早些看看這些場景,也沒什麼不可的。
於是她蹲下身,輕輕地摟住女兒和兩個兒子。
「你們爹現在不在城內,但是有很壞的人來我們家裡想要搶我們的東西,娘是不能坐視不理的,你們幾個年齡還小,娘本來不想讓你們這麼早就看什麼打仗的畫面的,但如果你們想要跟在娘的身邊,娘也不會不同意,所以娘把選擇權交給你們,你們是想跟乳母回房去,還是跟娘在一起?」
這個選擇題,李雲卿根本猶豫都不會猶豫,直接大聲道:「要跟娘在一起!」
聽見女兒這麼勇敢,王月嬌也很欣慰。
戚報國和戚興國雖然沒有李雲卿回答得那麼快,但是看見妹妹一個女孩子都不怕,他們兩個男子漢難道還能退縮嗎?因此也一起跟著大喊能。
王月嬌欣慰地笑了,「好,不愧是我和你們爹的孩兒,那娘便帶著你們。」
——當然了,雖然話說的是讓三個孩子跟著她,但是人多眼雜,難保不會出現什麼意外,所以她又找了幾個親兵跟著她,用以來保證孩子們的安全。
交代好了孩子們的事情,王月嬌開始打聽城內現在的情況如何。<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所以他提拔了戚繼光。
戚繼光也不讓人失望,他雖是一個武將,但自幼熟讀兵書,是一個有文化的人,所以當得知汪直被斬首之時,他就已經做好了未來沿海地區必將大亂的準備,於是練兵也就提上了日常。
汪直是一個生意人,他的腦筋有多快自然不必說,他手下的那些浪人倭寇跟著他的時間長了,多少也學會了一些計謀,所以戚繼光在得知這次攻擊寧海的倭寇就是汪直先前的部下時,就已經提前留了一個心眼了。
俞大猷點點頭,「那你為何能斷定倭寇會攻擊台州?」
戚繼光道:「我猜的罷了。」
「猜的?」俞大猷臉上的表情有點皸裂,這種東西能靠猜嗎?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戚繼光又不是那些倭寇肚子裡的蛔蟲,他們還沒有出動呢,他怎麼可能提前知道他們到底要攻擊哪裡。
不過他的這個猜測也是有一定的依據的,如果他是那幫倭寇的頭頭,那他一定會再次攻擊寧海(寧海屬於台州)。
因為按照正常的思維,倭寇已經在寧海敗走了,那麼寧海這個地方就應該安全了,要是他們這時殺個回馬槍,想必一定明軍這頭一定想不到。
戚繼光設身處地地思考,要是換成他,他一定會這麼做,所以他才下令按兵不動的。
俞大猷這才恍然大悟,並驚訝於戚繼光的深謀遠慮。
要知道俞大猷要比戚繼光先抗擊倭寇,年紀也比戚繼光大,但戚繼光後來者居上,並且胡宗憲也對他十分信任。
他原本是不服氣的,但是與戚繼光共事以來,他逐漸知曉了為何胡宗憲如此信賴他,在打仗這方面,他能向戚繼光學的東西還多呢。
戚繼光並不知道他的這位同僚心中所想,他接著道:「而且新河還有一人在,倭寇是不會輕易入城的。」
「誰?」要知道新城能叫得出名的將領這次都跟著他們出來了,留在城內的也就是一些親兵而已。
戚繼光微笑著道:「我夫人。」然後又戲謔地接了一句,「你口中的王氏。」
要知道外界都傳戚繼光怕老婆,一方面是因為他對於妻子的尊重,還有一方面則是因為王氏本身也確實厲害,不僅武藝上不輸給戚繼光,就是在作戰的謀略上也不輸給一般的將領。
而這這也是戚繼光欣賞妻子的一個原因。
俞大猷臉上有點燒得慌,他這不是怕戚繼光家出現矛盾嘛。
……
新河城內。
王月嬌已經身穿戎裝,站上了城頭。
一日之前,新河城外發現了倭寇的蹤跡。
新河城本來就處於沿海地區,平時沒少遭到倭寇的侵/犯,更何況城內住的好些都是像戚繼光一樣專門抗倭的將領,作為他們的親眷,耳濡目染的,自然也就知道倭寇有多厲害了。
現在城內正是空虛之際,因此城內的百姓一聽說倭寇就在城外,便立刻慌亂了起來。
消息傳到王月嬌的耳朵里的時候,她正在家裡陪兒子和女兒玩。
「夫人,大事不好了!倭寇已經在城外集合了!」家丁慌忙地跑進來跟王月嬌報告。
王月嬌聽完之後並沒有驚慌,現在戚繼光和她幾個大一點的兒子全都去寧海了,家裡只有她和兩個幼子和一個女兒。
她讓家中的僕人講幾個小的帶下去看管好。
但這個時候李雲卿怎麼可能下場啊,她肯定得跟在王月嬌的身邊隨機應變啊。
所以當奶娘來抱她的時候,她拼命掙扎,抱著王月嬌的胳膊不鬆手,哭喊著道:「娘,我不要走,我要跟你在一起!」
王月嬌看著女兒的小臉,頓時心中一軟,雖然女兒的年紀還小,但是母子連心,想必也感受到了現在情況的不妙。
「罷了,讓孩子們留下吧!」王月嬌擺擺手道。
她出身將門,丈夫也是武將,所以她對女兒的教導並非跟尋常人家一樣,非要女兒會繡花、懂女紅。
她只希望女兒永遠要有自保的能力。
雖然女兒年紀小,但是身為她王月嬌的女兒,早些看看這些場景,也沒什麼不可的。
於是她蹲下身,輕輕地摟住女兒和兩個兒子。
「你們爹現在不在城內,但是有很壞的人來我們家裡想要搶我們的東西,娘是不能坐視不理的,你們幾個年齡還小,娘本來不想讓你們這麼早就看什麼打仗的畫面的,但如果你們想要跟在娘的身邊,娘也不會不同意,所以娘把選擇權交給你們,你們是想跟乳母回房去,還是跟娘在一起?」
這個選擇題,李雲卿根本猶豫都不會猶豫,直接大聲道:「要跟娘在一起!」
聽見女兒這麼勇敢,王月嬌也很欣慰。
戚報國和戚興國雖然沒有李雲卿回答得那麼快,但是看見妹妹一個女孩子都不怕,他們兩個男子漢難道還能退縮嗎?因此也一起跟著大喊能。
王月嬌欣慰地笑了,「好,不愧是我和你們爹的孩兒,那娘便帶著你們。」
——當然了,雖然話說的是讓三個孩子跟著她,但是人多眼雜,難保不會出現什麼意外,所以她又找了幾個親兵跟著她,用以來保證孩子們的安全。
交代好了孩子們的事情,王月嬌開始打聽城內現在的情況如何。<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