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頁
李珺默默應一句,又將鬼首劍握得更緊了些。
水流載著那悠悠竹筏,一路遠去了。
西南的風景,其實是很美的,兩岸綠樹茂密,不知名的花朵艷艷盛開,渲出大片奼紫嫣紅。數百粉蝶先是於林間翩然飛舞,後來像是嗅到了長生花的香氣,便又紛紛落上竹筏,停在江凌飛的眉眼間,雙翼輕顫。
河流盡頭是一處幽深峽谷,鬱鬱蔥蔥白霧繚繞,似說書人口中,隱士所居的世外仙山。
竹筏飄蕩滑入水灣,被樹木層層遮掩,終是徹底消失在了夕陽餘暉中。
而蝶群卻像是看到了什麼,突然就如受驚一般,四下飛散了。
雲倚風扶著老太妃,一行人慢慢往玉麗城中走去。暮成雪抱劍靠在樹上,也回頭看了眼遠方河流。同為江湖人,他心中自然會生出幾分悲憫,只拍了拍懷中胖貂,嘆一句:「還是你最快活。」
雪貂繼續呼呼大睡,渾不知外頭發生了何事。
當真是,逍遙無憂。
……
鷓鴣、玉英、長右與鬼刺皆被押至王城,芙兒也不例外。在大戰當日,她原想在城中伺機行動,卻被靈星兒與清月擒獲,便憤恨道:「原來你們早就懷疑我了。」
「也不算懷疑,只是聽梅前輩說你腦中無傷,可又一直治不好,所以便順手試了一試。」雲倚風道,「母子情深倒是演得不錯,口口聲聲思念兒子,卻沒發現我送回給你的,是個明顯要瘦弱許多的女嬰。」
瘋瘋癲癲時發現不了,倒也情有可原,可後來都已清醒到能指認出「梅竹松是叛黨同謀」,卻還抱著別人家的女嬰又親又哭,著實是演過了頭。再一細想,當日墜崖時那拼死掙扎,只怕也是存心想將黃慶拉下山,她自己好扯著藤蔓逃離,只是沒料到小黃驍勇多謀,二話不說抱著她的腦袋,「砰」一下就給撞暈了。
黃慶小心翼翼地問:「王爺沒事吧?」
「沒事。」雲倚風拍拍他的肩膀,「吩咐下去,三日之後,班師回朝!」
……
半年後,王城。
春花開遍大街小巷,舉目皆是盎然生機。
天子在宮內設下家宴,絲竹管弦裊裊,舞姬水袖翻飛,滿盤珍饈滿目盛景,觥籌交錯間,有幾人早已喝得酩酊大醉,直挺挺趴在紅木案几上,打翻了一地杯盤碗盞,李璟也未怪罪,只笑著吩咐宮人將他們扶下去,好生照料。
宴罷,已近子夜。
老太妃在席間多吃了兩盞甜酒,由雲倚風送回甘武殿歇息。李璟屏退一眾宮人,與季燕然在御花園中慢慢散步,清風迎面拂來,晃著迴廊兩串橙黃燈籠,曳出一地脈脈微光。
「父皇在世時,曾有一日於酒後慟聲,懊悔自己當年為防謝家,一直不肯答應盧將軍與謝含煙的親事。」李璟站在湖邊,看著遠處粼粼微波,語調間頗有幾分感嘆,「當時朕不明白,不明白為何這聽起來雞毛蒜皮的小事,竟會令父皇那般耿耿於懷。現在想來,只怕是玄翼軍兵敗木槿鎮後,父皇已猜到了盧將軍執意要戰的原因,才會哀呼痛惜不已。」
季燕然道:「將舊木槿鎮徹底從地圖上抹去,應當也是父皇所做的補償吧。」如此一來,在世人眼中,盧廣原便還是那個英明神武的大將軍,從未魯莽更改過行軍路線,而玄翼軍之所以落敗,也純是因為叛軍數量太過龐大,才會寡不敵眾,並無其它原因。
「無論當年發生過什麼,時至今日,也算是徹底翻過去了。」李璟與他對視,又道,「這麼多年,幸虧有你守著大梁,多謝。」
「皇兄言重。」季燕然低頭,「我十歲離宮,在西北大漠中野慣了,不懂多少規矩,也只有皇兄心地仁厚,才能忍了我這一身臭毛病。」
李璟笑笑,與他繼續往前走著,說一些家長里短的閒事。
德勝公公懷抱兩條披風,跟在這兄弟二人身後,也覺得春日裡的花園美極了,上有漫天星河,下有繁花如錦,空氣也是沁甜的,當真令人,心曠神怡。
一把月光落到白玉河中,將整座皇宮都照得朦朧發亮。
翌日清晨,季燕然與雲倚風一早就出了宮,說是要去哪條胡同里吃糖油餅。老太妃樂呵呵叮囑完兩人早去早回後,便也由下人伺候著起床沐浴,卻未回蕭王府,而是徑直去了御書房,李璟剛下早朝,正在那裡批覆摺子。
德勝公公扶著她坐好,小聲道:「明太妃,當日皇上賜下的並非毒藥,只是普通的參茸補丸。」
老太妃有些吃驚:「補丸?」
那時西南正亂,季燕然在千里之外大肆調兵遣將,將西南駐軍全部歸攏到自己手中不說,還把中原兵馬也調走大半,像是卯足了勁要攪出一整片腥風血雨。朝臣議論紛紛,上奏的摺子快將御書房淹沒了,有說蕭王殿下狼子野心的,有揪住江凌飛一事大做文章的,還有人乾脆請命,要去西南將季燕然換回,總之啊,紛紛似雷霆驟雨,澆得李璟煩躁至極,早朝時一連許多天都陰著臉。朝臣中有機靈的,就又跳出來說,蕭王殿下素來忠心耿耿,王城中又還有老太妃在,想來應當不會出什麼問題,不必太過擔憂。
但偏偏,因江凌飛的事情,老太妃牽掛憂心極了,所以雖明知不可為,卻還是想親自去一趟西南。在這種局面下,服下一枚需按時回宮領取解藥的毒丸,似乎就成了最可行的折中方式。
水流載著那悠悠竹筏,一路遠去了。
西南的風景,其實是很美的,兩岸綠樹茂密,不知名的花朵艷艷盛開,渲出大片奼紫嫣紅。數百粉蝶先是於林間翩然飛舞,後來像是嗅到了長生花的香氣,便又紛紛落上竹筏,停在江凌飛的眉眼間,雙翼輕顫。
河流盡頭是一處幽深峽谷,鬱鬱蔥蔥白霧繚繞,似說書人口中,隱士所居的世外仙山。
竹筏飄蕩滑入水灣,被樹木層層遮掩,終是徹底消失在了夕陽餘暉中。
而蝶群卻像是看到了什麼,突然就如受驚一般,四下飛散了。
雲倚風扶著老太妃,一行人慢慢往玉麗城中走去。暮成雪抱劍靠在樹上,也回頭看了眼遠方河流。同為江湖人,他心中自然會生出幾分悲憫,只拍了拍懷中胖貂,嘆一句:「還是你最快活。」
雪貂繼續呼呼大睡,渾不知外頭發生了何事。
當真是,逍遙無憂。
……
鷓鴣、玉英、長右與鬼刺皆被押至王城,芙兒也不例外。在大戰當日,她原想在城中伺機行動,卻被靈星兒與清月擒獲,便憤恨道:「原來你們早就懷疑我了。」
「也不算懷疑,只是聽梅前輩說你腦中無傷,可又一直治不好,所以便順手試了一試。」雲倚風道,「母子情深倒是演得不錯,口口聲聲思念兒子,卻沒發現我送回給你的,是個明顯要瘦弱許多的女嬰。」
瘋瘋癲癲時發現不了,倒也情有可原,可後來都已清醒到能指認出「梅竹松是叛黨同謀」,卻還抱著別人家的女嬰又親又哭,著實是演過了頭。再一細想,當日墜崖時那拼死掙扎,只怕也是存心想將黃慶拉下山,她自己好扯著藤蔓逃離,只是沒料到小黃驍勇多謀,二話不說抱著她的腦袋,「砰」一下就給撞暈了。
黃慶小心翼翼地問:「王爺沒事吧?」
「沒事。」雲倚風拍拍他的肩膀,「吩咐下去,三日之後,班師回朝!」
……
半年後,王城。
春花開遍大街小巷,舉目皆是盎然生機。
天子在宮內設下家宴,絲竹管弦裊裊,舞姬水袖翻飛,滿盤珍饈滿目盛景,觥籌交錯間,有幾人早已喝得酩酊大醉,直挺挺趴在紅木案几上,打翻了一地杯盤碗盞,李璟也未怪罪,只笑著吩咐宮人將他們扶下去,好生照料。
宴罷,已近子夜。
老太妃在席間多吃了兩盞甜酒,由雲倚風送回甘武殿歇息。李璟屏退一眾宮人,與季燕然在御花園中慢慢散步,清風迎面拂來,晃著迴廊兩串橙黃燈籠,曳出一地脈脈微光。
「父皇在世時,曾有一日於酒後慟聲,懊悔自己當年為防謝家,一直不肯答應盧將軍與謝含煙的親事。」李璟站在湖邊,看著遠處粼粼微波,語調間頗有幾分感嘆,「當時朕不明白,不明白為何這聽起來雞毛蒜皮的小事,竟會令父皇那般耿耿於懷。現在想來,只怕是玄翼軍兵敗木槿鎮後,父皇已猜到了盧將軍執意要戰的原因,才會哀呼痛惜不已。」
季燕然道:「將舊木槿鎮徹底從地圖上抹去,應當也是父皇所做的補償吧。」如此一來,在世人眼中,盧廣原便還是那個英明神武的大將軍,從未魯莽更改過行軍路線,而玄翼軍之所以落敗,也純是因為叛軍數量太過龐大,才會寡不敵眾,並無其它原因。
「無論當年發生過什麼,時至今日,也算是徹底翻過去了。」李璟與他對視,又道,「這麼多年,幸虧有你守著大梁,多謝。」
「皇兄言重。」季燕然低頭,「我十歲離宮,在西北大漠中野慣了,不懂多少規矩,也只有皇兄心地仁厚,才能忍了我這一身臭毛病。」
李璟笑笑,與他繼續往前走著,說一些家長里短的閒事。
德勝公公懷抱兩條披風,跟在這兄弟二人身後,也覺得春日裡的花園美極了,上有漫天星河,下有繁花如錦,空氣也是沁甜的,當真令人,心曠神怡。
一把月光落到白玉河中,將整座皇宮都照得朦朧發亮。
翌日清晨,季燕然與雲倚風一早就出了宮,說是要去哪條胡同里吃糖油餅。老太妃樂呵呵叮囑完兩人早去早回後,便也由下人伺候著起床沐浴,卻未回蕭王府,而是徑直去了御書房,李璟剛下早朝,正在那裡批覆摺子。
德勝公公扶著她坐好,小聲道:「明太妃,當日皇上賜下的並非毒藥,只是普通的參茸補丸。」
老太妃有些吃驚:「補丸?」
那時西南正亂,季燕然在千里之外大肆調兵遣將,將西南駐軍全部歸攏到自己手中不說,還把中原兵馬也調走大半,像是卯足了勁要攪出一整片腥風血雨。朝臣議論紛紛,上奏的摺子快將御書房淹沒了,有說蕭王殿下狼子野心的,有揪住江凌飛一事大做文章的,還有人乾脆請命,要去西南將季燕然換回,總之啊,紛紛似雷霆驟雨,澆得李璟煩躁至極,早朝時一連許多天都陰著臉。朝臣中有機靈的,就又跳出來說,蕭王殿下素來忠心耿耿,王城中又還有老太妃在,想來應當不會出什麼問題,不必太過擔憂。
但偏偏,因江凌飛的事情,老太妃牽掛憂心極了,所以雖明知不可為,卻還是想親自去一趟西南。在這種局面下,服下一枚需按時回宮領取解藥的毒丸,似乎就成了最可行的折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