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頁
若是呂氏都死絕了,那麼自然可以用呂氏謀逆來解釋這一切的合理性,可誰叫劉昌還活著,還成了氣候,哪怕當年參與到誅呂之事的功臣如今都死得差不多了,但是,當年的事情,沒有劉恆的配合,那怎麼可能呢?
所以,指望跟劉昌父慈子孝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當一個繼位的新君不願意給前頭的皇帝相應的臉面時,能做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劉恆倒是不指望厚葬,但還是在乎身前身後名的。
這讓劉恆如今前所未有地理解了劉邦當年的想法,不樂意劉盈繼位,更想要愛子劉如意繼承自己的一切,但是劉盈或者是劉盈背後的呂氏乃至開國功臣卻早已經是根深蒂固,即便身為天子,也只能退讓。劉盈好歹還是個仁孝的,對劉如意這樣曾經直接威脅到自己的兄弟也能各種維護(當然沒護住),可是劉昌呢?他真的不會記恨竇皇后和慎夫人所出的幾個孩子?
第124章
皇帝就是孤家寡人,劉恆滿肚子的思慮,卻根本沒處說去,薄太后是個沒主意的,薄家又出了個遼王后,所以,指望薄太后跟自己共情是不可能的。竇皇后雖說出身微賤,卻聰慧過人,是個有大智慧的女人,但問題是,跟她說自己的憂慮有什麼用,竇皇后就算是同仇敵愾,他還能強撐著硬要立劉啟為太子嗎?至於慎夫人之流,就別提了,很多時候美貌多情跟清醒的腦子是不能並存的。
在這樣的憂思之下,劉恆終於有些撐不住了。
劉恆身體並不好,他一直以來生活簡樸,在代地的時候尤甚,冬天的時候不穿皮裘,夏天的時候不用冰塊,飲食也極為粗糲,年輕那會兒還能頂得住,但是如今有了歲數,曾經對身體的損傷也開始直觀地表露了出來。他有比較嚴重的腸胃問題,又懼冷畏熱,總之就是底子差,免疫力也低下,如今又多思多慮,輾轉反側難以入眠,他先是生了背癰,然後又染了風寒,一時間昏昏沉沉,竟是臥床不起。
比起千年後對於宮廷的嚴格管理,漢宮此時壓根就沒所謂的保密可言,劉恒生病的消息第一時間就傳到了宮外。
劉恆這個皇帝當得遠沒有原本歷史上來得有人望,得人心。任何事情都是怕對比的,一個是跟著你一起過苦日子,一個是大家一起過好日子,這兩個一對比,傻子也知道怎麼選。
劉恆在位時間也不算長,也就是前兩年才將那幫誅呂功臣給掀掉了,也沒真正培養出一批忠誠度高的班底,其實就算是忠誠度高也沒用,你都要死了,我們總不能為你陪葬吧!因此,長安城裡頭頓時人心浮動起來,擁立之功這種事情,大家都想要,而且還沒什麼風險,誰不樂意呢!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誰都知道,除非劉恆想要自己死後天下大亂,否則的話,太子的位置還真是非劉昌不可。至於說什麼劉昌跟扶蘇一樣遠在邊陲,那更別提,扶蘇是個什麼情況,劉昌是什麼情況,扶蘇身邊只有個蒙恬,這位或許在一般情況下願意站在扶蘇這一邊,但是若是另一邊是始皇帝,那麼毫無疑問,始皇帝的優先級更高。
可劉昌呢,人家已經是一國之主,根本不需要看長安的臉色,目前已經有大批的人利益被劉昌捆綁,現在除非是傻子,否則的話,誰也不能想像失去遼國那邊源源不斷商品的後果。
「人心向背啊!」劉恆躺在榻上,聽著下面一個黃門侍郎的稟報,沉默了片刻,悠悠地嘆了口氣。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劉恆之前的那些憂思簡直如同笑話一般,自己還沒死呢,下頭的人就各種想要向劉昌獻媚,自己還考慮什麼身後名作甚!
「罷了,這事的確也不能再拖下去了!」劉恆輕輕呼出一口氣,嘆道。
那黃門侍郎只是垂頭不語,然後就聽劉恆吩咐道:「去請丞相九卿還有京中徹侯明日來宣室殿吧!」
椒房殿中,竇皇后正坐在織布機前織布,哪怕織室如今都開始使用從遼國那邊購買的新式紡織機了,竇皇后這邊用的還是老式的那種,她又不靠織布來掙錢,無非就是顯示一下作為皇后的賢良簡樸,最重要的是打發時間。
竇皇后也算是無欲則剛,她以前還幻想著兒子繼位,自己做太后,如今早就不這樣想了,所以對討好劉恆興趣也不大,加上本性謹慎,劉恆沒有宣召,即便知道他病了,也只能是遣人去問候,但是這並不代表她對劉恆那裡的情況一無所知。
在宮裡,消息不靈通,那是要倒霉的。如今宮裡受寵的是慎夫人,雖說她不比竇皇后聰敏,但是對於男人來說,很多時候不需要枕邊人有多聰明,只需要對方對自己小意殷勤就行。竇皇后並沒有真的將慎夫人當回事,說白了,有著劉昌杵在那裡,就算是高祖復生,那也是白搭。但是,竇皇后不得不關注劉恆的想法,劉恆平常看著英明神武,但是對於一個病人來說,若是做出什麼出人意料的事情,也是有可能的。
竇皇后早就想明白了,將來劉昌上位,她頂多也就是跟張嫣一般,運氣好的話,應該能跟著兩個兒子中的一個去他們的封國做王太后。但是要是劉恆發瘋,硬要跟劉昌魚死網破,戰火一起,事情就不受控制了。<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所以,指望跟劉昌父慈子孝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當一個繼位的新君不願意給前頭的皇帝相應的臉面時,能做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劉恆倒是不指望厚葬,但還是在乎身前身後名的。
這讓劉恆如今前所未有地理解了劉邦當年的想法,不樂意劉盈繼位,更想要愛子劉如意繼承自己的一切,但是劉盈或者是劉盈背後的呂氏乃至開國功臣卻早已經是根深蒂固,即便身為天子,也只能退讓。劉盈好歹還是個仁孝的,對劉如意這樣曾經直接威脅到自己的兄弟也能各種維護(當然沒護住),可是劉昌呢?他真的不會記恨竇皇后和慎夫人所出的幾個孩子?
第124章
皇帝就是孤家寡人,劉恆滿肚子的思慮,卻根本沒處說去,薄太后是個沒主意的,薄家又出了個遼王后,所以,指望薄太后跟自己共情是不可能的。竇皇后雖說出身微賤,卻聰慧過人,是個有大智慧的女人,但問題是,跟她說自己的憂慮有什麼用,竇皇后就算是同仇敵愾,他還能強撐著硬要立劉啟為太子嗎?至於慎夫人之流,就別提了,很多時候美貌多情跟清醒的腦子是不能並存的。
在這樣的憂思之下,劉恆終於有些撐不住了。
劉恆身體並不好,他一直以來生活簡樸,在代地的時候尤甚,冬天的時候不穿皮裘,夏天的時候不用冰塊,飲食也極為粗糲,年輕那會兒還能頂得住,但是如今有了歲數,曾經對身體的損傷也開始直觀地表露了出來。他有比較嚴重的腸胃問題,又懼冷畏熱,總之就是底子差,免疫力也低下,如今又多思多慮,輾轉反側難以入眠,他先是生了背癰,然後又染了風寒,一時間昏昏沉沉,竟是臥床不起。
比起千年後對於宮廷的嚴格管理,漢宮此時壓根就沒所謂的保密可言,劉恒生病的消息第一時間就傳到了宮外。
劉恆這個皇帝當得遠沒有原本歷史上來得有人望,得人心。任何事情都是怕對比的,一個是跟著你一起過苦日子,一個是大家一起過好日子,這兩個一對比,傻子也知道怎麼選。
劉恆在位時間也不算長,也就是前兩年才將那幫誅呂功臣給掀掉了,也沒真正培養出一批忠誠度高的班底,其實就算是忠誠度高也沒用,你都要死了,我們總不能為你陪葬吧!因此,長安城裡頭頓時人心浮動起來,擁立之功這種事情,大家都想要,而且還沒什麼風險,誰不樂意呢!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誰都知道,除非劉恆想要自己死後天下大亂,否則的話,太子的位置還真是非劉昌不可。至於說什麼劉昌跟扶蘇一樣遠在邊陲,那更別提,扶蘇是個什麼情況,劉昌是什麼情況,扶蘇身邊只有個蒙恬,這位或許在一般情況下願意站在扶蘇這一邊,但是若是另一邊是始皇帝,那麼毫無疑問,始皇帝的優先級更高。
可劉昌呢,人家已經是一國之主,根本不需要看長安的臉色,目前已經有大批的人利益被劉昌捆綁,現在除非是傻子,否則的話,誰也不能想像失去遼國那邊源源不斷商品的後果。
「人心向背啊!」劉恆躺在榻上,聽著下面一個黃門侍郎的稟報,沉默了片刻,悠悠地嘆了口氣。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劉恆之前的那些憂思簡直如同笑話一般,自己還沒死呢,下頭的人就各種想要向劉昌獻媚,自己還考慮什麼身後名作甚!
「罷了,這事的確也不能再拖下去了!」劉恆輕輕呼出一口氣,嘆道。
那黃門侍郎只是垂頭不語,然後就聽劉恆吩咐道:「去請丞相九卿還有京中徹侯明日來宣室殿吧!」
椒房殿中,竇皇后正坐在織布機前織布,哪怕織室如今都開始使用從遼國那邊購買的新式紡織機了,竇皇后這邊用的還是老式的那種,她又不靠織布來掙錢,無非就是顯示一下作為皇后的賢良簡樸,最重要的是打發時間。
竇皇后也算是無欲則剛,她以前還幻想著兒子繼位,自己做太后,如今早就不這樣想了,所以對討好劉恆興趣也不大,加上本性謹慎,劉恆沒有宣召,即便知道他病了,也只能是遣人去問候,但是這並不代表她對劉恆那裡的情況一無所知。
在宮裡,消息不靈通,那是要倒霉的。如今宮裡受寵的是慎夫人,雖說她不比竇皇后聰敏,但是對於男人來說,很多時候不需要枕邊人有多聰明,只需要對方對自己小意殷勤就行。竇皇后並沒有真的將慎夫人當回事,說白了,有著劉昌杵在那裡,就算是高祖復生,那也是白搭。但是,竇皇后不得不關注劉恆的想法,劉恆平常看著英明神武,但是對於一個病人來說,若是做出什麼出人意料的事情,也是有可能的。
竇皇后早就想明白了,將來劉昌上位,她頂多也就是跟張嫣一般,運氣好的話,應該能跟著兩個兒子中的一個去他們的封國做王太后。但是要是劉恆發瘋,硬要跟劉昌魚死網破,戰火一起,事情就不受控制了。<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