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頁
這麼一想。景嫿打了個響指,看向宗冀:「你說我們明天做五丁包,怎麼樣?」
宗冀放下筷子,認真點頭,沒有任何敷衍,「我覺得很不錯。」
反正不管做什麼包子,肯定是他來揉面擀麵皮。
五丁包顧名思義,由五種丁組成。
丁的來源包含地上走的,河裡游的,地里種的。
肉丁有兩種,一種是雞肉。可惜山頭養殖場離這邊有點遠,不然可以直接用歸爺爺養的雞。
但是,現在市場繁榮,只要出得起價錢,什麼樣的雞都能給你找來。
所以,景嫿也就採取就近原則,選用了最好的雞肉。這種雞是那種在山上奔跑的雞,肉質特別好,無污染。
另外一種就是黑豬肉。
黑豬養殖要求高,要靠近天然水源和自然資源的地方,這樣養出來的黑豬自然健康。
好的黑豬肉脂肪含量高,但也保留了彈性,吃起來醇厚柔滑又有嚼勁,景嫿最喜歡的是肥而不膩。
除了肉丁,還有海鮮河鮮的加入。
整顆的手剝河蝦仁外觀完整,色澤紋理明顯,似乎能感受到撲面而來的鮮味。
另外,還有泡發好的海參,摸上去特別Q彈。
蔬菜方面,需要用到的是筍丁。這也能增加鮮脆口感。
五丁的餡料用嚴謹一點的話說,可以用切割工藝來形容。
雞丁要大於肉丁,肉丁大於筍丁。
景嫿的刀工足以支撐她切出任何形狀的食材,更何況這不要求形狀,只要差不多就行,只是對於大小有要求。
宗冀就不一樣了。
景嫿在旁邊用精湛的刀工無聲鞭策他,他就一條一條,一刀一刀地認真切。
要是直播,估計會有人刷一波辛苦,眼睛都看亂了。
切了好久好久餡料,餡料堆了好幾大盆,景嫿終於要開始炒制餡料了。
烹製時,景嫿用的是豬油,放入青青白白的蔥花,次啦聲響,煸香的時候,蔥香爆棚。
再按照先後順序放入五丁,那鮮香味,絕了。
景嫿的用料絕對是最好的,燜煮餡料用的不是水,而是金黃金黃的雞湯。
小火燜煮大概半個小時,滿屋子都是餡料的鮮香味。
人間百味,鮮為第一,調味料更要緊跟著這個準則,放入蝦子、醬油等調味料提色增香。
這個時候,餡料在鍋里咕嚕咕嚕的,讓人忍不住想要吃一口。
不過,因為是要做餡料的,不能有太多汁水。揭開鍋蓋煮,既可以方便水分蒸發,又可以隨時掌控芡汁的多少。
等差不多了,景嫿倒入水澱粉勾芡增稠,直到餡料的汁水足夠濃稠,可以掛在餡料丁上,再關火,放涼備用。
宗冀已經差不多揉好麵團了。
用老面麵團做新的麵團,發酵出來的麵團又香又光滑。
麵團發酵成兩倍大,再用手臂使勁揉搓,排出多餘的空氣。
過軟的話,再揉進些乾粉調整麵團的軟硬程度。
接下來還是老流程,麵團搓成瘦長的條子,再切成或者揪成敦實的小劑子,擀成圓潤的大皮子。
冷藏到位的內餡凝成一整塊,但不會硬到攪不動,用勺子就可以輕易舀起來。
包子要折成三十二道褶子,就對景嫿來說很簡單,快的話十幾秒就成,甚至有時能衝進十秒大關。
宗冀看到她的手速,摸摸準備籠屜。
包好的包子還得進行二次發酵,讓麵團鬆弛。
之後,猛火上汽,蒸八分鐘。
面香四溢,特別容易勾起人的饞蟲。
時間不知不覺流逝,很快,就可以揭開籠屜蓋子。
熱氣撲面,景嫿用無情鐵手拿了兩個包子出來,她和宗冀一人一個。
宗冀湊近,帶著香味的熱氣把他臉上的毛孔都熱舒展了。
太燙了,吃不了,他就開始數褶子。
這個包子是景嫿隨意挑的,他數完,不多不少,是三十二道褶子。
「五丁包子的麵皮不能厚過一根筷子。」景嫿給他介紹。
「是嗎?」宗冀當即去拿筷子。
景嫿張了張嘴巴,「你還真比啊?」
宗冀認真道:「你都說了,不比我睡不著。」
景嫿豎起大拇指:「可以。」
的確是宗冀的性格。
比吧比吧,反正她有信心。
白嫩的麵皮,肉眼可見的輕薄。宗冀滿意點頭,目光讚賞看向景嫿:「真的。」
景嫿背後像是有尾巴在搖:「那當然。」
她在吃食上什麼時候糊弄過?
五丁包子的麵皮蓬鬆又軟乎,筋道又柔韌。
麵皮內側被餡料肉汁浸潤,是藏不住的香。
而足夠有料的餡料汁水會在嘴唇留下了粘稠的的餘溫。
滾燙的餡料剛觸及舌尖,嘴裡就溢出洶湧的咸鮮。
唾液瘋狂分泌,伴隨著略微勇猛的咀嚼,鹹味越來越淺,最後,化作了一縷悠長沁人的甘甜,這是河鮮特有的魅力。
吃得真爽啊。
海參彈滑,雞丁酥軟,豬肉勁嚼,蝦仁飽滿,偶爾咬到的筍丁,更會爆出特有的脆爽。
這些味道並非轉瞬即逝,餡料足夠多,會感到無比滿足。
這麼豪華的用料,創造出五丁包子豐富的口感。
別說食客,景嫿都難以抗拒。
嗅覺和味覺都是有記憶的。<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宗冀放下筷子,認真點頭,沒有任何敷衍,「我覺得很不錯。」
反正不管做什麼包子,肯定是他來揉面擀麵皮。
五丁包顧名思義,由五種丁組成。
丁的來源包含地上走的,河裡游的,地里種的。
肉丁有兩種,一種是雞肉。可惜山頭養殖場離這邊有點遠,不然可以直接用歸爺爺養的雞。
但是,現在市場繁榮,只要出得起價錢,什麼樣的雞都能給你找來。
所以,景嫿也就採取就近原則,選用了最好的雞肉。這種雞是那種在山上奔跑的雞,肉質特別好,無污染。
另外一種就是黑豬肉。
黑豬養殖要求高,要靠近天然水源和自然資源的地方,這樣養出來的黑豬自然健康。
好的黑豬肉脂肪含量高,但也保留了彈性,吃起來醇厚柔滑又有嚼勁,景嫿最喜歡的是肥而不膩。
除了肉丁,還有海鮮河鮮的加入。
整顆的手剝河蝦仁外觀完整,色澤紋理明顯,似乎能感受到撲面而來的鮮味。
另外,還有泡發好的海參,摸上去特別Q彈。
蔬菜方面,需要用到的是筍丁。這也能增加鮮脆口感。
五丁的餡料用嚴謹一點的話說,可以用切割工藝來形容。
雞丁要大於肉丁,肉丁大於筍丁。
景嫿的刀工足以支撐她切出任何形狀的食材,更何況這不要求形狀,只要差不多就行,只是對於大小有要求。
宗冀就不一樣了。
景嫿在旁邊用精湛的刀工無聲鞭策他,他就一條一條,一刀一刀地認真切。
要是直播,估計會有人刷一波辛苦,眼睛都看亂了。
切了好久好久餡料,餡料堆了好幾大盆,景嫿終於要開始炒制餡料了。
烹製時,景嫿用的是豬油,放入青青白白的蔥花,次啦聲響,煸香的時候,蔥香爆棚。
再按照先後順序放入五丁,那鮮香味,絕了。
景嫿的用料絕對是最好的,燜煮餡料用的不是水,而是金黃金黃的雞湯。
小火燜煮大概半個小時,滿屋子都是餡料的鮮香味。
人間百味,鮮為第一,調味料更要緊跟著這個準則,放入蝦子、醬油等調味料提色增香。
這個時候,餡料在鍋里咕嚕咕嚕的,讓人忍不住想要吃一口。
不過,因為是要做餡料的,不能有太多汁水。揭開鍋蓋煮,既可以方便水分蒸發,又可以隨時掌控芡汁的多少。
等差不多了,景嫿倒入水澱粉勾芡增稠,直到餡料的汁水足夠濃稠,可以掛在餡料丁上,再關火,放涼備用。
宗冀已經差不多揉好麵團了。
用老面麵團做新的麵團,發酵出來的麵團又香又光滑。
麵團發酵成兩倍大,再用手臂使勁揉搓,排出多餘的空氣。
過軟的話,再揉進些乾粉調整麵團的軟硬程度。
接下來還是老流程,麵團搓成瘦長的條子,再切成或者揪成敦實的小劑子,擀成圓潤的大皮子。
冷藏到位的內餡凝成一整塊,但不會硬到攪不動,用勺子就可以輕易舀起來。
包子要折成三十二道褶子,就對景嫿來說很簡單,快的話十幾秒就成,甚至有時能衝進十秒大關。
宗冀看到她的手速,摸摸準備籠屜。
包好的包子還得進行二次發酵,讓麵團鬆弛。
之後,猛火上汽,蒸八分鐘。
面香四溢,特別容易勾起人的饞蟲。
時間不知不覺流逝,很快,就可以揭開籠屜蓋子。
熱氣撲面,景嫿用無情鐵手拿了兩個包子出來,她和宗冀一人一個。
宗冀湊近,帶著香味的熱氣把他臉上的毛孔都熱舒展了。
太燙了,吃不了,他就開始數褶子。
這個包子是景嫿隨意挑的,他數完,不多不少,是三十二道褶子。
「五丁包子的麵皮不能厚過一根筷子。」景嫿給他介紹。
「是嗎?」宗冀當即去拿筷子。
景嫿張了張嘴巴,「你還真比啊?」
宗冀認真道:「你都說了,不比我睡不著。」
景嫿豎起大拇指:「可以。」
的確是宗冀的性格。
比吧比吧,反正她有信心。
白嫩的麵皮,肉眼可見的輕薄。宗冀滿意點頭,目光讚賞看向景嫿:「真的。」
景嫿背後像是有尾巴在搖:「那當然。」
她在吃食上什麼時候糊弄過?
五丁包子的麵皮蓬鬆又軟乎,筋道又柔韌。
麵皮內側被餡料肉汁浸潤,是藏不住的香。
而足夠有料的餡料汁水會在嘴唇留下了粘稠的的餘溫。
滾燙的餡料剛觸及舌尖,嘴裡就溢出洶湧的咸鮮。
唾液瘋狂分泌,伴隨著略微勇猛的咀嚼,鹹味越來越淺,最後,化作了一縷悠長沁人的甘甜,這是河鮮特有的魅力。
吃得真爽啊。
海參彈滑,雞丁酥軟,豬肉勁嚼,蝦仁飽滿,偶爾咬到的筍丁,更會爆出特有的脆爽。
這些味道並非轉瞬即逝,餡料足夠多,會感到無比滿足。
這麼豪華的用料,創造出五丁包子豐富的口感。
別說食客,景嫿都難以抗拒。
嗅覺和味覺都是有記憶的。<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