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頁
好在林回星的紅薯地在開荒之前,每年都有不少落葉腐壞在上面,土質還算肥沃,他撿了兩根紅薯在手裡掂了掂,估摸著今年這紅薯畝產再差都有個三千斤。
和現代輕而易舉地就能畝產上七八千斤的勤情況相比,這肯定是低產了,但要是和永國的種植水平比,這已經是能夠嚇死人的高產量。
而且林回星這紅薯地里還套種過玉米,這會兒蘇大榮他們只看著地里的紅薯略微估摸了一下,再加上之前玉米的產量,那呼吸瞬間就粗重了起來。
偏偏如此高的產量,林回星還是一臉嫌棄的樣子,倒是讓蘇大榮他們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了。
蘇大榮也不知道這個產量是不是真的還不能讓林回星滿意,只能安慰道:「這個產量也不低了,硬要說起來,明年我只用種兩畝地的玉米和紅薯,這一家子一年的嚼用都有了。」
紅薯的高產比先前的玉米還嚇人,雖然在場的人還不知道這紅薯是什麼味道,但是只要是能吃的食物,在他們這裡就差不了。
原本上樑溝的村民這段時間都在發愁。
至於大家愁什麼——還不是愁家裡的土地不夠種。
自從林回星來上樑溝定居後,大家確實過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但是相應的,林回星帶來的好東西也實在是太多了。
不但有各種蔬菜、西瓜、甜瓜、還有玉米、棉花。
原本要加種這些東西各家的土地都不夠了,稻穀是要用來交稅的,朝廷有規定,成丁的農戶一年至少要種一畝地的水稻或者小麥。
今年年景好,也沒什麼大災,除了常年缺糧的北境外,各地都不太缺糧,所以林回星今年沒種水稻,還可以用銀子抵稅,這要是遇到糧食緊張的時候,官府是只收糧食不收銀子的。
村里人捨不得花錢,所以這水稻那都是足量種植的。
本來大家都已經盤算好了,明年挪個四五畝地出來種棉花玉米和西瓜。
誰承想現在又多了一個比玉米還要高產的紅薯,這紅薯是主糧,紅薯藤可以養豬養雞鴨,嫩葉還能做菜,這般好的東西,怎麼著也得種個兩三畝吧?
這麼一算,就算明年大家都不種大豆和粟米了,那手裡的田地也不夠了。
以前上樑溝的村民唯一能夠安慰自己的,就是山裡的條件雖然不比山下,但是和山下農戶手裡只有緊巴巴幾畝地的情況相比,他們住在山裡至少不愁沒地種。
這會兒一看,他們手裡的地也不夠用了。
偏偏人力有限,平常大家還得造草紙,上山給林回星找蘑菇野菜,田地多了也侍弄不過來。
思來想去,大家也就只能忍痛做出取捨了。
這玉米和紅薯是必須要種的,這棉花、西瓜和蔬菜,就只能酌情少種一些了。
原本蘇大榮他們想著,這紅薯都這麼高產了,那味道差一些也是正常的,只要入口,就是這紅薯的味道和泥巴一樣,他們也是不會嫌棄的。
然而紅薯起上來後,林回星別的都沒幹,先撿了一背簍個頭勻稱的紅薯,讓蘇豐寶送去給季娥,讓她中午別蒸米飯了,就先蒸一大鍋紅薯讓大家嘗嘗味。
蒸紅薯毫無難度,紅薯洗乾淨表皮後直接上鍋蒸就行。
常吃紅薯的人可能察覺不到紅薯的好,但是對於第一次吃紅薯的人來說,最先感受到的,絕對是紅薯的甜味。
對於上樑溝的老百姓來說,甜是一種奢侈的東西,就是大家現在掙了錢,也捨不得經常買糖回來吃。
蘇應平他們忙活了一上午,吃到第一口紅薯時,都不敢置信地瞪大了眼睛:「好、好甜啊!」
第177章
為了減少蒸煮的時間, 林回星選的都是個頭中等的紅薯,這會兒他一口咬下三分之個紅薯後,又慢悠悠地說道:
「蒸的紅薯味道要差一些, 烤紅薯的味道才好吃呢, 剛才我扔了幾個紅薯在灶膛里,吃完飯我們歇一歇, 再嘗嘗這烤紅薯的味道。」
蘇應文被林回星的話震驚到了, 連嘴裡嚼了一半的紅薯都顧不上嚼了:「這味道還差?我覺得軟糯香甜的很好吃啊。」
其實林回星也許久沒有吃紅薯了,這會兒乍一吃也不能說是不好吃,不過:「還可以,不過還能更好吃,煮熟的紅薯可以加麵粉做成紅薯餅,也可以切成塊煮粥, 都是不錯的做法。」
蘇應文年紀小,嘗過紅薯的味道, 又聽林回星說紅薯有這麼多的吃法後, 當即就扭頭對一旁的蘇大榮道:「阿翁, 這紅薯這般好, 明年咱們家都種紅薯吧!」
蘇大榮十分痛快地就答應了下來:「行,種!明年我們只種三畝水稻, 剩下的地都用來種紅薯!」
見阿翁答應得如此痛快, 蘇應文反而又犯了難:「額, 也不用都種紅薯,不是還要留一塊地出來種西瓜嗎。」
紅薯再好吃也好吃不過西瓜,對此蘇應文心裡是再清楚不過的。
只種紅薯不種西瓜他心裡也是不樂意的。
蘇應文這話一出, 屋裡的人都忍不住笑出了聲。
吃完午飯後,蘇應平他們立刻就想下地幹活, 最後還是林回星堅持讓大家再休息一會兒。
休息兩刻,嘗過烤紅薯的味道後,蘇應平他們才牽牛的牽牛,擔籮筐的擔籮筐結伴往地里走。
這一上午地里的紅薯大部分都被蘇應平兩兄弟牽著牛翻了過來,林回星估摸著再做上兩個時辰,所有的紅薯就能都翻完了。<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和現代輕而易舉地就能畝產上七八千斤的勤情況相比,這肯定是低產了,但要是和永國的種植水平比,這已經是能夠嚇死人的高產量。
而且林回星這紅薯地里還套種過玉米,這會兒蘇大榮他們只看著地里的紅薯略微估摸了一下,再加上之前玉米的產量,那呼吸瞬間就粗重了起來。
偏偏如此高的產量,林回星還是一臉嫌棄的樣子,倒是讓蘇大榮他們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了。
蘇大榮也不知道這個產量是不是真的還不能讓林回星滿意,只能安慰道:「這個產量也不低了,硬要說起來,明年我只用種兩畝地的玉米和紅薯,這一家子一年的嚼用都有了。」
紅薯的高產比先前的玉米還嚇人,雖然在場的人還不知道這紅薯是什麼味道,但是只要是能吃的食物,在他們這裡就差不了。
原本上樑溝的村民這段時間都在發愁。
至於大家愁什麼——還不是愁家裡的土地不夠種。
自從林回星來上樑溝定居後,大家確實過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但是相應的,林回星帶來的好東西也實在是太多了。
不但有各種蔬菜、西瓜、甜瓜、還有玉米、棉花。
原本要加種這些東西各家的土地都不夠了,稻穀是要用來交稅的,朝廷有規定,成丁的農戶一年至少要種一畝地的水稻或者小麥。
今年年景好,也沒什麼大災,除了常年缺糧的北境外,各地都不太缺糧,所以林回星今年沒種水稻,還可以用銀子抵稅,這要是遇到糧食緊張的時候,官府是只收糧食不收銀子的。
村里人捨不得花錢,所以這水稻那都是足量種植的。
本來大家都已經盤算好了,明年挪個四五畝地出來種棉花玉米和西瓜。
誰承想現在又多了一個比玉米還要高產的紅薯,這紅薯是主糧,紅薯藤可以養豬養雞鴨,嫩葉還能做菜,這般好的東西,怎麼著也得種個兩三畝吧?
這麼一算,就算明年大家都不種大豆和粟米了,那手裡的田地也不夠了。
以前上樑溝的村民唯一能夠安慰自己的,就是山裡的條件雖然不比山下,但是和山下農戶手裡只有緊巴巴幾畝地的情況相比,他們住在山裡至少不愁沒地種。
這會兒一看,他們手裡的地也不夠用了。
偏偏人力有限,平常大家還得造草紙,上山給林回星找蘑菇野菜,田地多了也侍弄不過來。
思來想去,大家也就只能忍痛做出取捨了。
這玉米和紅薯是必須要種的,這棉花、西瓜和蔬菜,就只能酌情少種一些了。
原本蘇大榮他們想著,這紅薯都這麼高產了,那味道差一些也是正常的,只要入口,就是這紅薯的味道和泥巴一樣,他們也是不會嫌棄的。
然而紅薯起上來後,林回星別的都沒幹,先撿了一背簍個頭勻稱的紅薯,讓蘇豐寶送去給季娥,讓她中午別蒸米飯了,就先蒸一大鍋紅薯讓大家嘗嘗味。
蒸紅薯毫無難度,紅薯洗乾淨表皮後直接上鍋蒸就行。
常吃紅薯的人可能察覺不到紅薯的好,但是對於第一次吃紅薯的人來說,最先感受到的,絕對是紅薯的甜味。
對於上樑溝的老百姓來說,甜是一種奢侈的東西,就是大家現在掙了錢,也捨不得經常買糖回來吃。
蘇應平他們忙活了一上午,吃到第一口紅薯時,都不敢置信地瞪大了眼睛:「好、好甜啊!」
第177章
為了減少蒸煮的時間, 林回星選的都是個頭中等的紅薯,這會兒他一口咬下三分之個紅薯後,又慢悠悠地說道:
「蒸的紅薯味道要差一些, 烤紅薯的味道才好吃呢, 剛才我扔了幾個紅薯在灶膛里,吃完飯我們歇一歇, 再嘗嘗這烤紅薯的味道。」
蘇應文被林回星的話震驚到了, 連嘴裡嚼了一半的紅薯都顧不上嚼了:「這味道還差?我覺得軟糯香甜的很好吃啊。」
其實林回星也許久沒有吃紅薯了,這會兒乍一吃也不能說是不好吃,不過:「還可以,不過還能更好吃,煮熟的紅薯可以加麵粉做成紅薯餅,也可以切成塊煮粥, 都是不錯的做法。」
蘇應文年紀小,嘗過紅薯的味道, 又聽林回星說紅薯有這麼多的吃法後, 當即就扭頭對一旁的蘇大榮道:「阿翁, 這紅薯這般好, 明年咱們家都種紅薯吧!」
蘇大榮十分痛快地就答應了下來:「行,種!明年我們只種三畝水稻, 剩下的地都用來種紅薯!」
見阿翁答應得如此痛快, 蘇應文反而又犯了難:「額, 也不用都種紅薯,不是還要留一塊地出來種西瓜嗎。」
紅薯再好吃也好吃不過西瓜,對此蘇應文心裡是再清楚不過的。
只種紅薯不種西瓜他心裡也是不樂意的。
蘇應文這話一出, 屋裡的人都忍不住笑出了聲。
吃完午飯後,蘇應平他們立刻就想下地幹活, 最後還是林回星堅持讓大家再休息一會兒。
休息兩刻,嘗過烤紅薯的味道後,蘇應平他們才牽牛的牽牛,擔籮筐的擔籮筐結伴往地里走。
這一上午地里的紅薯大部分都被蘇應平兩兄弟牽著牛翻了過來,林回星估摸著再做上兩個時辰,所有的紅薯就能都翻完了。<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