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頁
周揚新說:「我做了一個比較簡單的心理側寫,盡我所能,希望能對破案有參考價值。很多情況,前面的同事都講了,譬如兇手訓練有素,心態極其穩定,這些不再贅述。還有兇手的年齡、外形,也都有了。除此之外,我認為兇手還有以下四個特點:
一、擁有超出常人的經濟實力。手槍不是普通人民群眾可以接觸到的,必須有國外渠道,國內能弄到很難,就算能弄到,那也必須有非常可靠的人脈關係,價格極其昂貴。
二、我和李輕鷂,對於兇手作案風格的看法,有所不同,或者說,我們是從不同角度去看。她看到了大開大闔,粗獷。我看到的是計劃性、明確的目的性,閒庭信步般的作案風格。兇手擁有充足的空餘時間、足夠的財力,以隨心所欲的態度,來策劃這兩次犯罪。我從中讀出了某種微妙的優越感;
三、兇手的作案速度一定會加快。第一起劉懷信案,他還偽裝成自殺,明顯想要拖延時間,大概是因為作案目標不止一個,怕警方過早察覺他的真實意圖,所以放煙霧彈。但這起案子,他連自殺都不偽裝了,甚至還露了臉。這說明,他離他的最終目標不遠了。如果說這個案子,對於他來說,都像開胃小菜一樣輕鬆,那麼下一個案子,他一定還會殺人,並且性質會更嚴重,很快就會有第三起命案。我同意陳浦的看法,他早已經不在意生死,只要在被警方抓住前,完成所有作案目標即是勝利。
四、把遺書折成千紙鶴這一點很奇怪。為什麼不是簡單疊成方塊留下呢?這個行為很細膩,很抽象。我上網查了千紙鶴的寓意,有三種:一是祝福勇氣健康好運;二是表達友誼;三是表達美好的心愿。總之,表達的都是美好的東西。兇手到底想要祝福誰?還是在反諷死者和他曾經的友誼?
我的看法就這麼多。」
周揚新坐下後,眾人又低聲議論了幾句,倒是沒有人發表不同看法,還有人對周揚新點頭讚許。李輕鷂認真在筆記本記下了這幾點,她覺得很受啟發,或許回頭她也該多讀讀犯罪心理方面的書。
丁國強向陳浦投去個詢問的眼神,陳浦點頭,表示他也覺得周揚新講的有價值。
其實丁國強幹了大半輩子,以前碰到連環殺手也就兩次。有一次還是作為輔助力量,協助省廳、他親哥丁雄偉那裡的案件。不過當時,他們請來的犯罪心理專家,也令丁國強印象深刻。
到這時,黑板上有關這名嫌疑人的結論,大大小小,已經寫得滿滿登登——
【1、熟人;
2、訓練有素;
3、認識向思翎;
4、穿42碼鞋,身高170-175之間;體重無法判斷。
5、使用M1911手槍;
6、殺人前拷問過錢成峰;
7、割腕放血對於兇手有特殊意義;
8、心態穩定、放鬆,不怕死。
9、犯罪經驗豐富;
10、對錢成峰的恨意超過劉懷信;
11、擁有超出常人的經濟實力;
12、計劃性、目的性、優越感;
13、作案速度會加快,很快會再殺第三人;
14、千紙鶴表達對誰的祝福?】
丁國強思索片刻,做出了接下來的工作安排:
待會兒他親自帶陳浦、三隊隊長,再加一個亮點周揚新,去找局領導匯報。
現階段案件偵查,以二隊、三隊為主。二隊主要負責根據向思翎提供的畫像,以及今天的會議結論,儘早排查、確定嫌疑人身份;三隊繼續負責黑黎峰現場嫌疑人搜尋和追捕。
第31章
李輕鷂領到的任務,是和二隊另一個同事,根據嫌疑人的畫像,在居民資料庫中篩查、對比,最終確定向思翎指認的嫌疑人到底是誰。
雖然畫像師已經繪製出人像,這並不代表,警方立刻就能夠知道他是誰。因為技術部門將畫像導入數據系統後,光是本省常住人口中,與畫像相貌相似的人,電腦就篩選出三百來個。這些人,背景、身份各不相同,與畫像的相似程度有高有低,但考慮到畫像本身也存在一定偏差,所以這些人都得過一遍。刑警隊的人,要一個個分析比對,最終選出嫌疑最大的人選。
李輕鷂自己擬定了幾條優先篩選原則:一、年齡30-40歲之間;二、與錢成峰或劉懷信有過直接或者間接的聯繫;三、最近幾天人在湘城;四、七年前也就是2016-2017年的經歷存疑。
因為有些人的資料不全,需要一個個打電話核對,或者找相關部門查實,這個工作過程很繁瑣,李輕鷂和同事倆人,一干就干到晚上11點多。
兩人眼睛發花,腦袋發脹,加上這麼晚了,好多人也聯繫不上,查證不了。兩人決定先各自回家睡一覺,明早繼續。
雖說大案來了,刑警們停止休假,覺每天還是要睡的。離得遠的就睡值班室,離得近的還能回家躺躺,人人都要隨時待命。
李輕鷂下樓時,辦公樓的燈已經滅了大半。她打著哈欠,心想陳浦跟著丁國強離開,一直沒回來,不知道今晚他還會不會回家。
結果想曹操曹操就到。
一輛警車駛進大院,主駕下來的人正是陳浦,丁國強從後排下車。
李輕鷂遠遠凝望著他,一臉正色,不急不緩走過去。
他倆一邊往這邊走,一邊低頭交談。陳浦看到了她,但就跟沒看到似的,繼續跟丁國強說話。<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一、擁有超出常人的經濟實力。手槍不是普通人民群眾可以接觸到的,必須有國外渠道,國內能弄到很難,就算能弄到,那也必須有非常可靠的人脈關係,價格極其昂貴。
二、我和李輕鷂,對於兇手作案風格的看法,有所不同,或者說,我們是從不同角度去看。她看到了大開大闔,粗獷。我看到的是計劃性、明確的目的性,閒庭信步般的作案風格。兇手擁有充足的空餘時間、足夠的財力,以隨心所欲的態度,來策劃這兩次犯罪。我從中讀出了某種微妙的優越感;
三、兇手的作案速度一定會加快。第一起劉懷信案,他還偽裝成自殺,明顯想要拖延時間,大概是因為作案目標不止一個,怕警方過早察覺他的真實意圖,所以放煙霧彈。但這起案子,他連自殺都不偽裝了,甚至還露了臉。這說明,他離他的最終目標不遠了。如果說這個案子,對於他來說,都像開胃小菜一樣輕鬆,那麼下一個案子,他一定還會殺人,並且性質會更嚴重,很快就會有第三起命案。我同意陳浦的看法,他早已經不在意生死,只要在被警方抓住前,完成所有作案目標即是勝利。
四、把遺書折成千紙鶴這一點很奇怪。為什麼不是簡單疊成方塊留下呢?這個行為很細膩,很抽象。我上網查了千紙鶴的寓意,有三種:一是祝福勇氣健康好運;二是表達友誼;三是表達美好的心愿。總之,表達的都是美好的東西。兇手到底想要祝福誰?還是在反諷死者和他曾經的友誼?
我的看法就這麼多。」
周揚新坐下後,眾人又低聲議論了幾句,倒是沒有人發表不同看法,還有人對周揚新點頭讚許。李輕鷂認真在筆記本記下了這幾點,她覺得很受啟發,或許回頭她也該多讀讀犯罪心理方面的書。
丁國強向陳浦投去個詢問的眼神,陳浦點頭,表示他也覺得周揚新講的有價值。
其實丁國強幹了大半輩子,以前碰到連環殺手也就兩次。有一次還是作為輔助力量,協助省廳、他親哥丁雄偉那裡的案件。不過當時,他們請來的犯罪心理專家,也令丁國強印象深刻。
到這時,黑板上有關這名嫌疑人的結論,大大小小,已經寫得滿滿登登——
【1、熟人;
2、訓練有素;
3、認識向思翎;
4、穿42碼鞋,身高170-175之間;體重無法判斷。
5、使用M1911手槍;
6、殺人前拷問過錢成峰;
7、割腕放血對於兇手有特殊意義;
8、心態穩定、放鬆,不怕死。
9、犯罪經驗豐富;
10、對錢成峰的恨意超過劉懷信;
11、擁有超出常人的經濟實力;
12、計劃性、目的性、優越感;
13、作案速度會加快,很快會再殺第三人;
14、千紙鶴表達對誰的祝福?】
丁國強思索片刻,做出了接下來的工作安排:
待會兒他親自帶陳浦、三隊隊長,再加一個亮點周揚新,去找局領導匯報。
現階段案件偵查,以二隊、三隊為主。二隊主要負責根據向思翎提供的畫像,以及今天的會議結論,儘早排查、確定嫌疑人身份;三隊繼續負責黑黎峰現場嫌疑人搜尋和追捕。
第31章
李輕鷂領到的任務,是和二隊另一個同事,根據嫌疑人的畫像,在居民資料庫中篩查、對比,最終確定向思翎指認的嫌疑人到底是誰。
雖然畫像師已經繪製出人像,這並不代表,警方立刻就能夠知道他是誰。因為技術部門將畫像導入數據系統後,光是本省常住人口中,與畫像相貌相似的人,電腦就篩選出三百來個。這些人,背景、身份各不相同,與畫像的相似程度有高有低,但考慮到畫像本身也存在一定偏差,所以這些人都得過一遍。刑警隊的人,要一個個分析比對,最終選出嫌疑最大的人選。
李輕鷂自己擬定了幾條優先篩選原則:一、年齡30-40歲之間;二、與錢成峰或劉懷信有過直接或者間接的聯繫;三、最近幾天人在湘城;四、七年前也就是2016-2017年的經歷存疑。
因為有些人的資料不全,需要一個個打電話核對,或者找相關部門查實,這個工作過程很繁瑣,李輕鷂和同事倆人,一干就干到晚上11點多。
兩人眼睛發花,腦袋發脹,加上這麼晚了,好多人也聯繫不上,查證不了。兩人決定先各自回家睡一覺,明早繼續。
雖說大案來了,刑警們停止休假,覺每天還是要睡的。離得遠的就睡值班室,離得近的還能回家躺躺,人人都要隨時待命。
李輕鷂下樓時,辦公樓的燈已經滅了大半。她打著哈欠,心想陳浦跟著丁國強離開,一直沒回來,不知道今晚他還會不會回家。
結果想曹操曹操就到。
一輛警車駛進大院,主駕下來的人正是陳浦,丁國強從後排下車。
李輕鷂遠遠凝望著他,一臉正色,不急不緩走過去。
他倆一邊往這邊走,一邊低頭交談。陳浦看到了她,但就跟沒看到似的,繼續跟丁國強說話。<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