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頁
「江南文風鼎盛,素來好風光。」
沈眉莊聽靜和這麼說,更是不敢相信。
「可是,額娘自是知道那邊不錯,你能嫁到那邊自然是好。」
「可是……怎麼就……」
沈眉莊怎麼也想不通。
靜和看著額娘滿腹疑惑的樣子,挨近她額娘的耳邊,壓低了聲音。
「哥哥和弘曜哥哥具體的意思和謀劃女兒不能說,這是機密,但是女兒能告訴額娘。」
靜和的聲音壓的更低了。
「哥哥說,大清入關以來,已經漸漸漢化,有些弊病也漸漸顯露。」
「以往,滿洲姑奶奶們上馬可殺敵,以前那也是可以騎馬射箭不輸男兒的,幹什麼都是一把好手,可如今竟學那漢家女兒纏足,京城倒是還好,尤其是江南那邊,什麼三寸金蓮,步步生蓮,競相模仿,聖祖爺那會兒便屢禁不止。」
「這纏足,既讓我滿洲女兒失了英武風範,又不利生產,不僅是無法再騎馬殺敵,連走路都是困難。」
「還有許多,咱們滿洲姑奶奶未出嫁前一向是地位尊崇,什麼時候也養成了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性子,哥哥說這風氣需要改一改了。」
「除了這些,還有許多別的事,其他的涉及朝政機密女兒實在不好多說。」
「哥哥說我是大清的公主,地位尊崇,可為表率,此去江南,也能正一正這風氣。」
「哥哥力求一除大清弊端,我是哥哥一母同胞的親妹妹,自然要助哥哥一臂之力,我在江南,哥哥在京城,也能互通消息,聯守為之。」
「哥哥不便做的我來做,我不便做的哥哥能做。」
……
靜和說了這麼一大通,沈眉莊腦袋都昏昏沉沉,不知今夕是何夕。
弘曜也由著他們兄妹兩個……
「弘曜哥哥已經同意了哥哥的提議,額娘,就不要阻攔了。」
「而且。」
靜和眼裡也浮現期待。
「自小女兒也是飽讀詩書,天賦雖比不得哥哥,那是因為哥哥那樣的人世間少有,可比起其他宗室子弟,女兒從來不差什麼的。」
「額娘自小讓女兒讀的策略,都是熟記於心。」
「而且額娘怕女兒嫁到蒙古,條件不如京城,可是,江南那邊氣候適宜,也是繁榮,額娘自然不用擔心。」
「至於駙馬的人選……」
靜和臉上浮現紅暈。
「哥哥看好了一青年才俊,哥哥能看好的人,自然是有能力的。」
「那人,家裡也是清流世家,但少時變故,家裡人口簡單,他父親是個忠臣,他也年少有為,是……是……」
沈眉莊看著女兒支支吾吾的樣子,心裡更是著急。
「是?」
「是什麼?」
靜和羞澀的不肯說。
沈眉莊看著女兒這樣子,可明白了幾分。
看來是合她心意。
「是新科狀元郎,漢軍旗上三旗那位。」
沈眉莊一愣,「那狀元郎……十九歲,倒也與你相配。」
「只是……」
「這身份上是不是弱了些?他父親官職不高,家裡的爵位到他這一代也沒有了。」
「但是……」
沈眉莊想著弘晙的意思,心裡也慢慢清明。
「你哥哥真是沒有精明得過他的了。」
沈眉莊嘴角慢慢露出笑容,再也不見之前氣急的樣子。
「這一步走的妙。」
「而且,聽說當時這狀元郎,也是個翩翩佳公子,你自幼愛詩書,額娘也怕你嫁到蒙古那些草原上的男兒,不懂你的心思,你聊不到一起去,但這狀元郎的文采,想必也能與你過到一起去。」
看著沈眉莊絮絮叨叨,靜和的心反而平靜下來。
十五歲的少女,自然是對未來的夫婿心有期盼。
可現在的靜和,卻心裡更是對哥哥的話感到激盪。
若是哥哥說的真的能成,自己是真的為大清做出貢獻。
若是哥哥說的,只是為了匡騙弘曜哥哥,讓自己嫁到江南,那可就……
但想著哥哥的性子,他是騙誰也不會騙弘曜哥哥,想必也不會如此。
想著未來自己所學可以加以運用,靜和就難掩高興。
是啊,哥哥說的對,那一晚,靜和像以往一樣,看著窗外那一輪孤獨的月。
前所未有的,將自己徹底剖開。
是到底想要什麼呢?
是真的想要嫁到蒙古,蒙古就象徵著自由嗎?
還是僅僅為了擺脫額娘的束縛?與過去的自己一刀兩斷。
靜和那一晚想了很多很多。
直到蠟燭都燃盡,直到天邊露出魚肚白。
靜和突然就想通了。
自己是想要自由,去蒙古卻不一定代表的是自由。
自己把自由與蒙古劃上了等號,繼而將這執念越深。
可是自己真的適合蒙古嗎?
比起體質,自己自幼便少騎射,馬術不精,也不是很愛那流汗狂奔的感覺。
比起騎馬射箭,靜和的確更愛讀書。
讀史書,讀策論,觀古今,明己志。
可是,靜和,也不想被困在後宅一生。
所以比起這些去蒙古好像更自由些。
終是難以兩全。
但哥哥卻在這時候為自己提出了一條不同的道路。
一條靜和從未設想過的道路。
沈眉莊聽靜和這麼說,更是不敢相信。
「可是,額娘自是知道那邊不錯,你能嫁到那邊自然是好。」
「可是……怎麼就……」
沈眉莊怎麼也想不通。
靜和看著額娘滿腹疑惑的樣子,挨近她額娘的耳邊,壓低了聲音。
「哥哥和弘曜哥哥具體的意思和謀劃女兒不能說,這是機密,但是女兒能告訴額娘。」
靜和的聲音壓的更低了。
「哥哥說,大清入關以來,已經漸漸漢化,有些弊病也漸漸顯露。」
「以往,滿洲姑奶奶們上馬可殺敵,以前那也是可以騎馬射箭不輸男兒的,幹什麼都是一把好手,可如今竟學那漢家女兒纏足,京城倒是還好,尤其是江南那邊,什麼三寸金蓮,步步生蓮,競相模仿,聖祖爺那會兒便屢禁不止。」
「這纏足,既讓我滿洲女兒失了英武風範,又不利生產,不僅是無法再騎馬殺敵,連走路都是困難。」
「還有許多,咱們滿洲姑奶奶未出嫁前一向是地位尊崇,什麼時候也養成了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性子,哥哥說這風氣需要改一改了。」
「除了這些,還有許多別的事,其他的涉及朝政機密女兒實在不好多說。」
「哥哥說我是大清的公主,地位尊崇,可為表率,此去江南,也能正一正這風氣。」
「哥哥力求一除大清弊端,我是哥哥一母同胞的親妹妹,自然要助哥哥一臂之力,我在江南,哥哥在京城,也能互通消息,聯守為之。」
「哥哥不便做的我來做,我不便做的哥哥能做。」
……
靜和說了這麼一大通,沈眉莊腦袋都昏昏沉沉,不知今夕是何夕。
弘曜也由著他們兄妹兩個……
「弘曜哥哥已經同意了哥哥的提議,額娘,就不要阻攔了。」
「而且。」
靜和眼裡也浮現期待。
「自小女兒也是飽讀詩書,天賦雖比不得哥哥,那是因為哥哥那樣的人世間少有,可比起其他宗室子弟,女兒從來不差什麼的。」
「額娘自小讓女兒讀的策略,都是熟記於心。」
「而且額娘怕女兒嫁到蒙古,條件不如京城,可是,江南那邊氣候適宜,也是繁榮,額娘自然不用擔心。」
「至於駙馬的人選……」
靜和臉上浮現紅暈。
「哥哥看好了一青年才俊,哥哥能看好的人,自然是有能力的。」
「那人,家裡也是清流世家,但少時變故,家裡人口簡單,他父親是個忠臣,他也年少有為,是……是……」
沈眉莊看著女兒支支吾吾的樣子,心裡更是著急。
「是?」
「是什麼?」
靜和羞澀的不肯說。
沈眉莊看著女兒這樣子,可明白了幾分。
看來是合她心意。
「是新科狀元郎,漢軍旗上三旗那位。」
沈眉莊一愣,「那狀元郎……十九歲,倒也與你相配。」
「只是……」
「這身份上是不是弱了些?他父親官職不高,家裡的爵位到他這一代也沒有了。」
「但是……」
沈眉莊想著弘晙的意思,心裡也慢慢清明。
「你哥哥真是沒有精明得過他的了。」
沈眉莊嘴角慢慢露出笑容,再也不見之前氣急的樣子。
「這一步走的妙。」
「而且,聽說當時這狀元郎,也是個翩翩佳公子,你自幼愛詩書,額娘也怕你嫁到蒙古那些草原上的男兒,不懂你的心思,你聊不到一起去,但這狀元郎的文采,想必也能與你過到一起去。」
看著沈眉莊絮絮叨叨,靜和的心反而平靜下來。
十五歲的少女,自然是對未來的夫婿心有期盼。
可現在的靜和,卻心裡更是對哥哥的話感到激盪。
若是哥哥說的真的能成,自己是真的為大清做出貢獻。
若是哥哥說的,只是為了匡騙弘曜哥哥,讓自己嫁到江南,那可就……
但想著哥哥的性子,他是騙誰也不會騙弘曜哥哥,想必也不會如此。
想著未來自己所學可以加以運用,靜和就難掩高興。
是啊,哥哥說的對,那一晚,靜和像以往一樣,看著窗外那一輪孤獨的月。
前所未有的,將自己徹底剖開。
是到底想要什麼呢?
是真的想要嫁到蒙古,蒙古就象徵著自由嗎?
還是僅僅為了擺脫額娘的束縛?與過去的自己一刀兩斷。
靜和那一晚想了很多很多。
直到蠟燭都燃盡,直到天邊露出魚肚白。
靜和突然就想通了。
自己是想要自由,去蒙古卻不一定代表的是自由。
自己把自由與蒙古劃上了等號,繼而將這執念越深。
可是自己真的適合蒙古嗎?
比起體質,自己自幼便少騎射,馬術不精,也不是很愛那流汗狂奔的感覺。
比起騎馬射箭,靜和的確更愛讀書。
讀史書,讀策論,觀古今,明己志。
可是,靜和,也不想被困在後宅一生。
所以比起這些去蒙古好像更自由些。
終是難以兩全。
但哥哥卻在這時候為自己提出了一條不同的道路。
一條靜和從未設想過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