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頁
她心中升起了一點期冀,又不敢多問,只得又跪下來給瑜太妃叩頭,嘴裡說道:「奴婢這麼多年蒙娘娘關照,回去之後,定日日為娘娘祈福,求娘娘平安長壽,子孫滿堂!」
瑜太妃又讓人扶了元春起來,說道:「你好好的,那就好了!你雖說年紀略大了些,但是這般花容月貌,又那般的品性才學,出去之後,再叫府里長輩給你做主,選個好人家嫁了,以後好好過日子,便好!」
說著,瑜太妃身邊的幾個宮女又捧了兩個匣子還有幾匹料子過來,就聽瑜太妃說道:「我也知道你們府里不缺這些東西,不過,你也跟了我這麼多年,如今出去也該嫁人了,這些就當做是給你的添妝吧!」
瑜太妃準備的是兩套頭面,一套金頭面,一套寶石頭面,都是內造的工藝。料子是一批妝緞,一匹雲緞,一匹提花宮緞,一匹織錦緞,也是上用的料子,這些加起來,也能撐得起幾抬嫁妝了。即便瑜太妃原本就有錢,對下頭宮人也大方,有宮女出宮嫁人,也會準備一份嫁妝,但是,給元春的這份,看著沒什麼區別,檔次可就高多了!
瑜太妃這般厚賜,看的自然不僅僅是賈元春伺候了自己這麼多年,而是賈家那邊即將派人跟著自家兒子出海!
瑜太妃因為徒宏軒當年的事情,心中一直有愧,這些年徒宏軒放浪形骸,民間都知道他蓄養優伶,有龍陽之好,瑜太妃便是心裡不自在,也不敢說什麼。畢竟,自家兒子這個情況,還能指望什麼呢?無非讓他快快活活過一輩子罷了!
如今竟是又有了建功立業的機遇,雖說自己這輩子只能困守皇宮,看不到徒宏軒以後在外頭稱孤道寡,但是,兒子能夠振作起來,她比誰都高興!為了兒子的宏圖大業,她多花點錢算什麼。要不是她得多留點私房回頭貼補兒子,她還能賞賜更豐厚一些。
元春得了瑜太妃的賞賜,心裡更是一定,要是家裡出了什麼事,瑜太妃便是疼愛自己,給的多半也是比較實在的金銀細軟,而不是這些東西,因此,她又誠心誠意地謝了瑜太妃一回,這才退下了。
元春作為女官,單獨住在一個小隔間裡頭,隔間很小,只放得下一張床還有兩個柜子,牆上還懸了一張瑤琴,元春在家裡的時候,常常彈這個,雖說後來也帶進了宮,卻再也沒有彈過。
抱琴跟元春住在一起,因為地方小,平時就是在地上打個地鋪,冬天的時候才會跟元春同榻而眠。畢竟,冬天地上得燒炭,睡在地上不小心踢到了炭盆,起了火怎麼辦?何況,兩個人睡,也更暖和一些。
主僕二人這麼多年在一起,儼然情分也頗為不同,這會兒抱琴正在給元春做裡衣,元春見了,忙說道:「抱琴,不用做了,咱們馬上就可以回去了!」
抱琴一愣,一時都沒反應過來:「回去,姑娘,咱們回哪兒去?」
元春笑道:「回榮國府,大伯父求了皇爺,咱們可以出宮了!」
抱琴一聽,也是喜出望外,元春留在宮裡,還有點渺茫的指望,她一個被塞進來伺候元春的丫頭,哪有什麼指望,元春蹉跎,她也只能跟著蹉跎下去,日後便是元春富貴了,她也就是能給元春做個大宮女罷了!而出宮了就不一樣了,她這麼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對於家生子來說,她這個年齡也不算大,還能有個不錯的婚事。這般一想,抱琴忙將手裡才起了個頭的針線放到籮筐里,喜滋滋說道:「那姑娘,我這就開始收拾東西!」
大房都知道元春要回來了,但是二房卻是一點消息都沒有收到,等到元春和抱琴回來的時候,王氏簡直是晴天霹靂。
第221章
元春這麼多年在宮裡, 無論如何,王氏總存了一份期望,畢竟, 只要人在裡頭,就有機會。如今這一出來,可以說, 一切都成了泡影。
只是,王氏終究不是那等兒女沒出息就不愛孩子的人, 賈珠死後,她如今就剩下一兒一女。偏生賈寶玉一直養在賈史氏身邊, 跟她並不怎麼親近。
如今瞧見女兒回來,不免想到女兒這麼多年在深宮苦熬, 偏生還沒熬出什麼名堂來,不免愈發傷心起來, 當下抱著元春便是一陣痛哭。
賈史氏瞧見元春回來, 也有些不自在。都是自己身邊長大的孫女,元春也算是為了家族豁出去了, 如今不成,那也是時勢如此,並非元春自己的問題。
她看著二兒媳婦和大孫女抱頭痛哭,輕嘆了一聲:「回來就好,不管怎麼樣, 回來就好!」
府裡頭除了玫姐兒,其他姑娘幾乎都是元春進宮之後才出生的,便是早一點, 那會兒也不記事,因此, 對元春也比較生疏。便是寶玉,他對這個大姐姐也沒什麼映像了,畢竟,元春進宮的時候,他也還小。
真正跟元春比較熟的,就是嫁進來的王熙鳳,她從小是作為元春的跟班一起長大的,但是如今境遇卻截然不同。王熙鳳已經是三等將軍夫人,之前又生下了一個女兒,在命婦圈子裡頭也已經有了一定的名聲,大家都說她乾脆爽利,又長袖善舞,只要她肯用心,就沒有不能交好的人!
而元春呢,這個年紀還沒有出嫁,除非賈家肯一直將她養在家裡,否則的話,她只怕也只能是給人做個繼室填房,而且還很難是什麼權貴人家的繼室填房。畢竟,很多人其實都知道,元春當初是衝著皇妃的身份進宮的,如今這個年紀被退出來,知道的人說是賈家求的恩典,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元春有什麼毛病被嫌惡了呢!
瑜太妃又讓人扶了元春起來,說道:「你好好的,那就好了!你雖說年紀略大了些,但是這般花容月貌,又那般的品性才學,出去之後,再叫府里長輩給你做主,選個好人家嫁了,以後好好過日子,便好!」
說著,瑜太妃身邊的幾個宮女又捧了兩個匣子還有幾匹料子過來,就聽瑜太妃說道:「我也知道你們府里不缺這些東西,不過,你也跟了我這麼多年,如今出去也該嫁人了,這些就當做是給你的添妝吧!」
瑜太妃準備的是兩套頭面,一套金頭面,一套寶石頭面,都是內造的工藝。料子是一批妝緞,一匹雲緞,一匹提花宮緞,一匹織錦緞,也是上用的料子,這些加起來,也能撐得起幾抬嫁妝了。即便瑜太妃原本就有錢,對下頭宮人也大方,有宮女出宮嫁人,也會準備一份嫁妝,但是,給元春的這份,看著沒什麼區別,檔次可就高多了!
瑜太妃這般厚賜,看的自然不僅僅是賈元春伺候了自己這麼多年,而是賈家那邊即將派人跟著自家兒子出海!
瑜太妃因為徒宏軒當年的事情,心中一直有愧,這些年徒宏軒放浪形骸,民間都知道他蓄養優伶,有龍陽之好,瑜太妃便是心裡不自在,也不敢說什麼。畢竟,自家兒子這個情況,還能指望什麼呢?無非讓他快快活活過一輩子罷了!
如今竟是又有了建功立業的機遇,雖說自己這輩子只能困守皇宮,看不到徒宏軒以後在外頭稱孤道寡,但是,兒子能夠振作起來,她比誰都高興!為了兒子的宏圖大業,她多花點錢算什麼。要不是她得多留點私房回頭貼補兒子,她還能賞賜更豐厚一些。
元春得了瑜太妃的賞賜,心裡更是一定,要是家裡出了什麼事,瑜太妃便是疼愛自己,給的多半也是比較實在的金銀細軟,而不是這些東西,因此,她又誠心誠意地謝了瑜太妃一回,這才退下了。
元春作為女官,單獨住在一個小隔間裡頭,隔間很小,只放得下一張床還有兩個柜子,牆上還懸了一張瑤琴,元春在家裡的時候,常常彈這個,雖說後來也帶進了宮,卻再也沒有彈過。
抱琴跟元春住在一起,因為地方小,平時就是在地上打個地鋪,冬天的時候才會跟元春同榻而眠。畢竟,冬天地上得燒炭,睡在地上不小心踢到了炭盆,起了火怎麼辦?何況,兩個人睡,也更暖和一些。
主僕二人這麼多年在一起,儼然情分也頗為不同,這會兒抱琴正在給元春做裡衣,元春見了,忙說道:「抱琴,不用做了,咱們馬上就可以回去了!」
抱琴一愣,一時都沒反應過來:「回去,姑娘,咱們回哪兒去?」
元春笑道:「回榮國府,大伯父求了皇爺,咱們可以出宮了!」
抱琴一聽,也是喜出望外,元春留在宮裡,還有點渺茫的指望,她一個被塞進來伺候元春的丫頭,哪有什麼指望,元春蹉跎,她也只能跟著蹉跎下去,日後便是元春富貴了,她也就是能給元春做個大宮女罷了!而出宮了就不一樣了,她這麼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對於家生子來說,她這個年齡也不算大,還能有個不錯的婚事。這般一想,抱琴忙將手裡才起了個頭的針線放到籮筐里,喜滋滋說道:「那姑娘,我這就開始收拾東西!」
大房都知道元春要回來了,但是二房卻是一點消息都沒有收到,等到元春和抱琴回來的時候,王氏簡直是晴天霹靂。
第221章
元春這麼多年在宮裡, 無論如何,王氏總存了一份期望,畢竟, 只要人在裡頭,就有機會。如今這一出來,可以說, 一切都成了泡影。
只是,王氏終究不是那等兒女沒出息就不愛孩子的人, 賈珠死後,她如今就剩下一兒一女。偏生賈寶玉一直養在賈史氏身邊, 跟她並不怎麼親近。
如今瞧見女兒回來,不免想到女兒這麼多年在深宮苦熬, 偏生還沒熬出什麼名堂來,不免愈發傷心起來, 當下抱著元春便是一陣痛哭。
賈史氏瞧見元春回來, 也有些不自在。都是自己身邊長大的孫女,元春也算是為了家族豁出去了, 如今不成,那也是時勢如此,並非元春自己的問題。
她看著二兒媳婦和大孫女抱頭痛哭,輕嘆了一聲:「回來就好,不管怎麼樣, 回來就好!」
府裡頭除了玫姐兒,其他姑娘幾乎都是元春進宮之後才出生的,便是早一點, 那會兒也不記事,因此, 對元春也比較生疏。便是寶玉,他對這個大姐姐也沒什麼映像了,畢竟,元春進宮的時候,他也還小。
真正跟元春比較熟的,就是嫁進來的王熙鳳,她從小是作為元春的跟班一起長大的,但是如今境遇卻截然不同。王熙鳳已經是三等將軍夫人,之前又生下了一個女兒,在命婦圈子裡頭也已經有了一定的名聲,大家都說她乾脆爽利,又長袖善舞,只要她肯用心,就沒有不能交好的人!
而元春呢,這個年紀還沒有出嫁,除非賈家肯一直將她養在家裡,否則的話,她只怕也只能是給人做個繼室填房,而且還很難是什麼權貴人家的繼室填房。畢竟,很多人其實都知道,元春當初是衝著皇妃的身份進宮的,如今這個年紀被退出來,知道的人說是賈家求的恩典,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元春有什麼毛病被嫌惡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