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頁
因為第一輪他們的生產力都不足,而市場給的單量卻是足夠的,也就意味著一定會有他們吃不下的單量逃逸在外——他們要做的就是把這些逃逸在外的單量抓回來,甚至還從別人口中搶過來一口。
「多給大眾打GG。」嬴政吩咐道。
學生注重性價比,他就降低一些價格,大眾看GG,他就多打一些GG。
杜如晦則是和房玄齡有商有量的進行操作。
李世民倒是也想幫忙,但是他對於這個研發什麼樣的產品,租多大的廠房之類的問題實在是沒什麼天分,就只能替他們加油。
並且他也很相信他的諸位大臣們,李世民從始至終都想起後世的他如果真的開創了貞觀之治的話,那一定不是他一個人的功勞,而是所有人共同的功勞。
他的大臣們每個人都有每個人所擅長的事情,各司其職,才能共同構建一個美好的盛世。
開公司應該也是如此吧。
看著又吵起來的幾位大臣,李世民不太確定的想到。
應該是如此吧?
在眾人的爭吵中,第一季度過去了。
因為操作不熟練以及意見不統一,所以他們每個人的操作或多或少的都有些紕漏,就比如陸游,因為一開始沒有想好要做什麼產品,只按照購買原材料的最低標準購買了原材料,多的錢就拿來建造生產線。
每一個生產線要配備兩個工人,結果工人到了,卻發現原材料不夠,於是他一不小心多招了十個工人。
這個月白拿三千塊的工資,十個就是三萬塊。
而且他的GG是一開始就打的,所以等到第一季度過去之後,他才發現自己的訂單格外的少,因為他的GG沒有別人打的多。
完全沒有習慣商家要自吹自擂的陸游:「......」
果然,酒香也怕巷子深啊。
桑弘羊看著自己的訂單倒是鬆了口氣,雖然這一路吵吵鬧鬧,但起碼第一季度的過度還算是平穩的,他三種人群拿到的訂單都可以說是中上,並且他也早就建好了自己要的生產線,生產了對應的庫存。
接著便是發貨。
小手輕輕一點,原本見底的資金立刻翻了近一倍!
桑弘羊這才能挺直腰板:「我早就說了,我借來的錢我都能還掉的。」
然後就看到彈幕上眾人問他為什麼現在有錢不還錢?
桑弘羊:「......」
所以他之前口若懸河的講了那半個小時全都是白費對嗎?
杜如晦從一開始就想到了借錢的好處,所以他和桑弘羊一樣,在一季度的初期就把錢都借了出來,並且現在第二季度他的公司開得更大了一些,能夠借的額度也更大了,在房玄齡的判斷下,杜如晦把這筆錢全部都又借了出來,投入生產。
同時他也奇怪,這一季度他們商務人士的訂單量要比他想像中的更多一些,而學生和大眾的卻要少。
他們之前所想的數額是由天幕所給的這一期的總數額除以他們六人得到的平均值,按理來說上下有些波動是正常的,但波動這麼大......
杜如晦不太熟練地操作著電腦,點開了後台的總覽。
然後就看到了王翦這一組的騷操作。
如果把上班族的總量設定為100%,那麼在第一季度他們還沒有進行操作的情況下,分到每個人身上的份額應該是百分之十六左右。
而現在,杜如晦瞪著王翦那一組簡直鮮紅的百分之三十八。
「他們一個組拿了兩個組的份額?」杜如晦帶著好奇的李世民眾人繼續往下看,發現他們學生的份額也很多,有百分之二十六,只不過變動沒有上班族的大。
再一看,發現他們商務人士竟然只拿了百分之五的份額,因為他們就只是意思意思的投了三千塊錢的GG,而上班族的GG,他們卻大手筆的投了兩萬五。
李世民一看就知道這其中必定有嬴政參與其中。
敢如此大刀闊斧的進行變動,並且也有相當的話語權,除了他就沒有別人了。
其實能夠當開國之君的都不是膽怯之輩,一定有超出常人的雄心以及壯志,並且還有勇於創新的精神。
李世民雖然名義上不能算是開國之君,但是不少唐朝人已經把他直接當成了唐朝的開國之君,並且在後世的義務教育過程中,即使出現了李淵的名字,也有不少學生直接忽略了他,所以如果問李世民敢不敢做這樣的決策,他肯定也是敢的。
但問題是——他看不懂啊。
這就是手下能人太多的苦惱了,因為大家都各司其職,所以李世民也只需要做好他自己該做的事情,而不用像是沒什麼大臣能用的嬴政一樣一把抓。
嬴政:「......」
李世民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話對於他來說有多麼凡爾賽,還在惋惜他們的市場份額被嬴政搶走了,並且他們都在嬴政搶走了,可就不是那麼好還回來的了。
除非他們自己出了一個內鬼。
比如胡亥,比如李斯。
但眼下看來應該是不可能了。
劉備拿到了不少學生的訂單,但問題是——利潤不高。
同樣的款式,只是加了一個價值五十元的晶片,就能夠在上班族處多賣一百五十元,再改善一下外殼,升級一下外殼的材料就可以在商務人士處多賣四百元。
在學生這裡售賣的價格是四百八十元。
「多給大眾打GG。」嬴政吩咐道。
學生注重性價比,他就降低一些價格,大眾看GG,他就多打一些GG。
杜如晦則是和房玄齡有商有量的進行操作。
李世民倒是也想幫忙,但是他對於這個研發什麼樣的產品,租多大的廠房之類的問題實在是沒什麼天分,就只能替他們加油。
並且他也很相信他的諸位大臣們,李世民從始至終都想起後世的他如果真的開創了貞觀之治的話,那一定不是他一個人的功勞,而是所有人共同的功勞。
他的大臣們每個人都有每個人所擅長的事情,各司其職,才能共同構建一個美好的盛世。
開公司應該也是如此吧。
看著又吵起來的幾位大臣,李世民不太確定的想到。
應該是如此吧?
在眾人的爭吵中,第一季度過去了。
因為操作不熟練以及意見不統一,所以他們每個人的操作或多或少的都有些紕漏,就比如陸游,因為一開始沒有想好要做什麼產品,只按照購買原材料的最低標準購買了原材料,多的錢就拿來建造生產線。
每一個生產線要配備兩個工人,結果工人到了,卻發現原材料不夠,於是他一不小心多招了十個工人。
這個月白拿三千塊的工資,十個就是三萬塊。
而且他的GG是一開始就打的,所以等到第一季度過去之後,他才發現自己的訂單格外的少,因為他的GG沒有別人打的多。
完全沒有習慣商家要自吹自擂的陸游:「......」
果然,酒香也怕巷子深啊。
桑弘羊看著自己的訂單倒是鬆了口氣,雖然這一路吵吵鬧鬧,但起碼第一季度的過度還算是平穩的,他三種人群拿到的訂單都可以說是中上,並且他也早就建好了自己要的生產線,生產了對應的庫存。
接著便是發貨。
小手輕輕一點,原本見底的資金立刻翻了近一倍!
桑弘羊這才能挺直腰板:「我早就說了,我借來的錢我都能還掉的。」
然後就看到彈幕上眾人問他為什麼現在有錢不還錢?
桑弘羊:「......」
所以他之前口若懸河的講了那半個小時全都是白費對嗎?
杜如晦從一開始就想到了借錢的好處,所以他和桑弘羊一樣,在一季度的初期就把錢都借了出來,並且現在第二季度他的公司開得更大了一些,能夠借的額度也更大了,在房玄齡的判斷下,杜如晦把這筆錢全部都又借了出來,投入生產。
同時他也奇怪,這一季度他們商務人士的訂單量要比他想像中的更多一些,而學生和大眾的卻要少。
他們之前所想的數額是由天幕所給的這一期的總數額除以他們六人得到的平均值,按理來說上下有些波動是正常的,但波動這麼大......
杜如晦不太熟練地操作著電腦,點開了後台的總覽。
然後就看到了王翦這一組的騷操作。
如果把上班族的總量設定為100%,那麼在第一季度他們還沒有進行操作的情況下,分到每個人身上的份額應該是百分之十六左右。
而現在,杜如晦瞪著王翦那一組簡直鮮紅的百分之三十八。
「他們一個組拿了兩個組的份額?」杜如晦帶著好奇的李世民眾人繼續往下看,發現他們學生的份額也很多,有百分之二十六,只不過變動沒有上班族的大。
再一看,發現他們商務人士竟然只拿了百分之五的份額,因為他們就只是意思意思的投了三千塊錢的GG,而上班族的GG,他們卻大手筆的投了兩萬五。
李世民一看就知道這其中必定有嬴政參與其中。
敢如此大刀闊斧的進行變動,並且也有相當的話語權,除了他就沒有別人了。
其實能夠當開國之君的都不是膽怯之輩,一定有超出常人的雄心以及壯志,並且還有勇於創新的精神。
李世民雖然名義上不能算是開國之君,但是不少唐朝人已經把他直接當成了唐朝的開國之君,並且在後世的義務教育過程中,即使出現了李淵的名字,也有不少學生直接忽略了他,所以如果問李世民敢不敢做這樣的決策,他肯定也是敢的。
但問題是——他看不懂啊。
這就是手下能人太多的苦惱了,因為大家都各司其職,所以李世民也只需要做好他自己該做的事情,而不用像是沒什麼大臣能用的嬴政一樣一把抓。
嬴政:「......」
李世民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話對於他來說有多麼凡爾賽,還在惋惜他們的市場份額被嬴政搶走了,並且他們都在嬴政搶走了,可就不是那麼好還回來的了。
除非他們自己出了一個內鬼。
比如胡亥,比如李斯。
但眼下看來應該是不可能了。
劉備拿到了不少學生的訂單,但問題是——利潤不高。
同樣的款式,只是加了一個價值五十元的晶片,就能夠在上班族處多賣一百五十元,再改善一下外殼,升級一下外殼的材料就可以在商務人士處多賣四百元。
在學生這裡售賣的價格是四百八十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