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也正是有了何宗群自己這個先例,所以族老們在得到他的暗示之後,立刻便知道該怎麼做了。

  何老太爺去世多年,而何宗群告訴他們,何老夫人到了金陵,便帶著何三老爺父子一起改嫁了,這是千真萬確的,何宗群帶來了余老頭與何老夫人的婚書,而何三老爺的兒子何書銓甚至連姓氏都改了,跟了余老頭的姓,改叫余全了。

  聞言,何家族老們羞憤難當,本朝寡婦可以再嫁,何老夫人可以改嫁,可是卻不能越過族裡,帶著兒孫一起改嫁,甚至連孫子的姓氏都給改了,這是對何家的羞辱。

  何家族老們再次開祠堂,將何老夫人連同何三老爺父子從族譜中划去,何大老爺有官身,又是在赴任途中失蹤,自是不能跟著一起划去。

  族老們便替何大老爺做主,將何苒和何書橋過繼到何志義名下。

  何宗群此次回真定,除了帶來了余老頭和何老夫人的婚書,他還帶來了勞光懷替已故多年的女兒寫的和離書。

  這份和離書經由何家族老簽字蓋章,再送到衙門裡備案,從此何勞兩家便再無姻親關係。

  這樣一來,何大老爺名下就只有已經死了的何書銘。

  真定何家的族譜上是沒有女兒名字的,何苒是唯一一位,而且還給她單開了一頁,多虧何淑婷還不知道這件事,若是讓她知道何苒能上族譜,而她不能,她可能會氣個半死。

  而那位名義上的假千金何淑媛,當然更不在族譜上了。

  勞光懷的兩個兒子也一同前來,為勞氏遷墳,九泉之下的勞氏與何大老爺終於和離,勞氏的棺槨被護送回京。

  因此,現在何苒還是真定何家的女兒,但已經與何大老爺那一支沒有關係了,她和何書橋現在是何忠義的孩子。

  何苒不能回去,但是何書橋是可以的,他護送武國昌回京之後,便去了真定,給何忠義磕頭認親。

  據說那家一心一意想吃絕戶的親戚,得知何忠義多了一個嗣子,便帶著十幾個人過來,想要鬧事,可是還沒進門,便看到外面站著的兵士,一問才知,原來這位嗣子是軍隊裡的長官。

  仗著自己也姓何,那家親戚便厚著臉皮湊上去,想說幾句風涼話,可是卻被人直接扔了出去,他們一家現在竟連那個孤老頭子家裡的門檻也跨不進去了。

  不用他們去打聽,就有人告訴他們,那個孤老頭子現在可了不起了,不但族老們親自登門噓寒問暖,就連父母官也屁顛屁顛地過來了,但是據說這種情況也不會維持多久了,因為人家要進京了,至於那五畝地和那三間青磚大瓦房,你就不要惦記了,哪怕人家不要了,也決不會讓你撿漏。

  因此,何苒今日要祭祖,仍然是祭何家的祖先,只是卻與何大老爺那一支沒有關係了,何志義還在世,百年之後,這位老人的牌位會被供奉於太廟之中。

  而現在太廟裡除了何志義往上三代祖先,還有勞氏的牌位。

  勞氏雖然已經不是何家婦,但她仍是何苒生母,何苒在她重新下葬之前,便封她為敬慈夫人。

  此刻,何苒站在敬慈夫人的牌位前,誠心祭拜,敬慈夫人是原身的生母,勞光懷一家是真心把何苒當成親外孫女了,於朝廷,勞家更是有功之臣。

  祭完祖先,何苒重又登上龍輦回到太和殿前面的廣場,登基大典正式開始。

  在鍾意的護衛下,她走下龍輦,抬腳走上台階,她一直向前,越登越高,走進太和殿,坐到了那高高在上的龍椅之上。

  在文武百官的齊聲恭賀中,何苒登基為帝,國號為成,年號太平。

  太平。

  何苒很喜歡這兩個字,簡簡單單,但寓意很好。

  只是現在還是四月末,要明年正月初一之後才能正式改元。

  何志義老人,隨著何苒登基為帝,也被封為福安侯。

  歷代開國皇帝都會追封祖先為皇帝,但是何苒沒有,這一次馮擷英沒有說教,何苒封何志義為福安侯,也只有一代,做為嗣子的何書橋不能繼承爵位,何書橋的前途都在他的戰功里。

  前來觀禮的百官之中,還有一位惹人注目的女子,她便是第一次進京的儂六娘。

  登基大典之後,何苒單獨召見了儂六娘,兩人神交多年,卻還是第一次見面。

  儂六娘也同時接受了何苒給她的官職,她仍然是侗王,但同時也是大成朝的三品大員。

  除了儂六娘,何苒還召見了武國昌。

  武國昌已經回京有些日子了,何苒讓人找到武氏族中,請了一對德高望重的老夫婦進京,擔起武國昌的撫養教導之責。

  現在他不是長安王了,只是武小公子。

  五歲的武小公子對新環境適應得很快,在隴西時他的身體一直都不太好,小病不斷,或許是京城的氣候更適合他,來了京城之後,他不但不生病了,而且長胖了不少。

  何苒見到他時,小臉蛋胖乎乎白裡透紅,學著大人的樣子,中規中矩地行禮,何苒問他話時,他也能稚聲稚氣地回答,並不像傳說中的愚笨。

  顯然,這只是一個天資普通的孩子,只要不用帝王的標準來衡量他,他就是一個正常的孩子。

  其實大多數孩子都是這樣的,天才萬中無一。

  何苒賞給他一套文房四寶,勉勵他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長大後為國效力。

  若干年後,武國昌考上了秀才,但是卻一直沒能考取舉人,好在家資豐厚,所以武國昌索性躺平擺爛,辦了一家私塾,每年收上十幾個學生,他沒有繼承祖業成為武將,也沒有多少成就,但是他沒有學壞,更沒有走上極端,他教書育人,生兒育女,悠閒而滿足地享受著盛世太平。<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