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又是一年春好處啊,他嘆息著,正轉身向屋裡走去時,卻聽見門扉處傳來響動,有人推門進來了。

  謝清塵停住了腳步,深深閉上眼。不用想都知道是誰,能將他終日關在這金碧輝煌,與世隔絕之地的,天地間也唯此一人而已。

  「子牧。」王秋遲在他身後,輕輕喚他。他走上來,雙手來回撫摸著他緊繃著的脊背,試圖讓他平靜下來。

  「別碰我。」謝清塵強忍著心裡翻江倒海的厭惡,冷聲道。

  王秋遲撫上他背部蝶骨的動作一頓,隨即像蛇一樣攀附了上來。他靠在謝清塵冰冷的頸側,偏頭看著他因為恐懼害怕而戰慄的嘴唇,眼裡怒意翻湧,化作不要命的瘋狂。

  「你怕我?」

  哀莫大於心死,疼痛如跗骨之蛆,將他本就昏沉的意識拉入更深的地方,那裡暗無天日,闃然無聲,只有一片可怕的死寂。

  我該走了,謝清塵迷濛地想。他深深地看著王秋遲因仇恨怒意而面目全非的眼睛,緩緩伸出手,摸了摸他。

  王秋遲的動作頓了頓,仿佛難以置信一般睜大眼,抬手握住謝清塵停在他臉側,不斷顫抖的手。

  那隻手若即若離地輕輕觸碰了片刻,便頹然垂落。大口大口的鮮血自謝清塵口中湧出,洇開在明黃的床褥上,綻開一朵朵妖冶的血花。

  謝清塵艱難地睜眼,嘴唇一張一合,發出些不成調的細碎聲音。

  王秋遲緩緩俯下身去,貼在他染血的唇邊。謝清塵張了張嘴,努力抬頭,在他耳邊碰了碰。

  「不......不如遠去。」他斷斷續續地說,鮮血嗆住了他的口鼻,埋沒了他最後一絲聲氣。

  他睜著眼,最後望見的是看不到頭的,宮殿漆黑的穹頂。

  眾生因有求而苦,無欲則剛。

  清風舒朗,月明無塵,多可笑啊,他於這紅塵經停一遭,終是做了折枝鳥,囚於這一眼望不到邊的宮闕牢。

  --------------------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李煜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道德經》老子

  生者為過客,死者為歸人。天地一逆旅,同悲萬古塵。 ——《擬古十二首》李白

  第77章 終焉

  天欲雪,雲滿湖,樓台明滅山有無。

  新帝登基數年遲遲未立皇后,群臣急得如同油鍋上的螞蟻,成天變了花樣般地向陛下進獻各色女子:江南柔情,西域風光......

  除此之外,每日朝堂之上,散朝之時,定會有臣子大膽諫言,頂著龍顏盛怒,更有甚者,以死相逼,皆請帝王擇日立後,哪怕是市井之女,只要能為皇室延續血脈,不至於大翊王朝後繼無人,那便足矣。

  每每此時,王秋遲便看著這群成了精的老狐狸你唱我和,演一出天地為之愴然的戲碼,留下一句輕飄飄的「諸君自便」便退了朝。

  坊間流傳著一則秘聞,說當今聖上早已心有所屬,只是那位佳人死的早,未及聖上登基便猝然長逝。陛下登基次年,曾修建皇陵,埋進去的卻並非先祖列宗,而是一介無名屍身,其入葬規格,皆以皇后禮儀下葬,令人嘆為觀止。

  這則秘聞半真半假,前者是假,後者是真。曾有臣子上奏,希望王秋遲對此荒謬言論嚴加處置,以儆效尤。王秋遲卻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放任自流。

  或許是出於某種不可言說的私心。不過,都已隨著逝者而東流。

  他如今一人坐在這冷冰冰的位置上,成為真正的天下共主。天下蒼生皆俯首稱臣,便為此世最為尊貴殊勝之人,足以俯瞰萬物。

  可心頭卻如慾壑難填,愈發空洞,愈發虛無。每當夜深人靜之時,孤枕獨眠,看著窗外灑進來的清冷月光,忽覺寒氣徹骨。

  偌大天地間,只剩他一人踽踽獨行,臥側再無他人酣睡。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世間萬般寂寥,也不過如此。

  「小娘子一笑,真如吾妻年少時。」

  蒼茫群山之間,雪落無聲,密麻如織,頃刻之間,天地一白。

  湖心結了層明鏡似的冰,一人泛舟於破碎冰層間,朝岸上的人招了招手。

  付祂將手攏進寬大的衣袖中,見荊沅撐著竹竿撥拉著冰面,不亦樂乎,不由得一笑。

  湖中心一座覆滿積雪的亭台,年代久遠,岳峙淵渟,與天山一色,積水長空。亭中擺著一副棋盤,黑白二子分明,如畫中水墨,筆下春秋。

  姚簡與付青相對而坐,一人手執棋子,一人負手而立。姚簡看著天際似鵝毛飛落般的大雪,道:「瑞雪兆豐。」

  付青正斟酌著棋局,聞言也抬頭順著她的目光看去:「江南雪景,難得一遇呢。」

  身邊酒爐正沸,暖人心脾的酒香瀰漫,付青逕自沽了酒,信手遞與姚簡一杯。兩人並肩而立,彼此無言,一同賞這蒼茫無涯的雪景。

  「湖心亭看雪......」洛宴平正從薊北南下,途徑一湖,見一人泛舟其上,一人岸邊觀望。只覺兩人身影有些熟悉,便迎將上去。

  「河清?」荊沅正撐著杆停靠在岸,她三兩步下了舟,一頭撲進付祂懷中,一團雪色裹著寒氣撲面,付祂將身上的大氅緊了緊,盡力將人抱住。

  身後傳來清晰的踩雪聲,荊沅恰恰於付祂肩頭探出個頭,看清來人後,方才驚喜一嘆:「別來無恙。」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