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頁
***
三戈村地處偏僻,從離得最近的火車站下來, 還有三個多小時的車程。
陳琮租了輛車, 一個人慢慢開過去, 前1/3的路段還算多縣市、鄉鎮, 後2/3基本是在山裡穿行了:這個季節, 林葉新發、尚未長老,入目嫩翠輕盈, 所以雖然算是深山,但並無陰鬱厚重之感。
一路上, 他的心情出奇平靜,並沒有迫不及待或者猛踩油門, 途中有一段風景很好,他甚至還停車流連了會——好事就在那兒, 不妨把奔赴的路程抻長一點。
到三戈村村口時, 是下午三點多, 那兩個報信人, 老扣和二浩子, 非常有儀式感地守在村口,見到車如約到達,還興奮地放了個花炮,美其名曰「慶祝親人終相聚」,其實雙方都心知肚明,明明是「喜迎十萬塊」。
在老扣家裡,陳琮見到了端坐在板凳上、宛如等待領導檢閱般的陳天海。
是陳天海沒錯,但和印象中的爺爺不一樣,和魘山的那個也不一樣。
眼前的這個看起來老實巴交的,臉上還帶著一團憨厚樸實的喜氣,他應該聽說了「你大孫子要來接你」,總偷瞄陳琮,偶然目光相觸,立時慌張避開、分外侷促。
陳琮的第一感覺是:這次的這個爺爺,還挺可愛。
……
老扣跟二浩子是叔侄,兩人原先在縣城打工,嫌累,於是前一陣子回鄉干起了土特產生意,還搞起了直播賣貨。
然而直播天天都開,直播間慘澹得能長出草來,二浩子建議老扣另闢蹊徑、曲線救國:先拍大巴山探險視頻,當網紅攢粉,粉絲積累到一定程度之後,再設法變現。
老扣四十多歲了,普通話還不好,感覺自己沒當網紅的命。但二扣子表示,大眾早就看膩了那些磨皮的帥哥美女,反而是老扣這樣的,滿臉溝壑、自然樸實,更易吸粉。
於是兩人合作,見天往大巴山里跑,拍攝介紹本地風物的短視頻,一個月下來,粉沒漲幾個,倒是意外撿了個人。
陳天海。
據老扣說,那天他們是想拍岩耳,這東西長在山壁上,常有人采,進山口附近的都被村里人薅光了,所以他們一路往裡走,越走越深。
走了約莫二十來里,遇見一處山坳,天氣暖和了,山坳里的溪流也活起來了,有個老頭坐在小溪邊,一直在看水裡頭游來游去、比蚯蚓還細瘦的那種小線魚,嘴裡還不住「咦」、「呀」,一驚一乍。
這個老頭就是陳天海。
老扣和二浩子沒當回事,徑直從陳天海身邊過去了,然而等他們折騰了一兩個小時、拍好了視頻回來,發現陳天海還坐在那兒看魚。
就算是水裡有黃金,也不至於看這麼久吧。老扣好奇,上去跟陳天海搭話,幾句問過,心說:壞了。
一問三不知,滿臉茫然,怕不是個老年痴呆吧。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老扣沒什麼助人為樂的精神,拍拍屁股就想走人,但這時候,二浩子的腦瓜子又動起來了。
他說:「叔,這人講普通話,沒什麼口音,肯定不是本地人,會不會是走失的遊客啊?你看他,膚色比咱白幾個色號,八成是城裡人、不大受風吹日曬。還有,看他這手,軟綿綿的,繭子都沒有,男人手如綿,身邊有閒錢,享福人的手啊。」
老扣聽懂了:這是個享福人,又是個老人,老人走丟了,家裡的兒女多半急著尋找,沒準還掛賞金懸紅呢。
是筆有賺頭的買賣,兩人高高興興,把人領回了家。
回家之後,如火如荼的「反向尋人」工作就開始了,先上網搜找,近期乃至前兩年的尋人信息看了不少,但都對不上。想發帖求助吧,又怕多人經手、自己分到的就少了。
老扣覺得,還是得從當事人入手。
他試著和陳天海交流、想從他嘴裡拿點線索,哪知陳天海雖然識文斷字、說話也有條理,但一問到關鍵的,人就發懵,只會抱歉地笑。
老扣氣得吼他:「不記得家庭住址電話號碼也就算了,名字呢?名字總記得吧?」
「名字」這兩個字好像點中了陳天海,他眉頭緊皺,似乎在絞盡腦汁、回想著什麼。
二浩子覺得有門:「叔,他對『名字』好像有反應。咱沒事多問問,沒準什麼時候,他就想起來了。」
某種程度上,二浩子押對寶了,幾天後,又一次被問到「名字」時,陳天海忽然含糊地念了幾句話,都是四個字四個字的,譬如「雲頭依人,有口便吞」、「遊子方離,慈母牽掛」。
但問他是什麼意思,他又說不上來。
不過好歹是有了進展,老扣略感欣慰:「是個文化人,還會背唐詩。」
二浩子不敢苟同:「四個字的,不是唐詩吧?」
老扣瞪他:「你懂什麼?四唐,五唐,七唐,他念的這是四字唐詩!」
***
而今終於把金主盼來了,老扣人逢喜事,話多得收不住:「不容易啊,我們看了多少帖子,眼都看瞎了……」
「你發的那個,是老版尋親網,人家現在早改版啦。好在信息是錄進去了,我們那是按年擴大搜索範圍啊,起初只看三五年前的,後來都看到十年前了!」
「死活找不到,都不抱希望了,想著把人交給村委算了、讓公家去忙活吧,沒想到啊,柳暗花明的,找著你舊帖子了。一看照片,賊像!你不賴帳的吧?」
「知道你要來,早上特地帶他去搓澡、理髮、刮鬍子,還換了身乾淨衣服……我們對他可好了,頓頓有肉吃。」<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三戈村地處偏僻,從離得最近的火車站下來, 還有三個多小時的車程。
陳琮租了輛車, 一個人慢慢開過去, 前1/3的路段還算多縣市、鄉鎮, 後2/3基本是在山裡穿行了:這個季節, 林葉新發、尚未長老,入目嫩翠輕盈, 所以雖然算是深山,但並無陰鬱厚重之感。
一路上, 他的心情出奇平靜,並沒有迫不及待或者猛踩油門, 途中有一段風景很好,他甚至還停車流連了會——好事就在那兒, 不妨把奔赴的路程抻長一點。
到三戈村村口時, 是下午三點多, 那兩個報信人, 老扣和二浩子, 非常有儀式感地守在村口,見到車如約到達,還興奮地放了個花炮,美其名曰「慶祝親人終相聚」,其實雙方都心知肚明,明明是「喜迎十萬塊」。
在老扣家裡,陳琮見到了端坐在板凳上、宛如等待領導檢閱般的陳天海。
是陳天海沒錯,但和印象中的爺爺不一樣,和魘山的那個也不一樣。
眼前的這個看起來老實巴交的,臉上還帶著一團憨厚樸實的喜氣,他應該聽說了「你大孫子要來接你」,總偷瞄陳琮,偶然目光相觸,立時慌張避開、分外侷促。
陳琮的第一感覺是:這次的這個爺爺,還挺可愛。
……
老扣跟二浩子是叔侄,兩人原先在縣城打工,嫌累,於是前一陣子回鄉干起了土特產生意,還搞起了直播賣貨。
然而直播天天都開,直播間慘澹得能長出草來,二浩子建議老扣另闢蹊徑、曲線救國:先拍大巴山探險視頻,當網紅攢粉,粉絲積累到一定程度之後,再設法變現。
老扣四十多歲了,普通話還不好,感覺自己沒當網紅的命。但二扣子表示,大眾早就看膩了那些磨皮的帥哥美女,反而是老扣這樣的,滿臉溝壑、自然樸實,更易吸粉。
於是兩人合作,見天往大巴山里跑,拍攝介紹本地風物的短視頻,一個月下來,粉沒漲幾個,倒是意外撿了個人。
陳天海。
據老扣說,那天他們是想拍岩耳,這東西長在山壁上,常有人采,進山口附近的都被村里人薅光了,所以他們一路往裡走,越走越深。
走了約莫二十來里,遇見一處山坳,天氣暖和了,山坳里的溪流也活起來了,有個老頭坐在小溪邊,一直在看水裡頭游來游去、比蚯蚓還細瘦的那種小線魚,嘴裡還不住「咦」、「呀」,一驚一乍。
這個老頭就是陳天海。
老扣和二浩子沒當回事,徑直從陳天海身邊過去了,然而等他們折騰了一兩個小時、拍好了視頻回來,發現陳天海還坐在那兒看魚。
就算是水裡有黃金,也不至於看這麼久吧。老扣好奇,上去跟陳天海搭話,幾句問過,心說:壞了。
一問三不知,滿臉茫然,怕不是個老年痴呆吧。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老扣沒什麼助人為樂的精神,拍拍屁股就想走人,但這時候,二浩子的腦瓜子又動起來了。
他說:「叔,這人講普通話,沒什麼口音,肯定不是本地人,會不會是走失的遊客啊?你看他,膚色比咱白幾個色號,八成是城裡人、不大受風吹日曬。還有,看他這手,軟綿綿的,繭子都沒有,男人手如綿,身邊有閒錢,享福人的手啊。」
老扣聽懂了:這是個享福人,又是個老人,老人走丟了,家裡的兒女多半急著尋找,沒準還掛賞金懸紅呢。
是筆有賺頭的買賣,兩人高高興興,把人領回了家。
回家之後,如火如荼的「反向尋人」工作就開始了,先上網搜找,近期乃至前兩年的尋人信息看了不少,但都對不上。想發帖求助吧,又怕多人經手、自己分到的就少了。
老扣覺得,還是得從當事人入手。
他試著和陳天海交流、想從他嘴裡拿點線索,哪知陳天海雖然識文斷字、說話也有條理,但一問到關鍵的,人就發懵,只會抱歉地笑。
老扣氣得吼他:「不記得家庭住址電話號碼也就算了,名字呢?名字總記得吧?」
「名字」這兩個字好像點中了陳天海,他眉頭緊皺,似乎在絞盡腦汁、回想著什麼。
二浩子覺得有門:「叔,他對『名字』好像有反應。咱沒事多問問,沒準什麼時候,他就想起來了。」
某種程度上,二浩子押對寶了,幾天後,又一次被問到「名字」時,陳天海忽然含糊地念了幾句話,都是四個字四個字的,譬如「雲頭依人,有口便吞」、「遊子方離,慈母牽掛」。
但問他是什麼意思,他又說不上來。
不過好歹是有了進展,老扣略感欣慰:「是個文化人,還會背唐詩。」
二浩子不敢苟同:「四個字的,不是唐詩吧?」
老扣瞪他:「你懂什麼?四唐,五唐,七唐,他念的這是四字唐詩!」
***
而今終於把金主盼來了,老扣人逢喜事,話多得收不住:「不容易啊,我們看了多少帖子,眼都看瞎了……」
「你發的那個,是老版尋親網,人家現在早改版啦。好在信息是錄進去了,我們那是按年擴大搜索範圍啊,起初只看三五年前的,後來都看到十年前了!」
「死活找不到,都不抱希望了,想著把人交給村委算了、讓公家去忙活吧,沒想到啊,柳暗花明的,找著你舊帖子了。一看照片,賊像!你不賴帳的吧?」
「知道你要來,早上特地帶他去搓澡、理髮、刮鬍子,還換了身乾淨衣服……我們對他可好了,頓頓有肉吃。」<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