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頁
其實那款產品,陳琮是做來給自己的。
肖芥子留下的那張「設計稿」,他去網上搜了,確實早在古代,就有匠人打造出「蜘蛛在網」這種飾品了,胸針、項鍊,甚至耳釘,為數不少。
他對著那張圖琢磨了好久,改動了兩處。
一是蛛網的結構,肖芥子說過,每隻蜘蛛結的網,都是獨一無二的。魘神的網自然也絕無僅有,而她的網是什麼樣子,他在魘神廟裡看過。
二是,不做飾品了。他找來合作的銀匠師傅,請他打造一張可以安放在室內牆角高處的銀蛛網,強調蛛絲一定要細,纖細方能逼真,蛛網上要有隻立體的小蜘蛛,不求肖似,形似即可,整體要呈「喜」字形,喜蛛嘛。另外,蜘蛛身上要綴一條細銀鏈子,這樣,它高興的時候,就可以從蛛網上垂下來。
打樣幾經修改,陳琮終於滿意了。
那天,他踩著梯子、在店裡的一處牆角試裝,上牆有鉚釘和牆面貼兩種風格,為了美觀和牢靠,他選了鉚釘。
老王和小宗在下頭仰著腦袋「圍觀」,這算陳琮的「保密項目」,他們之前一直不知道他到底在鼓搗什麼。
小宗不喜歡蜘蛛,一直皺著眉頭,待看到上牆的效果,燈光打上去一片銀炫,又覺得還可以——家裡要是有真的蜘蛛和蛛網,她多半得瘋。但如果是這種的嘛,能接受。
老王看著喜蛛綴著鏈子晃悠悠垂在半空,呵呵笑起來,說:「還怪有意思的。」
就在這時,有個老客戶推門進來。
這是個五十來歲的大姐,不差錢,而今退休,富貴閒人。進門見到眾人都圍在牆角,心下好奇,也湊過來,問:「裝什麼呢?」
陳琮隨口說了句:「這叫『家宅進喜』。」
他給客戶介紹,蜘蛛自古以來就有富貴吉祥寓意,其實是一種祥瑞。織網叫做「織喜」,從蛛網上垂下叫「喜從天降」,而他之所以在店裡裝一張這樣的小蛛網,是希望家宅天天進喜,日日「織喜」,不時「喜從天降」。
大姐原本是進店來看首飾的,被他說得怦然心動,年過半百的人了,就喜歡這些吉利而又實際的。她眯著眼睛端詳了好久,冷不丁問了句:「這能做金的嗎?」
陳琮生意人的那根弦立刻動了:「能,蛛網24K金沒問題,要是太軟撐不起框架,框架就改18K金。總體上寓意好,能當裝置擺設,新奇美觀,還能保值增值。未來金價漲了,它也跟著漲。」
大姐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我就是這麼想的!」
當晚,大姐參加一個閨蜜飯局,局上舌燦蓮花的,又給陳琮攬了三套的生意。
這算是還沒正式推出就已經接連開單了,陳琮挺開心的,按照店裡的慣例,這種手工定製的物件要打上設計師的名字,手作方問起時,陳琮說:「打個設計師標吧,鏨刻一個小月亮,或者小結子,都行。」
又吩咐小宗,這筆單品涉及的設計費提成,暫由店裡保管,帳目得清晰,將來,可都是要結給人家的。
其次,他的自動化「錐梳」,終於初步完成。簡言之,類似在臥床上方按不同方位加裝了幾個「燈」,白天隱藏,入睡時撳動開關,錐球會蜘蛛綴絲般慢慢垂下,按「低中高」的不同運動檔位進行旋繞,另外附加電子感應器,偵測到人體異動時,會出聲示警,防止出現夜間稀里糊塗起夜被錐球砸個整著的情況。
還在初期,時有故障,所以陳琮又給自己配了個厚實的軟殼面罩,口鼻處留出呼吸孔,這樣,就算夜裡驚坐而起,錐球也只會撞在面罩上,問題不大。
「家宅進喜」屬於正當鼓搗,「錐球亂飛」這種,在老王和小宗看來,就純屬腦子抽抽瞎搗鼓了。然而隱秘的市場依然存在,祿爺看了陳琮發過去的視頻,再三琢磨,居然覺得很靠譜,打電話給他說:「你再改進完善一下,我尋思著,內部需求量還不小。」
第三是,他的石胎養出來了。
那塊被他扔進廢物簍、又被顏如玉撿回來的襁褓玉人,他最終還是帶回來了。
倒不是想養,一來留個紀念,二來「五大」在魘神廟去了其四,這是僅剩的一塊了,他很想跟裡頭的那位交個朋友——說不定還能朝它打聽到,魘神去哪兒了。
至於「共石」,他倒是不擔心:他聽說了顏如玉稀里糊塗「聯石」險些回不來的事,這小子被哄騙吃了虧,不可能再往坑裡踩,再說了,聽說他最初抓周時,抓到的也不是黃玉,難怪那麼一臉輕鬆地說要「棄養」。
他的石胎……
說起來真是要連嘆三聲,這就是所謂命中注定吧。
不是什麼健壯的白馬,也不是什麼帥氣的猛禽,居然是一隻小蟲子。
真的,就算他小名叫「小蟲子」,也不能按這個來吧,幸虧他現在已經知道了,裡頭那位不是他,不然的話,真得鬱郁一陣子。
第四是,仿佛待扔的另一隻靴子終於落了地,他第一次出現了「點香」的後遺症。
當時是傍晚,外頭的大街上人來人往,他有事要先走,跟老王和小宗打了聲招呼之後,就推開了店門。
店門是玻璃門,不存在視線上的阻隔,但明明推門之前還好好的,推開之後,街面上的人突然全變了。
像神棍猜想過的那一批「火滅」的人,各種飛禽走獸的身子,卻長了張人臉,有的在笑,有的沮喪,有的表情尖刻,嘴巴快速開合,也不知道在嚷嚷什麼。<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肖芥子留下的那張「設計稿」,他去網上搜了,確實早在古代,就有匠人打造出「蜘蛛在網」這種飾品了,胸針、項鍊,甚至耳釘,為數不少。
他對著那張圖琢磨了好久,改動了兩處。
一是蛛網的結構,肖芥子說過,每隻蜘蛛結的網,都是獨一無二的。魘神的網自然也絕無僅有,而她的網是什麼樣子,他在魘神廟裡看過。
二是,不做飾品了。他找來合作的銀匠師傅,請他打造一張可以安放在室內牆角高處的銀蛛網,強調蛛絲一定要細,纖細方能逼真,蛛網上要有隻立體的小蜘蛛,不求肖似,形似即可,整體要呈「喜」字形,喜蛛嘛。另外,蜘蛛身上要綴一條細銀鏈子,這樣,它高興的時候,就可以從蛛網上垂下來。
打樣幾經修改,陳琮終於滿意了。
那天,他踩著梯子、在店裡的一處牆角試裝,上牆有鉚釘和牆面貼兩種風格,為了美觀和牢靠,他選了鉚釘。
老王和小宗在下頭仰著腦袋「圍觀」,這算陳琮的「保密項目」,他們之前一直不知道他到底在鼓搗什麼。
小宗不喜歡蜘蛛,一直皺著眉頭,待看到上牆的效果,燈光打上去一片銀炫,又覺得還可以——家裡要是有真的蜘蛛和蛛網,她多半得瘋。但如果是這種的嘛,能接受。
老王看著喜蛛綴著鏈子晃悠悠垂在半空,呵呵笑起來,說:「還怪有意思的。」
就在這時,有個老客戶推門進來。
這是個五十來歲的大姐,不差錢,而今退休,富貴閒人。進門見到眾人都圍在牆角,心下好奇,也湊過來,問:「裝什麼呢?」
陳琮隨口說了句:「這叫『家宅進喜』。」
他給客戶介紹,蜘蛛自古以來就有富貴吉祥寓意,其實是一種祥瑞。織網叫做「織喜」,從蛛網上垂下叫「喜從天降」,而他之所以在店裡裝一張這樣的小蛛網,是希望家宅天天進喜,日日「織喜」,不時「喜從天降」。
大姐原本是進店來看首飾的,被他說得怦然心動,年過半百的人了,就喜歡這些吉利而又實際的。她眯著眼睛端詳了好久,冷不丁問了句:「這能做金的嗎?」
陳琮生意人的那根弦立刻動了:「能,蛛網24K金沒問題,要是太軟撐不起框架,框架就改18K金。總體上寓意好,能當裝置擺設,新奇美觀,還能保值增值。未來金價漲了,它也跟著漲。」
大姐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我就是這麼想的!」
當晚,大姐參加一個閨蜜飯局,局上舌燦蓮花的,又給陳琮攬了三套的生意。
這算是還沒正式推出就已經接連開單了,陳琮挺開心的,按照店裡的慣例,這種手工定製的物件要打上設計師的名字,手作方問起時,陳琮說:「打個設計師標吧,鏨刻一個小月亮,或者小結子,都行。」
又吩咐小宗,這筆單品涉及的設計費提成,暫由店裡保管,帳目得清晰,將來,可都是要結給人家的。
其次,他的自動化「錐梳」,終於初步完成。簡言之,類似在臥床上方按不同方位加裝了幾個「燈」,白天隱藏,入睡時撳動開關,錐球會蜘蛛綴絲般慢慢垂下,按「低中高」的不同運動檔位進行旋繞,另外附加電子感應器,偵測到人體異動時,會出聲示警,防止出現夜間稀里糊塗起夜被錐球砸個整著的情況。
還在初期,時有故障,所以陳琮又給自己配了個厚實的軟殼面罩,口鼻處留出呼吸孔,這樣,就算夜裡驚坐而起,錐球也只會撞在面罩上,問題不大。
「家宅進喜」屬於正當鼓搗,「錐球亂飛」這種,在老王和小宗看來,就純屬腦子抽抽瞎搗鼓了。然而隱秘的市場依然存在,祿爺看了陳琮發過去的視頻,再三琢磨,居然覺得很靠譜,打電話給他說:「你再改進完善一下,我尋思著,內部需求量還不小。」
第三是,他的石胎養出來了。
那塊被他扔進廢物簍、又被顏如玉撿回來的襁褓玉人,他最終還是帶回來了。
倒不是想養,一來留個紀念,二來「五大」在魘神廟去了其四,這是僅剩的一塊了,他很想跟裡頭的那位交個朋友——說不定還能朝它打聽到,魘神去哪兒了。
至於「共石」,他倒是不擔心:他聽說了顏如玉稀里糊塗「聯石」險些回不來的事,這小子被哄騙吃了虧,不可能再往坑裡踩,再說了,聽說他最初抓周時,抓到的也不是黃玉,難怪那麼一臉輕鬆地說要「棄養」。
他的石胎……
說起來真是要連嘆三聲,這就是所謂命中注定吧。
不是什麼健壯的白馬,也不是什麼帥氣的猛禽,居然是一隻小蟲子。
真的,就算他小名叫「小蟲子」,也不能按這個來吧,幸虧他現在已經知道了,裡頭那位不是他,不然的話,真得鬱郁一陣子。
第四是,仿佛待扔的另一隻靴子終於落了地,他第一次出現了「點香」的後遺症。
當時是傍晚,外頭的大街上人來人往,他有事要先走,跟老王和小宗打了聲招呼之後,就推開了店門。
店門是玻璃門,不存在視線上的阻隔,但明明推門之前還好好的,推開之後,街面上的人突然全變了。
像神棍猜想過的那一批「火滅」的人,各種飛禽走獸的身子,卻長了張人臉,有的在笑,有的沮喪,有的表情尖刻,嘴巴快速開合,也不知道在嚷嚷什麼。<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