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頁
楚滿楚進都沒等到杜容和把澡洗完,就自願再也不姓楚。杜容和就吩咐:「明早,我有東西帶給家裡,你們把這兩人連著東西一起交過去,等到了地方,自然有人接過去。」
他和楚韻還有一百畝地在京周的小縣,那裡條件艱苦,正好讓他們改了楚姓,去當地做農活度日。
杜容和還特意吩咐兩個出馬仙:「記得告訴來接他們的人,活兒不能讓他們少干,也不能讓他們吃太飽,人一吃飽就容易找事,吃個七分飽,別虐待他們,一輩子在縣裡當個種地老農,也就罷了。」
出馬仙甲和出馬仙乙應了聲。
杜容和做完了所有雜事,總算覺得自己身心乾淨了,泡完了香湯又略微收拾了一下,特意穿了身白綢衣才去見楚韻。
楚韻說了,她喜歡看他不像人。
楚韻沒說的是,她一直覺得杜小荷挺騷包,李二是明騷,他是暗騷。
比如穿一身收腰的飄著香風帶著水氣的,白寢衣進門,還要淡淡地裝作——日子還長,不差這一會兒。
這就很騷包啊!
顯得她好像不荒淫一下都對不起天地似的。
第170章 畫遍天下山水(尾聲.下)
秋高氣爽, 金陵十月,蟹黃已長得滿了,大街小巷四處都是短衣打扮的攤販提著一簍簍的河魚蝦蟹在叫賣, 許多略窮些的人家都把魚蝦蟹當飯吃。
太平胡同和秦淮河就隔了兩條街, 也靠著金陵的溫柔暖水, 然而這邊的河上大多居住的並不是名伶佳人, 而是自有一番家業的富貴人家。
此處河上也停了許多賣吃食的商船, 但較秦淮水畔又清靜許多。正值佳節, 婦人都打扮得乾乾淨淨地在船里煮鮮魚粥、捶打蝦丸。
何媽和八哥兒帶了兩個做丫頭打扮的青衣姑娘一路走一路看。
金陵不比京城, 天野低垂得多, 早晚登高之人,時常可覺自己能觸摸雲霞。
何媽先領著人看了會兒天,等朝陽初升,方在石板橋上叫住買蟹的。
兩個青衣丫頭便看著這老媽媽媽給了五十文錢就買了一大簍子, 還討了人家一把蔥, 接著又走到河上找了家看著俊的當家廚子。
廚子年紀不過十七八,圓溜溜的大粗辮子掖在腰帶上, 廚房火氣重, 又做河上營生, 衣裳一濕便貼在身上,許多人便穿了輕薄的葛衣麻花,露出兩條胳膊和汗津津的脖子。
何媽見不得髒漢,但凡在外托人做菜,看見那衣裳黃黃兒的髒漢子,便要翻白眼。
乾淨俊秀的後生看著何媽手上的螃蟹就知道她是來藉手藝的, 便露出一口白牙問:「媽媽兒想要什麼菜,我家能做香橙蟹、蟹黃面、三鮮餛飩、油炸大螃蟹, 若還要別的,媽媽兒細說,保准做好了送到家門口。」
何媽道:「多做幾碗蟹黃面就是。」
那俊秀的廚子笑了兩聲,接過十文定金,便拖了個板凳在船頭叮叮噹噹地剝螃蟹,潔白的格子貼著壯實的身子骨,腹肌、胸肌都若隱若現,何媽這回不翻白眼了,還給他兩個糖說:「我下回還來找你做飯。」
兩個青衣小丫頭低眉順眼地看著腳尖,大些的那個道:「難怪老太太這幾年隔三差五就要往金陵跑,原來這裡這麼快活。」
小些的那個道:「小嬸嬸說了,金陵是不順之地,女兒家在這裡比在京中日子好過,老太太老了也是女兒家,她當然想過來過好日子了。」
何媽可不覺得看一個就是好日子了,杜薇杜韶小選剛被刷下來,立了些微末軍功從戰場回來的杜大爺杜二爺正估摸著給兩姊妹找好人家。
只是杜家如今不比當年,楚韻在江南四處栽種良稻和葵花籽,老百姓吃得多了、閒話的樂趣也多了,她在民間聲譽極佳,這兩年京城嫁接的果子也陸續熟了,又賺了好大一筆。杜容和四處搗毀洋人教堂,在官場也頗有凶名,兩個人雖遠離京城,但在杜家說話仍很有分量。
家裡孩子們的婚事如今杜老爺已做不了主了,即使做了主,楚韻和杜容和不同意,杜老爺ῳ*Ɩ 也沒法子。
自從四年前郎氏回娘家小住了一段日子,郎舅舅給親妹子弄了不少宮廷美容秘方和花里胡哨的衣裳首飾。
再回杜家,郎氏整個人性情都變了許多,她自覺自己容光絕世,漸漸衰老又渾身奶臭的杜老爺配不上自己了,於是隔三差五便要套著馬車回去小住,兒子不接她回去便絕不回去。
杜老爺要把兒女子孫嫁給杜容和不答應的人,郎氏就回家找郎舅舅,郎舅舅就叫一大群兵痞子日夜在杜老爺院子裡射箭,這麼鬧了五六回,杜老爺啞巴了。
杜薇杜韶到到了年紀,楚韻不著急讓她們成婚,反而道:「先來我這兒過過日子,說不定金陵的郎君更懂疼人呢?」
這不是楚韻不懂事非要插手別人的婚嫁,而是滑瑪差不多要老了,京里阿哥大亂鬥已經不遠了,杜大爺杜二爺如今混得不錯,女兒在京里成親誰知道嫁到哪個亂鬥窩裡去了?
到時候被清算還得了!所以她時不時便攛掇杜容和跟兩個哥哥說把女兒們送過來。
楚韻還打算讓姑娘們多看看外邊的山水,才不會嫁了人就跟郎芝香似的稀里糊塗地被過一輩子?
至於沈杜那邊,杜容和去年回京探親,他聽了楚韻吩咐,特意把太子想要錢的風兒漏了點兒過去,確保沈杜老太爺每年都給太子送不下四五萬錢。
他和楚韻還有一百畝地在京周的小縣,那裡條件艱苦,正好讓他們改了楚姓,去當地做農活度日。
杜容和還特意吩咐兩個出馬仙:「記得告訴來接他們的人,活兒不能讓他們少干,也不能讓他們吃太飽,人一吃飽就容易找事,吃個七分飽,別虐待他們,一輩子在縣裡當個種地老農,也就罷了。」
出馬仙甲和出馬仙乙應了聲。
杜容和做完了所有雜事,總算覺得自己身心乾淨了,泡完了香湯又略微收拾了一下,特意穿了身白綢衣才去見楚韻。
楚韻說了,她喜歡看他不像人。
楚韻沒說的是,她一直覺得杜小荷挺騷包,李二是明騷,他是暗騷。
比如穿一身收腰的飄著香風帶著水氣的,白寢衣進門,還要淡淡地裝作——日子還長,不差這一會兒。
這就很騷包啊!
顯得她好像不荒淫一下都對不起天地似的。
第170章 畫遍天下山水(尾聲.下)
秋高氣爽, 金陵十月,蟹黃已長得滿了,大街小巷四處都是短衣打扮的攤販提著一簍簍的河魚蝦蟹在叫賣, 許多略窮些的人家都把魚蝦蟹當飯吃。
太平胡同和秦淮河就隔了兩條街, 也靠著金陵的溫柔暖水, 然而這邊的河上大多居住的並不是名伶佳人, 而是自有一番家業的富貴人家。
此處河上也停了許多賣吃食的商船, 但較秦淮水畔又清靜許多。正值佳節, 婦人都打扮得乾乾淨淨地在船里煮鮮魚粥、捶打蝦丸。
何媽和八哥兒帶了兩個做丫頭打扮的青衣姑娘一路走一路看。
金陵不比京城, 天野低垂得多, 早晚登高之人,時常可覺自己能觸摸雲霞。
何媽先領著人看了會兒天,等朝陽初升,方在石板橋上叫住買蟹的。
兩個青衣丫頭便看著這老媽媽媽給了五十文錢就買了一大簍子, 還討了人家一把蔥, 接著又走到河上找了家看著俊的當家廚子。
廚子年紀不過十七八,圓溜溜的大粗辮子掖在腰帶上, 廚房火氣重, 又做河上營生, 衣裳一濕便貼在身上,許多人便穿了輕薄的葛衣麻花,露出兩條胳膊和汗津津的脖子。
何媽見不得髒漢,但凡在外托人做菜,看見那衣裳黃黃兒的髒漢子,便要翻白眼。
乾淨俊秀的後生看著何媽手上的螃蟹就知道她是來藉手藝的, 便露出一口白牙問:「媽媽兒想要什麼菜,我家能做香橙蟹、蟹黃面、三鮮餛飩、油炸大螃蟹, 若還要別的,媽媽兒細說,保准做好了送到家門口。」
何媽道:「多做幾碗蟹黃面就是。」
那俊秀的廚子笑了兩聲,接過十文定金,便拖了個板凳在船頭叮叮噹噹地剝螃蟹,潔白的格子貼著壯實的身子骨,腹肌、胸肌都若隱若現,何媽這回不翻白眼了,還給他兩個糖說:「我下回還來找你做飯。」
兩個青衣小丫頭低眉順眼地看著腳尖,大些的那個道:「難怪老太太這幾年隔三差五就要往金陵跑,原來這裡這麼快活。」
小些的那個道:「小嬸嬸說了,金陵是不順之地,女兒家在這裡比在京中日子好過,老太太老了也是女兒家,她當然想過來過好日子了。」
何媽可不覺得看一個就是好日子了,杜薇杜韶小選剛被刷下來,立了些微末軍功從戰場回來的杜大爺杜二爺正估摸著給兩姊妹找好人家。
只是杜家如今不比當年,楚韻在江南四處栽種良稻和葵花籽,老百姓吃得多了、閒話的樂趣也多了,她在民間聲譽極佳,這兩年京城嫁接的果子也陸續熟了,又賺了好大一筆。杜容和四處搗毀洋人教堂,在官場也頗有凶名,兩個人雖遠離京城,但在杜家說話仍很有分量。
家裡孩子們的婚事如今杜老爺已做不了主了,即使做了主,楚韻和杜容和不同意,杜老爺ῳ*Ɩ 也沒法子。
自從四年前郎氏回娘家小住了一段日子,郎舅舅給親妹子弄了不少宮廷美容秘方和花里胡哨的衣裳首飾。
再回杜家,郎氏整個人性情都變了許多,她自覺自己容光絕世,漸漸衰老又渾身奶臭的杜老爺配不上自己了,於是隔三差五便要套著馬車回去小住,兒子不接她回去便絕不回去。
杜老爺要把兒女子孫嫁給杜容和不答應的人,郎氏就回家找郎舅舅,郎舅舅就叫一大群兵痞子日夜在杜老爺院子裡射箭,這麼鬧了五六回,杜老爺啞巴了。
杜薇杜韶到到了年紀,楚韻不著急讓她們成婚,反而道:「先來我這兒過過日子,說不定金陵的郎君更懂疼人呢?」
這不是楚韻不懂事非要插手別人的婚嫁,而是滑瑪差不多要老了,京里阿哥大亂鬥已經不遠了,杜大爺杜二爺如今混得不錯,女兒在京里成親誰知道嫁到哪個亂鬥窩裡去了?
到時候被清算還得了!所以她時不時便攛掇杜容和跟兩個哥哥說把女兒們送過來。
楚韻還打算讓姑娘們多看看外邊的山水,才不會嫁了人就跟郎芝香似的稀里糊塗地被過一輩子?
至於沈杜那邊,杜容和去年回京探親,他聽了楚韻吩咐,特意把太子想要錢的風兒漏了點兒過去,確保沈杜老太爺每年都給太子送不下四五萬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