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頁
紀鑫還是不明白,正欲開口,之前為他們引路的小童不知何時又出現了,手中提著一個書箱:「二位師兄的東西落在裡面了。」
紀鑫瞪大眼睛:「我們什麼時候……」
楊瀾組織了他接下來的話,將小童手中的書箱接了過來:「是我的,謝謝。」
小童朝他們點點頭,很快離開了。
楊瀾提著書箱走得很快,從院子裡出來,才在拐角處停下,將書箱打開來,裡面是兩。
「算經。」紀鑫把書的名字念了出來,「難不成這是院長送給我們的?」
楊瀾在路邊的石塊上坐下,翻開書,目錄上所列的內容跟他以前學過的數學完全不同,更像是工學數學,每個案例題都是以實際工程為背景,密密麻麻寫滿了字。
「看來我猜的不錯。」他喃喃道。
紀鑫疑惑道:「楊瀾哥,你猜到院長為什麼送書給我們了?」
楊瀾動了動唇,輕聲道:「本朝的科舉制度怕是要變天了。」
——
時間一天天過去,寧哥兒母子兩的身體漸漸好起來了,作坊重新開起來,生意又進入了正軌。
楊瀾在書院的名聲越來越大,就連一貫嚴厲、對學生不假辭色的夫子都對他態度溫和,使得同班學子既羨慕又嫉妒。
有了他這個浪子回頭的例子,在書院裡很是起了一番激勵作用,一時間大家都牟足了勁學習。
對楊瀾來說,每天的生活都是一樣的,要說有什麼不同,便是自那日之後,院長每過十天都會叫他去家裡,並不教他學問,有時候話也不說一句,只是桌案上雷打不動的放著一張試卷。
楊瀾雖然是文科生,但是數學的底子不算差,還有金手指幫忙,一本算經雖談不上融會貫通,但也不會輕易難住他。
天氣逐漸變冷,年關將至,也到了青山書院放年假的時間。
臘月,除了放假,書院裡的學生還有一件更關心的事,那就是科舉報名。
三月後就是春闈,按照本朝律法,在書院讀書的學生由院長統一作保,需在臘月里將考生信息匯總提交至官府。
楊瀾滿打滿算穿越過來才有半年,沒想著這麼快就報名考試,因此一直沒去找夫子。
放假前日,夫子特意把他叫到了辦公室。
「報考卷宗里,怎麼沒看到你的名字?」夫子的臉色不太好看,這一屆學生里他最看好的便是楊瀾,結果人家連名都沒報,反倒顯得他自作多情了。
楊瀾一怔,隨後將自己的打算說了出來。
聽他確實有自己的打算,並非全無規劃,夫子臉上的表情終於有所緩和。
「院長給你的書好好看了嗎?」
楊瀾點點頭:「院長一番苦心,學生不敢辜負。」
夫子滿意點頭,隨後捋了捋鬍鬚,低聲道:「到今天,很多事情已經塵埃落定,老夫非是官身,也信任你的人品,所以問你一個問題,希望你能好好回答。」
楊瀾連連點頭。
「有消息稱,當今皇上不滿足於歷年科舉選出來的文人,今年大考之後興許還會加一小考,所得的人才直接隸屬於工部,前往各地興建基礎設施。」
楊瀾的表情沒有太大變化,這和他的猜測大差不差,因此朝著夫子點點頭。
見他未有驚訝之色,夫子更覺滿意,問道:「以你的才華,假以時日,考中科舉不成問題,但也確實如你所言,你入學時間太短,兩三年之內恐難與全國飽讀詩書的學子較量,但如果走另外一條路,老夫相信以你的魄力,必然會平坦不少。」
回家的路上,楊瀾一直在想夫子說的話。
他猜到了科舉中可能會增加算學相關的內容,但是沒想到是另外的一種考試。
但能直接進入工部,相當於後世的中央部委,相比於科舉考試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這確實是一步登天的好機會。
可他是個文科生啊!
正糾結著,一隻手抓住了他的胳膊。楊瀾回過神,原來是喬哥兒,不知不覺間他已經走到巷子口了。
「夫君想什麼呢?這麼入神,我叫你都沒聽見。」喬哥兒問道。
考試是大事,楊瀾沒打算瞞著喬哥兒,於是把自己的猶豫說了出來。
喬哥兒聞言皺眉:「夫君不想考工部,是因為看不起工匠的身份?」
「當然不是,「先不說入了工部就徹底脫下了布衣,就算真讓他當個商人匠人,他也無甚無所謂,他所擔心的只是自己做不到。
「那不就行了。「喬哥兒仰起臉看著他:「夫君想建功立業,從前科舉是唯一的一條路,如今多了一條,而且夫君掌握了最新的信息,又有院長相助,相當於比旁人多走了好幾步,有什麼擔心的呢?」
楊瀾一愣,定定看著自己的夫郎。
喬哥兒被他看得不好意思,低下了頭:「可是我臉上有什麼髒東西?剛才從廚房出來,忘記梳洗一番了。「
楊瀾搖頭:「沒有,是我狹隘了,多謝喬哥兒解惑。「
喬哥兒笑著,有些開心自己能為楊瀾幫上忙。
兩人並肩走進巷子裡,楊瀾卸下一樁心事,像往常一樣問他家裡店裡可還順利,等喬哥兒一一答了,又將自己在書院中遇到的趣事講與他聽。
一高一低兩個身影漸漸沒入巷子裡,看著格外。
按照慣例,過年就該回鄉祭祖,但是張氏沒提回去的事,楊瀾對柳葉村沒什麼感情,也懶得折騰,一家人什麼都沒說,卻默契的開始置辦年貨。
紀鑫瞪大眼睛:「我們什麼時候……」
楊瀾組織了他接下來的話,將小童手中的書箱接了過來:「是我的,謝謝。」
小童朝他們點點頭,很快離開了。
楊瀾提著書箱走得很快,從院子裡出來,才在拐角處停下,將書箱打開來,裡面是兩。
「算經。」紀鑫把書的名字念了出來,「難不成這是院長送給我們的?」
楊瀾在路邊的石塊上坐下,翻開書,目錄上所列的內容跟他以前學過的數學完全不同,更像是工學數學,每個案例題都是以實際工程為背景,密密麻麻寫滿了字。
「看來我猜的不錯。」他喃喃道。
紀鑫疑惑道:「楊瀾哥,你猜到院長為什麼送書給我們了?」
楊瀾動了動唇,輕聲道:「本朝的科舉制度怕是要變天了。」
——
時間一天天過去,寧哥兒母子兩的身體漸漸好起來了,作坊重新開起來,生意又進入了正軌。
楊瀾在書院的名聲越來越大,就連一貫嚴厲、對學生不假辭色的夫子都對他態度溫和,使得同班學子既羨慕又嫉妒。
有了他這個浪子回頭的例子,在書院裡很是起了一番激勵作用,一時間大家都牟足了勁學習。
對楊瀾來說,每天的生活都是一樣的,要說有什麼不同,便是自那日之後,院長每過十天都會叫他去家裡,並不教他學問,有時候話也不說一句,只是桌案上雷打不動的放著一張試卷。
楊瀾雖然是文科生,但是數學的底子不算差,還有金手指幫忙,一本算經雖談不上融會貫通,但也不會輕易難住他。
天氣逐漸變冷,年關將至,也到了青山書院放年假的時間。
臘月,除了放假,書院裡的學生還有一件更關心的事,那就是科舉報名。
三月後就是春闈,按照本朝律法,在書院讀書的學生由院長統一作保,需在臘月里將考生信息匯總提交至官府。
楊瀾滿打滿算穿越過來才有半年,沒想著這麼快就報名考試,因此一直沒去找夫子。
放假前日,夫子特意把他叫到了辦公室。
「報考卷宗里,怎麼沒看到你的名字?」夫子的臉色不太好看,這一屆學生里他最看好的便是楊瀾,結果人家連名都沒報,反倒顯得他自作多情了。
楊瀾一怔,隨後將自己的打算說了出來。
聽他確實有自己的打算,並非全無規劃,夫子臉上的表情終於有所緩和。
「院長給你的書好好看了嗎?」
楊瀾點點頭:「院長一番苦心,學生不敢辜負。」
夫子滿意點頭,隨後捋了捋鬍鬚,低聲道:「到今天,很多事情已經塵埃落定,老夫非是官身,也信任你的人品,所以問你一個問題,希望你能好好回答。」
楊瀾連連點頭。
「有消息稱,當今皇上不滿足於歷年科舉選出來的文人,今年大考之後興許還會加一小考,所得的人才直接隸屬於工部,前往各地興建基礎設施。」
楊瀾的表情沒有太大變化,這和他的猜測大差不差,因此朝著夫子點點頭。
見他未有驚訝之色,夫子更覺滿意,問道:「以你的才華,假以時日,考中科舉不成問題,但也確實如你所言,你入學時間太短,兩三年之內恐難與全國飽讀詩書的學子較量,但如果走另外一條路,老夫相信以你的魄力,必然會平坦不少。」
回家的路上,楊瀾一直在想夫子說的話。
他猜到了科舉中可能會增加算學相關的內容,但是沒想到是另外的一種考試。
但能直接進入工部,相當於後世的中央部委,相比於科舉考試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這確實是一步登天的好機會。
可他是個文科生啊!
正糾結著,一隻手抓住了他的胳膊。楊瀾回過神,原來是喬哥兒,不知不覺間他已經走到巷子口了。
「夫君想什麼呢?這麼入神,我叫你都沒聽見。」喬哥兒問道。
考試是大事,楊瀾沒打算瞞著喬哥兒,於是把自己的猶豫說了出來。
喬哥兒聞言皺眉:「夫君不想考工部,是因為看不起工匠的身份?」
「當然不是,「先不說入了工部就徹底脫下了布衣,就算真讓他當個商人匠人,他也無甚無所謂,他所擔心的只是自己做不到。
「那不就行了。「喬哥兒仰起臉看著他:「夫君想建功立業,從前科舉是唯一的一條路,如今多了一條,而且夫君掌握了最新的信息,又有院長相助,相當於比旁人多走了好幾步,有什麼擔心的呢?」
楊瀾一愣,定定看著自己的夫郎。
喬哥兒被他看得不好意思,低下了頭:「可是我臉上有什麼髒東西?剛才從廚房出來,忘記梳洗一番了。「
楊瀾搖頭:「沒有,是我狹隘了,多謝喬哥兒解惑。「
喬哥兒笑著,有些開心自己能為楊瀾幫上忙。
兩人並肩走進巷子裡,楊瀾卸下一樁心事,像往常一樣問他家裡店裡可還順利,等喬哥兒一一答了,又將自己在書院中遇到的趣事講與他聽。
一高一低兩個身影漸漸沒入巷子裡,看著格外。
按照慣例,過年就該回鄉祭祖,但是張氏沒提回去的事,楊瀾對柳葉村沒什麼感情,也懶得折騰,一家人什麼都沒說,卻默契的開始置辦年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