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遲言又看向馬逍:「另外,逍哥,我覺得清風寨是畢竟是別人的地盤,山上魚龍混雜,你不可能每天護著敏兒,不如讓她和我們留在山下,還更安全一些。」

  眾人這才想明白,清風寨不可能像桃源寨那樣照顧老弱婦孺,他們四人留在山下確實更合適。

  馬逍點頭道:「你們說的對,我們幾個大男人怎麼都方便,但是敏兒的確不合適,那只能辛苦盧大夫、楊嫂子和小言了,敏兒交給你們我放心。」

  任虎也表示這個方案不錯。

  耿少行低下頭不說話,以後去了別人的山寨,他就不是少寨主了,不是想護著誰就一定能護得住。

  遲言看出他情緒低落,於是轉移話題說:「你們說,我和慧娘姐開的飯館取個什麼名字好呢?」

  「不如就叫慧娘飯莊!慧娘姐以後就是老闆娘了。」大錘也故意笑鬧。

  「那可不行,主要還是靠小言的廚藝,我就是幫他打雜的。」梁慧娘笑著表示不同意。「我看,要不叫遲氏酒館。」

  遲言笑了一下,然後認真道:「我看不如就叫桃源小館吧!」

  第48章 開飯館

  第二天早上,眾人直奔清風寨。

  因為有了馬匹和馬車,行路的速度成倍快了起來。

  清風寨位於洛陽,距離晉州有一千多里。走路估計要半個月以上,但是有車馬,五天時間就差不多到達了。

  他們沒有路引,所以能繞路的地方就繞路,繞不了的就想辦法找人「借」路引,足足走了七天,他們終於到了清風山腳下。

  清風山腳下有個鎮,叫作清風鎮,鎮上主要做清風寨的生意,甚至有好幾家店鋪就是清風寨自己開的,派人來管理。

  山寨上的人會經常就近下來吃飯、採購,所以別看一個小小的鎮,各家鋪子生意都不差。特別是隨著很多小山寨來投靠,山寨里人越來越多,清風鎮也越發繁盛起來。

  上次朝廷和清風寨打仗,清風鎮人走空了。現在雙方停戰,走的人又回到鎮上。

  哪裡有生意,哪裡就會有人聚集。清風寨現在絡繹不絕的有人前來,甚至比以前更熱鬧了。

  桃源寨眾人到了清風鎮後,沒有馬上上山投靠,而是先招了客棧入住。等把遲言他們在鎮上安頓下來,餐館開起來,要上山的人再離開。

  之後幾天,盧大夫順利找到了坐堂的醫館。遲言則和耿少行、大錘到鎮上各個酒樓、小館品嘗,了解競爭對手的水平和風格後,才好決定開哪類館子。

  同時,大家也都在找合適的位置開店。

  清風寨布局較為簡單,店鋪都在主街上,後面幾條街主要是百姓居住的地方。山寨上一些人的家眷,也住在清風鎮上。

  要想找店鋪,肯定要在主街找,但他們詢問了兩個中間位置的空鋪子,租金都比較高,一個月甚至要到二十兩。

  他們走到快街尾時,遲言發現了一個鋪面。嚴格上說,這也不算鋪面。

  這原是個住宅,前廳建大了些,就開出門改做鋪子,賣一些雜貨。可能是生意不好,老闆現在正在轉租。

  遲言上前問了價格,竟然只要前兩家的一半,但是地方卻大了許多。

  除了前面的門臉,後面還有一進院子,正房三間,左右偏房各兩間,一共有七間房屋。

  如果前面做餐館,可以用後面兩間偏房做廚房,剩下五間留一間客廳,剩下四間都可以住人,剛好解決了他們所有人的居住問題。就算十個人都在,也是可以擠著住下的。

  所以遲言拍板決定就要這裡。最後,他們以每月十兩銀子的價格,租下了這個小院。

  老闆聽說他們要開餐館,嚇得馬上不敢說話,就怕他們說不租了。

  直到雙方簽完契約,他才敢問:「餐館開在這麼偏的地方,你們不怕沒生意嗎?」

  「我們還怕以後地方小坐不下呢,幸好這門臉前的地方大,外面也可以擺上些桌椅。」遲言笑道。

  他這可不是說大話。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以他的廚藝,絕對秒殺清風寨其他一眾酒樓、餐館。

  他們這幾天每家都品嘗過了,那些菜的水平非常普通,也就一家做烤全羊的味道還不錯,但價格一般人承受不起。

  其他館子也就是做一些傳統的小菜,還沒有專門做炒菜的。

  其實,遲言不知道,就算去京城,也還沒有做炒菜的酒樓。這時的飲食,菜還是以蒸、煮、炙等為主,炒還沒有開始流行。

  簡單來說,這個年代的老百姓還根不會做炒菜。

  租下房子後,任虎他們又留了幾天,幫忙收拾房子,定製桌椅碗筷,準備等館子開業後再進清風寨。

  後院的四間房也分配好了,遲言和盧大夫一間,慧娘帶著馬敏兒住一間,剩下每間裡放三張床,他們上山的六人回來隨時可以住。

  至於【桃源小館】這個牌匾,為了省錢,也根本沒有定製,就是找了塊木板,他們自己寫的。

  遲言那一□□爬的字,肯定寫不好。他們幾人中寫字最好的,竟然是耿少行。他的字比盧大夫的字更有氣勢,字字鐵畫銀鉤、力透紙背,不愧是練武有內力的人寫的。

  牌匾寫好掛起來,看著倒也有模有樣。

  開業前一天晚上,遲言把手上所有銀子拿出來,給大家分配。

  他們租一年的房以及開店準備用了一百五十多兩,加上之前買車馬和路上開銷,現在一共還剩五百兩多一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