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頁
她問店裡兩個小孩:「怎麼最近突然開始抓路邊攤了。」
新來的兩個年輕打工孩子是杭州本地人,對這邊了解得多一點:「有個大領導來了,好像是新上任的書記吧,叫什麼來著,說是到處在視察,路邊攤一個都不能有,可嚴格了。」
另一個說:「而且正在宣傳市容市貌,這種推著車的是重點打擊對象,明明挺賺錢的,本來我想幹這個呢,我媽說最近行情不好,沒讓,還好聽她的了。」
金繁:「書記?」
打工:「嗯,繁姐你外地的不知道,最近我們都在說呢。」
金繁:「哦……」
被趕的人只有唯唯諾諾的份,表情侷促且討好,一邊拉著車攤一邊躲,被趕到最後竟然說了大人饒命這幾個字,像舊社會似的。
她那時候剛剛二十多歲,第一次近距離看見權力的樣子。
或者說之前也看見了,她沒放在心上。
她總在忙著學怎麼做生意,怎麼打工,第一次開店剛好遇見營商環境整頓,整個過程公平透明又順利,只是人累點。
那天之後,金繁的願望變得很樸素。
她想當官。
那到底是個什麼感覺,她想知道知道。
**
確定之後,金繁立刻開始著手了。
但不是那麼容易進的,她誰都不認識。
金繁想了很久,聯繫了自己的大學同學。
同學雖然都有編制,但沒什麼做的特別出色的人。
大家都二十多歲,年齡和資歷都很一般,她打電話的過程中好幾個人羨慕她開店賺錢了,基本幫不到她。
還有個笨辦法是建立家庭。
於是金繁放出自己要談戀愛的消息,篩選了無數個人。
滿嘴女人就是該待在家裡做飯的不要,家裡長輩尖酸刻薄的不要,衛生習慣差的不要,抽菸的不要,喝酒可以容忍,有暴力傾向的不要……
很多很多。
她篩了足足兩年,中間參加了三妹的婚禮,在婚禮上認識了個人。
那是當地一家商戶的兒子,對方媽媽那邊是財政局的,爸爸是本地做生意的。
她和他很有共同話題,也可以說……
是金繁讓對方以為自己和她很有共同話題。
這個人是富貴家庭出身,吃不了苦,雖然對底層生活不太明白,十指不沾陽春水,經常鬧出笑話,比如分不清蒜苗和麥葉,但對官場上種種比對自己家有多少藏品還清楚,比喝水還要自然。
他很好哄,而且和她一樣都姓金。
這個人非常合適。
結婚之後,金繁如願以償有了一份婆家找來的工作,在統計局,果不其然,男方媽媽待她如親女兒。
生完孩子,家裡男人勸她好好待在家裡,家裡有錢。
她不,她依然上班。
上班沒多久,三妹懷孕了。
這兩年她很少和金繁聯繫,金繁給她寫信她也不回,後來有了手機,她也沒給金繁自己的號碼。
這次她懷著孕來找金繁,金繁以為她要問二姐有沒有什麼孕期經驗讓自己好受點,沒想到不是。
她說二姐,我想把孩子打掉。
金繁問她為什麼。
三妹說,他出軌了。
金繁安靜了一會兒,說,那離婚吧。
三妹說,可他對我真的很好。
金繁笑了笑,說,那不離了吧。
三妹又說,可他出軌了。
金繁就不再說話,給她剝金桔吃,手上58圈口的金鐲在三妹眼前一晃,又一晃。
她生了孩子,孩子卻不常常和她待在一起,有傭人伺候,她只下班回來和孩子待上一會兒,孩子一天一個樣子,很新鮮。
三妹一點也不遮掩艷羨的眼神,說,姐,我真羨慕你啊。
金繁後來想起這段時,心口憋悶。
她不知這憋悶是什麼。
許久,一個秋日晴朗的午後,她按著波紋涌動的金絲楠木桌坐起身時,窗欞鏤下的光剛好照入她眼中。
她一眨不眨,因直面太陽眼眶刺痛、淚腺酸軟時,突然懂了。
是她當時明明有能把三妹拉出來的能力,她應該把她從泥淖里拉出來的,明明三妹才是被制度壓迫的那一個,她怎麼能眼看著她墜落呢?她錯過了,她因看不起她而失去了她,她不該的。
三妹在那樣的環境裡,她金繁有大姐護著,可三妹有什麼呢?三妹出生就被說要照顧弟弟,要找個好男人,女人嘛,找個好婆家,像媽媽那樣忍忍就過了。她學習學不懂,但很賣力氣,她以前是多樸實可愛的孩子?三妹變成這樣,怎麼可能只是三妹自己的錯?
世界在向她念咒語啊,把她趕到一個男人身邊,恐嚇她說沒有男人你會死的,即使那男人出軌賭博闝倡無惡不作是個爛貨,必要時要自我欺騙自我狡辯,騙過自己辯倒自己,你也一定要有一個,一定,一定……
可那時的金繁看不起不會篩選人的三妹,看不起她把自己的生活過得一團亂麻,看不起她落到被男人背叛、被男人哄騙的田地。
她事業蒸蒸日上,家裡和和氣氣。
她過得太符合傳統意義上的美滿家庭,太好了,不知哪裡生長出了傲氣。
她以為自己聰明能幹選了個好家庭,沒想到這樣是躲不開這咒語的,反而正中了它的下懷。它把本該團結的女人們拆成單個的,就算再厲害有什麼用呢?還不是被這地方伸出鮮紅流著涎水的肉舌舔過、蹂躪、嚼吧嚼吧吃掉了?一聲也發不出,過往也看不住,就這麼無聲無息化成某些人的養料,仿佛從未存在過一樣了?
新來的兩個年輕打工孩子是杭州本地人,對這邊了解得多一點:「有個大領導來了,好像是新上任的書記吧,叫什麼來著,說是到處在視察,路邊攤一個都不能有,可嚴格了。」
另一個說:「而且正在宣傳市容市貌,這種推著車的是重點打擊對象,明明挺賺錢的,本來我想幹這個呢,我媽說最近行情不好,沒讓,還好聽她的了。」
金繁:「書記?」
打工:「嗯,繁姐你外地的不知道,最近我們都在說呢。」
金繁:「哦……」
被趕的人只有唯唯諾諾的份,表情侷促且討好,一邊拉著車攤一邊躲,被趕到最後竟然說了大人饒命這幾個字,像舊社會似的。
她那時候剛剛二十多歲,第一次近距離看見權力的樣子。
或者說之前也看見了,她沒放在心上。
她總在忙著學怎麼做生意,怎麼打工,第一次開店剛好遇見營商環境整頓,整個過程公平透明又順利,只是人累點。
那天之後,金繁的願望變得很樸素。
她想當官。
那到底是個什麼感覺,她想知道知道。
**
確定之後,金繁立刻開始著手了。
但不是那麼容易進的,她誰都不認識。
金繁想了很久,聯繫了自己的大學同學。
同學雖然都有編制,但沒什麼做的特別出色的人。
大家都二十多歲,年齡和資歷都很一般,她打電話的過程中好幾個人羨慕她開店賺錢了,基本幫不到她。
還有個笨辦法是建立家庭。
於是金繁放出自己要談戀愛的消息,篩選了無數個人。
滿嘴女人就是該待在家裡做飯的不要,家裡長輩尖酸刻薄的不要,衛生習慣差的不要,抽菸的不要,喝酒可以容忍,有暴力傾向的不要……
很多很多。
她篩了足足兩年,中間參加了三妹的婚禮,在婚禮上認識了個人。
那是當地一家商戶的兒子,對方媽媽那邊是財政局的,爸爸是本地做生意的。
她和他很有共同話題,也可以說……
是金繁讓對方以為自己和她很有共同話題。
這個人是富貴家庭出身,吃不了苦,雖然對底層生活不太明白,十指不沾陽春水,經常鬧出笑話,比如分不清蒜苗和麥葉,但對官場上種種比對自己家有多少藏品還清楚,比喝水還要自然。
他很好哄,而且和她一樣都姓金。
這個人非常合適。
結婚之後,金繁如願以償有了一份婆家找來的工作,在統計局,果不其然,男方媽媽待她如親女兒。
生完孩子,家裡男人勸她好好待在家裡,家裡有錢。
她不,她依然上班。
上班沒多久,三妹懷孕了。
這兩年她很少和金繁聯繫,金繁給她寫信她也不回,後來有了手機,她也沒給金繁自己的號碼。
這次她懷著孕來找金繁,金繁以為她要問二姐有沒有什麼孕期經驗讓自己好受點,沒想到不是。
她說二姐,我想把孩子打掉。
金繁問她為什麼。
三妹說,他出軌了。
金繁安靜了一會兒,說,那離婚吧。
三妹說,可他對我真的很好。
金繁笑了笑,說,那不離了吧。
三妹又說,可他出軌了。
金繁就不再說話,給她剝金桔吃,手上58圈口的金鐲在三妹眼前一晃,又一晃。
她生了孩子,孩子卻不常常和她待在一起,有傭人伺候,她只下班回來和孩子待上一會兒,孩子一天一個樣子,很新鮮。
三妹一點也不遮掩艷羨的眼神,說,姐,我真羨慕你啊。
金繁後來想起這段時,心口憋悶。
她不知這憋悶是什麼。
許久,一個秋日晴朗的午後,她按著波紋涌動的金絲楠木桌坐起身時,窗欞鏤下的光剛好照入她眼中。
她一眨不眨,因直面太陽眼眶刺痛、淚腺酸軟時,突然懂了。
是她當時明明有能把三妹拉出來的能力,她應該把她從泥淖里拉出來的,明明三妹才是被制度壓迫的那一個,她怎麼能眼看著她墜落呢?她錯過了,她因看不起她而失去了她,她不該的。
三妹在那樣的環境裡,她金繁有大姐護著,可三妹有什麼呢?三妹出生就被說要照顧弟弟,要找個好男人,女人嘛,找個好婆家,像媽媽那樣忍忍就過了。她學習學不懂,但很賣力氣,她以前是多樸實可愛的孩子?三妹變成這樣,怎麼可能只是三妹自己的錯?
世界在向她念咒語啊,把她趕到一個男人身邊,恐嚇她說沒有男人你會死的,即使那男人出軌賭博闝倡無惡不作是個爛貨,必要時要自我欺騙自我狡辯,騙過自己辯倒自己,你也一定要有一個,一定,一定……
可那時的金繁看不起不會篩選人的三妹,看不起她把自己的生活過得一團亂麻,看不起她落到被男人背叛、被男人哄騙的田地。
她事業蒸蒸日上,家裡和和氣氣。
她過得太符合傳統意義上的美滿家庭,太好了,不知哪裡生長出了傲氣。
她以為自己聰明能幹選了個好家庭,沒想到這樣是躲不開這咒語的,反而正中了它的下懷。它把本該團結的女人們拆成單個的,就算再厲害有什麼用呢?還不是被這地方伸出鮮紅流著涎水的肉舌舔過、蹂躪、嚼吧嚼吧吃掉了?一聲也發不出,過往也看不住,就這麼無聲無息化成某些人的養料,仿佛從未存在過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