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頁
霍霆山那些公文和信件,不知何時被他隨意撥到一旁。而將她置於此地的男人則在她面前,坐於席上,微仰著頭看她。
這種視覺於裴鶯很新鮮,這人高得很,勝她一個頭,平日都是他低頭看別人的份兒。
「怎、怎麼了?」裴鶯望入他的眼,在裡面看到了驚人的洶湧烈焰。
他說:「夫人方才明亮如天上皎月。」
圓月生輝,月華落在每個寒門弟子身上,為他們送去一場或許能做一輩子的美夢。
裴鶯沒明白他的意思,「嗯?」
男人並不解釋,他抓著她的手往自己的方向一帶,坐在矮案邊緣的裴鶯滑了下去,滑入他懷中。
霍霆山穩穩噹噹地接住人,而後低笑了聲,「明月入我懷。」
「書房重地,你注意些形象。」裴鶯隱隱有預感他想做什麼。
「旁人看不見。」霍霆山低頭去吻她。
冬末的黃昏涼意陣陣,書房裡卻春情浮動,原本波瀾不驚的海面被底下的火山熔岩衝破了平靜,在裴鶯覺得自己要融化在那片滾滾岩漿中時,她聽他說:
「夫人,國號我已想好。」
裴鶯被他親得有些迷糊,忽然聽他冒出這麼一句,下意識就問:「什麼國號?」
所謂國號,就是朝代名稱。
每位太祖開國,除了登基祭天之外,取國號亦是重中之重的事。因為這個國號一旦定了,就不會更改,除非亡國。
霍霆山伸手拿過旁邊的紙筆,他左手擁著裴鶯,右手執筆,在紙上寫了一個龍飛鳳舞的字。
這個字的繁體字與簡體字無二,裴鶯甚至不用在腦子裡轉化就識別出來了,她看著紙張,有些紅腫的唇微張開,「為何選這個呢?」
他寫的是一個「殷」字。
霍霆山感嘆道,「如今這世間於女郎甚是輕視,男兒有名有姓,但女郎在他人的口中只是以姓相稱。殷,與夫人的『鶯』讀音相似。朝臣會懂的,天下不少人或許亦會知曉,野史能流傳下去。如此數百年、乃至千年以後,世人皆知曉我的皇后是裴鶯。」
不是旁人,也不是什麼裴氏,是裴鶯。
第195章
確認了大典時間、又將一系列事情安排下去後, 夫妻倆總算迎來了一段略微清閒的時間。
用過晚膳回到房中,裴鶯難得不用看帳本或寫策劃,她拿起被她冷落已久的遊記。
古代的遊記多是一些名士所書, 一來是識字, 二來是囊中慷慨, 能支撐得起遠行的花銷。
這類人週遊山川, 看到什麼奇聞軼事就紀錄下來,而因著南北地域差異, 有時候也會遇到不少樂子。
比如, 某個南下營生的北地行商因為「南橘北枳」的傳聞, 於是在南下前順手帶了些枳苗, 想著在南方偏遠地種一片橘園,結果卻發現枳子還是枳子,沒有如傳聞般「生於南為橘, 生於北為枳」。
當時遊客將此事紀錄下來, 當做一則笑談。
裴鶯看得津津有味。
南橘北枳只是類比, 是晏嬰用於反諷楚王的話, 實則枳和橘是兩種不同的植物的。這品種都不同, 如何能種出同一類東西來?
大概「南橘北枳」出自名士之口,又有君王參與其中,兼之古代人口流動少,信息傳遞不便, 因此才弄了烏龍。
「夫人在笑什麼?」霍霆山見她彎著嘴角。
裴鶯給他說書里的事, 最後說道:「人們總在探索,一年一年, 一代又一代,等往後回過頭來看, 很多以前迷惑不解的、連見多識廣的古稀老翁都不懂的問題,在往後或許稚兒都能回答。」
霍霆山忽然來了興致,「夫人和我說說後世,或許有遭一日我會和夫人一同去那邊。」
他後面又補了一句,「要仔細些。」
之前他和裴鶯也談過這個話題,不過沒再仔細就是了。
她說從南到北只需要兩個時辰,說人們在海底修了路,還說物資的運載不再依靠牛車和馬車,而是用鐵造的汽車和飛機。
當時他被「家家有餘糧」的盛世震驚許久,未曾細問她用鐵造的「汽車」和「飛機」是何物。
鐵有多沉不用質疑,鐵的重量再加千萬石的物資,竟還能一刻不停地奔走千里……
在霍霆山看來,只有四個字能形容,天方夜談。
裴鶯聽他說一同回去,不由笑了笑。
這哪能說回去就回去,當初在北川縣為孟杜倉辦喪事,她多番進出孟家老宅,曾數次牽著女兒回到她當時醒來的地方,企圖閉眼睜眼後,與囡囡一同回到現代。
但終究是不能。
裴鶯沉思:「一時不知該從何說起。」
霍霆山想到那日徬晚時分她在書房說的考試製:「那就從選官開始。」
裴鶯看了將要當皇帝的某人一眼:「你知道的,我那邊已經沒有皇帝,是由人民當家做主。」
這話她之前說過,霍霆山嗯了聲:「人民當家作主,那也得有個領頭人,否則布衣何其多,你一言我一語,許多決策都無法推行。」
裴鶯頷首:「確實如此,所以我那邊有人民代表,由人民選出許多代表來,這些代表定期聚首一同開大會。此外,我那邊的最高領導人是□□。」
後面裴鶯給他大致說了官員的架構,以及公務員的選拔等等,基本將如何走上仕途都說了遍。
最後裴鶯說:「其實再過幾百年,這種以考試為晉升途徑的模式就會出現。那時出現了一個新的名稱,科舉。」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這種視覺於裴鶯很新鮮,這人高得很,勝她一個頭,平日都是他低頭看別人的份兒。
「怎、怎麼了?」裴鶯望入他的眼,在裡面看到了驚人的洶湧烈焰。
他說:「夫人方才明亮如天上皎月。」
圓月生輝,月華落在每個寒門弟子身上,為他們送去一場或許能做一輩子的美夢。
裴鶯沒明白他的意思,「嗯?」
男人並不解釋,他抓著她的手往自己的方向一帶,坐在矮案邊緣的裴鶯滑了下去,滑入他懷中。
霍霆山穩穩噹噹地接住人,而後低笑了聲,「明月入我懷。」
「書房重地,你注意些形象。」裴鶯隱隱有預感他想做什麼。
「旁人看不見。」霍霆山低頭去吻她。
冬末的黃昏涼意陣陣,書房裡卻春情浮動,原本波瀾不驚的海面被底下的火山熔岩衝破了平靜,在裴鶯覺得自己要融化在那片滾滾岩漿中時,她聽他說:
「夫人,國號我已想好。」
裴鶯被他親得有些迷糊,忽然聽他冒出這麼一句,下意識就問:「什麼國號?」
所謂國號,就是朝代名稱。
每位太祖開國,除了登基祭天之外,取國號亦是重中之重的事。因為這個國號一旦定了,就不會更改,除非亡國。
霍霆山伸手拿過旁邊的紙筆,他左手擁著裴鶯,右手執筆,在紙上寫了一個龍飛鳳舞的字。
這個字的繁體字與簡體字無二,裴鶯甚至不用在腦子裡轉化就識別出來了,她看著紙張,有些紅腫的唇微張開,「為何選這個呢?」
他寫的是一個「殷」字。
霍霆山感嘆道,「如今這世間於女郎甚是輕視,男兒有名有姓,但女郎在他人的口中只是以姓相稱。殷,與夫人的『鶯』讀音相似。朝臣會懂的,天下不少人或許亦會知曉,野史能流傳下去。如此數百年、乃至千年以後,世人皆知曉我的皇后是裴鶯。」
不是旁人,也不是什麼裴氏,是裴鶯。
第195章
確認了大典時間、又將一系列事情安排下去後, 夫妻倆總算迎來了一段略微清閒的時間。
用過晚膳回到房中,裴鶯難得不用看帳本或寫策劃,她拿起被她冷落已久的遊記。
古代的遊記多是一些名士所書, 一來是識字, 二來是囊中慷慨, 能支撐得起遠行的花銷。
這類人週遊山川, 看到什麼奇聞軼事就紀錄下來,而因著南北地域差異, 有時候也會遇到不少樂子。
比如, 某個南下營生的北地行商因為「南橘北枳」的傳聞, 於是在南下前順手帶了些枳苗, 想著在南方偏遠地種一片橘園,結果卻發現枳子還是枳子,沒有如傳聞般「生於南為橘, 生於北為枳」。
當時遊客將此事紀錄下來, 當做一則笑談。
裴鶯看得津津有味。
南橘北枳只是類比, 是晏嬰用於反諷楚王的話, 實則枳和橘是兩種不同的植物的。這品種都不同, 如何能種出同一類東西來?
大概「南橘北枳」出自名士之口,又有君王參與其中,兼之古代人口流動少,信息傳遞不便, 因此才弄了烏龍。
「夫人在笑什麼?」霍霆山見她彎著嘴角。
裴鶯給他說書里的事, 最後說道:「人們總在探索,一年一年, 一代又一代,等往後回過頭來看, 很多以前迷惑不解的、連見多識廣的古稀老翁都不懂的問題,在往後或許稚兒都能回答。」
霍霆山忽然來了興致,「夫人和我說說後世,或許有遭一日我會和夫人一同去那邊。」
他後面又補了一句,「要仔細些。」
之前他和裴鶯也談過這個話題,不過沒再仔細就是了。
她說從南到北只需要兩個時辰,說人們在海底修了路,還說物資的運載不再依靠牛車和馬車,而是用鐵造的汽車和飛機。
當時他被「家家有餘糧」的盛世震驚許久,未曾細問她用鐵造的「汽車」和「飛機」是何物。
鐵有多沉不用質疑,鐵的重量再加千萬石的物資,竟還能一刻不停地奔走千里……
在霍霆山看來,只有四個字能形容,天方夜談。
裴鶯聽他說一同回去,不由笑了笑。
這哪能說回去就回去,當初在北川縣為孟杜倉辦喪事,她多番進出孟家老宅,曾數次牽著女兒回到她當時醒來的地方,企圖閉眼睜眼後,與囡囡一同回到現代。
但終究是不能。
裴鶯沉思:「一時不知該從何說起。」
霍霆山想到那日徬晚時分她在書房說的考試製:「那就從選官開始。」
裴鶯看了將要當皇帝的某人一眼:「你知道的,我那邊已經沒有皇帝,是由人民當家做主。」
這話她之前說過,霍霆山嗯了聲:「人民當家作主,那也得有個領頭人,否則布衣何其多,你一言我一語,許多決策都無法推行。」
裴鶯頷首:「確實如此,所以我那邊有人民代表,由人民選出許多代表來,這些代表定期聚首一同開大會。此外,我那邊的最高領導人是□□。」
後面裴鶯給他大致說了官員的架構,以及公務員的選拔等等,基本將如何走上仕途都說了遍。
最後裴鶯說:「其實再過幾百年,這種以考試為晉升途徑的模式就會出現。那時出現了一個新的名稱,科舉。」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