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頁
利落抬手,以刀叉為利器,不鏽鋼餐具很是鋥亮,也相當尖銳,等到院長趕到時,刀叉已經筆直地叉入孩子右眼當中,眼球整個炸開,血液嘩啦直流,淌了整整一身。
震耳欲聾的哭喊聲排山倒海般襲來,非一般人駕馭不了。
後面的情況,當然是該懲罰的懲罰,該處理的處理。
就是這打架的理由有點牽強。
一個說:「沒啥,看他碗裡的肉塊比我大。」
另一個說:「是他先動的手。」
可能是吃飽了撐的。
一件打架的事情只要處理妥當,也不是什麼難事,不過這件打架鬥毆惡劣就惡劣在差點發生了人命,而右眼受傷報廢的孩子剛好在實驗數據報表欄里的成功實驗品上,但因為實驗室不接受身體機能不完美的孩子,所以好不容易試出來的成功品,就這麼華麗麗地走向了滅亡的道路。
所以孤兒院不得不臨時出台了另外一條規則,孤兒們以後的餐飲按一模一樣的標準進行逐個分配,將不再像原來那樣,你的食物多少體量由廚師負責,換句話說,就是廚師給你打多少食物,你就吃多少,也難免會爆發因為食物過少引起暴力衝突的事端,不過由於院長的那一句「物競天擇」,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為此,食堂的窗口前還配備了一個大喇叭,按照編號喊實驗品進去一個個端飯,簡直是高效流水線服務。
不止食堂,就連平時院長喊人,同齡人之間的交談極大多數時候也是用編碼相互稱呼——他們大多年齡都太小了,又是流浪兒,連自己的親生父母與出生年份都不清楚,乞討度日的他們跟一些富家少爺小姐們比不了,就算有名字也大多是賤名,與其被一些「雞毛」「狗蛋兒」等毫無章法的名字羞於啟齒,倒不如用編碼稱呼自己來得自然。
而一些出身名門一朝落魄,父母慘死,家族只餘一人的孩子還保留著自身的傲骨,死活不願同流合污,與這些「賤民」相視而論。
不過長年累月的相處,千瘡百孔的身軀與永無止境的磨難磨平了他們最後苦苦維護的稜角,現在猶如行屍走肉一般,每天惶惶不可終日,沒準哪天就慘死在實驗台上,屍體焚燒過後,隨著山間的風一吹散,粒粒紛飛,半捧骨灰都不得聚攏。
或許也有很多孩子嘗試過逃脫,但終究寡不敵眾,依託科技打造的禁錮牢籠太過強大,他們在沒來得及逃出電網前,就已經奄奄一息,呼吸不過半口氣就氣絕了,唯有一雙渴望自由的眼睛格外明亮。
可身軀可以腐朽,但意識呢?
意識永存,也將永垂不朽,可惜他們已經沒有了再來一次的機會。
除卻這一點,他們每一個身上還被植入了定位晶片,就鑲嵌在血肉里,貼緊重要部位。
而孩子們被折磨習慣了,反覆的電壓折磨與刀尖挑肉般刺骨的疼痛讓他們一度忘記了活著的感覺。
不過是從行屍走肉,任人宰割的生活走向永遠沒有傷痛的滅亡而已,在另外一個不屬於人類所管轄範疇的國度里,沒有傷痛,沒有眼淚,更沒有謾罵,又何嘗不是一種解脫呢?
他們厭惡疼痛到來時的感覺,但又不得不通過自我了結的方式了結餘生。
可實驗室哪能讓他們就這麼白白送死?
這是一個吃人不吐骨頭的地方,沒人會把他們當人看。
所以晶片又多了另外一種功能,為了謹防這種自我了結的念頭出現,它又附帶了電流懲罰,一旦實驗品做出出格的事情或者產生自殘的念頭時,電流會在一種適度的範圍里出現並施加懲罰。
重不重不太清楚,懵逼又傷腦剛剛好。
但他們卻忽略了一件事,這些懲罰剛關押威懾一大部分人,卻關不住瘋子。
因為他們生來極端,真正想要做的事,有條件當然是好事,但如果不具備該條件的話,那就豁出性命當賭注。
在瘋子看來,「玩」比丟命的意義更沉重一些。
而祁肆,毫無疑問,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瘋子。
別人避之不及,生怕一不留神違反規定觸發的懲罰機制,卻成了他的玩樂點。
第一次的違規舉動,是出自於他的好奇心。
剩下的幾次,完全帶有極強的目的性。
他在通過一次又一次自殘的念頭引發晶片的電流懲罰後,用來確定埋藏在自己身體裡的晶片的準確位置。
每一次的電流酥麻感覺過後,就離探索晶片的精準位置更近一步,直到四五次的不斷確認過後,他終於確定了其所掩埋的位置。
他趁著來回巡邏的守衛人員不注意,順走了一把用來削皮的水果刀,找到一處監控死角,他背靠牆壁,將刀在隆起的火苗上燙了幾下用來消毒,嘴裡塞點堵住聲音的布料,一點一點用刀尖挑開血肉,劃傷肌肉,將胳膊里的晶片終於完完整整地挑了出來。
後續為何沒被快速察覺發現,是因為孤兒院幾天下來死的人數高達三位數,在死亡的同時,晶片也會在同一時間與聯絡處斷開信號,再加上從未有人能夠逃脫孤兒院,他們也就不再過於糾結查看喪失聯絡的晶片的數量與實際的死亡匹配度。
說起來,他還有一段被研究員親自下場,用藥水注射後,剝奪他視力能力的時光。
完全可以載入他人生閱歷之中。
如果把他之前所犯的一樁樁,一件件當作毛毛雨的話,他後面所干出來的事,可算得上是大動靜,狂風暴雨了。
震耳欲聾的哭喊聲排山倒海般襲來,非一般人駕馭不了。
後面的情況,當然是該懲罰的懲罰,該處理的處理。
就是這打架的理由有點牽強。
一個說:「沒啥,看他碗裡的肉塊比我大。」
另一個說:「是他先動的手。」
可能是吃飽了撐的。
一件打架的事情只要處理妥當,也不是什麼難事,不過這件打架鬥毆惡劣就惡劣在差點發生了人命,而右眼受傷報廢的孩子剛好在實驗數據報表欄里的成功實驗品上,但因為實驗室不接受身體機能不完美的孩子,所以好不容易試出來的成功品,就這麼華麗麗地走向了滅亡的道路。
所以孤兒院不得不臨時出台了另外一條規則,孤兒們以後的餐飲按一模一樣的標準進行逐個分配,將不再像原來那樣,你的食物多少體量由廚師負責,換句話說,就是廚師給你打多少食物,你就吃多少,也難免會爆發因為食物過少引起暴力衝突的事端,不過由於院長的那一句「物競天擇」,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為此,食堂的窗口前還配備了一個大喇叭,按照編號喊實驗品進去一個個端飯,簡直是高效流水線服務。
不止食堂,就連平時院長喊人,同齡人之間的交談極大多數時候也是用編碼相互稱呼——他們大多年齡都太小了,又是流浪兒,連自己的親生父母與出生年份都不清楚,乞討度日的他們跟一些富家少爺小姐們比不了,就算有名字也大多是賤名,與其被一些「雞毛」「狗蛋兒」等毫無章法的名字羞於啟齒,倒不如用編碼稱呼自己來得自然。
而一些出身名門一朝落魄,父母慘死,家族只餘一人的孩子還保留著自身的傲骨,死活不願同流合污,與這些「賤民」相視而論。
不過長年累月的相處,千瘡百孔的身軀與永無止境的磨難磨平了他們最後苦苦維護的稜角,現在猶如行屍走肉一般,每天惶惶不可終日,沒準哪天就慘死在實驗台上,屍體焚燒過後,隨著山間的風一吹散,粒粒紛飛,半捧骨灰都不得聚攏。
或許也有很多孩子嘗試過逃脫,但終究寡不敵眾,依託科技打造的禁錮牢籠太過強大,他們在沒來得及逃出電網前,就已經奄奄一息,呼吸不過半口氣就氣絕了,唯有一雙渴望自由的眼睛格外明亮。
可身軀可以腐朽,但意識呢?
意識永存,也將永垂不朽,可惜他們已經沒有了再來一次的機會。
除卻這一點,他們每一個身上還被植入了定位晶片,就鑲嵌在血肉里,貼緊重要部位。
而孩子們被折磨習慣了,反覆的電壓折磨與刀尖挑肉般刺骨的疼痛讓他們一度忘記了活著的感覺。
不過是從行屍走肉,任人宰割的生活走向永遠沒有傷痛的滅亡而已,在另外一個不屬於人類所管轄範疇的國度里,沒有傷痛,沒有眼淚,更沒有謾罵,又何嘗不是一種解脫呢?
他們厭惡疼痛到來時的感覺,但又不得不通過自我了結的方式了結餘生。
可實驗室哪能讓他們就這麼白白送死?
這是一個吃人不吐骨頭的地方,沒人會把他們當人看。
所以晶片又多了另外一種功能,為了謹防這種自我了結的念頭出現,它又附帶了電流懲罰,一旦實驗品做出出格的事情或者產生自殘的念頭時,電流會在一種適度的範圍里出現並施加懲罰。
重不重不太清楚,懵逼又傷腦剛剛好。
但他們卻忽略了一件事,這些懲罰剛關押威懾一大部分人,卻關不住瘋子。
因為他們生來極端,真正想要做的事,有條件當然是好事,但如果不具備該條件的話,那就豁出性命當賭注。
在瘋子看來,「玩」比丟命的意義更沉重一些。
而祁肆,毫無疑問,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瘋子。
別人避之不及,生怕一不留神違反規定觸發的懲罰機制,卻成了他的玩樂點。
第一次的違規舉動,是出自於他的好奇心。
剩下的幾次,完全帶有極強的目的性。
他在通過一次又一次自殘的念頭引發晶片的電流懲罰後,用來確定埋藏在自己身體裡的晶片的準確位置。
每一次的電流酥麻感覺過後,就離探索晶片的精準位置更近一步,直到四五次的不斷確認過後,他終於確定了其所掩埋的位置。
他趁著來回巡邏的守衛人員不注意,順走了一把用來削皮的水果刀,找到一處監控死角,他背靠牆壁,將刀在隆起的火苗上燙了幾下用來消毒,嘴裡塞點堵住聲音的布料,一點一點用刀尖挑開血肉,劃傷肌肉,將胳膊里的晶片終於完完整整地挑了出來。
後續為何沒被快速察覺發現,是因為孤兒院幾天下來死的人數高達三位數,在死亡的同時,晶片也會在同一時間與聯絡處斷開信號,再加上從未有人能夠逃脫孤兒院,他們也就不再過於糾結查看喪失聯絡的晶片的數量與實際的死亡匹配度。
說起來,他還有一段被研究員親自下場,用藥水注射後,剝奪他視力能力的時光。
完全可以載入他人生閱歷之中。
如果把他之前所犯的一樁樁,一件件當作毛毛雨的話,他後面所干出來的事,可算得上是大動靜,狂風暴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