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頁
破舊的門窗換了新的,李一程還讓人在前面的牆上做了白板,便於老師在上面寫字。
正房裡沒有大動,只是徹底打掃了一遍衛生,重新刷了牆,又新貼了窗紙。
西屋的炕上鋪了新炕席,東屋還放了張木床,萬一夫子要在這裡住,總要提前做好準備。
院子裡鋪了青磚,省的下雨天地上泥濘。
趙永平看著嶄新的房子,感慨道:「這房子大變樣兒了呀!這得花多少錢啊!」
李一程笑道:「錢是其次,環境好一些,孩子和夫子上課的心情也會好一些。」
「一程說的對,我代孩子和夫子謝過你跟明川了。」
「趙叔,您客氣了。以後我跟明川走了,這學塾的管理就靠您了。」
趙永平一挺胸膛,「你跟明川儘管放心,學塾的好壞牽扯到我們村子未來的發展,我絕對不會讓它出問題的。」
「趙叔做事,我跟明川肯定是放心的。這兩天去您那裡報名的孩子多嗎?」
趙永平微微皺起眉頭,「現在來我那裡報名的孩子只有七個,比我預料中的要少。」
「七個……倒是跟我預料的差不多。趙叔,咱們雖然收的學費少,但一個孩子要上學,家裡就少了一個勞力,有的人家還是不捨得啊!」
「你說的對,對有些人家來說,多個人手就能多賺點兒錢。」趙永平嘆氣,「我那天在家裡算了算,現在村里適齡的孩子差不多有十幾個,沒想到來報名的只有一半。」
李一程笑了笑,「趙叔,不著急,等我們村富裕起來,或者上學的孩子有了出息,他們就會改變想法了。」
趙永平的臉色依然深沉,「但到了那時候,這些孩子就大了,就讀不了書了呀!」
李一程也沉默了,好一會兒才說,「這是他們的選擇,我們只能尊重。越是強求,反而適得其反。」
「是啊!只能順其自然。」
趙永平捋著鬍子,看著煥然一新的房子,為那些不能上學的孩子惋惜。
房子修好的第三天,縣裡的衙役送了三名想要來望山村教書的秀才來。
當初曾明川寫給縣令王開濟的信中道,希望他幫忙在縣城和各個村子裡張貼一張告示,告示的內容其實就是一張招聘啟示。
招聘的內容是,望山村的學塾需要一名夫子,要求二十到四十歲之間,秀才以上功名,為人踏實肯干,無不良嗜好,有教書經驗的優先。待遇是一年十五兩銀子,如果路遠回不了家,可以提供居住的房子。如有意向者,可去嘉陽縣衙門報名。如果只有一人報名,直接聘任,如果有兩人以上報名,則需要考試,擇優錄取。
之所以讓應聘者去衙門報名,曾明川是存了小心思的。
一個是衙門能夠核對他們秀才的身份,不會讓有心人欺騙,一個是去衙門報名,那些心術不正的、有前科的人肯定是不敢去的。
曾明川以為能找到一個就不錯了,沒想到一下子來了三個。
來的三個人都是秀才功名,兩位是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一位是四十歲左右的中年人。
三人都是中等身材,穿著圓領長袍。
兩個年輕人白白淨淨的,一看就有幾分書生氣質。而那位中年人,一眼看上去仿佛是位莊稼漢,略微黝黑的面容,稍嫌粗糙的雙手,只有文雅的談吐,能顯示出他讀書人的身份。
面試的地方就在王振光的房子裡,曾明川、李一程和趙永平都在。
三位秀才向曾明川行學生禮,曾明川笑道:「你們都是我們縣裡的優秀人才,無需如此客氣,都坐吧!」
兩個年輕人,高些的叫王建峰,今年二十二歲,瘦些的叫隋傑,今年二十五歲,都是去年剛剛考中秀才的。年紀大些的叫柳修竹,今年三十二歲,是前年考中的。
他們三人都成了親,也都有了孩子。
看穿著打扮,兩個年輕人比柳修竹好的多,再加上兩人手指纖細修長,身上隱隱有種倨傲之氣,想來家境不錯。
李一程聽到柳修竹的年齡,吃了一驚,他才三十二歲嗎?看上去好像四十了。
他的家境應該比較差吧?
李一程問道:「你們今年秋天會參加秋試嗎?」
兩個年輕人都點頭,「當然要考,不然考了秀才做什麼?」
「如果你們考中了舉人,還會回來當夫子嗎?」
「這個……」
兩個年輕人對視了一眼,王建峰輕描淡寫道:「我們要是考上的話,自然不會回來了,到時候,你們可以再找人。」
李一程對他們的話不置可否,轉頭問柳修竹,「柳大哥,你呢?」
柳修竹嘆息一聲,「我不會再考了。」
王建峰和隋傑原本就看不起柳修竹,覺得他這麼大年紀才考上秀才,肯定是學問太差,根本就不能跟他們比。此時聽他說不再繼續科考了,覺得自己猜對了,更加瞧不起他了。
兩人對視一眼,眼中都是不屑。
兩人的眼神自然瞞不過李一程,他不動聲色道:「柳大哥,你為何不考了呢?你年紀並不大。」
柳修竹嘆口氣,「我家裡條件比較差,沒有太多的錢讀書,只能一邊打零工一邊讀書。我夫郎給人洗衣,沒日沒夜的繡花來勉勵支撐著我。我夫郎為我的前程吃盡了苦頭,我知道自己的水平,能考上秀才已經是僥倖了。去年我夫郎一場大病,大夫診治過後,說他以後不能再操勞了。之前是他為了這個家付出,現在該換我為這個家付出了。曾大人,如果您選擇了我,我願意一直留在望山村,不再離開。」
正房裡沒有大動,只是徹底打掃了一遍衛生,重新刷了牆,又新貼了窗紙。
西屋的炕上鋪了新炕席,東屋還放了張木床,萬一夫子要在這裡住,總要提前做好準備。
院子裡鋪了青磚,省的下雨天地上泥濘。
趙永平看著嶄新的房子,感慨道:「這房子大變樣兒了呀!這得花多少錢啊!」
李一程笑道:「錢是其次,環境好一些,孩子和夫子上課的心情也會好一些。」
「一程說的對,我代孩子和夫子謝過你跟明川了。」
「趙叔,您客氣了。以後我跟明川走了,這學塾的管理就靠您了。」
趙永平一挺胸膛,「你跟明川儘管放心,學塾的好壞牽扯到我們村子未來的發展,我絕對不會讓它出問題的。」
「趙叔做事,我跟明川肯定是放心的。這兩天去您那裡報名的孩子多嗎?」
趙永平微微皺起眉頭,「現在來我那裡報名的孩子只有七個,比我預料中的要少。」
「七個……倒是跟我預料的差不多。趙叔,咱們雖然收的學費少,但一個孩子要上學,家裡就少了一個勞力,有的人家還是不捨得啊!」
「你說的對,對有些人家來說,多個人手就能多賺點兒錢。」趙永平嘆氣,「我那天在家裡算了算,現在村里適齡的孩子差不多有十幾個,沒想到來報名的只有一半。」
李一程笑了笑,「趙叔,不著急,等我們村富裕起來,或者上學的孩子有了出息,他們就會改變想法了。」
趙永平的臉色依然深沉,「但到了那時候,這些孩子就大了,就讀不了書了呀!」
李一程也沉默了,好一會兒才說,「這是他們的選擇,我們只能尊重。越是強求,反而適得其反。」
「是啊!只能順其自然。」
趙永平捋著鬍子,看著煥然一新的房子,為那些不能上學的孩子惋惜。
房子修好的第三天,縣裡的衙役送了三名想要來望山村教書的秀才來。
當初曾明川寫給縣令王開濟的信中道,希望他幫忙在縣城和各個村子裡張貼一張告示,告示的內容其實就是一張招聘啟示。
招聘的內容是,望山村的學塾需要一名夫子,要求二十到四十歲之間,秀才以上功名,為人踏實肯干,無不良嗜好,有教書經驗的優先。待遇是一年十五兩銀子,如果路遠回不了家,可以提供居住的房子。如有意向者,可去嘉陽縣衙門報名。如果只有一人報名,直接聘任,如果有兩人以上報名,則需要考試,擇優錄取。
之所以讓應聘者去衙門報名,曾明川是存了小心思的。
一個是衙門能夠核對他們秀才的身份,不會讓有心人欺騙,一個是去衙門報名,那些心術不正的、有前科的人肯定是不敢去的。
曾明川以為能找到一個就不錯了,沒想到一下子來了三個。
來的三個人都是秀才功名,兩位是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一位是四十歲左右的中年人。
三人都是中等身材,穿著圓領長袍。
兩個年輕人白白淨淨的,一看就有幾分書生氣質。而那位中年人,一眼看上去仿佛是位莊稼漢,略微黝黑的面容,稍嫌粗糙的雙手,只有文雅的談吐,能顯示出他讀書人的身份。
面試的地方就在王振光的房子裡,曾明川、李一程和趙永平都在。
三位秀才向曾明川行學生禮,曾明川笑道:「你們都是我們縣裡的優秀人才,無需如此客氣,都坐吧!」
兩個年輕人,高些的叫王建峰,今年二十二歲,瘦些的叫隋傑,今年二十五歲,都是去年剛剛考中秀才的。年紀大些的叫柳修竹,今年三十二歲,是前年考中的。
他們三人都成了親,也都有了孩子。
看穿著打扮,兩個年輕人比柳修竹好的多,再加上兩人手指纖細修長,身上隱隱有種倨傲之氣,想來家境不錯。
李一程聽到柳修竹的年齡,吃了一驚,他才三十二歲嗎?看上去好像四十了。
他的家境應該比較差吧?
李一程問道:「你們今年秋天會參加秋試嗎?」
兩個年輕人都點頭,「當然要考,不然考了秀才做什麼?」
「如果你們考中了舉人,還會回來當夫子嗎?」
「這個……」
兩個年輕人對視了一眼,王建峰輕描淡寫道:「我們要是考上的話,自然不會回來了,到時候,你們可以再找人。」
李一程對他們的話不置可否,轉頭問柳修竹,「柳大哥,你呢?」
柳修竹嘆息一聲,「我不會再考了。」
王建峰和隋傑原本就看不起柳修竹,覺得他這麼大年紀才考上秀才,肯定是學問太差,根本就不能跟他們比。此時聽他說不再繼續科考了,覺得自己猜對了,更加瞧不起他了。
兩人對視一眼,眼中都是不屑。
兩人的眼神自然瞞不過李一程,他不動聲色道:「柳大哥,你為何不考了呢?你年紀並不大。」
柳修竹嘆口氣,「我家裡條件比較差,沒有太多的錢讀書,只能一邊打零工一邊讀書。我夫郎給人洗衣,沒日沒夜的繡花來勉勵支撐著我。我夫郎為我的前程吃盡了苦頭,我知道自己的水平,能考上秀才已經是僥倖了。去年我夫郎一場大病,大夫診治過後,說他以後不能再操勞了。之前是他為了這個家付出,現在該換我為這個家付出了。曾大人,如果您選擇了我,我願意一直留在望山村,不再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