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頁
「不敢不敢,我哪有照拂你什麼,是你們自己努力啊!」
曾明川的話說的很客氣,趙永平心裡覺得舒坦,拍拍他的手道:「明川,你是我們望山村的驕傲啊!」
李一程在旁邊笑道:「趙叔,您趕緊進屋坐,喝口茶。」
「好,好。」
進了屋,劉春上了茶,江來送上幾樣點心。
趙永平看看兩人身上穿的細布長袍,再看看桌上的茶水點心,笑的眼睛都眯了起來,這當了官的人就是不一樣啊!
「明川,一程,吉澤縣又有水災,百姓們又窮,辛苦你們了。」
曾明川道:「不辛苦。那裡百姓們雖然窮困,但都是勤勞能幹的。」
李一程笑著道:「趙叔,多虧了您給的地瓜苗,去年獲得了大豐收,現在吉澤也能種地瓜了。」
「有我什麼事兒?」趙永平擺手,「這地瓜還不是你讓我種的?就是因為有了地瓜,百姓們去年冬天都沒有挨餓。」
「咱們縣去年莊稼收成不好嗎?」
趙永平嘆氣,「去年春天的時候咱們縣沒怎麼下雨,麥子和玉米的收穫不如去年。幸虧有地瓜,居然是不怕旱的,產量還是很高,這一冬天,咱們村民都是拿著地瓜面和小麥面摻著吃的。」
「夠吃就好。」
李一程道,「趙叔,喝茶。這是我在吉澤自己炒的茶,您嘗嘗。」
「你自己炒的茶?」
趙永平吃驚的端起眼前的茶杯,仔細看了看茶湯,又聞聞氣味,「這茶湯漂亮,聞起來也香。」
他低頭喝了一口,砸吧了砸吧,「跟我喝過的茶不同,更香,入口微苦,咽下去後又能覺得一點兒甜。這茶真的不錯。」
李一程笑起來,「趙叔喜歡喝,一會兒帶一包回去,是我自己炒的,不值什麼錢。」
趙永平想要拒絕,但實在喜歡,又聽說是李一程自己炒的,便道:「一程真是能幹,連茶葉都會做。」
李一程笑道:「不值什麼,也就是試著做。」
三人說了幾句家常,趙永平問道:「明川,一程,你們既然在吉澤做的很好,為何回來了?這才過去兩年。」
他雖然沒有當過官,但一個縣令,最少也要當三年吧?
曾明川道:「皇上有旨,讓我四月初一回京述職,這段時間是他給我們的假期,讓我回來探親祭祖。」
「原來如此。」
趙永平之前的擔憂一掃而光,皇上讓曾明川回京,這是要高升的節奏吧?
他吃了塊點心,曾明川的官越大,對他們望山村越有利呀!
雖然他只是個村長,但他村里出了個當官的,別的村的村長都要高看他一眼。他每次去縣裡辦事,那些衙役都要提一嘴呢!
他心裡又想,那些大清早來打探消息,想看人家曾明川笑話的人,可歇了心吧!人家曾明川非但不是被皇上罷了官,人家還要高升呢!
幸好他當初沒有小看這個孤兒,不然也就沒臉來這裡了。
趙永平正美滋滋的吃著點心,就聽曾明川道:「趙叔,您來的正好,我正有事情跟您商量。」
趙永平連忙將口中的點心咽下,坐正了身子,「明川有事就講,只要我能做到的,肯定沒有二話。」
曾明川淺淺笑了笑,「不是什麼為難的事情。我在望山村長大,從小到大受到鄉親們的照拂,當時在村里不覺得,離開家鄉,才知道這裡是我的根,我們早晚會回來。我跟一程商量了一下,想在村里建一個學塾,我們每年出二十兩銀子,當做聘請夫子的費用。我是村裡的小輩,學塾建在哪裡,怎麼建,這個都要您來做主。至於聘請誰當夫子,我想咱們村放出話去,肯定有人願意來。不過,咱們儘量只接收村裡的適學兒童,別的村暫時不收。」
給村里捐錢建學塾是李一程提出來的,他說,他們在吉澤做的事情總會傳到嘉陽縣來的。他們在吉澤建學塾,回了家鄉,總不能看著家鄉的孩子上不起學。
這個年代,讀書人太吃香了。
雖說百無一用是書生,但能識的字,就比不識字的人多一條出路。
曾明川聽李一程說的時候,心裡只有深深的感動。他知道,一程做這些都是為了他,因為出錢的是一程,他卻得了虛名。
李一程笑著搖頭,「什麼你呀我呀,咱們是夫夫一體呀!」
連曾明川都感動的事情,趙永平自然更加感動。
他先是不敢置信,隨後猛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覺得好疼,才意識到這是真的。
「這真是大好事兒啊!明川,一程,我代替村裡的老老少少,謝謝你了。」
說完,他起身就要給曾明川磕頭。
曾明川連忙扶起他,「趙叔,您不用這樣。這只是我的一點兒心意。咱們村能多出幾個讀書人,對咱們村只有好處。」
「我明白。」
趙永平連連點頭,他怎麼能不知道呢?
孩子們能讀書識字,哪怕不是科舉的料子,去縣裡做工也比那些不識字的有機會。
「明川,一程,你放心,這事兒我馬上就去辦。咱們村裡有房子,不用重新建房子。你知道王振光家吧?他自己沒有兒子,只有一個妹子,妹子也早就出嫁了。他年前去了,那房子就空了。他家房子還挺新的,稍微收拾一下就能用。」
「那就太好了。不知道他家的房子是什麼樣子的?」
曾明川的話說的很客氣,趙永平心裡覺得舒坦,拍拍他的手道:「明川,你是我們望山村的驕傲啊!」
李一程在旁邊笑道:「趙叔,您趕緊進屋坐,喝口茶。」
「好,好。」
進了屋,劉春上了茶,江來送上幾樣點心。
趙永平看看兩人身上穿的細布長袍,再看看桌上的茶水點心,笑的眼睛都眯了起來,這當了官的人就是不一樣啊!
「明川,一程,吉澤縣又有水災,百姓們又窮,辛苦你們了。」
曾明川道:「不辛苦。那裡百姓們雖然窮困,但都是勤勞能幹的。」
李一程笑著道:「趙叔,多虧了您給的地瓜苗,去年獲得了大豐收,現在吉澤也能種地瓜了。」
「有我什麼事兒?」趙永平擺手,「這地瓜還不是你讓我種的?就是因為有了地瓜,百姓們去年冬天都沒有挨餓。」
「咱們縣去年莊稼收成不好嗎?」
趙永平嘆氣,「去年春天的時候咱們縣沒怎麼下雨,麥子和玉米的收穫不如去年。幸虧有地瓜,居然是不怕旱的,產量還是很高,這一冬天,咱們村民都是拿著地瓜面和小麥面摻著吃的。」
「夠吃就好。」
李一程道,「趙叔,喝茶。這是我在吉澤自己炒的茶,您嘗嘗。」
「你自己炒的茶?」
趙永平吃驚的端起眼前的茶杯,仔細看了看茶湯,又聞聞氣味,「這茶湯漂亮,聞起來也香。」
他低頭喝了一口,砸吧了砸吧,「跟我喝過的茶不同,更香,入口微苦,咽下去後又能覺得一點兒甜。這茶真的不錯。」
李一程笑起來,「趙叔喜歡喝,一會兒帶一包回去,是我自己炒的,不值什麼錢。」
趙永平想要拒絕,但實在喜歡,又聽說是李一程自己炒的,便道:「一程真是能幹,連茶葉都會做。」
李一程笑道:「不值什麼,也就是試著做。」
三人說了幾句家常,趙永平問道:「明川,一程,你們既然在吉澤做的很好,為何回來了?這才過去兩年。」
他雖然沒有當過官,但一個縣令,最少也要當三年吧?
曾明川道:「皇上有旨,讓我四月初一回京述職,這段時間是他給我們的假期,讓我回來探親祭祖。」
「原來如此。」
趙永平之前的擔憂一掃而光,皇上讓曾明川回京,這是要高升的節奏吧?
他吃了塊點心,曾明川的官越大,對他們望山村越有利呀!
雖然他只是個村長,但他村里出了個當官的,別的村的村長都要高看他一眼。他每次去縣裡辦事,那些衙役都要提一嘴呢!
他心裡又想,那些大清早來打探消息,想看人家曾明川笑話的人,可歇了心吧!人家曾明川非但不是被皇上罷了官,人家還要高升呢!
幸好他當初沒有小看這個孤兒,不然也就沒臉來這裡了。
趙永平正美滋滋的吃著點心,就聽曾明川道:「趙叔,您來的正好,我正有事情跟您商量。」
趙永平連忙將口中的點心咽下,坐正了身子,「明川有事就講,只要我能做到的,肯定沒有二話。」
曾明川淺淺笑了笑,「不是什麼為難的事情。我在望山村長大,從小到大受到鄉親們的照拂,當時在村里不覺得,離開家鄉,才知道這裡是我的根,我們早晚會回來。我跟一程商量了一下,想在村里建一個學塾,我們每年出二十兩銀子,當做聘請夫子的費用。我是村裡的小輩,學塾建在哪裡,怎麼建,這個都要您來做主。至於聘請誰當夫子,我想咱們村放出話去,肯定有人願意來。不過,咱們儘量只接收村裡的適學兒童,別的村暫時不收。」
給村里捐錢建學塾是李一程提出來的,他說,他們在吉澤做的事情總會傳到嘉陽縣來的。他們在吉澤建學塾,回了家鄉,總不能看著家鄉的孩子上不起學。
這個年代,讀書人太吃香了。
雖說百無一用是書生,但能識的字,就比不識字的人多一條出路。
曾明川聽李一程說的時候,心裡只有深深的感動。他知道,一程做這些都是為了他,因為出錢的是一程,他卻得了虛名。
李一程笑著搖頭,「什麼你呀我呀,咱們是夫夫一體呀!」
連曾明川都感動的事情,趙永平自然更加感動。
他先是不敢置信,隨後猛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覺得好疼,才意識到這是真的。
「這真是大好事兒啊!明川,一程,我代替村裡的老老少少,謝謝你了。」
說完,他起身就要給曾明川磕頭。
曾明川連忙扶起他,「趙叔,您不用這樣。這只是我的一點兒心意。咱們村能多出幾個讀書人,對咱們村只有好處。」
「我明白。」
趙永平連連點頭,他怎麼能不知道呢?
孩子們能讀書識字,哪怕不是科舉的料子,去縣裡做工也比那些不識字的有機會。
「明川,一程,你放心,這事兒我馬上就去辦。咱們村裡有房子,不用重新建房子。你知道王振光家吧?他自己沒有兒子,只有一個妹子,妹子也早就出嫁了。他年前去了,那房子就空了。他家房子還挺新的,稍微收拾一下就能用。」
「那就太好了。不知道他家的房子是什麼樣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