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頁
時間過的特別快,轉眼到了二月初九,曾明川和李一程見到了新來的縣令,他提前一天到了吉澤。
新縣令張國祿今年剛過而立,跟曾明川是舊識,是同一科的進士。
在殿試之前,兩人也有過交集,只是沒有深交,如今見了面,張國祿異常熱情。
他握著曾明川的手不放,激動的說:「明川兄,你真是了不起啊!只用了兩年時間就將吉澤變了一個樣兒,在下佩服的緊啊!你被皇上賜字,是我們這一科進士的驕傲啊!我能來接替你當吉澤這個縣令,真是又驕傲又激動,還有些忐忑。要是我不能讓吉澤更好,怎麼能對得起你之前做的努力啊!」
張國祿黝黑的面容,雖然已經當了兩年縣令,雙手依然粗糙,臉上也帶著淳樸之氣。
他納悶道:「張大人,你之前在那裡高就?」
「高就談不上。」張國祿道,「我中了二甲第六名,被皇上派去戶部幫了兩年忙,職位不高,就幹些瑣碎的事情。也正是因為在戶部這兩年,我知道你貢獻的肥田之法有多麼重要,也知道你在吉澤做的事情有多難。明川兄,你放心,我來吉澤之後,一定會繼續你所做的事情,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讓吉澤縣按照你的設想發展下去。」
張國祿這話說的很漂亮,但因為他那張臉,讓人不覺得肉麻虛偽,反而覺得很真誠。
不管新來的縣令是不是只會說漂亮話,不管他們對吉澤的未來多麼不放心,李一程和曾明川都要走了。
除了必須要知道的人之外,他們沒有告訴任何人他們要走。
因為路途遙遠,也為了有人會來送行,曾明川將離開的時間定在了二月初十一大早,剛剛開城門的時候。
從吉澤到嘉陽,要走好幾天,他們拖家帶口的,速度就更慢了,可不敢走夜路。
家裡大大小小將近二十口人了,一共享了四輛馬車,連人帶車,也算是挺長的一支隊伍了。
二月的天,卯時二刻,天還是黑的,曾經的曾府大門口還點著兩個大紅燈籠。
曾明川和李一程手拉著手,回頭再一次看向住了將近兩年的屋舍,都在心裡說了句再見。
說是再見,其實是難見了。
劉春將大門鑰匙交給黃奇勝,小跑著到了李一程面前,「曾大人,二老爺,上車吧!咱們該走了。」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早晚要走的。
曾明川拉著李一程,轉身上了馬車。
雖然早,但街上也有開門的人家了。
他們看到幾輛馬車,先是一怔,心裡疑惑,是誰家這麼大早的出門,還趕了這麼多馬車?
等認出車上的人,心裡又是一驚,這不是曾大人家的下人嗎?是李師爺要出城?但這時間也太早了吧?而且看這陣勢也不像。
總有些消息靈通的人,知道曾明川要走,此時看到車隊,一下子就明了了。
馬車走到城門口,正好到了開城門的時候了。
守城門的士兵認識劉春,笑著跟他打招呼,「劉管家,您這麼早就出門呀!」
劉春也笑著回復,「是啊!要趕路,所以要早出門。」
馬車剛剛走到門口,就聽背後有好多人的喊聲:「曾大人,李師爺,你們這就走了嗎?」
曾明川從馬車裡探出頭去,發現不知道什麼時候,他們馬車後面的路上站滿了百姓,有老有少,有男有女。春寒料峭中,他們的臉凍的發白,卻齊齊往這邊看著。
曾明川嘆口氣,下了馬車。
他往後走了幾步,站到隊伍的後面,大聲道:「鄉親們,我這就走了!這兩年裡,鄉親們給了我很多的支持,在這裡,我謝過鄉親們了。」
說完,他對著百姓們深深彎下了腰。
「大人!」
百姓們的喊聲里夾雜了哭腔。
李一程頓了頓,直起身來道:「鄉親們,咱們吉澤的百姓都是好樣的,水災沒有壓垮你們!現在流清河已經治理好了,咱們只要好好干,日子一定會好起來的!」
「大人!一路保重啊!」
好不容易來了一位好官,他們都希望曾明川能留下來!但也知道皇命難違。
前面有百姓跪下,後面的百姓也跟著跪下了。
「鄉親們,你們快起來!地上涼!」
「大人,一路保重啊!」
鄉親們跪地不起,曾明川也紅了眼圈,撩起衣袍跪下,行了個禮,起身道:「鄉親們,我走了!」
說完,他利落的回身上了馬車。
他深深吐出一口氣,對劉春道:「走吧!」
劉春揮了揮鞭子,馬蹄聲響,慢慢走出了城門。
隨著身後的聲音漸漸停歇,吉澤城已經被他們甩在了身後。
他們都沒有再回頭,不知道百姓們都走出了城門,目送著他們遠去,直到看不到他們馬車的影子。
李一程知道曾明川需要平復心情,剛才什麼都沒有說,此時見他情緒平穩了些,才開口道:「百姓們心裡都有桿秤,我們付出的心力沒有白費,咱們也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是啊!」曾明川嘆氣,「結果是好的。」
他忍不住又掀開車簾,從車窗往外看。
窗外天色將明,田地里影影綽綽,依稀有三三兩兩的人影。
溫度還低,但地里已經化了凍,田裡冒出了稀稀拉拉的綠色,正是翻地的時候。
新縣令張國祿今年剛過而立,跟曾明川是舊識,是同一科的進士。
在殿試之前,兩人也有過交集,只是沒有深交,如今見了面,張國祿異常熱情。
他握著曾明川的手不放,激動的說:「明川兄,你真是了不起啊!只用了兩年時間就將吉澤變了一個樣兒,在下佩服的緊啊!你被皇上賜字,是我們這一科進士的驕傲啊!我能來接替你當吉澤這個縣令,真是又驕傲又激動,還有些忐忑。要是我不能讓吉澤更好,怎麼能對得起你之前做的努力啊!」
張國祿黝黑的面容,雖然已經當了兩年縣令,雙手依然粗糙,臉上也帶著淳樸之氣。
他納悶道:「張大人,你之前在那裡高就?」
「高就談不上。」張國祿道,「我中了二甲第六名,被皇上派去戶部幫了兩年忙,職位不高,就幹些瑣碎的事情。也正是因為在戶部這兩年,我知道你貢獻的肥田之法有多麼重要,也知道你在吉澤做的事情有多難。明川兄,你放心,我來吉澤之後,一定會繼續你所做的事情,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讓吉澤縣按照你的設想發展下去。」
張國祿這話說的很漂亮,但因為他那張臉,讓人不覺得肉麻虛偽,反而覺得很真誠。
不管新來的縣令是不是只會說漂亮話,不管他們對吉澤的未來多麼不放心,李一程和曾明川都要走了。
除了必須要知道的人之外,他們沒有告訴任何人他們要走。
因為路途遙遠,也為了有人會來送行,曾明川將離開的時間定在了二月初十一大早,剛剛開城門的時候。
從吉澤到嘉陽,要走好幾天,他們拖家帶口的,速度就更慢了,可不敢走夜路。
家裡大大小小將近二十口人了,一共享了四輛馬車,連人帶車,也算是挺長的一支隊伍了。
二月的天,卯時二刻,天還是黑的,曾經的曾府大門口還點著兩個大紅燈籠。
曾明川和李一程手拉著手,回頭再一次看向住了將近兩年的屋舍,都在心裡說了句再見。
說是再見,其實是難見了。
劉春將大門鑰匙交給黃奇勝,小跑著到了李一程面前,「曾大人,二老爺,上車吧!咱們該走了。」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早晚要走的。
曾明川拉著李一程,轉身上了馬車。
雖然早,但街上也有開門的人家了。
他們看到幾輛馬車,先是一怔,心裡疑惑,是誰家這麼大早的出門,還趕了這麼多馬車?
等認出車上的人,心裡又是一驚,這不是曾大人家的下人嗎?是李師爺要出城?但這時間也太早了吧?而且看這陣勢也不像。
總有些消息靈通的人,知道曾明川要走,此時看到車隊,一下子就明了了。
馬車走到城門口,正好到了開城門的時候了。
守城門的士兵認識劉春,笑著跟他打招呼,「劉管家,您這麼早就出門呀!」
劉春也笑著回復,「是啊!要趕路,所以要早出門。」
馬車剛剛走到門口,就聽背後有好多人的喊聲:「曾大人,李師爺,你們這就走了嗎?」
曾明川從馬車裡探出頭去,發現不知道什麼時候,他們馬車後面的路上站滿了百姓,有老有少,有男有女。春寒料峭中,他們的臉凍的發白,卻齊齊往這邊看著。
曾明川嘆口氣,下了馬車。
他往後走了幾步,站到隊伍的後面,大聲道:「鄉親們,我這就走了!這兩年裡,鄉親們給了我很多的支持,在這裡,我謝過鄉親們了。」
說完,他對著百姓們深深彎下了腰。
「大人!」
百姓們的喊聲里夾雜了哭腔。
李一程頓了頓,直起身來道:「鄉親們,咱們吉澤的百姓都是好樣的,水災沒有壓垮你們!現在流清河已經治理好了,咱們只要好好干,日子一定會好起來的!」
「大人!一路保重啊!」
好不容易來了一位好官,他們都希望曾明川能留下來!但也知道皇命難違。
前面有百姓跪下,後面的百姓也跟著跪下了。
「鄉親們,你們快起來!地上涼!」
「大人,一路保重啊!」
鄉親們跪地不起,曾明川也紅了眼圈,撩起衣袍跪下,行了個禮,起身道:「鄉親們,我走了!」
說完,他利落的回身上了馬車。
他深深吐出一口氣,對劉春道:「走吧!」
劉春揮了揮鞭子,馬蹄聲響,慢慢走出了城門。
隨著身後的聲音漸漸停歇,吉澤城已經被他們甩在了身後。
他們都沒有再回頭,不知道百姓們都走出了城門,目送著他們遠去,直到看不到他們馬車的影子。
李一程知道曾明川需要平復心情,剛才什麼都沒有說,此時見他情緒平穩了些,才開口道:「百姓們心裡都有桿秤,我們付出的心力沒有白費,咱們也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是啊!」曾明川嘆氣,「結果是好的。」
他忍不住又掀開車簾,從車窗往外看。
窗外天色將明,田地里影影綽綽,依稀有三三兩兩的人影。
溫度還低,但地里已經化了凍,田裡冒出了稀稀拉拉的綠色,正是翻地的時候。